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装备制造)行业今年信贷投向指引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269972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装备制造)行业今年信贷投向指引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机械(装备制造)行业今年信贷投向指引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机械(装备制造)行业今年信贷投向指引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机械(装备制造)行业今年信贷投向指引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机械(装备制造)行业今年信贷投向指引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装备制造)行业今年信贷投向指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装备制造)行业今年信贷投向指引(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装机械(装备备制造)行制造)行业业今年信今年信贷贷投向指引投向指引机械(装备制造)行业是为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而制造各种技术装备的产业总称,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其包括金属制品业(C34)、通用设备制造业(C35)、专用设备制造业(C3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C3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C3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40)、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C41)等七大门类;而根据产品类别,机械(装备制造)行业又可细分为铁路运输装备、电工电气装备、工程机械装备、重型机械装备、石化通用装备、机床工具装备、农用机械装备、环境保护设备、航空

2、航天设备与基础件装备等众多子行业。对属于以上范围但我行已制定相关信贷政策的船舶制造、汽车制造等子行业,不再纳入本政策管理范围。一、行一、行业业基本状况基本状况机械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各项经济指标占全国工业比重高达 25%左右,一方面其属于中间传导型产业,具有关联度高、劳动技术及资金密集等特点,是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另一方面,机械行业最终产品大多为资本品,与固定资产投资高度正相关,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行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钢铁、机械、化工等重工业正由发达国家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由于具有生产成本的比较优势、富足的劳动力供给和广阔的市场,正在成为

3、全球制造业转移的中心,这也极大地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机械行业现已形成了门类齐全、规模较大,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年均增速基本保持在 25%以上。08 年全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的工业产值达到了 9.26 万亿元,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目前我国在常规发电设备、港口机械、水泥成套装备、船舶等制造领域,均走在了世界前列,如中国制造的集装箱已占据全球 90%以上份额、港口机械占据全球 70%的份额等。我国虽已成为装备制造业大国,但产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基础制造水平落后、低水平重复建设、自主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困难等问题依然突出。如目前国内机械产品整体技术含量不高,某些关键零

4、部件特别是数控机床中的高档数控系统,工程机械中的液压零部件、高端传动部件和发动机,船舶工业中的大吨位主机、船用曲轴等仍需依赖进口;另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08 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外市场需求急剧萎缩,我国装备制造业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势头明显趋缓,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为抵御金融危机、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09 年 5 月,国务院出台了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在原有行业扶持政策的基础上,从税收、资金、进出口、项目审批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规划强调依托重点工程、重点项目来推进装备国产化进程,强调发展关键配件、基础部件自主研发和生产,强调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联

5、合重组,并对政府采购对国产设备的倾斜、首台(套)国产设备的风险补偿、企业研发补贴、税费减免等政策进行了初步明确。总体而言,在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全球制造业梯次转移及我国开始进入重化工业阶段等因素的带动下,机械行业仍将面临一个长期的发展机遇。机械行业子行业众多,且彼此间技术含量、工业水平、行业壁垒等差别很大,以下仅对四个核心子行业简要分析: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铁路设备:2009 年起 4 年内,国家拟安排铁路建设投资 2.4 万亿,年均投资约 6000 亿元,至 2020 年铁路网总规模将达到 12 万公里以上,这为我国铁路运输装备业带来了良好发展机遇,以动车组、大功率电力机车及内燃机车

6、为主的装备年采购预计达 1000-1500 亿元。铁路设备是典型的一对多市场,市场需求主体-铁道部通过招标方式进行车辆和配件采购,行业内企业定价能力偏弱,另因铁道部实行质量认证体制,该行业的进入壁垒及集中度较高,以南车集团、北车集团为核心的国内企业已占据大半份额。2)轨道交通设备:目前国内有近 40 个城市已获批或筹建轨道交通,至 2020 年已规划线路有 2200 公里、投资额超过 6600 亿元,其中城轨装备购置及安装投入将达 3300 亿元。在轨交车辆制造市场,加拿大庞巴迪、法国阿尔斯通、德国西门子占据全球约 50%份额,国内厂家核心企业包括南京浦镇客车厂、大连机车车辆厂、四方机车车辆厂

7、等,长春、株州、南京等地也建立了轨交设备生产基地。2、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电源设备-火电:随着我国电力供应趋于缓解,传统火电设备产量将保持平稳,未来行业需求将集中在“上大压小”等升级换代方面,即产品以节能、环保和高效火电设备为主,出现大幅增长及下滑的可能性不大;核电:08 年末我国核电装机容量 907 万千瓦,核发电量占比仅 2%,在 30 个核电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一;目前在建核电机组 13 台,装机容量 1325 万千瓦,占全世界在建核电机组 30%。根据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至 2020 年核电建设总投资将达到 7000 亿元左右,其中设备投资约 3500 亿元,市场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大

8、型火电及核电设备制造是资金、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行业壁垒较高,目前国内具备单机 60 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生产能力、具有核电主设备制造资质和能力企业主要是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和哈动力,市场由三家集团垄断。风电:在发改委推行风电特许权,要求项目设备国产化率达 70%政策支持下,05 年起我国风电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装机容量年均增速 100%以上。目前国内风机设备整机制造企业已近 80 家,今年预计产能超过 2000 万千瓦,而我国每年风电装机规模仅 1000 万千瓦,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日渐突出。09 年 10 月,工信部等部委联合发文将风电设备确定为下一步抑制产能过剩、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的重点,2

9、兆瓦以上风电设备制造技术、风电及盾构机用轴承、2 兆瓦以上风电设备制造等分别从鼓励进口的先进技术、重要装备及鼓励发展的重点行业中剔除。此外在近期中美商贸联委会上,中方已同意考虑取消风电设备特许权投标的国产化要求,在行业产能整体过剩、外资厂商加大在中国投资力度态势下,该行业全面竞争、洗牌整合的局面将不可避免。据统计,08 年中国内资(合资)企业新增风电装机份额排名前十位依次为华锐风电、新疆金风、东方电气、运达、上海电气、明阳、航天安迅能、湘电、新誉和北重,其中前三位华锐、金风及东气占比 57.4%,具有明显竞争优势。2)电网及输配电设备:根据规划,我国十一五期间电网投资将超过 1.2 万亿,从投

10、资结构看,330KV 以上高压输电线路及变电容量大幅增加,1000KV 等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建设将稳步推进,预计到 2020年,我国特高压电网将基本建成,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特高压交(直)流市场总额约 4000 亿元,这为国内下游输配电产品,如变压器、互感器、高压开关等生产企业提供了较广阔的市场空间。我国现已形成发电、输变电、配用电全方位、较完整的电力设备制造体系,电力成套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已达 80%,核心企业包括特变电工、天威保变、思源电气和平高电气等。随着国家电网逐步实行集中招标、及国家对输变电设备国产化率要求,该行业内具备高电压输变电设备生产技术和能力的企业优势较大。3、专用设备制造业1

11、)工程机械 1:该行业需求主要来自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1 按国家统计局行业划分标准,工程机械行业应分属于通用设备制造和专用设备制造两个 大类行业,具体包括起重运输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业),矿山、冶金、建筑专用设备制造 (专用设备制造业)。工程项目、货物仓储搬运及出口等,其景气度与固定资产投资密切正相关,是典型的周期性和投资驱动性行业。工程机械属于中等技术含量行业,其在我国实施对外开放时间较早,市场国际化程度较高,经过多年积累和发展,目前相关企业已掌握了部分核心技术,在个别产品上技术含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整体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同时借助制造及研发成本优势,国内部分产品已开始替代进口、并逐

12、步进军国际市场。产业分布方面,我国工程机械现已形成以徐州、常州、长沙、厦门、柳州、济宁及周边地区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其区域性特征较为明显;目前该行业已逐步从低层次竞争转向品牌竞争,优势整机企业市场份额及产品集中度不断提高,核心企业包括徐工、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推、柳工、厦工、龙工等,均已进入了工程机械世界 50 强。从细分子行业来看,土石方机械中的装载机、起重机械中的塔式起重机产能已出现明显过剩、产品技术含量相对较低,长期发展空间有限,而其它产品市场增长均较为平稳且集中度较高,其中汽车起重机、挖掘机、推土机等主要厂商占有率已超过 80%。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目前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重主机轻零部件发

13、展,关键技术零部件如液压泵、马达、阀和减速器等依赖进口;二是产品结构中间大两头小,即大吨位、高性能机械与小型工程机械正处在起步阶段,产能及性能指标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三是国内品牌参与国际竞争仍停留在价格优势,还未向技术优势转型,自主创新、原始创新产品较少。2)集装箱及港口机械:该行业集中度较高,核心企业包括中集集团、振华港机等,两公司产销量均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其中中集集团集装箱业务占全球份额已达 55%、振华港机集装箱岸桥业务占全球份额已达 80%。该行业产品以出口为主,外销占比 70%以上,行业受人民币升值和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较大。目前国际市场集装箱整体产能过剩、竞争激烈;而港口机械方面,

14、全球港口起重机市场已开始出现减速迹象,该行业产品正面临升级换代,行业整体盈利水平较低。4、通用设备制造业1)基础件:机械基础件主要包括轴承、液压件、密封件、标准紧固件、链传动、模具等 10 余种产品,规格繁多量大面广,作为运动件、受力件、易损件和功能部件,其直接决定主机和重大装备的性能、水平、质量和可靠性。我国基础件行业尚处于民营及中小企业大举介入、外资企业加紧布局的自由竞争状态,整体效益不佳、行业集中度较低。如我国轴承行业三家大型骨干企业年产量总和尚不到国外一家著名公司的 50%;近两年我国建成近百家液压件厂,但年产 30 万件以上的只有几家,且主要产品是为农机配套,而德国力士乐一家公司年产

15、各种液压件产品就达 130 万件。此外,国内基础件产品品种、规格较少,特别是高档产品差距较大,不能满足主机日益发展的需求,目前我国主要基础件性能指标大体相当于国外上世纪 80 年代水平。可以说,机械基础件发展长期落后于主机,已成为制约我国装备工业总体水平的突出矛盾。2)大型铸锻件:指需要 3150 吨以上液压机生产的锻件和单件毛重 5 吨以上的铸件,其主要应用在电力、船舶、冶金、石化、重型机械和国防工业。大型铸锻件行业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产品难以批量生产的特点,行业进入壁垒较高,且需要多年的生产经验。全球大型铸锻件生产市场目前主要集中在日韩德美等,而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05 年中国大型

16、铸锻件消费量已占到世界总量 60%、成为第一消费国。目前我国航空航天、船舶、电力、石化及机械制造对大型铸锻件需求日益增加,该行业总体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尤其是高端大型铸锻件,如百万千瓦级火电和核电用汽轮机转子、特大支承辊、船用大马力低速柴油机组合曲轴等锻件,还要依赖进口。国内大型铸件生产企业目前仅 30 余家,多为国有大中型企业,80%分布在环渤海、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其中能生产 300 吨级及以上钢锭、200 吨级及以上铸件的企业仅一重、二重及上重等三四家。3)机床工具:是机械工业的基本生产设备,是生产一切机械设备的母机,可分为金属切削机床、成型机床和附件工具等三类。我国现为世界最大的机床消费国和进口国,是世界第三大生产国。08 年全国机床工具产品市场需求约 2000 多亿元,其中国内可提供 70%以上产品,但从产品结构分析,目前机床高端产品是倒三七开,即国外产品占 70%、国内产品 30%,我国机床工业总体技术含量仍然较低、行业自给率和数控化率有待提高。我国已将机床行业提到了战略位置,根据规划,到今年国产数控机床国内市场占比要从不足 30%升至 50%以上;关键功能部件配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