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说明及当年中考试题对比(历史)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261526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试说明及当年中考试题对比(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考试说明及当年中考试题对比(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考试说明及当年中考试题对比(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考试说明及当年中考试题对比(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考试说明及当年中考试题对比(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试说明及当年中考试题对比(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试说明及当年中考试题对比(历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河北省河北省文科综合学科说明文科综合学科说明例题及当年中考试题的对比例题及当年中考试题的对比河北省围场第二中学 曲树坡(068450)在备考的最后冲刺阶段,一线教师应重视文科综合学科说明的例题,把握方向,在 授课复习时适当拓宽思路,帮助学生抓中考重点、热点,不失为应考的一种方法。笔者就 20072009 年的学科说明例题与中考试题进行了对比,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20072007 年文综学科说明例题年文综学科说明例题20072007 年文综学科中考试题年文综学科中考试题【例例 15】15】识图说明:识图说明: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捍 卫国家主权的斗争从未停止过。请你识别下 图中的人

2、物,并用一句话概括他们在反侵略 斗争中的突出英雄事迹。(1)(2)(3)【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林则徐虎门硝烟;(2)左宗棠收复新疆;(3)邓世昌在甲午战争中抗击日军侵略。3333学以致用,探究问题。(学以致用,探究问题。(1111 分)分) 近代以来,面对外敌入侵,中国人民进 行了前赴后继的英勇抗击。在抗击外敌的战 场上,涌现出一个又一个英雄人物,如林则 徐、左宗棠、邓世昌、黄继光、邱少云 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被载入了史册,并将永 远激励后人,启迪后人。 (1)总结历史,完成表格。(3 分)人物主要事迹共同意义林则徐左宗棠收复新疆黄继光(2)在近代史上抗击外敌的事件中, 中国军队往往付出重

3、大代价,却大多以失败 告终,你认为其主要原因有哪些?(4 分)(3)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我们要居安 思危。请综合上述问题,谈谈怎样才能取得 抗击外敌入侵的胜利。(4 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林则徐:鸦片战争爆发后,在广东积 极防御英军;(若答虎门销烟也可) 黄继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舍身堵枪口。 共同意义:捍卫了国家主权或维护了民族尊 严。 (2)社会制度落后;国力衰弱;装备落后; 政府当局腐败等。 (3)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持中 国共产党领导;不断增强综合国力;走科技 强军之路,不断壮大国防力量;继承发扬反 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 的光荣传统等。220082008

4、 年文综学科说明例题年文综学科说明例题20082008 年文综学科中考试题年文综学科中考试题【例例 16】16】识图说明:识图说明:历史图片是历史场景形象的呈现,是历史 过程的真实记录,每一幅图片都生动述说着 一段历史。请以下面三副图片呈现的历史信 息为核心,简要说明 20 世纪使中国社会先 后发生三次历史巨变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开国大典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 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 人心。(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中国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结束了中国人民 被压迫被剥削的命运,

5、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继续 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333学以致用,探究问题。学以致用,探究问题。(12(12分分) )20世纪上半期,在中华民族解放和振 兴的过程中,先后产生了两位站在时代前列 的伟大人物,他们分别领导了辛亥革命和新 民主主义革命。(1)这两位伟人是谁?(2分)(2)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果 不同,分别是什么?(4分)(3)这两次革命出现不同结果的主要原 因分别有哪些?(6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孙中山、毛泽东。(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两 千多年的封

6、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没有完成反 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推 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完成了反帝 反封 建的革命任务。(3)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革 命纲领不彻底;没有充分发动人民群众;中 外反动势力强大。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 导;制定了彻底的革命纲领;探索出正 确的革命道路;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国民 党统治腐朽。320092009 文综学科说明例题文综学科说明例题20092009年文综学科中考试题年文综学科中考试题【例 16】读图,回答问题。(6 分)(1)图一“胜利”对中华民族的重大影响 是什么?(2 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始走 向胜利的标志是什么?(2 分)(

7、2)图一、图二“胜利”之间的关系是什 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 或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2)中国人民抗战的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或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胜利包括中国人民抗战的胜利,或二者 是局部胜利与整体胜利的关系。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 分)材料一:为摆脱大萧条,在国际联盟的 主导下,1933 年 6 月,66 个国家的代表聚 在英国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通过协 商来建立稳定的世界经济秩序。但由于英美 等主要大国矛盾重重,会议没有取得任何结 果,最后不欢而散。材料二:1933 年伦敦经济会议不但没有 成功,反

8、而促使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 锐。在资源战日益激化的情况下,资源自给 率较低、金融力量相对薄弱的德、日、意逐 渐相互靠拢,形成了法西斯集团;而垄断了 国际市场、资源相对雄厚的英、法、美面临 着法西斯国家的争夺,逐渐捐弃前嫌,于 l936 年秋分别签订了三国货币稳定协定 和三国黄金协定 ,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 三国之间的经济矛盾。两种不同类型的帝国 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分化对立和重新组合, 为以后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形成铺垫了道路。(1)伦敦世界经济会议的失败,表明一 战后帝国主义建立的国际关系体系无法解决 当 时面临的经济问题。这一“国际关系体系” 指的是什么?(2 分)(2)据材料二,概括德日意

9、三国、英法 美三国在经济上重新组合的共同原因。(2 分)(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德日意 三国、英法美三国最终演变为哪两大政治军 事 集团?(2 分)这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给世界带来 的重大影响分别是什么?(4 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2)共同的利益。 (3)轴心国集团(或三国轴心或法西斯同盟)、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4轴心国集团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 界带来了巨大灾难;国际反法西斯联盟为战 胜法西斯奠定了基础。一、一、 从从学科说明学科说明中给出的例题看,在一定程度上,给出了考试信息中给出的例题看,在一定程度上,给出了考试信息。 1、从 2007 年学科说明例

10、题看,突出了抗击外来侵略专题,考察学生对英雄人物的再 识,及概括基本史实能力。答题时只要认真辨别,简练概括出英雄事迹就可以了。不足的 是它停留在对上游基础知识的一般考察。而当年中考正是对这一专题的考察,且难度要求 变化很大。 2、从 2008 年学科说明例题看,用图引导出“20 世纪使中国社会先后发生三次历史巨 变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的问题,对开卷考试来说,学生较为容易从书中找到相应的答案, 但它毕竟不是中考题,只是提供信息供教师和考生参考。当年相应的中考题变化不大,只 不过对原因的回答需要总结概括。 3、从 2009 年的学科说明例题看,它是河北省 2007 年中考题,它给出了什么信息呢?

11、无非是与二战有关。如果考,是侧重开端还是考过程?着实让一线教师费些心思!再看看 中考题吧,给出的材料涉及的是经济,而实际在考国际关系,即二战前的国际格局和二战 期间的两大军事集团及影响,从给出的材料到设问有一种声东击西的感觉,在给出有效信 息的基础上,对学生答题干扰性很大。 二、从二、从学科说明学科说明给出的试题信息到中考试题的出台,突出了热点。给出的试题信息到中考试题的出台,突出了热点。1、2007 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80 周年,中考试题设计很巧妙。既回顾了旧中国抗敌 英雄,又考查了旧中国人民抗敌失败的原因;紧接着联系现实,问出“怎样才能取得抗击 外敌入侵的胜利。”此题没有就事论事,而

12、是另辟蹊径,既有热点又回避了人人皆知的问 题。2、2008 年是改革开放 30 周年,当年这道中考试题没有突出改革开放,而是以辛亥革命 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做了比较,略显陈旧,热点不强,也许是为了与当年中考 34 题不冲突而 设计的吧。3、2009 年是不寻常的一年,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目前还不见底。材料力图与热点结合, 而考查的是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带来的后果,即战争集团的形成。学生只要认真审题, 还是能够得出正确答案的。问题是材料有些过于繁冗,反倒影响学生思路。三、中考试题,无不凸显能力。三、中考试题,无不凸显能力。1、近三年河北省文综中考的 32、33、34 题,第二问和第三问作答,

13、作为开卷考试的学生 很难从教材上直接找到或抄到现成答案,即使教师给总结过,也很难得到全部答案。考生考生 必须通过对教材知识的再梳理和对试题材料的明白理解,对所给问题的指向性,不仅要明必须通过对教材知识的再梳理和对试题材料的明白理解,对所给问题的指向性,不仅要明 确,而且作答时要对答案加工整理,要对所学知识重新筛选、整合,才能回答好确,而且作答时要对答案加工整理,要对所学知识重新筛选、整合,才能回答好。2、在很短的时间内,要想给出圆满的答案,考生必须有扎实的学科基本功,具有很强的 总结概括能力,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善于整合历史知识的能力总结概括能力,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善于整合历史知识的能力。因

14、此,在平时教学的过 程中,教师必须改变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强基础知识掌握的同时,要教师必须改变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强基础知识掌握的同时,要 不失时机地提高学生能力。不失时机地提高学生能力。3、通过对比, 一线教师要善于借鉴学科说明例题,并在原有试题的基础上予以变式 和发展,通过与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结合,从适应初中生特点出发,多 角度,多层次设问,在能力考察上下功夫,让学生举一反三,进而使学生摆脱题海战术, 解放学生。四、笔者根据四、笔者根据 20102010 年的国内及国际特点,试编几道试题供大家参考。年的国内及国际特点,试编几道试题供大家参考。

15、51.1.读图,回答问题(读图,回答问题(6 6 分)分) 下图反映了 20 世纪 20、30 年代和 50、70 年代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 索过程。图一 井冈山会师 图二 农民加入生产合作社 图三 包产到户纪念馆 (1)根据图片和所学的知识,中国革命和建设在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2 分)(2)中国革命道路的开端是什么?(2 分)邓小平理论解决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问 题是什么?(2 分)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10 分)分)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世界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出现繁荣景象,特别 是 19241929 年期间,美国最为突出。但

16、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严重的危机。面对危机,各 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路,在解决危机的道路选择上,垄断资产阶级加强了对政权的控制, 德、日、意国家不断发动战争,世界局势异常紧张。材料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国民经济得 到恢复和发展。斯大林上台后,优先发展重工业,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过于死板的模式, 导致苏联不能持续发展,问题暴露出来,难以克服,带来巨大隐患。(1)材料一中谈到的危机指的是什么?(2 分)解决这种危机的两条道路是什么?(2 分) (2)材料二中导致苏联不能持续发展的模式是什么?(2 分) 带来什么严重的后果? (2 分)(3)不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都曾经繁荣一时, 但都出现了问题。结合以上的事实,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2 分). .阅读材料综合回答问题(阅读材料综合回答问题(1414 分)分) 材料一: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经过长期的融合、交流,共同创造着中华文 明。6目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