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家地煤矿产能提升设计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9235051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5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魏家地煤矿产能提升设计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魏家地煤矿产能提升设计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魏家地煤矿产能提升设计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魏家地煤矿产能提升设计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魏家地煤矿产能提升设计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魏家地煤矿产能提升设计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魏家地煤矿产能提升设计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靖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魏家地煤矿技术改造魏家地煤矿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总总 经经 理:孙建府理:孙建府总工程师:姜总工程师:姜 东东项目负责:李培成项目负责:李培成靖远煤业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靖远煤业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二零一零年十月二零一零年十月靖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魏家地煤矿产能提升 方案设计2目 录前 言 .1第一章 矿井概况 .- 3 -第一节 矿井基本情况.- 3 -第二节 地质特征.- 4 -第三节 矿井生产现状及主要生产系统.- 6 -第二章 井田开拓 .- 11 -第一节 井田境界及储量.- 11 -第二节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2 -第三节

2、产能提升实施步骤.- 12 -第四节 井田开拓.- 13 -第五节 井筒、井底车场及大巷运输.23第三章 采区布置与装备 .25第一节 采煤方法.25第二节 采区布置.26第三节 采区参数及开拓方式.27第四章 采区开拓工程排队 .37第一节 井巷工程成巷进度指标.37第二节 采区开拓工程排队.37第五章 采区、工作面接替安排 .43第六章 地面生产系统 .47第一节 产品方案.47第二节 生产能力.47第三节 选煤方法.48第四节 地面生产系统工艺流程综述.49第五节 地面生产系统工艺布置.50靖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魏家地煤矿产能提升 方案设计3第六节 工业场地平面布置.51第七节 生产辅

3、助工程.52第八节 建筑物与构筑物.56第七章 矿井瓦斯灾害防治 .57第一节 瓦斯抽采.57第二节 防 突.61第八章 存在问题和建议 .65靖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魏家地煤矿产能提升 方案设计- 1 -前前 言言一、项目的提出一、项目的提出魏家地煤矿设计生产能力 150 万 t/a,服务年限 105 年,矿井于 1989 年 12 月建成投产,开拓方式为立井单水平分区开拓,井田范围内原划分为 17 个采区,2008年进行了深部井田采区优化设计,调整后矿井共划分为 9 个采区,其中东翼 5 个,西翼 3 个,北翼 1 个。初采采区为西一采区,采煤方法为综采放顶煤一次采全高采煤法。近年来,魏家

4、地煤矿在“双突”矿井条件下,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成功应用了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煤巷锚网支护技术等先进的主导性采掘技术,攻克了制约矿井生产的主要技术难题,综放单产水平不断提高,矿井生产稳步发展。特别是2004 年以来通过逐年实施安全改造项目,加大生产系统技术改造,不断改善装备条件和安全基础设施,矿井生产能力不断提升,2008 年核定生产能力为 200 万 t/a。根据靖煤集团公司 1000 万 t 矿井建设方案,从 2010 年开始集团公司整体产能将达到 1000 万 t/a 以上,但随着红会四矿、宝积山煤矿等矿井相继资源枯竭闭坑,将出现较大的产能缺口。魏家地煤矿作为公司高产高效骨干型矿井,煤

5、炭资源储量丰富,技术装备条件先进,具有产能提升的潜力和空间。为了保持靖煤集团公司的健康稳定发展,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提升矿井产能是非常必要的。二、设计依据二、设计依据1.设计委托书。2.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 矿井抽采瓦斯工程设计规范 、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3.煤矿安全规程 (2009 年版) 。4.兰州煤矿设计研究院 1985 年 3 月编制的甘肃省煤炭工业总公司靖远矿务局魏家地竖井修改初步设计 。靖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魏家地煤矿产能提升 方案设计- 2 -5.靖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000 万 t 矿井建设方案 。三、设计指导思想三、设计指导思想本次设计的指导思想是:

6、坚持实事求是、安全高效、规范合理的原则,矿井产能按三年内达到 240 万 t/a、六年内达到 300 万 t/a 的总体思路,分步进行实施;从提升、运输、 “一通三防”及开拓开采系统等进行综合考虑,合理增加矿井生产区域;优化矿井生产系统,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提高矿井安全装备水平,对不能满足矿井规划生产能力要求的设备、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实现矿井集约化高效安全生产。四、设计的主要特点四、设计的主要特点根据设计委托要求,魏家地煤矿产能提升方案设计具有以下特点:1.本次设计立足矿井长远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和装备水平的提高,科学合理提升矿井产能。2.在中后期采区设计时, 合理

7、加大采区和工作面几何尺寸, 降低万吨掘进率,提高采区和工作面生产能力,减少煤柱损失 ,也符合采矿技术的发展方向。3.长征-红会铁路从魏家地煤矿境内通过,横贯井田东西走向的全长,影响范围大。本次设计不考虑铁路影响,井下不留设铁路保护煤柱,开采后根据地表塌陷情况进行路基整修加固,并依此原则对井田内采区进行重新划分。4.根据魏家地煤矿瓦斯含量高且突出的特点,在采区、工作面接替时考虑了 6个月以上的瓦斯预抽时间。靖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魏家地煤矿产能提升 方案设计- 3 -第一章第一章 矿井概况矿井概况第一节第一节 矿井矿井基本情况基本情况一、交通位置一、交通位置靖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魏家地煤矿位于

8、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东南约 10km,井田东西长约 8.5km,南北宽约 2.5km,井田面积约 21.04km2。本区交通便利,矿区铁路专用线由此经过在长征站与其接轨。矿内公路与 308省道相连,交通极为便利。二、地势及地形二、地势及地形地表为沙川、黄土、丘陵、山地。井田南有红山,标高 1730m。区内无常年流水,在井田中部有党家水沙河和其它沟状沙河,均为季节性河流。三、气象及地震三、气象及地震本区属大陆性气候,最低气温为-23.8,最高气温为 37.4,平均气温 18左右。冰冻期为 11 月至次年 2 月,冻结深度 0.95m,年平均降雨量为 238.2mm,多集中在 6-9 月份,年蒸发量

9、为 1500mm 以上。全年多北风,次为东南风,最大风力可达 8 级。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本区内地震基本烈度为 8 度。四、水源、电源四、水源、电源水源:黄河供水系统,矿区供水管网已形成;电源:矿区 35/6kV 变电所已建成,矿区供电网络已形成。五、区内经济及工农业、建材概况五、区内经济及工农业、建材概况本区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产品主要有小麦、谷物,玉米等。由于干旱多风,产量均较低。工业方面,靖煤集团公司所属各煤矿以及矿区辅助和附属企业、事业单位等,还有靖远县所属厂矿及定西地区陶瓷厂、煤矿等企业,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靖远电厂靖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魏家地煤矿产能提升 方案设计- 4 -已竣

10、工投入生产,靖远矿区供水工程正常使用,并正在进行扩能改造。矿区水、电、路、通讯等都已形成系统和综合能力。主要建筑材料,除钢材外,水泥、砖、砂、石、白灰为当地生产材料,就地均可买到。第二节第二节 地质特征地质特征一、地质构造一、地质构造(一)褶皱构造(一)褶皱构造魏家地煤矿井田从西向东由 1 号背斜、2 号向斜、3 号背斜及 4 号向斜组成较宽缓的褶皱构造。从剖面上看整个井田为一锲形上升的条带状地质体。1.1 号背斜位于 F3断层以北,西起于 X线 107 号钻孔附近,轴向由 S70E 经线后急转 N60E,又转为近东西向后在加线以西被 F46断层切断,延展长度 3.5km 左右,两翼倾角 1020,为一宽缓背斜。2.2 号向斜位于 1 号背斜的南侧,基本与 1 号背斜平行,全长 5.3km,向斜轴被 F3、 F48断层切割成不等的三段,两翼倾角 1025,为一宽缓的向斜。3.3 号背斜轴向近东西逐渐转为 S60E,并向东继续延伸出井田外,井田内的长度2.2km,两翼倾角 1115,为一宽缓的背斜。4.4 号向斜位于 3 号背斜的南翼,轴向基本与 3 号背斜轴向平行展布,两翼倾角北缓南陡,北翼 11,南翼 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