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后反思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269006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后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反思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20 世纪末,我国科学家在辽西首次发现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为人们想象恐龙飞向蓝天,变为鸟类的演化过程提供了证据。首先我让学生欣赏了恐龙与鸟类图片,其中穿插本课的部分词语,进行分类导入,这个地方由于图片激趣,引导学生产生了好奇心,求知欲,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之后,让学生自学课文,读词语。然后就重点分析设计的几个点。一是第一小节的最后一句话,初读完毕,我引导学生重点对科学家的观点句“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2、”进行探讨分析,重点抓住“中生代时期、一支、漫长”这三个词语进行理解、丰润,帮助学生理清这一科学概念。二是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讲述的是科学家提出的观点的依据。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将文本内容概括成简练的三句话,让学生进行排序。这一设计既让学生再次梳理了课文的内容,也让学生感悟到科普类文章语言的有序性。科普类文章同样不能丢了情感。我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最后两句话时,重点抓住“欣喜若狂”,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的理解科学家们此时的心情,然后进行感情朗读达到情感和语言的外显和内化。第四小节这个段是按顺序写的,很有条理。我就让学生以填表为主,让他们填好后再交流,指导朗读。其次在整体教学过程中,我留给学生较多的读书时间,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何进取精神。顺学而导,以学定教,由浏览读课文再至默读课文,引导学生练习默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也逐渐发现孩子们朗读和领悟能力较差,还需平时多加练习。进入中高年级,我考虑最多的是让课文内容本身去打动学生,很少考虑一些别的激发手段。看来,这也是我需要学习的方向。另外,本课的教学内容设计过多,导致一些文本内容挖的还不够透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