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获得语文课堂的教学气氛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236010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获得语文课堂的教学气氛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如何获得语文课堂的教学气氛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获得语文课堂的教学气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获得语文课堂的教学气氛(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获得语文课堂的教学气氛课堂教学作为展示教师和学生的舞台,是与课堂教学活动联系在一起的。现在的课堂教学 应该更加注重师生的交流与合作。因此老师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提高课堂学习与教学 的效率。应该从哪几方面来获得这种气氛呢?从老师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应该是这样子的。首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输 入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老师主动的传授,而是学生自己主动地 建构知识的过程。所以,课堂上就要双方的交流。所以老师和学生应当建立一种平等的关 系。要营造这种关系就要靠平时的多种方法,比如多和学生谈心,对学生展开心胸。这是 营造一种有利的

2、学习环境和先决条件。传统的观念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一个 过程而已。过去的语文课堂教学往往不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而把教师仅仅看成是 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的知识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的指导下, 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平等”的方式进行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把自己的角色从“权威教学”到“共 同探讨”的转变,把自己当成是学生学习的助手,一位引路人,与学生共建一种平等、互教 互学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进入平等的对话氛围,享有平等对话的权利,这是“对话式”教学 的前提条件。比如在评讲平民总统孙中山时,有的学生说:“孙中山的甘于淡泊的精神, 在今天来看,用在生活上还是适合的,但用在学

3、习上、工作上就不行了,尤其在今天这个 竞争激烈的社会,如果一味的甘于淡泊,我想很难在这个社会上生存。 ”如果出现类似这样 的情况。作为老师的你就应该鼓励这种发散性思维,不能因为其思想有点不符文章主题而 否定或者批评这种说法。因此就会在无形中建立了一种平等的关系。其次,课堂上,要给学生创设一种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 感,才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完成教学任务。于是要用一种乐学的方式为目的。我国古代 著名教育家孔子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第斯多惠认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乐学”的 思

4、想在本质上就是重视人的因素,肯定人的价值,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尊严,激发和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是解放学生,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得 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和谐发展。 “乐学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过程是一个自我组织过程。发展的 动力来自内部,即来自教师的自我组织和学生的自我组织两个方面,两者缺一不可。一个 好的学习环境可以让学生游刃有余发挥自己的想像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发挥的平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 想象是学生创造力的萌芽。 ”因此,想像力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在这个环境中老师的评价 是非常重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5、当学生的某种良好行为出现之后,如能及时得到相应的 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感,形成愉悦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向更高层次发展。从这 个意义上来说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赏识。因此,准确合理,富有鼓励性的评价更能调动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处于兴奋、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充分发 挥学生的内在潜能。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学中评价的作用,促进和提高教学的质量,我认为 教学评价更应从现代教育的特点出发,强调参与与互动,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因而教师在进行口头评价时一定要从正确的评价理念出 发,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形成注重过程关注发展为中心的新的评价

6、体系。再次,要让学生学会表达。课堂上的学生应该尽可能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要表达的准 确无误,才能与大家交流,创造一个好的,层次比较高的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平时要引 导学生关心生活,关注人生,关爱世界,让人生旅途,世界变化,在孩子心中占有一席之 地,使他们感受生活的充实。可以对家庭中的件件细举,校园内的桩桩小事,邻里之间的 争执,乃至街头巷尾的见闻,以及大自然的风花雪月,皆能敏感地从事态表象察觉实质。 能领略物质文明给自己带来的种种好处,会享受人们对自己的关心呵护和自己从对别人的 帮助中所得到的乐趣,会体验生活,领悟人生。生活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只要把学生引向 生活,让他们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以饱满的热情去体验生活。这样学生的表达才会有个 面。才能表达地更加流畅。课堂上学生之间的表达代表着语文的素养,也就是文学的素养。 学生之间踊跃的回答也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应该给学生预留创新的时空。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气氛, 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发挥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