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统论文: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281371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系统论文: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银行系统论文: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银行系统论文: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银行系统论文: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银行系统论文: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银行系统论文: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系统论文: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银行系统论文: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在现有的体制和政策条件下,坐享超额垄断利润,客观上加剧了实体经济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加大了经济结构调整的难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十二五期间,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商业银行也将进入战略转型期,事实上,这种战略转型在一些先进的银行已经开始。一个银行要想成功,不是赢在起跑线上,而是赢在转折点上,未来 3-5 年将是一个关键时期。一、我国银行业战略转型的外部动因(一)资本约束更加严格最近,我国监管部门由于担心经济放缓,推迟了巴塞尔协议的实施,但其大方向不会改变,银行所面临的资本约束将更加严格。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回报率平均

2、20%左右,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是 10%。实施巴塞尔协议以后,资本充足率要求提高到 12%-14%。如果现有经营模式不变,银行资本回报率会降至 15%以下,低于全社会平均资本回报率。这样一来,银行再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有可能形成资本补充的恶性循环。我国商业银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通过战略转型寻求新出路。(二)利率市场化日益临近当前,中国商业银行 80%以上的收入来自于垄断利差。十二五规划提出,利率市场化将是在 5-10 年内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基本走势就是银行存贷利差收窄,导致银行利润的滑坡。有人以为,这一轮利率市场化可能还是雷声大雨点小,国内银行将继续得到保护。不过回头看看,上世纪 8

3、0 年代美国的 Q 条例,那在当时是不得不取消的。中国的利率市场化也一样,它不完全取决于主观意愿,而是经济、金融以及资本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面对利率市场化的临近,商业银行以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遭到了空前的挑战,加快战略转型无疑是商业银行的必由之路。(三)金融业竞争不断加剧未来几年,随着金融危机的逐渐平息,外资银行将大量涌入,成为中国国内市场的重要竞争者。经过本轮高利贷风潮,民间资金也将逐步纳入正规金融体系,各类私有资本性质的小型金融机构将大量涌现。加之,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不断发展壮大,我国金融格局将发生重大改变,银行业竞争将显著加剧,市场份额面临重新划分,银行业的垄断优势

4、也将逐渐消退。(四)金融脱媒不可避免未来几年,金融脱媒趋势在我国将会有更快的发展,从而给银行带来经营压力。金融脱媒分为两种,资本性脱媒和技术性脱媒。资本性脱媒是由于直接融资市场兴起而引起的,体现在银行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的去中介化。上世纪 80-90 年代香港就曾经历过资本性脱媒的打击,当时银行数量锐减近了 1/3。另一方面,技术性脱媒也日益突出,它主要发生在银行的支付中介环节。支付本身是借助IT 系统支持,这一功能过去都是由银行垄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银行的中介地位受到网络公司的挑战。Engler 和 Essinger 的研究表明,未来银行最大的竞争性威胁来自非银行方面,特别是网络信息领域的

5、市场进入者,汇丰银行 2010 年就将最大潜在竞争对手定为谷歌公司。现在看来,上述两种脱媒的趋势都越来越严重,这必然使银行传统利差收入比重不断下降,如果没有其他非利差收入补充,整体利润水平就会受很大影响。(五)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按照十二五规划,中国将逐步从单纯追求 GDP 指标转向调整结构和改善民生。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长将由外需主导转向内需主导,内需由投资主导转向消费主导,消费将由集团消费、政府消费转向个人消费主导,同时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在经济中作用发挥更大作用,产业结构将发生重大转变,大量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将被淘汰,绿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将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这些变化将导致相应的金融需求

6、发生大幅度改变,商业银行必须对传统的发展模式、业务结构和资产组合作出相应的调整。本轮宏观调控下来,许多银行在政府平台、房地产、铁路公路等方面信贷投放很大,期限也比较长,这与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相适应,下一步要进行优化调整,这也是银行战略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六)人民币国际化提速人民币国际化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且最近出现了加速的趋势。它将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众多机遇,同时也提出严峻的挑战。首先,人民币国际化会造成中资银行的客户流失。外资银行一直以来在香港等境外市场具有主导地位,人民币国际化为其大规模拓展内地市场提供了契机。这些银行凭借丰富的跨国经验,全力抢占国内市场,对中资银行构成较大的竞争压力。

7、其次,人民币国际化还会带来货币替代风险。一旦国内经济不稳定,公众会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各种外汇工具将手中资产大量地换为外币,对人民币形成需求冲击,使中国银行业的流动性和信用基础遭到损害。第三,人民币国际化还将使中资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更加困难。资产负债表从国内延伸到国际,来源于国际市场的资产和负债占比越来越大,这对国内银行的管理能力是新的考验。而且随着人民币利率和汇率改革的加速,国内银行亟待提高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的管理能力。总之,上述几方面因素在今后几年内可能相继出现,也可能在一段时期内会同时发生作用,从而对我国商业银行形成巨大的发展压力甚至生存威胁,这就构成了我国银行业加快推进战略转型的内在动因。

8、二、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主导方向(一)面向中小微企业,降低资本消耗,提高风险溢价。中国的经济问题主要是结构性问题,单纯追求总量扩张是没有出路的。在经济结构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推动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90%的就业是来自这部分企业的。十二五期间,政府将在这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银行也要主动适应这种转变,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在传统理念下,银行喜欢选择低风险的大企业。虽然大企业风险较低,但议价能力比较强,利率可能下浮;中小微企业风险相对较高,但利率可以上浮,风险还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散。商业银行转向中小微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业务重点。可以做中小企业,也可以做小微企业、个体户等,客户

9、越小,综合收益率越高。如何选择客户群,要看银行的管理水平、营销能力和发展战略。对于规模较小的银行,开发中小客户还能够增加基本结算户的数量,巩固基础客户群,增强业务发展的稳定性。对于中小银行,大客户一般很难做成基本户,而中小企业门当户对,相对容易做到。银行只有拿到了企业的基本户,才能进一步深度开发,扩大综合收益,提升金融服务的技术含量;同时,对这些企业的风险变动也会把握得更加准确。(二)大力发展零售业务,积极开展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在国际银行业,零售银行已经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来自于零售银行业务的利润是商业银行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 年,花旗、恒生、德意志、汇丰等银行,零售业务的利润贡献度分

10、别为69%、51%、55%和 46%;其中,针对高净值客户的私人银行,其利润贡献度相当大,通常达 35%40%,而且金融危机后还出现了进一步的上升趋势。当前,我国银行业的外部环境以及零售业务的特点,决定其将成为战略转型的重要方向。首先,零售业务可以创造较高的手续费收入,在经济下行阶段,仍可保持相对稳定。其次,零售业务的信用风险较低,能够分散顺周期信贷投放带来的系统性风险。第三,零售业务资本占用较少,可以有效节约战略资源。第四,零售业务可以拉动储蓄存款的增长,这部分存款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对中小银行尤其重要。商业银行在零售业务转型中,既要注重发挥网点、网络以及基础客户群的现有优势,又要挖掘内部潜力

11、,加快产品创新,提升服务效能。特别是要适应不同客户的需要,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服务:针对高收入阶层,重点提供理财咨询、信托、代客投资的组合服务;针对中等收入阶层,重点提供消费信贷、信用卡的组合服务;针对低收入阶层,重点是代收代付、借记卡的组合服务。要针对资本市场发展的现状,开发更多投资产品。对于先进银行,还应当加快由传统的融资中介转向财富管理,特别是发展以私人银行为核心的高端业务,提高高端客户的贡献度。积极发展私人银行业务,不仅符合当前社会财富的变动趋势,还能促使银行进一步优化客户结构,改善内部管理和提升市场品牌。(三)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提高中间业务占比。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只占

12、全部收入的 15左右,与国际化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到 40-50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商业银行要通过金融创新,实现中间业务的大发展:一是巩固国际结算、国内结算、代理和保管等基础型中间业务;二是大力营销理财型中间业务,开展为企业和个人提供金融投资理财服务,参与企业收购、兼并、资产重组策划及项目融资、理财顾问、投资管理、信息咨询、基金托管等业务,增加投行业务的占比。三是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产品,通过表内和表外并举,突出集约化和高增值的产品创新。四是加强同业合作,与投行、基金和保险等机构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为产品销售提供窗口服务,扩大代理业务收入。发展中间业务关键在金融创新,金融创新的关键在于

13、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我国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都要正确看待金融创新的战略作用,在正面吸收次贷危机教训的基础上,稳步推动金融混业经营。要鼓励商业银行积极探索,全面推进体制、机制、管理、业务和技术等各方面的金融创新,加快解决各银行普遍存在着金融产品单一,收入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同质化等问题。通过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提高中间业务的技术含量,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除了产品创新,还要特别重视服务创新,现在产品创新很容易模仿和复制,新产品的优势往往在几个月之内就会迅速丧失,而服务创新就需要银行的整体素质和内涵,不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可以长期保持竞争优势。(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电子银行的渠道功能。商业银行要

14、利用信息技术进步的新优势,充分发挥电子银行的渠道整合作用,拓宽战略转型的内涵和路径。近年来,随着网络经济发展,客户对象和交易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电子银行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内采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交易的最大客户群是“80 后” 。 “虚拟”是“80 后”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银行必须多设计个性化产品,采用新的通信渠道,如在校内网、、QQ 或 MySpace、Facebook 等社区网络上刊登广告,并将这些广告链接到他们的直销网站上,提供便捷的个性化服务。为此,要大力推行电子银行创新:可将电子渠道从交易分流渠道转型为业务主渠道;可以通过加强电子渠道的营销功能,实现标准产品的交叉销售

15、;在网上银行进行弹屏营销,在呼叫中心进行外拨营销;发展电子商务,建设开放式的电子银行平台。发挥电子银行的渠道作用,落实渠道同步战略,促进账务性交易向电子渠道转移,释放结算柜台的潜在人力资源,使客户能享受到方便、快捷和高效的服务。总之,从战略转型角度看,商业银行大力发展电子银行,是应对技术性脱媒的重要策略。(五)抓住历史机遇,加快国际化战略布局。全球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的银行业受到冲击较大,目前仍处于恢复阶段,这给中国银行业提供了加速国际化的历史机遇。随着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的巩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启动,更多中资企业将加快“走出去” ,这将大大拓展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战略的空间。一方面,要加快本土业务的国际化,推进本外币业务的一体化经营,完善境内外联动发展模式,把人民币业务优势转化为推进国际化的战略支撑;另一方面,要加快拓展境外网点,推进境外机构的本土化经营,积极创新跨国经营策略,构建全球化网络体系,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实现全球资产配置,提高综合收益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