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内容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270377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小学一年级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小学一年级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小学一年级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小学一年级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内容(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好习惯是成就孩子一生的关键从幼儿园到小学,每个孩子都要经历以下几种变化:1、老师的角色在变化。在幼儿园,老师即会教他们一些知识,又会细心、温柔地照顾他们的生活。但在小学,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老师一般不再照顾孩子的生活,而且老师还会严格要求孩子。2、孩子的学习方式在变化。在幼儿园,孩子一般都是在游戏中学习,但在小学课堂上,孩子不但不可能做游戏,而且还要集中精力坐上 40 分钟。3、孩子所面对的压力在变化。在幼儿园,孩子不用担心迟到,也不用担心考试,而且几乎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得到象征荣誉的小红花,但在小学孩子迟到了要受批评,考不好也要受批评,这在无形之中给孩子增添了很多压力。一二年级是孩子人生的

2、“幼小衔接期”如果家长没能及时地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引导,那孩子的心理水平还将长时间地处于幼儿阶段。一二年级是孩子学习生涯的开端如果孩子不懂得学习的真正目的,他就会把学习视为一种不得为之的“劳役” 。一二年级,是孩子习惯性格定型的关键期这一时期是培养孩子好习惯,避免孩子坏习惯形成的最佳期。一二年级,是孩子自我意识的重要萌发期在这一时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决定着孩子的性格是自信还是自卑。一二年级是培养孩子好习惯、好性格的最佳时期习惯决定命运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简单地说:就是习惯决定命运。2000 年

3、前,孔子就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意思是:小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和牢固。墨子也有著名的束丝论“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固染不可不慎也” ,意思是孩子生下来就像一束白丝一样,它接触黑色染料就成黑色,接触黄色染料就成黄色,所以染丝要慎重,不可用错染料。(案例一:一著名企业在招聘管理人才时,应聘者中有很多高学历的人,有口才出众的人,有管理经验丰富的人,然而被选中的是一位在走廊里随手捡起一张废纸扔进垃圾桶、看起来很平常的人。有人问老总,为什么不选用有明显优势的人?老总说:一个有好习惯的员工,就是一座金矿,有这种人格魅力的人可以为公司创造更多的财富。这个被聘的人就是美国的福特先生

4、,因他注重小节,老板录用了他,后来公司在他手中发扬广大,福特汽车成为全球的知名品牌。 )一二年级是孩子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大概到了三四年级,孩子的习惯、性格等都将定型了。如果等到孩子的习惯、性格都已定型,家长再想去改掉他们的坏习惯、培养他们的好习惯,这将会难上加难。在一二年级家长如果把孩子的一些初露头脚的坏毛病“一举歼灭” ,那孩子今后的一生真的就会与这些坏毛病“绝缘” 。一、如何培养好习惯方法一:教孩子全面认识自己让孩子满怀信心地改掉坏习惯到了二年级的时候,孩子会经常问到这样一些问题:“妈妈,我怎么总是做错事呀?、妈妈,老师说我有多动症、我是一个坏孩子吗?.”这是孩子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是在

5、怀疑自己,而家长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往往决定着孩子的对自己的看法。所以家长的引导是很关键的。(案例三则:一则:抱怨女儿脑子笨。二则儿子在母亲的鼓励下顺利考上大学。三则帮助孩子解围)失败案例一则:母亲的抱怨让孩子丧失信心一个女孩子学习很用功,但由于她的智力发展比较缓慢,所以她的成绩一直在班级的中上游。但一段时间后,这个孩子的成绩明显下降,而且下降速度是惊人的。于是,老师把这个女孩叫到办公室以,问看在学习方面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没想到这个孩子很平静的地说“反正我脑子笨,再怎么用功也是考不好”一个年龄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这样的话?在跟这个孩子家长接触的过程中,老师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这个孩子的家长经常向

6、别人抱怨女儿笨。久而久之,受家长这种抱怨的影响,孩子对自己丧失了信心,进而放弃了学习。成功案例一则:一位母亲与家长会一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三分钟都坐不了”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然而,她还是告诉儿子说“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别的家长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在第二次家长会上,小学的老师说:“全班师 50 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 49 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

7、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回到家里,看到诚惶诚恐的儿子,她又振作起精神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亮,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第二天上学,儿子比平时都要早。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中学有点危险。 ”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中学。高中毕业,儿子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一再的鼓励才让我满怀信

8、心,才会有我的今天,.”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那只信封上。有人说,未来的较量是母亲的较量。我们感谢这位母亲,她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对孩子,应该多给他们一点理解、尊重、关怀、鼓励。爱是最好的老师。三则:母亲帮助孩子解围一个周末的中午,儿子带了几个要好的同学来家里吃饭。吃饭的时候,孩子们的话题很自然地落到了小主人身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起来。“阿姨,昨天王浩做小动作被老师批评了”“阿姨,王浩总是不爱读课文,语文老师很不喜欢他”“阿姨,王浩做作业总是不认真,他的作业总是得不了优”听着孩子们无心的“告状” ,母亲非常生气,真想把他拉过来狠狠地教训

9、一顿,但这么多同学在场,母亲必须得给他“面子” ,必须得把自己的怒气强压下去。心想,等同学们都走了,看我怎么收拾你但儿子的表情却让这位母亲改变了主意,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评价使儿子停止了吃饭,你低着头,脸涨得通红,眼里含满了泪水,一言不发地摆弄着手中的筷子。母亲知道,如果此时再给他负面的评价,他很有可能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于是,母亲灵机一动,这样对孩子们说:“你们能说出王浩身上的优点吗”“王浩唱歌非常棒,我们音乐老师可喜欢他呢”“王浩很有爱心,他经常把自己的文具借给同学们用”“王浩的记忆力很好,他能把那些外国作家的名字都背出来”在同学们争先恐后的讲述中,儿子的头慢慢地把抬起来,他睁在眼睛、张大嘴巴

10、认真地听同学们讲述,从他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正在想,原来我身上也有这么多优点啊这位家长的做法非常科学,她懂得要想让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改掉坏习惯,首先得让他们对自己有信心。所以,当儿子因为同学对自己的负面评价而难过,当儿子总是盯着自己的缺点看时,这位家长巧妙地把话题引导儿子的优点上面,这不仅把孩子的目光从自身的缺点上面转移了出来,而且还促使着孩子去正确地认识自己。决定孩子对自己的评价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家长的态度、老师的评语、同学之间的相互对比等,但值得肯定的是,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往往左右着孩子的自我评价。 教育界曾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你都应该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

11、他、赞美他。因为一二年级孩子对那些负面的信息非常敏感,他们需要父母的欣赏和鼓励,家长对孩子欣赏和鼓励的教育方式,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它能在很大程度上把孩子的潜能都激发出来。(心理学家卢勤老师的书告诉孩子你真棒她告诫家长的观点:有个儿子就说:儿子,你真棒!有个女儿就说:有个女儿真好!)方法二、运用“加减法”来促使孩子养成好习惯改掉坏习惯用“减法” ,培养好习惯用“加法” 。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到了二年级时,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比以前增强了很多,他们身上的不良习惯也是刚刚出现,只要家长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训练,他们的坏习惯是很容易改掉的。如何改掉做作业坐不住的习惯:兴趣导引、任

12、务驱动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讲,家长运用“减法”帮助他们一点点改掉坏习惯,不仅是一种循序渐进教育方法的体现,而且还是对孩子的一种鼓励。(案例五:用看动画片孩子兴趣鼓励孩子减少外出次数)一位母亲抱怨:都说小男孩好动,但我家儿子也太坐不住了,今年都上二年级了,但他仍然不能集中精力做作业。每天坐到书桌前不到两分钟,就会出来瞎转悠,要么去趟厕所、要么去冰箱里找点吃的、要么就喊口渴,一晚上来回溜达近 10 趟,每天晚上折腾一两个小时,其实他真正学习的时间都不到 10 分钟。面对儿子这种坐不住的坏习惯,我所有方法都用尽了,批评过、强制过、也鼓励过,但他就是改不掉。我真不知道应该如何教育他了。专家指招:现在的孩

13、子 1 小时不是至少起来八九次吗,你这样对他说:如果你在 1 小时内起来的次数能够减少到 6 次,连续 3 天都做到,那些动画片你可以随便看。渐渐地,你可以把孩子在 1 小时内站起来的次数到 5 次、4 次,直至更少。案例中的男孩子他发现自己在每小时内站起来的次数逐渐减少,这对于他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他因此对自己充满信心,在这种信心饱满的状态下,孩子的坏习惯是很容易改掉的同样的道理,好习惯的养成就应该用“加法”“昨天你做对了 2 道题,今天做对了 3 道题,这说明你越来越细心了”“今天你多帮妈妈做了一件事,这说明你越来越有责任心了”“越来越多的困难都成了你的手下败将,这说明你越来越勇敢、坚强

14、了”方法三:重视老师对孩子习惯培养的积极影响从幼儿园到小学,由于教师角色的变化,大多数一年级的孩子都会对小学的老师持有一定的偏见他们要么惧怕老师、要么讨厌老师、要么反感老师 总之,他们要和老师“磨合”一段时间才能接受老师角色的变化。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至少要和老师“磨合”上一年的时间。人们都说,幼儿园的老师是孩子的“第二任母亲” ,因为幼儿园的老师会像母亲那样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们,所以进入小学之后,孩子们还会深深地留恋自己的“第二任母亲” ,他们仍希望小学老师也能像母亲那样照顾他们。但通过一年的小学生活经历,孩子的心理也在成长,大概到了二年级左右,他们几乎已经摆脱了对“第二任母亲”的那种依恋,并

15、且开始慢慢喜欢上了知识渊博、有一定权威性的小学老师。对于坏习惯刚刚露头的二年级孩子来讲,老师对他们坏习惯的改掉、好习惯形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案例六:正确的做作业姿势,老师的话成了“圣旨” )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看作是孩子的一种成长。他们之所以常常会把家长的话当成“耳旁风” ,是因为他们不像小时候那样依赖父母了,这完全可以看作是他们自我意识成长的一种表现;而他们之所以会把老师的话当成“圣旨” ,是因为他们欣赏老师的知识渊博和权威,所以在他们眼中,老师的话是科学的,是非常有道理的。另外,这些进入二年级的孩子开始希望老师能够重视自己、欣赏自己,所以在老师面前,他们总是努力想保持一下

16、最好的形象。当孩子不想改掉不讲卫生的坏习惯时,家长可以请老师亲口告诉孩子:老师不喜欢那些不爱干净、不爱整洁的孩子。当孩子不想改掉懒惰的坏习惯时,家长可以请老师告诉孩子:一个懒惰的孩子是不会有出息的!当孩子做事总是有头无尾时,家长可以请老师告诉孩子:有耐心的孩子才会有大是的作为!现象:孩子不愿与老师接触越是这样的孩子老师的话对他们的影响越大。他们之所以不愿与老师接触,是因为他们见识了小学老师的权威,但并没有发现小学老师的亲切,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有着强烈的与老师接触的愿望,但他们却不敢轻易付出行动。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在课下一老师多接触。因为作为老师,在课上之所以会表现得很严肃,其实那是树立老师权威的需要。但在课下,老师也想与孩子们打成一片、与孩子们成为好朋友。所以,家长们鼓励孩子在课下的时候多与老师接触,不但可以使孩子发现老师的亲切,而且还可以促使老师更加了解孩子。总之,这更有利于孩子好习惯的培养良好,以及良好学习状态的形成。二、如何培养学习习惯培养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打好漫长学习生涯的“地基”在孩子漫长的学习生涯中,一二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