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论文:Excel应用能力评价的设计与实践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270028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信息技术论文:Excel应用能力评价的设计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信息技术论文:Excel应用能力评价的设计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信息技术论文:Excel应用能力评价的设计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信息技术论文:Excel应用能力评价的设计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信息技术论文:Excel应用能力评价的设计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信息技术论文:Excel应用能力评价的设计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信息技术论文:Excel应用能力评价的设计与实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Excel 应用能力评价的设计与实践【摘 要】教育是离不开评价的。本文以电子表格应用能力的评价设计为实例,描述了在具体的教学中,具体的部分如何应用各种评价方法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评价。提出评价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为目的,促进学生多种智能全面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评价应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的。【关键词】评价方法 信息素养 应用能力教育是离不开评价的,有教育就一定有评价。信息技术的教育应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的,信息技术教育的评价也应本着该目的进行。本人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和评价研究、探索、实践,尝试通过电子表格的应用能力的评价设计来探讨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信息素养,或更狭义的说从

2、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法。评价设计的原则评价设计的原则评价是检测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达成的手段,同时评价又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评价应当对学生的学习起激励作用,对学生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在电子表格应用能力评价的设计中,我们本着以下的几个原则进行。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习的全过程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能力等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展示,研究意识、创新意识等也是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内容可以是自主学习的能力、观察的习惯、问题意识、问题表达、实验操作、创新意识、协作学习的精神、价值观等。

3、使评价成为学习环节的一个再平常不过的组成部分,而不至于成为师生的负担。而且这种评价也克服了传统评价中的不足,使学生随时有机会调整自己的学习。注重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评价注重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评价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生的学习起点具有很大的差距。为调动不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评价的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进步的幅度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例如对于学习水平较低、与教学目标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的学生应采取个人标准进行评价,让学生自己和自己比,即用他的现在和过去比。只要比过去有进步,就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从鼓励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当然以个人标准为依据进行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其目的是通过降低台

4、阶,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有继续学习的信心。初中信息技术论文初中信息技术论文注重以激励性为主的评价注重以激励性为主的评价激励性的评价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愉快。这样不仅会使学生感到自己更有能力,更充满信心,而且也更能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促使每个学生最大可能的实现自身价值,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评价要从正面引导,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性,只要积极参与,就要鼓励;只要努力探索,就要表扬,争取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探究行列。有了成绩要及时给予肯定,如学生经过探究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掌握了新知识或新方法等,都要及时肯定,使学生体验到成功者的快乐。注重多角

5、度综合评价注重多角度综合评价既然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且每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的体现程度和形式又是不一样的。因此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可以促使学生充分展示个体的智能强项。而综合评价可以促使学生改进个体的智能弱项,促进其优势智能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他智能领域迁移,实现优势互补,从而真正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的主体可以是学生、教师,也可以是家长等校外人员。学生评价可以是自我评价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互评。在学生评价中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有创见的思想,特别是在有争议的问题上更要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创新品质的发展。学生自我评价在整

6、个评价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学习与学生的各种智能组合、原有知识背景、文化背景等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引导学生实事求是的、准确的进行自我评价,对树立学生的自尊、自信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进行批判性反思。学生之间可以根据评价标准开展互评,但是要保证学生互评的客观性和有效性,一方面必须注意对评价标准内涵理解的一致性和非歧义性;另一方面要注重个体操作的规范性,这样才能确保评价标准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使评价结果正确、可信。评价的设计评价的设计电子表格部分总的学习目标电子表格部分总的学习目标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熟练使用电子表格工具进行建立、编辑、美化、格式化工作表;能够使用常见的公式和函数进行数

7、据统计处理工作,并根据需要进行排序、筛选、创建图表、汇总;利用统计结果和图表进行数据分析。评价的设计评价的设计首先,进入该模块教学时要先进行前测,了解学生该部分知识、能力水平。前测的方法很多,比如问卷、实际操作等,通常,我们采用问卷形式进行。通过问卷反馈获知每个学生对该部分的掌握程度,然后根据水平进行分组,利用分组,进行因材施教。其次,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此时的评价主要是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任务进展速度、收集资料效率、是否善于提问、技术水平、探究学习的成效、同组同学相互帮助、合作意识、语言表述是否清楚等情况(见表一) ,发现和记录学生的正面表现(

8、以“+”号表示) ,并及时反馈给学生以此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要及时指出并适当引导,帮助和引导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表一 过程记录卡(参考表)资料准备体温情况探究能力技术水平语言表述进步幅度合作情况学生 1学生 2.学生 n注:学生某项目表现好则在相应表格内填写“+” ,表现非常差则在相应表格填写“”最后进行后测。依据该部分的特点,设计切合学生学习、生活的综合任务,考察学生使用电子表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后测可以采用开放式,也可以采用封闭的指定任务。为了全面的检查学生的目标达成情况,我们选择了指定综合任务的方法。根据 2012年 4 月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浙

9、江省义务教育教科书信息技术 (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数据处理与应用的知识要点、技能要求和情感目标,综合实践任务设计范例如下:样例:调查某地 11 年 12 个月每月的平均气温和降水情况。通过数据分析,说明该地的气候特征。表二 某地 2011 年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月份月份气温(气温()降水量(毫米)降水量(毫米)126.1164226.7164327.2154427.6164527.8101628.0127727.4183827.3230927.31021027.21841126.72361226.3306姓名项目最高最低要求要求收集数据(可以小组合作进行) ,并将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可靠性验证后,制

10、成数据表,如表二。复制此工作表内容到工作表 Sheet2 中,将原工作表命名为“原数表” ,将 Sheet2 命名为“数据计算” 。请计算出该地最高、最低气温及最大、最小降水量。复制“数据计算”表的内容到工作表 Sheet3 中,并将 Sheet3 命名为“格式化” ,格式化数据表:标题:黑体、20 磅、跨列居中;表头:华文新魏、16 磅、居中对齐、浅绿色底纹;具体数据:14 磅,字符分散对齐,数值靠右对齐;数据清单添加所有边框线后,隐藏原有网格线。为了分析该地年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情况,请绘制恰当的气温、降水变化图表。要求有图表标题及横轴、纵轴说明文字,显示适当图例,并对图表适当格式化。依据统

11、计数据和图表,用 WORD 写一篇分析说明该地的气候特征的短文。保存工作薄到教师指定的文件夹中。评价参考量表表三表三 作品评价量表作品评价量表等级等级项目项目A AB BC C自自评评互互评评师师评评综合综合评定评定数据内容在 B 水平的基础上,数据可靠性证明在 C 水平基础上,数据准确丰富基本完成数据收集的要求技术在 B 水平基础上:图表选择正确、修饰得当。敢于动手操作,能通过自己的尝试和创新,学习新的技术知识和技能在 C 水平基础上,制表合理、计算正确、修饰得当完成了最基本的数据制表,统计计算,图表绘制以及表格修饰数据分在 B 基础上,报在 C 基础上,报能够利用已有的析告编制美观告明确、

12、分析充分、正确、合理数据和图表用WORD 写出数据分析报告交流报告在 B 基础上,使用新颖的方式,能使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在信息传递方面轻松自如在 C 的基础上,使观众感兴趣,顺序符合逻辑,信息传递流畅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能用清晰,能被理解的语言恰当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小组合作在 B 水平基础上,承担领导组织工作,主动要求成员提供建议和帮助,并主动为其他成员提供建议和帮助,态度积极在 C 水平基础上,帮助组织和促进小组工作,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小组工作良好,能对小组活动有所帮助,能参与同伴的编辑工作,能完成分配的任务,能轮流交换工作基本知识操作技能信息收集、处理、利用信息解决问题及信息发布、交流的过程与

13、方法问题解决的方法、学习策略运用收获和进步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最后教师根据学习过程的评价记录、学生根据评价量规的评价结果(包含自评和互评)以及对学生评价的评价(检查学生评价的客观性) ,再加上教师根据评价量规对每个学生进行的评价,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采用等级和评语的方式给出表四表四 综合评价量规综合评价量规教师评价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综合等级评语学生 1学生 2姓名项目.学生 n注:综合评价的等级根据各项评价所占比例(教师评价 50%,自我评价 20%,相互评价30%)换算得来,评语参考过程给出。总结总结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一直伴随着评价,其中部分评价是随时进行的,有些评价不需要做记录,学生没有负担,可以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其保持学习热情,提升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同时也有对结果进行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也是多元的,如根据量规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事实证明,这样的评价与传统的知识技能考核型的评价相比是科学的、合理的、有益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参考资料】1.浙江省义务教育教科书.信息技术(七年级上).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22.教育部.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S.2003,(4)3.李艺.我们需要的是内容充实价值丰富的信息技术课程4.李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