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教案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269609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教案教案北京二十五中北京二十五中 冯睿冯睿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比较法证明不等式2培养渗透转化、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3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的严谨性、灵活性、深刻性)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求差比较法证明不等式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求差后,如何对“差式” 进行适当变形,并判断符号是本节课教学难点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一)不等式证明的含义(一)不等式证明的含义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不等式性质今天我们要以这些性质作为依据 研究不等式证明什么是不等式证明呢?(板书)1什么是不等式证明我们通过具体题说明例 1 求证:(2x+1)(

2、3x-2)(5x9)(x-2)这道题含量是什么?(学生迟疑,教师给以启发)师:同学们可以想一想恒等式证明的含义生:这道题含义是对任意实数 x,这个不等式都成立(二)引入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理解、认识比较法(二)引入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理解、认识比较法师:很好,那么如何证明这个不等式呢?(让学生稍作思考)生:求差(学生口述,教师板书)证明:由于(2x1)(3x-2)-(5x+9)(x-2)(6x2-x-2)-(5x2-x-18)x2+16160,则(2x-1)(3x-2)(5x+9)(x-2)师:怎么想到“求差”的呢?生:以前比较两个实数大小时曾经用过这种方法(学生回答虽较为肤浅,但教师仍应鼓励并进

3、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师:在这里用“求差”有什么好处?(学生思考片刻回答)生:直接证这个不等式有困难,转化为一个一般式子与 0 比大小比较容 易证明师:是的,在这里,通过“求差”将不等问题转化为恒等问题;将二个 一般式子大小比较转化为一个一般式子与 0 的大小比较,使问题简化这种证明的依据又是什么呢?生:依据是 a-b0 ab,所以要证 ab,只要证 a-b0师:这种证明的理论依据是 a-b0 ab,由 a-b0 来推 ab 是 证明不等式常用方种中的一种,叫比较法,这种比较法不妨称作求差比较 法(板书)2不等式证明的常用方法(1)比较法(求差比较法)(三)在求差比较法中,求差后对(三)在求差比较

4、法中,求差后对“差式差式”适当变形并判断符号的方法适当变形并判断符号的方法师:下面我们将通过例题来归纳、总结求差比较法证明不等式时,如何 对差式变形并判断差式符号例 2 求证:x233x(学生口述解题过程,教师板书)师:求差后,进行等价变形时用的什么方法?生:配方法师:为什么用配方法?生:因为求差后,式子中-3x 的符号不确定,所以不容易判断符号,配 方后变形为一个完全平方式子与一个常数和的形式,这种差式的符号可以判 断师:也就是说变形的目的在于能判断差式的符号,这道题用的是配方 法例 3 已知:a,bR求证:a5b5a3b2a2b3师:这道题含义是什么?生:对于 a,b 属于任意正实数,不等

5、式都成立师:请同学们考虑如何用比较法证明(学生口述,教师板书)证明:a5b5-a3b2-a2b3=(a5-a3b2)-(a2b3-b5)=a3(a2-b2)-b3(a2-b2)=(a2-b2)(a3-b3)=(ab)(a-b)2(a2+ab+b2)由于 a,bR,则 ab0又 a2abb20,(a-b)20,所以(ab)(a-b)2(a2abb2)0,即(a5b5)(a3b2a2b3) 0因此 a5b5a3b2a2b3师:这道题是用什么方法对差式进行等价变形生:对差式进行因式分解师:这样变形的目的是什么?生:将差式因式分解变形为几个因式积的形式,对每个因式进行分析, 判断符号,从而使因式积的符

6、号可以判断,差式符号即可判断师:说得很好,变形的目的是能判断差式符号,这道题采用的是因式分 解的方法,在判断符号时要注意表述严谨、周密,正确判断 a,bR+范围内 每个因式符号师:这道题含义是什么?生:对任意实数 x,不等式都成立(此时有的学生有异议)生:我觉得应该考虑左式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师:左式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什么?生:xR师:对这道题忽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不对的只不过在这道题中条 件就是 xR,所以这道题的是对任意实数 x,不等式都成立请证明这道 题(学生口述,教师板书)师:这道题又是如何变形的呢?生:这道题求差后,先通分,然后将分子配方,最后判断符号师:通过以上例题,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

7、可以归纳为哪些步骤生:有三步:(1)求差;(2)变形;(3)判断符号师:在这些步骤中哪一步最重要生:我认为变形最重要师:为什么?生:因为变形适当才能判断差式符号师:怎么就叫“变形适当”?生:通过变形将差式化为容易判断符号的式子师:对求差后,把所得差式进行合理变形,化为容易判断符号的式子 是求差比较证明不等式的关键在变形中,有哪些具体方法呢?生:变形时可以用配方法、因式分解、通分师:当然,除了这些主要的方法,在今后学习中还要不断积累方法(学生审题,考虑片刻)师:这道题问的是两个式子大小关系,如何判断?生:可以利用求差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方法先求差,再变形,转化为 能与 0 比大小的式子,就可以判断

8、这两个式子的大小关系(学生口述,教师板书)师:先通分,再对分子进行因式分解,现在如何判断符号呢?(让学生先讨论,再回答)生:需要分类讨论?师:为什么要分类讨论?生:因为分子中国式 a-b 的符号随着 a,b 大小关系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符 号师:如何分类?生:分为 ab,a=b,ab 三类讨论(学生口述,教师板书)由于 a,b0,则 ab0,a20,b20,ab0,进而 2ab0,a2b20,则(a2b2)(ab)0师:这道题在判断符号时用分类讨论,分类讨论是重要的数学思想,要 知道为什么分类?怎么分类?分类时要不重不漏(四)小结(四)小结在了解不等式证明的含义的基础上,今天主要学习了不等式证明常

9、用方 法之一,比较法(或称求差比较法)证明不等式,它是不等式证明中最基本、 最重要的证明方法要明确求差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依据,理解转化,使问 题简化是求差比较法证明不等式中所蕴含的重要数学思想,掌握求差后对差 式变形以及判断符号的重要方法,并在今后学习中继续积累方法比较法证明不等式除了求差比较法,还有没有其他方式呢?请同学们课 下思考研究(五)布置作业(五)布置作业用比较法证明下列不等式:(左式-右式=(q1)(q-1)2(q21)(q2q1)4已知 a,bR,求证:aabbabba(此题可用求商比较法证明)课堂教学设计说明课堂教学设计说明1本节课是不等式证明的第一节课,因此需要了解不等式证明

10、的含义, 在这里是通过具体例题说明的并不需要研究不等式证明的一般定义2例 1 是一道很简单的题,学生会很自然地使用求差这时教师引导学 生深入思考这种方法正确性的依据以及这种方法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提高学生对求差比较法的认识,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浅显、平淡知识中仍有一 些值得思索和注意的地方,逐渐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有利于学生能力提 高3例 2,例 3,例 4 三道题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归纳、总结,求差后对 差式变形,并判断符号的方法,以及求差比较法的步骤在这里如何对差式 变形是难点,应着重解决首先让学生明确变形目的,减少变形的盲目性; 其次是总结变形时常用方法,有利于难点的突破例 5 带有一些综合性,加 强学生对求差比较法认识和掌握,并考查对分类讨论思想的认识,例题设计 目的在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4本节课采用启发引导,讲练结合的授课方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 现学生主体地位,学生获取知识必须通过学生自己一系列思维活动完成,教 师通过设疑、暗示,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启发诱导学生深入思 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灵活、严谨、深刻等良好思维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