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优势助推再上新台阶 浙江省挺进海洋再弄潮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269094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洋优势助推再上新台阶 浙江省挺进海洋再弄潮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海洋优势助推再上新台阶 浙江省挺进海洋再弄潮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海洋优势助推再上新台阶 浙江省挺进海洋再弄潮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海洋优势助推再上新台阶 浙江省挺进海洋再弄潮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海洋优势助推再上新台阶 浙江省挺进海洋再弄潮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洋优势助推再上新台阶 浙江省挺进海洋再弄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优势助推再上新台阶 浙江省挺进海洋再弄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优势助推上台阶优势助推上台阶 挺进海洋再弄潮挺进海洋再弄潮 如果有人问,时下,浙江经济领域里哪个词最热?答案肯定是:海洋经济。在不久前结束的浙江省上,有人做过统计,浙江省省长吕祖善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面,仅“海洋经济”这个词就出现了 10 次,而“海洋”、“港口”等词更是出现了 20 多次。其实,热,不仅体现在各种会议和文件上,更体现在浙江各地海洋经济的实践中:体现在码头上集装箱吞吐量的不断增长上,体现在一座座飞虹似的大桥正把支离破碎的海岸、离岛缀连起来,体现在一个个钢铁巨人似的风车正雨后春笋般在海岸上挺起确实,进军海洋,浙江的脚步铿锵有力。“浙江将进一步做浙江将进一步做深深、做、做强强海洋

2、经济这篇文章海洋经济这篇文章让海洋资源产生最大效益,让海洋优势助让海洋资源产生最大效益,让海洋优势助推浙江经济再上新台阶推浙江经济再上新台阶。”省委书记赵洪祝的这番话,显示了浙江人进击海洋的决心。以海引陆、以陆促海,海陆联动下活整盘棋以海引陆、以陆促海,海陆联动下活整盘棋若论海洋大省,浙江名副其实!背倚大陆、雄踞东海这一地理特点让浙江尽得山海之利:尽管陆域面积只有 10 多万平方公里,但海疆却相当辽阔,超过 26 万平方公里;海岸线和海岛岸线达 6696 公里,全国第一;近岸海域内,陆地面积超过 500 平方米的海岛 2878 个,又是全国第一;近海渔场 22.27 万平方公里,可捕捞量全国第

3、一;规划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线 506 公里,占全国的 30.7%浙江区位优势也得天独厚: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海峡西岸经济区,东濒太平洋,西连长江流域和内陆地区,不仅区域内外交通便利,且紧邻国际航运战略通道,具有深化国内外区域合作的有利条件。不独如此,大自然似乎对这片海域情有独钟:潮汐能、波浪能、洋流能、温差能、盐梯度能,应有尽有;港、渔、景、油、涂,组合匹配理想!仅可开发的潮汐能装机容量就占全国的 40%。不过,海洋大省并非是海洋强省。有一件事始终让浙江人心绪难平。宁波港作为我国南北沿海航线和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点,是处理集装箱、矿石、原油、煤炭、液体化工产品等货物装卸的国际枢纽港口。然

4、而,尽管港口吞吐量节节攀升,但效益始终没有突飞猛进。有人把症结归结为:“酒肉穿肠过”长期以来,货到货运,货运货到,一船船一车车货物仅仅是从宁波港过一下手而已。现在,浙江人力图改变这种局面。怎样才能由“大”变“强”?浙江省常务副省长陈敏尔开出的妙方是:“以海引陆、以陆促海、海陆联动、协调发展”。2轻轻按动按钮,一个个装满货物的集装箱在塔吊司机灵活操纵下,精准地缓缓落到停靠在金塘港码头的巨轮上。金塘港区大浦口集装箱码头,作为宁波舟山港一体化战略的首个工程已投产运行。新建码头的启用,将宁波港的资金和管理优势与舟山港的深水岸线优势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宁波舟山港一体化战略,体现了海陆联动、走活整盘棋的优

5、势:随着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进程的推进,目前港口建成了国际集装箱、铁矿石、原油、煤炭和液体化工五大中转基地,与 100 多个国家及地区约 600 个港口开展贸易运输往来。走活整盘棋,精明的浙江人很会举一反三。“三位一体”的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将彻底改变“酒肉穿肠过”的窘境。何为何为“三位一体三位一体”?就是以港口为依托,构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就是以港口为依托,构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撑系统。支撑系统。宁波北仑区区长华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宁波港三位一体物流服务体系建成,可使港口效益增长数倍。拿正在建设的钢材交易市场和煤炭交易市场来说,

6、以前,每年顶多只能收到 10 多亿元装卸费,而原地交易后,每年的销售收入将超过 200 亿元。”不独是宁波和舟山,浙江沿海各地都在抢下“海陆联动”这盘大棋。站在慈溪桥头,杭州湾跨海大桥犹如一弯长虹,直指大海,消失在远处的雾霭之中。过去,众多的海岛犹如散落的珍珠一个个孤悬在大海中。海天苍茫,隔断了交通,也阻断了经济发展。而今,一座座大桥,将这些珍珠串了起来。自杭州湾跨海大桥落成后,岑港大桥、响礁门大桥、桃夭门大桥、西堠门大桥、金塘大桥相继落成。对于舟山人来说,2009 年 12 月 25 日这一天,会永远铭刻在记忆里五座“连岛大桥”的贯通,意味着海岛舟山孤立千万年之后,终于“登陆”了,舟山各个海

7、岛上的居民,从此渡海不用舟,天堑自此变通途!而绍嘉跨海大桥建设工地上,脚手架林立,机器日夜轰鸣。这座大桥贯通,绍兴滨海工业园区、袍江工业区、上虞杭州湾新区,将升级为一个新的发展大平台大桥是脐带,让浙江的海岛连接着母体,从此有了依靠;大桥是粘合剂,让浙江与沪苏闽皖赣成为一个经济发展共同体,浙江发展的腹地陡然增大。一句话:桥,让浙江“以海引陆、以陆促海、海陆联动”成为必然。大桥时代,长三角人流、物流、信息流汇聚流通加快,在经济社会更加开放背景下,浙江的战略空间、战略资源将发生重大变化。大桥不是一个仅局限于经济发展的战略概念,而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综合发展的战略概念,将促进浙江经济、

8、社会、文化建设全面发展。3有专家预言:大桥更像一根弦线,将使浙江这只风筝,起飞、高升。优化经济布局,打造新兴产业,转型升级增添海洋动力优化经济布局,打造新兴产业,转型升级增添海洋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十一五”浙江全省 GDP 平均增速达 11.8%。如何让发展的势头不衰?浙江从优化海洋经济布局着手。“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新格局是主要的手笔。“一核”,即宁波舟山港海域、海岛及其依托城市。港域南部重点发展集装箱现代物流,港域北部区域重点完善海进江系统。“两翼”,即以环杭州湾产业带以及其近岸海域为北翼,以温台沿海产业带及其近带海域为南翼。根据各海域的自然条件和海洋经济发展需

9、要,合理确定各海域的基本功能。“三圈”,即杭州、宁波、温州三大沿海都市圈,作为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的主依托,加强海洋基础研究、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加强海洋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九区”,即重点建设杭州大江东、杭州城西科创、宁波杭州湾、宁波梅山物流、嘉兴现代服务业、绍兴滨海、舟山海洋、台州湾循环经济、温州瓯江口等九大产业集聚区。“多岛”,即重点开发梅山、六横、金塘、普陀山(朱家尖、桃花岛)、洋山、南田、头门、大陈、大小门、南麂等重要海岛。新格局将成为浙江新的增长极。常务副省长陈敏尔告诉记者,到 2015 年,这一区域内 GDP 将突破2.6 万亿元,占全省的 3/4,人均 GDP 达 8.6

10、 万元;海洋生产总值接近 7000 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64153,占全国海洋经济比重提高到 15%。陈敏尔自豪地说:“届时,浙江将基本实现海洋经济强省海洋经济强省目标。”蓝图固然美好,要把蓝图变成现实,还要有能换来真金白银的产业去支撑。浙江把目光投向新兴产业。被海上“第一缕阳光”照射而闻名的温岭,如今又添了新的亮丽风景:在东海塘围垦区漫长的海岸线上,20 多台白色的巨型风力发电机一线排开,在海风的吹拂下轻轻转动。东海塘风电场首批安装的 20 台风电机单机容量 2 兆瓦,是目前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风力发电机。自去年 2 月投运发电以来,平均每天发电量保持在 20 万千瓦时,一年发电 7000 多

11、万千瓦时,可供 4 万多户家庭用电。4而已投入运营的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总装机容量为 3900 千瓦,是仅次于法国郎斯和加拿大安娜波利斯的世界第三大潮汐能双向发电站。这座电站建成投入运行以来,利用潮汐能已发电 1.6 亿多千瓦时,成为我国利用海洋新能源的典范。台州市委书记陈铁雄告诉记者,台州已初步形成潮汐能、风能、核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应用等新能源产业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台州今后发展便有了“底气”。记者从浙江能源局获悉,目前,浙江省已建、在建风电总装机容量为 28.56 万千瓦。下一步,浙江将按照海上风场分布特点,划分杭州湾海域、舟山东部海域、宁波象山海域、台州海域以及温州海域 5 个百万千瓦

12、海上风电基地。至 2020 年,浙江省陆上风电场总装机容量将达 80 万千瓦,海上风电场总装机容量为 400 万千瓦。“不仅要充分利用海洋资源,还要化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从而带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浙江省委副书记夏宝龙这样认为。确实,开发风电带来的连锁效益已显现出来,大批民间资本“追风”进入风电领域,一批新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在浙江快速成长。专家测算,今后几年内,浙江海上风电投资额在 800 亿元至 1000 亿元之间。按照设备直接投资带动系数 4 倍计算,带来风电设备制造业近 2000 亿元左右的产业规模;同时,还会带动相关产业 1500 亿元左右。过去,缺油少电曾制约着浙江经济发展,有了这些

13、强劲的海洋动力,浙江经济能飞多远?人们充满着期待!拉长科技拉长科技“短腿短腿”,海洋产业链向精深拓展,海洋产业链向精深拓展海洋产业分为临海临港产业和核心产业两大类。衡量一个地区海洋经济水平高低,是不是拥有核心产业,是一个主要考量标准。长期以来,浙江临海临港产业比重过大,而核心产业的发展却举步维艰,尤其是战略性的核心产业的发展还远远不够。核心产业滞后,科技贡献率不高是主要因素。浙江要提高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就必须加快速度拉长科技这条“短腿”。不甘人后的浙江人已开始竭尽全力去拉长这条“短腿”。浙江的目标是,到 2015 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将提高到 30%以上。新兴产业,浙江瞄准了

14、海洋生物医药、海水利用、海洋科教服务、深海资源勘探开发等领域。许多工作已经破题。宁波已形成海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这个体系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涉海专业、重点实验室,以及企业研发中心等为主体,拥有海洋与渔业领域重点实验室 9 家,国家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 1 家,省级、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 7 家,从事海洋科技工作人员已达 2000 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占总人数的 15%以上。5而科技转化成生产力的各种举措,也有声有色。一批海水淡化、水产品精深加工等高科技新兴产业开始涌现。嵊泗海水淡化产量已占全县供水量的 74%。除此之外,舟山市还有数个海水淡化项目正在筹建,建成后每天的产水量可达 5 万吨

15、。冒着凛冽寒风,记者再次来到位于慈溪市境内的杭州湾新区。新区管委会主任助理王程博士告诉记者,目前所有进区的企业,均是科技含量高、技术先进、符合生产力发展方向、对全市海洋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企业。目前已累计引进美国库柏、韩国 SK、日本岛津、德国博世等优质项目 270 多个,总投资逾 400 亿元,其中,世界 500 强企业 4 家。科技助推,带来的作用不言而喻。宁海县,通过推广“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技术,水产品产值比上年增长了近 10 个百分点;象山县,通过推广“藻类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这项技术,池塘养殖增效 30%;浙江造船有限公司投资 14 亿元,建成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洋工

16、程船生产线,可同时建造 8 艘海洋工程船,海洋工程类船舶订单量居全球第一,占总量 35%;新乐造船厂真正实现了船舶驾驶的自动化,迅速打入欧洲市场。粗放式海洋渔业经济模式在浙江已开始改观,海洋经济正向精深加工拓展。记者在象山县石浦南方水产公司看到,原本是废料的鱼骨,加工成松脆美味的休闲小食,售价高达每公斤 91 元。舟山“海氏”水产品加工车间,加工的产品每吨可赚 1000 多美元。专家认为:“这里的设备和产品,一点也不比日本差。”长期以来,“靠海吃海”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现在浙江人提出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新理念。象山县渔老大们自发发出保护海洋倡议,成立了我国第一个专事海洋保护的民间组织中国渔民“蓝色保护志愿者”行动委员会。渔民自觉休渔,提早休渔,出海时不向海洋倾倒废油废物,自带垃圾袋回收出海垃圾。各地渔政部门还推出了“修复海洋生态工程”一尾尾大黄鱼、黑鲷、梭鱼、黄姑鱼被人工投放进大海。去年一年,宁波渔政部门就放流鱼(贝、虾、蟹)种近 16 亿尾(只),投入资金超 2000 万元。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