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大禹治水》课堂实录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270389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大禹治水》课堂实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大禹治水》课堂实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大禹治水》课堂实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大禹治水》课堂实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大禹治水》课堂实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大禹治水》课堂实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大禹治水》课堂实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禹治水课堂实录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 导入新课1、复习生字,认读生字卡片并给生字找朋友。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3、欣赏大禹治水的动画片。评:复习导入后,观看课文动画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协助学生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过渡;大禹为什么要治水,他是怎样治水的,治水的结果怎样呢?我们学了课文就知道了。二、品读课文 加深感悟(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看看我们哪些小朋友懂得多?(大屏幕出示

2、第一自然段内容)2、读后交流:(1)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指导:这个传说离我们已经有四千多年了,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示出它的时间长吗?(2)洪水很厉害。问: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将学生说出的词语变成其他颜色)“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想看看造成老百姓无家可归的滔滔洪水吗?(播放有关洪水的课件)看到这滔滔的洪水,你想到了什么? 指导:我们能读出洪水的厉害吗?(指名读)读后评价 1:你读出的洪水还不够大,不能淹没农田,谁的洪水比他大?评价 2:我们都感到洪水像凶猛的野兽一样冲过来了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洪水的厉害。 (齐读第一自然段)评: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此处让学生自身读、悟

3、。意在让学生主动探究。通过播放课件,想象说话,将学生带入情境,真切感受到洪水肆虐给大家带来的危害,为有感情地朗读和理解下文打下基础。巧借评价语言“以评促读”,学生的情感被充沛调动起来了。(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洪水太厉害了,老百姓过着无家可归的凄惨生活。看到这一切,禹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划出大禹怎样想的句子,用“”划出大禹怎样做的句子。2、指名读写大禹怎样想的句子。读后评价:大禹的决心真大!3、课文中怎样写他的决心之大的呢?(学生读自身所划的句子)读了这两句话,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你觉得哪些词语最能突出大禹治水的艰辛呢?出示:千辛万苦 千山万水 九条

4、大河 九座大山指导:读“千辛万苦”能让人一听就觉得大禹吃了很多很多苦;读“千山万水”能让大家感到他走过的山、趟过的水太多了;古人以九为数中最大的,读后面两个词语要读出大河、大山的多。把这几个词语放到课文中去读一读,想象:在治水的过程中,禹可能会吃哪些苦?先和同桌的小朋友讨论讨论,再来交流。吃了这么多的苦,为的是什么呢?指导: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他们的辛苦吗?(指名读)听了你们精彩的朗读,老师也想试试了,能给我这个机会吗?(师范读)评:由于大禹所处的时代离学生的生活太遥远了,如何让他们感受到大禹治水的艰难,体会大禹治水的顽强意志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让他们读课文、找句子,这样有明确的学习要求。

5、接着找出其中最能突出治水艰辛的词语先朗读感悟,再以词语为突破口,放到课文中去读、去想象大禹可能吃的苦、吃苦的目的是什么。这就循序渐进,逐步拉近学生与大禹之间的距离,学生水到渠成地读出了自身的感受。同时通过教师的朗读进一步加深学生的体会。(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完成书后填空。 (大屏幕出示题目,指名填写)2、教师有感情地叙述:13 年了,四千多个日日夜夜,禹在干什么?他三次路过家门,说明不止一次有机会回家。 “看一看”花的时间长吗?我们来看一段画面(播放禹过家门时,妻儿在身后的课件)他为什么不回头去抱抱儿子呢?他想的是什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大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指名读)评价:听了

6、你的朗读,老师真佩服大禹。请女生读这一自然段。评:借助书后填空题,抓住文中的四个数字,引导理解、体会。播放大禹过家门而不入的画面,让学生充沛感受、体验、表达,学生被深深感染了,体会大禹为了大家的利益而牺牲了自身的利益,感受到大禹的高贵品质。(四)学习第四自然段。1、大禹治水的结果怎样呢?请小朋友读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看看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2、重点交流:(1)讲解“制服”:小朋友看见过电视上的警察叔叔抓坏人吗?坏人乖乖地跟在警察叔叔后面,这就是被制服了。那课文中谁被谁制服了?老百姓还是无家可归吗?而是过上了(生齐读:安宁的日子)(2) “代代相传”是什么意思?3、想象:假如你是老百姓,你会对

7、大禹说些什么?4、请男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评:古人云:学贵有疑。问题来自于学生的好奇和疑问,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意思,自然衔接到课文中去,可谓“天衣无缝”。让学生直接与大禹对话,既训练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体会出老百姓对大禹的感激之情,学生的情感在朗读中得到了升华。三、总结背诵 回归整体1、当小小配音员,给动画片配音。2、想把大禹的形象记在头脑中吗?四人小组合作背诵,试着把你想记住的局部记下来。3、指名背诵。4、总结谈话: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知道大禹为了治水吃尽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宁的日子。他真不愧是代代相传的伟大英雄。课

8、后请小朋友再读读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评:让学生当配音员来给课文动画片配音,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回归了整体,同时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能起到“一石三鸟”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分小组合作背诵课文,既让不同层次的小朋友得到锻炼,又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让学生课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旨在让美好的情感再一次得到熏陶。点评:1、教师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动身,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情境,营造了入情悟境的氛围。2、教学中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提出问题,给学生思想一片飞翔的天空。以重点词语为突破口,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与文本对话,与大禹对话,加深情感体验。调动多种感官,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同时, “以读代讲”、 “以评促读”,使学生爱读、乐读、会读。3、教师充沛发挥了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作用,创设了民主、和谐、活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