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论文:培智音乐教学探索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269531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教育论文:培智音乐教学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特殊教育论文:培智音乐教学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特殊教育论文:培智音乐教学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特殊教育论文:培智音乐教学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特殊教育论文:培智音乐教学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教育论文:培智音乐教学探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特殊教育论文培智音乐教学探索【摘要摘要】智障学生的生理或心理的缺陷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等多方面受阻。营造优质音乐课堂,精心择选生活化教学内容,利用唱游与律动,配合奥尔夫乐器,辅以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学会倾听和享受音乐,旨在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合适且形式多样的音乐教学可以陶冶及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更能促进他们智力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关键词关键词】智障;音乐教学;生活;唱游律动;奥尔夫乐器;多媒体刚离开普通学校转而投入特殊教育事业的时候,重重的困难让我疑虑这些不健全的孩子是否懂得音乐,是否会唱歌。我深思着该如何为这一群孩子上好音乐课。第一节课我尝试着给学

2、生们播放儿歌,并观察他们的反应。当歌曲曲调比较柔和时他们都表现得比较安静,有个别学生还会不时伴着熟悉的曲调合唱旋律。当播放较欢快的曲调如幸福拍手歌时,他们会兴奋得手舞足蹈,激动得直拍手,有的甚至还兴致高昂地发出尖叫声。我为他们如此强烈的反应而感到欣喜,这也更坚定了我引领他们走进智慧音乐课堂的信心。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的相处中我发现虽然这些智障孩子在生理或心理上有着不同程度的缺陷,身心发展的滞后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等多方面受到阻碍,但他们与普通孩子一样喜欢感受美好的事物,他们也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并渴望与他人沟通交流。我尝试运用丰富多样且适宜的音乐教学来陶冶及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激发他们积极

3、的情感体验,促进他们智力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一、精选生活化教学内容,细耕沃土迎丰收一、精选生活化教学内容,细耕沃土迎丰收音乐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直接反应,又对社会生活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因而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对特殊学生来说尤为重要。首先在音乐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尽可能与智障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歌唱和音乐欣赏教学应面向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注重学习的实用性,让学生具备双方面的收获。因现行培智音乐教科书知识内容比较陈旧,部分内容比较枯燥,我有时会选择一些课外的素材。如为发展低年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我选择让他们唱“问候歌” 。 “问候歌”的选材取自与人交往的初始,这类歌曲有助

4、于发展学生的言语和交往等能力。 “问候歌”由你好歌 、 再见歌和你叫什么名字等歌曲汇编而成。学生在边学边唱中,明白同学和朋友之间见面要相互问候,相互握手,分别时要说再见。从而培养了学生从小讲礼貌和懂团结的意识,让他们懂得如何与人交往,丰富了生活经验。为了培养学生的交通法规意识,我选择了音乐歌曲红绿灯 ,在黑板上贴上红绿灯的标记,在地上画上斑马线,要求学生们在学会唱歌曲后边唱边表演“红灯行,绿灯停,小朋友们上街去,上街去,注意看清红绿灯”我还把学生带到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让他们观察过往的人群,然后再带他们按照红绿灯的指示过一过斑马线。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容易记住这些交通法规了。2又如我把漱口歌 刷

5、牙歌两首歌曲结合起来,在歌唱教学的同时教育学生要从小讲卫生,餐后要漱口,早晚要刷牙,同时根据歌词含义示范教导学生如何漱口、刷牙。在课堂上,让他们边唱边表演,教师也可以分给他们一人一个水杯,让他们在课堂上就学习如何漱口、如何正确地刷牙,教会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这样娱教一体的课堂教学既使学生陶冶了情操,又让他们学会了一样新的生活技能。二、唱游律动重参与,齐心协同辅弱苗二、唱游律动重参与,齐心协同辅弱苗唱游律动教学作为一种形象、趣味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到音乐知识,在掌握技能中逐步提高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唱游教学的内容多数为模仿生活中各种现象和动物来体现的,可以给学生的学习

6、带来极大的乐趣。唱游律动教学包括音乐游戏、歌表演、集体舞等形式,对补偿和矫正学生的智力缺陷起着重要作用。音乐游戏和歌表演在唱游律动的众多环节中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建立正确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激发和发展他们的表现力,还能通过集体活动增进学生相互间的友谊,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所以唱游律动教学是智障儿童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形式,让他们在唱唱、跳跳、玩玩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高尔基曾说过:“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 ”音乐游戏是以发展音乐能力为主要目的游戏。智障儿童的接受能力差,在听、唱、说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障碍。对他们而言,“游戏”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7、游戏的导入调动了智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刺激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也帮助他们培养唱歌的兴趣,提高辨别音乐性质的能力,促进动作的协调等等。音乐游戏大多数以动作与音乐相配合,是有情节、有角色的游戏活动,玩的成分比较大,学生比较感兴趣,也能够集中注意力。我们不要求动作的准确性,只要求他们能积极参与,能和其他同学协作游戏就是最大的进步。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会不时地发出笑声和尖叫声,有时甚至玩了还想再玩。虽然是玩,但学生的音乐能力还是同样能得到发展,同时还能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促进团结。如“老鹰抓小鸡” 、 “老狼老狼几点钟” 、 “龟兔赛跑”等都是永不过时的经典音乐游戏,游戏的情节能被大部分学生所理解,

8、角色的扮演也都为学生所熟悉。音乐游戏的运用使他们学会遵守游戏规则,增强集体荣誉感,也培养智障儿童的个性品质。因此,音乐游戏不论在发展智障儿童音乐能力方面还是在全面发展教育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作用。歌表演是根据歌曲大致内容编配合适的动作。歌表演的特点还是以歌为主,设计的动作要少,还要易学。要将重点放在对歌曲的艺术表现上,歌表演的体裁内容很多,如鱼儿水里游是一首非常生动、有趣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歌曲,在学生熟悉歌曲之后,找三位能力较强的学生戴上头饰扮演小鱼,做上简单的鱼在水里游的动作。第一段一条小鱼游,很孤单。第二段两条小鱼游,做拉拉手点点头的动作,表示友好。第三段是三条小鱼在水里游,三个同学拉圈圈做好朋

9、友。这样形象的表演,加上老师的解说,激发了全班同学学习歌曲的兴趣,加深了他们对歌曲含义的理解也很容易地记住了歌词。还教育学生同学之间要友好,互帮互助。在唱游律动的过程中还可适当借助奥尔夫等小乐器的使用给课堂多添一份色彩,发挥大功效,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平时,智障学生很难感受到演奏乐器带来的快乐。但奥尔夫乐器不同,它们具有原始性乐器的特点,是纯节奏性小乐器,演奏技法非常简单而且十3分吸引人。音条乐器音色美妙动听,打击乐器音色丰富诱人。在学生们的眼里这些乐器更是诱人的玩具。在训练中,由语言节奏入手,适时加入拍手,跺脚等肢体动作,再换成小乐器击节奏就成了既自然又简单的事。充分应用小乐器较强的模仿功能

10、,我们在教学中用沙锤模仿沙沙的下雨声,用拍鼓模仿轰隆隆的打雷声,也可以用刮胡模仿慢慢开门的声音等等。奥尔夫乐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中是不可缺少的“强化物” 。三、倾听与享受齐进,多维度熏染心灵三、倾听与享受齐进,多维度熏染心灵音乐虽然不能像语言文字那般具有明确、具体的语汇和句子,但是它有时却能胜过任何一种语言,成为人类最能理解能直接反应人的内心世界的一种艺术形式。音乐作为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有一种特殊的感染人的力量,所以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享受美妙的音乐。智障学生的听赏能力需要有目地去培养。在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中,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音响。鸟叫、

11、蝉鸣、时钟的滴答声、火车的隆隆声等等。我们首先要培养智障学生对周围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有敏锐的感觉和细微的辨别能力。在课堂上我会经常让学生模仿小动物的叫声;用打击乐模仿大自然的声音当然也会带着他们去亲近大自然,直接接触生活中的各种声响。这些声音看似和音乐没有多大关系,其实是为他们以后欣赏音乐作品打下良好基础。通过欣赏音乐作品,能提高智障学生的音乐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欣赏能力以及健康的审美态度。有了倾听各种声音的经验和能力,对以后欣赏比较抽象的音乐作品是很有帮助的。随着电脑多媒体的兴起,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渗透到了各类学科教学中。当然音乐教学也不例外,新潮的课件、视听一体的 flash 等为传统

12、的音乐教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智障学生的个体差异及程度各不相同,老师在课程内容设计上要根据不同层次孩子的需要来选择或创编教材,网络是最好的信息资源库,我们可以从网上下载学生们所需要的资料。我们也可以找到很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音乐或歌曲作为教学内容,同样可以选择一些与课堂音乐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及鲜明逼真的背景,制作相关课件让学生能更直观形象地欣赏、学习歌曲,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音乐及歌曲的感受和理解,也逐步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音乐教师也应努力学习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有效地利用其形象具体生动、视听一体、信息量大、资源广等优点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多媒体教学中的那些具有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境

13、,能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探究音乐愿望。四、自主学习与创新互渗,企盼能力逐升四、自主学习与创新互渗,企盼能力逐升音乐课堂重在体验。音乐课堂教学应该尽量避免以教师单方面的讲授为主的方式进行。音乐课堂中教师应启发、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体验音乐。时常在课前播放一段音乐,教会学生安静地聆听;讲授歌曲含义时,给学生多留一点想象的空间;给学生一个音乐主题,让他们协助老师布置课堂环境等。总之,应该培养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给他们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引导帮助学生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留给他们自主学习的空间。当学生熟悉歌曲之后,老师引导启发学生尝试创新,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也进一步提

14、高他们学习音乐的能力。本校三年级学生很好动,是全校最皮最难教的,但上课的参与度较高,课堂气氛也较为活跃。我在执教小动物走路一课时,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按照歌词内容“小兔走路,蹦蹦蹦蹦跳,小鸭走路,摇呀摇呀摇,小乌龟走路,慢吞吞,小花猫走路,静悄4悄”创编了几组简单的动作。歌曲内容有很浓的生活气息再加上动作简单,学生学得很起劲。班里最调皮的学生撅起屁股,左右摆动,踊跃模仿小鸭走路,还自创用双手放在嘴边学鸭子“嘎嘎嘎”叫,逗得全班同学大笑。在学习小花猫走路时,好几个小朋友猫着腰,踮起脚尖很轻巧地走着,这时那个调皮捣蛋的学生又跑上来了,作出安静的手势让同学们不要说话。这时,我及时对他们进行生活常识教

15、育,让他们知道在别人休息、学习时,我们应放轻脚步,压低说话声,尽量不要打扰别人,努力做一个讲文明的好学生。趁天气好的时候我还把学生们带出教室,到操场上进行表演。孩子们很兴奋,都争着表演不同的角色,他们还创编了许多歌曲中没有提到的动物角色。做自己喜欢的动作及表情时,虽然他们的动作不是那么优美,但神态是那么认真。这起码是他们的一大突破,因为他们在学习的基础上学会了创新。在多样的实践活动中,音乐课不再是抽象内容,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充满诱惑力的游戏课。在音乐课堂上,将日常生活音乐化,音乐知识生活化,在音乐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既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树立了自信心,也使他们天真活泼的个性得

16、到了释放,身心得到了发展。在这种愉悦的学习气氛中,学生们通过歌唱、表演、创编等各种形式来完成对歌曲的体验,他们完全沉浸在美妙的情境中,充分感受音乐的美好并乐在其中。师生之间充分互动,拉近了距离,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总之,音乐是属于全人类的艺术,同样也属于智障孩子。我们的音乐课堂应该是学生们的音乐乐园。在音乐课堂中,渗透以发展、激励为中心的主导思想,让学生们通过参与和学习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发现、探究和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让学生在快乐中感受、享受音乐美,乘着歌声的翅膀快乐的飞翔,健康、快乐的成长,让音乐课堂成为他们幸福成长的摇篮。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金亚文.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 高天.音乐治疗学基础理论M.世界图书出版社.3 王冰.儿童音乐治疗理论与实务技术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4 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5 高卓、张葆华.异常儿童特殊教育概论M.华夏出版社.6 汪青彦、林芳兰.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