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286868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本章教学,主要讲授信号、象征符的概念、特点、及信号、符 号在人类传播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讲授让学生了解符号、信号在人类传播中的 意义交流等,并引导学生学习在信息传播中,利用信号和符号开发其象征意义。、第一节第一节 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一、符号的定义一、符号的定义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二、信号与象征符二、信号与象征符(一)信号与象征符的区分信号是具有物理性质,而象征符则具有人类语义性质(德国学者 E卡西尔) 。 信号是对象事物的代替物,而象征符是对象事

2、物之表象的载体(SK兰格尔) 。(一)信号的性质特点1.信号与其表示的对象事物之间具有自然地因果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自然符号 都是信号) 。2.信号与其表示的事物之间通常具有一对一的固定关系。(二)象征符的性质特点1. 象征符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 2. 象征符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 3. 象征符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传统、通过学习来继承的。4. 象征符是可以自由创造的,这就是说象征符在与其替代的对象事物之间不需要必然 的联系,它们的关系具有随意性。三、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三、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人类拥有最完整的符号体系。人类的符号体系

3、中既包括信号,也包括象征符。 非语言符号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类是语言符号的伴生符,也称为副语言。副语言不仅仅对语言起着辅助作用,它们本身也具有自己的意义。第二类非语言符号是体态符号,由于它们也能够像语言那样传递信息,有人也称之为 “体态语言” 。一般来说,体态符号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与语言并用,它们在形成语境 (传播情境)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三类非语言符号是物化、活动话、程式化的符号。如果说上述两类符号大多还是语 言符号的辅助物,那么第三类符号更具有独立性和能动性。四、符号的基本功能四、符号的基本功能符号是人类传播的介质,人类只有通过符号才能相互沟通信息。概括起来说,符号功 能的

4、基本功能有三个方面: 一是表述和理解功能;二是传达功能;三是思考功能。第二节第二节 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一、意义的概念一、意义的概念意义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围绕这个问题存在着种种不同的观点。(一)柏拉图的形而上学意义观点意义一直被看做是“超自然的、独立的、不变的实体” ,是“绝对精神”的产物(唯 心主义观点) 。(二)历史唯物论者的意义观点并历史唯物论者认为,意义并不是什么神秘的、虚无飘渺的东西,相反,它是人的社 会存在和社会实践的产物;“意义体现了人与社会、自然、他人、自己的种种复杂交错的 文化关系、历史关系、心理关系和实践关系。 ”意义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在不同的

5、学科领域有不同的定义,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多 种多样的理解。从社会传播的角度对意义作出如下界定:所谓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 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二、符号意义的分类二、符号意义的分类符号是意义的携带者,任何一种符号都有其特定的意义,我们也可以将之称为符号的 意义。符号的意义可以分为若干类型:(一) 明示性意义与暗示性意义。这是诗学和语义学中的一种分类,前者是符号的字 面意义,属于意义的核心部分;后者是符号的引申意义,属于意义的外围部分。 (二) 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这是逻辑学中的分类。在逻辑学中,符号一般称为概念 符号,而概念的意义区分为

6、外延和内涵。外延是概念符号所指示的事物的集合。与此相比, 内涵则是对所指示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概括。(三)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这是符号学中的分类方法之一。指示性意义是将符号 与现实世界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之际的意义。区别性意义是通过分析符号间的关系来 显示的,与意义区分无关的因素一般不包括在内。三、语言符号的暧昧性三、语言符号的暧昧性符号是人们交流意义的基本手段,但是,符号所传达的意义并不总是很清 晰的,有时甚至很模糊。语言符号的暧昧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 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性(二) 语言符号的多义性。多义性是指一种符号具有两种以上的意义,有 时我们判断不准应该属于哪一种

7、。四、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四、传播过程中的意义(一)传播者的意义在传播行为中,传播者通过符号来传达他所要表达的意义,然而,传播者 的意义并不总是能够得到正确传达出来的。(二)受传者的意义对同一个或同一组符号构成的讯息,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同一时代 的不同个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这说明符号本身的意义与受传者接收到 的意义同样也未必是一件事。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一是符号本身的意义会随 时代的发展而产生变化,二是由于每个受传者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经历等社 会背景来理解和解释符号的意义的,这些因素不同,每个人从同一符号或讯息 中得到的意义也就会存在差异。(三)情境意义著名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曾经

8、指出,语言符号不提供也不可能提供传 播活动的全部意义,交流的所得,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语境。总之,符号本身是具有意义的,但意义并不仅仅存在于符号本身,而是存 在于人类传播的全过程和环节当中。这里需要解决一个思维矛盾是,我们在前 面讲到符号和意义是有机统一体,意义不能脱离符号而存在,那么在这里为什么又说符号本身之外还有意义呢?解决这个矛盾的答案就是:第一,不能以明确的符号形式表达出来的意义不是清晰的意义,只能说是 模糊的意义或意义的胚芽。第二,符号与意义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具有相对稳定性,而 与丰富的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意义具有多变性。就拿语言符号来说,普通语 义学家认为,语言是静态的,

9、而实际是动态的;语言是有限的,而实际是无限 的;语言是高度抽象的,而实际是丰富多彩的具体事物。第三,人类整体驾驭符号表达意义的能力是无限的,而作为个人这种能力 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在日常传播活动中往往会出现“辞不达意”的情况。第四,情境意义,也可以说是由一系列情境符号及其相互组合所形成的意 义。 意义并不仅仅存在于符号本身这个观点,不仅与符号和意义的有机统一这 个命题并不矛盾,相反,它正说明了人类的符号和意义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第三节第三节 象征性社会互动象征性社会互动一、人类的象征行为一、人类的象征行为(一)象征行为的概念象征行为,指的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这种象征

10、行为, 是通过使用象征符来传达象征意义实现的。(二)象征符隐含的意义象征符是具有双层意义的符号:第一层是符号的字面意义;第二层则是符号的类比或 联想意义。象征行为具有智慧性、动机性和约定性,在许多场合同时也具有价值性、动机 性和行为取向性。(三)象征能力的作用象征能力是人类特有的基本能力,通过这种能力,人类能够发现宇宙和社会万事万物 间的象征关系,并从个别事物和眼前事物、从森罗万象的具体性和千变万化的多样性的束 缚中把自己解放出来,进入了一个自由的传播境界。人类创造出了最完整的象征符体系, 利用这种体系,人类能够保存和传达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协调和控制社会行为,创造和继 承社会文化。从这个意义上

11、来说,象征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化、发展和变革的重要机制。(四)关于人的象征行为和象征能力的研究1. 在诗学和文学方面的象征能力研究。 关于人的象征行为和象征能力的考察有着历史悠久,特别是在诗学或文学创造领域, 这种探讨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配备资料) 。2.象征与现实社会生活、人类传播关系的研究(举例子) 。 象征与现实社会生活、象征与人类传播的关系的研究,是在进入 20 世纪初以后开始的, 这些研究与象征性互动理论的出现有着密切的联系。3.象征性互动理论的倡始人。 是 20 世纪初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GH米德,他去世后出版的论文和讲稿集精神、 社会与自我 (1934 年出版)对这一理论的形成产生

12、了重要影响。60 年代以后,美国学者 HG布鲁默、T西布塔尼、RH特纳等学者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象征性互动理论 把人看做是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类的象征活动看做是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过 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文化的一种活力,认为研究象征行为不仅对揭示人的本质,而且对 理解现实的社会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4.象征性互动理论的研究对象。 根据布鲁默的说明,象征性互动理论的核心问题是考察以象征符(尤其是语言)为媒 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对象的。它有三个基本前提: 一是人是根据“意义” (关于对象事物的认识)来从事行动的; 二是意义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三是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

13、。因此,意义、社会互动、解释,是象征性互动理论的 三个主概念。同样,这三个概念对于考察社会传播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具有重要的 意义。二、象征性社会互动传播二、象征性社会互动传播象征性社会互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 过程。由于象征符与意义是一个统一体,所以有学者将象征性社会互动称为符号互动,也 有的学者称为意义互动,这两者说的都是一回事。象征性互动是揭示传播这一社会过程的 一个基本概念。 象征性社会互动,首先是一个互动双方通过象征符来交流或交换意义的活动。被交流 或交换的意义,对传播者而言是他为发出的符号赋予的含义和对符号可能引起的反应的预 想(意图)

14、;对受传者而言是他对传来的符号的理解、解释和反映。因此,传播过程中的意 义,在本质上只有通过交换才能成立,才能产生社会互动效应。 意义的交换有一个前提,即交换的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共通的意义空间有 两层含义,一是对传播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含义的共通的理解,二是大体一致或 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由于社会生活的多样性,每个社会成员的意义空间是不可能 完全相同的,但意义的交换或互动只能通过共同的部分来进行。 意义交换作为互动性传播活动,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库利认为它是人与人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米德认为它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纽带。根据米德的观 点,人的“自我”意识就

15、是伴随着意义的传播活动而形成的。他认为,自我是“主我”和 “客我”的统一,前者是个人的主体意识,后者是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 价和角色期待。 “客我”意识只有通过与他人的意义交换(即传播)才能得到, “客我”和 “主我”的对话和互动形成统一的社会自我。自我的形成是个人的社会过程,即个人适应 社会的过程,但形成后的自我反过来也会积极地作用于社会。换句话说,即“个人一旦参 加了保障社会秩序和社会整合的协作性社会关系,就可以作为能动的主体参与新的社会秩 序和社会关系的创造” 。个人必须适应社会,同时又是社会创造的主体,这一点体现了个人 与社会的相互制约关系。从唯物主义观点来看,象征性社会

16、互动虽然交换的是精神内容, 但它是建立在人类丰富的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的。三、象征文化与现代社会三、象征文化与现代社会(一)象征与国家(国旗、阅兵等)(二)象征与文化(服装、饮食、消费等)“文化”一词,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解释。在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中, “文化” 也可以作为符号体系尤其是象征性符号体系来把握。美国文化人类学家 C吉尔兹曾经下 过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文化,即“人类为了传达关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使之得到传承和 发展而使用的、以象征符形式来表现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 。这个定义,强调的是文化的符 号性和象征性。(三)象征与时代现代人正在把各种各样的事物作为符号加以利用,为其赋予某种象征意义,与他人交 换这种意义,并通过意义的交换来实现自己的目的。我们的生活空间正在成为一个符号空 间或意义空间。 以消费文化为例,正如美国学者 J伯德利亚尔指出的,现代社会的消费实际上已经 超出实际需求的满足,变成了符号化的物品、符号化的服务中所蕴含的“意义”的消费。 说的通俗一些,即由物质的消费变成了精神的消费,人们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主要不是为 了它的实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