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练:正确使用成语(熟语)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235169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专练:正确使用成语(熟语)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考专练:正确使用成语(熟语)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考专练:正确使用成语(熟语)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考专练:正确使用成语(熟语)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考专练:正确使用成语(熟语)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专练:正确使用成语(熟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专练:正确使用成语(熟语)(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专练:正确使用成语(熟语)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一些女记者直接到前线采访,其冒险程度无异于火中取栗。B这次巴勒斯坦人士遭暗杀的事件,使得中东和平的前景再一次成为海市蜃楼。C美元近期在外汇市场的疲软走势,使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的欧洲经济雪上加霜。D欧洲一些国家从自身利益考虑,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解答】答案:A 。解析:A“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大当,一无 所得。这里写记者在伊拉克战场采访,用火中取栗不恰当。B 海市蜃楼:比喻虚幻事物。 C 雪上加霜:比喻一再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 D 马首是瞻:古代作战时士兵

2、看着主 将的马头决定进退,比喻跟随别人行动或听从别人指挥。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这些食品是交给姐姐保管的,可她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常常领着我们将下一日 的提前消耗掉,造成寅吃卯粮的局面。B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天霹雳一块珍藏多件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变成一块一文不 名的瓦片。C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这样的书,读起来确实累 人。 D早在 30 年代,他就因创作长篇小说梦之音而名噪一时,成为京派作家的后起之秀。【解答】答案:D。解析:A 从长计议,慢慢地多加商量,指不急于做出决定;不符合语 境。B 一文不名,一个钱也没有;这里使用错误的理解了词义。C

3、 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 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错误的理解成文章没有加标点,曲解了词义。D 后起之秀:后出 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人才。3.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离投票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凡是有损施瓦辛格形象的陈芝麻烂 谷子都被翻出来了。 B还想让你老爸保你过关吗?老实告诉你吧,他已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谁也救 不了你! C、不久前,王刚又杀回马枪,再返中央电视台主持节目,舍“动物”而去找“朋友”,又迅速 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球。 D就你摊的那些活儿,我三下五除二就可以把它弄清爽!谁像你,几天也拿不下来。【解答】答案:C 解析:C 回马枪:回过头来给追击者的突然

4、袭击。A 陈芝麻乱谷子:喻 陈旧的事物或往事。B 指自身尚难保,更谈不上帮助别人。D 形容动作敏捷利落。4.下列语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做任何工作都不能孤军奋战,必须团结合作。墙倒众人推,我们只要齐心协力,互相 帮助,就一定能克服工作中的种种困难。B初春的校园,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在唱着,有的在跳 着,有的在谈着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C来到公司的第一天,我好像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做,忙得头昏眼花。已经过了下 班的时间,我还在七手八脚地忙乎着。D他虽然很年轻,作品也不多,但在漫画创作方面已是头角峥嵘,小有名气,受到同行 的普遍赞赏。【解答】答案:D。解析:

5、A 墙倒众人推:比喻在失势或倒霉时,备受欺负。B 春意阑珊: 阑珊,有“将尽,衰落”之意,和整个语境不符。C 七手八脚:“七八”,嵌用名词 或动词,表示多而杂乱。不能指“我一个人”;D 头脚峥嵘:比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超越寻 常,不平凡。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来越多,但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却 是百里挑一,极其缺乏。 B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不仅要办成体育竞技盛会,而且要办成各国运动员欢聚一堂、多元 文化精彩纷呈的人类文化庆典。 C该研究所在其旁征博引的 2005 年度报告重要现象中写道,中国在世界经济强劲增 长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6、。 D近日面世的共和国万岁邮票珍藏大系,版面设计新颖别致,邮票藏品丰富多样, 可谓邮苑奇葩,传世珍藏。 【解答】答案:A。解析:A 百里挑一,形容拔尖人物或美好事物的难得。B 指优美出色 的事物纷纷呈现。C 为了表示论证充足而大量地引用材料。D 新鲜而不同于别的。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我们真诚地希望常昊夺取世界冠军之后再接再厉,不断带给人们惊喜。B我国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神舟”六号飞行的各项准备工作。C市中心许多商业广告牌被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的宣传画取而代之。D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 【解答】答案:D 解析:A 喻继续努力奋斗,

7、一次比一次更英勇顽强。B 锣鼓点敲 得很密, 比喻正式或公开活动前的紧张的舆论准备。C 夺取其地位,权利而代替他。D 比喻各种美 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原句用这个词语来形容“夜景观建设”,属于用词不当。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近年来,在各地蓬勃兴起的旅游热中,以参观革命圣地、踏访英雄足迹为特色的红色 旅游独树一帜,呈升温之势。 B某建筑公司会计程某,为填补贪污挪用公款的亏空,不惜再次把巨额公款投入股市, 她的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C美国黑人电影明星福克斯和弗里曼在第七十七届奥斯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分别夺得 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 D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

8、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连续十几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表现,让 各国经济界人士都叹为观止。 【解答】答案:C。解析:C“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而获 奖是有客观条件的,不属于自己应该做的事。A 独树一帜:独自树一面旗帜。比喻自成一 家,与众不同。B 饮鸩止渴:喝毒酒止渴。比喻用有害的办法应急,不顾致命后果。D 叹 为观止:赞叹所见事物尽善尽美,好到了极点。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的女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同学将剧中人 物演得绘声绘色,博得了观众的热流掌声。B随着两个儿子的出世,家庭状况更是捉襟见肘,她不得不去打工赚

9、钱贴补家用,可她 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挣的钱少得可怜。C他搜集了许多经济学方面的图书来看,仿佛走进了令人应接不暇的名胜区,每跨一步 总要点头叫绝,赞叹地说“平生初见”。D这些人垂头丧气,连眼皮也不敢抬,个个噤若寒蝉,都挤到角落去找遮掩的坐位,正 襟危坐,就像待审的犯人。【解答】答案:A。解析:A 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得非常生动逼真,淋漓尽致。不用 于表演。B 捉襟见肘:整理一下衣襟,就露出了胳臂肘。形容衣服破烂,生活窘困。C 应 接不暇:形容美好事物太多,看不过来。D 噤若寒蝉:冬天的蝉,一声不响。现在常用来 比喻有所顾忌,不敢吭声。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那本介绍

10、学习方法的书出版后,受到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B.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能完成。C.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D.学习了他的先进事迹后,我们每一个青年都应该追本溯源,看看自己做得如何。【解答】答案:A。解析:A 洛阳纸贵,比喻作品风行一时。B 不容分说,不许分辩、解 释。C 巧立名目,定出许多名目,以达到不正当的目的。D 追本溯源,比喻寻找事情发生 的根源。10、找出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错误的一项:A姚明已经闪出空当,拿球正要上篮,防守不及的波拉德一不做,二不休,伸出长腿就 摆在了姚明和

11、篮筐之间,姚明躲闪不及,被绊倒在地。B这次考试有道题本来我会,却因为粗心写错了公式,丢了 10 多分,真是一失足成千古 恨。C虽说很多经典名片如洛奇 、 虎胆龙威 ,甚至终结者,它们的续集都被人诟病为 “一蟹不如一蟹”,但无间道 、 黑客帝国放映期间却场场爆满。D好多人以为股价跌得七七八八了,就可以伸手抓一把,其实稍加分析就会发现一动不 如一静。原因是价值投资理念将抑制低价劣质股上扬;供需矛盾将制约劣质低价股反弹。【解答】答案:B。解析:B“一失足成千古恨”比喻一旦堕落或犯了严重错误,就成为终生 的恨事。B 句中使用词义过重。A 一不做,二不休:不做则已,要做就做到底。C 一蟹不 如一蟹:一个

12、不如一个。D 一动不如一静,本指活动不如静处,后指不必多此一举。11、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移植手术后,患者还要“好了伤疤忘了痛”才能保住生命。B、 招聘人才不是买蔬菜,挨个捏捏捡捡,照个大鲜亮的拿。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这种道理和事例,用人单位自然明了。但怎么一到自己招聘人才时就犯了糊涂呢C、 有人说,如果宝马早一点放下“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架子,早几年进入中国,在中国设 厂生产宝马车,那么,宝马也许早已成为中国高档车市场的龙头老大。D、 记者最近在一些县市农村发现,少数学校在教学楼、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危房 改造中,有“等、靠、要”的思想和“乱花钱”的倾向

13、。有的地方怨天尤人,抱着“会哭的孩子 有奶吃”的态度,一味请求上级倾斜,而不是自力更生、积极主动想办法解决资金困难。【解答】答案:A。解析:A 应该用“过五关斩六将”。 “过五关斩六将”:比喻曾经值得骄傲 的业绩,也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好了伤疤忘了痛”:比喻过上了舒心的日子就忘了过去的苦 日子。B“海水不可斗量”:比喻评价一个人不能只看表面而加以低估。C“皇帝的女儿不愁 嫁”:自恃某一外部条件优越而不思主观努力,用以批评一种因循守旧思想。D“会哭的孩 子有奶吃”:比喻态度强硬、要求强烈的单位或下属能得到更多的照顾。12.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我们提倡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

14、以致用。某些人以来解释巴尔干地区战争危机的本质,显然是不公允的。坚持环境综合治理的方针,反对本位主义,警惕和防止出现的倾向。A. 韦编三绝 祸起萧墙 以邻为壑 B. 韦编三绝 积重难返 情随事迁C. 触类旁通 祸起萧墙 情随事迁 D. 触类旁通 积重难返 以邻为壑【解答】答案: A 解析:(韦编三绝: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年喜读周易 , 常常翻阅,爱不释手,以致连穿连周易竹简的皮条也断了数次。形容好学不倦,勤奋 用功。积重难返:积存的问题或陋习很深,难以改变。以邻为壑:孟子告子下:“禹 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 ”把邻国作为水坑,把本国洪 水排放到那里。表示嫁

15、祸于人。情随事迁:情感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1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不少作家,为了完成自己的作品,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的美好感觉。电视剧孔子虽博得了有关专家的一致好评,但终因( ),收视率不高。A. 呕心沥血 面目全非 寡不敌众 B. 皓首穷经 面目一新 寡不敌众 C. 呕心沥血 面目一新 曲高和寡 D. 皓首穷经 面目全非 曲高和寡 【解答】答案: C 解析:(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皓首穷经:钻研经典到老。面目一 新:样子完全变新(指变好) 。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厉害(多含贬义) 。曲高和寡: 比喻言论或艺术作

16、品不通俗,能理解或欣赏的人很少。寡不敌众:人少的一方抵挡不住人 多的一方。)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对听、说、读、写这些建立在文学基础上的要求,应该说 是具体而微的。B. 为我们的文学事业呕心沥血的人,为我国人民革命鞠躬尽瘁的人,他们的英名和业绩是 永存的。C. 她的眼睛里面仍然蒙着一层泪,但是想起同学们近来对她无微不至的照料,从她内心的 深处涌出了一丝微笑。D. 大多数的院士是孔子曾提倡的“道不行派”,被称为“隐君子”的陶潜,却是一位身体力行 的实践家。【解答】答案:A 解析:A 具体而微:各部分大体具备而规模较小。B 鞠躬尽瘁:恭敬勤 谨,尽心竭力工作。C 无微不至:即使很细微的地方也没有不照顾到的。现多指待人细心 周到。D 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