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作物新技术试验示范总结交流会课件-冬小麦优势蘖利用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392245 上传时间:2017-02-16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7.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粮食作物新技术试验示范总结交流会课件-冬小麦优势蘖利用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粮食作物新技术试验示范总结交流会课件-冬小麦优势蘖利用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粮食作物新技术试验示范总结交流会课件-冬小麦优势蘖利用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粮食作物新技术试验示范总结交流会课件-冬小麦优势蘖利用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粮食作物新技术试验示范总结交流会课件-冬小麦优势蘖利用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粮食作物新技术试验示范总结交流会课件-冬小麦优势蘖利用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粮食作物新技术试验示范总结交流会课件-冬小麦优势蘖利用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冬小麦优势蘖利用 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赵广才 2012年 12月 17日 主要内容 一、小麦高产高效理论及应用 二、小麦高产主要技术措施 一、小麦高产高效理论及应用 针对我国小麦栽培共性理论,以及当前我国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多年多点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提出小麦优势蘖理论。优化集成根据优势蘖理论调整基本苗,根据气候变化调整播期,根据小麦水肥高效利用和节本增效原则节省返青水和氮肥用量为核心内容的“两调两省”小麦高产高效应变栽培技术。 1 研究提出调整基本苗的理论依据 及其调整方案 麦优势蘖 据调查,目前全国小麦主产区播种量普遍偏大的现象严重,北部冬麦区尤其突出,有些适期播种的小麦

2、,播种量每亩 15公斤以上,偏晚播种小麦甚至达到 25公斤以上。黄淮冬麦区及长江下游麦区有些适期播种的小麦,播种量达到 10公斤以上。播种量偏大的直接后果一是浪费种子,增加成本。二是造成群体过大,个体发育不良,田间郁闭,容易发生病虫害,后期光合作用不良,茎秆细弱,容易倒伏,造成减产。 经过多年多点试验研究 , 小麦高产栽培在利用多穗型 ( 在此定义为 40万穗 /亩以上 )品种时 , 应充分利用优势蘖成穗的规律来控制合理的群体动态结构 。 研究发现 , 多穗型高产小麦主茎和 1、 2、 3蘖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和产量形成功能均显著优于其它分蘖 。 从主茎和各蘖的穗部性状分析,表现为主茎的穗部性状

3、最优,随蘖位增高而穗部性状渐劣,其不孕小穗增加,每穗粒数、每穗粒重及千粒重均逐渐降低。穗粒数和穗粒重的整齐度随蘖位的升高而变劣(表 1)。 蘖位 穗粒数 %) 千粒重( g) %) 穗粒重( g) %) 穗粒重占产量 Z a A 19.6 b B a A a a A 21.3 b B a A 1N B 23.3 b B a a b 6.2 b b N B 24.1 b B b B a C 26.1 b b N c B 28.6 b c C a c b B 1d C 43.1 a A c C a d 3.4 a c C 4N d C 42.1 a A c C a 46.0 a A d d C 4

4、3.2 a A d D a e E 43.9 a E 1d C 43.0 a A c C a d 3.6 a e E 表 1 主茎和各蘖主要穗部性状及其整齐度 基本苗 Z 1N 2N 3N 1N 20 100 0 100 100 2 100 00 99.6 9.6 8.9 4.3 7.4 7.1 2.9 2 主茎和分蘖的成穗率( %) 从每亩 茎和 1、 2、 3蘖无明显差异,分别为 100%、 可以成为一组,而 1N 1及以后出生的各蘖成穗率显著降低,其中 1N 1为 4 2N 1为 1N 12万基本苗中的主茎和 1N、 2N、 3N、 1N 1的成穗率分别为 100%、 可见1N 1成穗率

5、也明显低于主茎及 1、 2、 3蘖。 从主茎及各蘖成穗数占总穗数的比例看 ,也表现出随蘖位增高而比例下降 , 可见主茎及低位蘖在总成穗中占有重要地位 。 从主要成穗蘖位经济系数分析可以看出 , 在不同基本苗条件下 , 主茎的经济系数均为最高 , 随蘖位增高其经济系数渐低 。 这主要是由于主茎及低位蘖穗粒重相对较高造成的 。 根据以上多种性状分析 , 可以把主茎和一级分蘖的 1、 2、 3蘖称为 优势蘖组。 经过多年验证,在多穗型品种的高产栽培中,在黄淮冬麦区一般采用每亩 1215万基本苗,播种偏晚的可以控制在每亩 1518万基本苗,北部冬麦区控制在 1525万基本苗。最大群体控制在 90110

6、万,成穗数在 4550万之间,是合理的群体动态结构。通过试验研究, 确定了优势蘖的合理利 用模式,为小麦高产栽 培提供了的依据。 通过上述研究,建立了基于小麦优势蘖理论调整基本苗的技术模型 (y=y=优势蘖, 7.5x30万 /亩基本苗 )和应用指标。 产小麦群体结构和质量指标的研究 研究提出黄淮冬麦区高产小麦基本苗每亩1215万 , 越冬总茎数 6080万 , 春季最高总茎数 90110万 , 成穗数 4550万群体动态结构 ,即充分利用优势蘖组的苗 、 蘖 、 穗结构 。 最高叶面积系数为 78, 花期有效叶面积率在 90%左右 , 高效叶面积率在 75%左右 。 抽穗期生物产量在 800

7、左右 , 收获期在 1350以上 ,经济系数在 表 5) , 通过合理调控使生物产量与收获指数同步提高 。 小麦高产栽培模式及群体质量动态播种期适期适量出苗期查苗补种分蘖期防地下害虫越冬期锄划镇压返青期锄划镇压起身期控长防病拔节期重施肥水抽穗期防病虫草开花期灌水补肥成熟期及时收获灌浆期防病治虫15 - 1860 - 8050 - 5590 - 110500 - 550750 - 80045 - 501350 - 1 4 0 0群体动态(万 / 亩)生物量( k g / 亩)1 0 / 1 2 - 17 1 0 / 1 8 - 1 2 / 1 0 1 2 / 1 1 - 2 / 2 5 3 /

8、1 5 - 20 4 / 1 - 5 4 / 2 8 - 5 / 1 5 / 2 - 6 6 / 1 0 - 145 / 7 - 6 / 91 0 / 5 - 10 2/26 - 28小麦高产栽培模式及群体质量动态 整方案 根据小麦优势蘖的原理,建议一般在现有播种量的基础上,黄淮冬麦区每亩降低播种量 1部冬麦区每亩播种量降低 2控制合理群体,发挥个体优势,提高群体质量,充分利用小麦优势蘖成穗。 小麦的播种量应以基本苗为标准来确定 ,具体应根据小麦的千粒重 、 发芽率 、 田间出苗率等因素计算 。 一般要求黄淮冬麦区南部的半冬性品种基本苗控制在每亩 12 单株利用优势蘖成穗 蘖力较低的弱春性或春

9、性的品种可适当增加;北部 ( 半冬性品种 ) 可控制在 15- 18万 , 单株利 用优势蘖成穗 北部冬麦区的南部高产田 ( 半冬性 可控制在 15 单株利用优势蘖成穗 部高产田 ( 冬性品种 ) 控制在18 单株利用优势蘖成穗 部高产田 ( 冬性品种 ) 控制在 20- 25万 , 单 株利用优势蘖成穗 。 过晚播种要适当增加播种量 , 增加基本苗 。 过晚播种指冬前积温低于 500 , 冬前总叶片少于叶的情况下 , 要根据实际播期 、品种分蘖特性等因素 , 在适宜播种量的基础上 , 冬前积温每减少 15 , 增加万基本 苗。以确保有足够的成穗群体。 据报道,全球平均气温在过去 100年间升

10、高了 ,我国升高了 。全球的升温导致很多极端气候灾害的出现,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的不利影响,最好的办法是因地制宜采取适当的应变措施,研究采用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抵御能力,以避免或减轻由此带来的为害。 2 调整播期的理论依据及其调整方案 整播期的理论依据 如针对冬季变暖使冬小麦越冬前旺长,生长发育提前,抗寒能力下降、早春容易发生冻害的问题,采取适当调整播期的措施,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几年来冬小麦播种后到越冬前气温持续偏高,冬前积温比常年同期高 100 左右。过高的冬前积温,对于不同播期和不同生态区的小麦产生的影响不尽相同。 对于黄淮冬麦区播种

11、偏早的小麦可能形成麦苗过旺,据调查,部分早播麦田冬前苗高达 50数麦田出现冬前拔节现象,穗分化进程过快,个别麦苗越冬前达到小花分化期。北部冬麦区部分播种过早的麦田,出现发育期提前,冬前群体过大,个别麦田冬前总茎数达到 150万以上。 由于温度高 , 少数早播麦田生长量过大 ,冬前出现封垄 , 部分地块出现苗倒伏 。 生长过旺的麦田 , 麦苗素质差 , 抗寒能力明显降低 。 翌年早春遇冻害或突然发生的低温天气过程 , 造成大量死苗 、 死茎或小穗发育不全 ,给小麦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 少数麦田 可能造成毁种绝收。 根据全球变暖的大气候条件和我国小麦主产区连续暖冬的实际情况,按传统的种植经验确定的

12、播种时期显然已经不合适。小麦的播种期应根据当地当时的气温、播种到越冬前的有效积温以及小麦生长发育规律来确定。 小麦种子在适宜的土壤墒情和空气的条件下,从播种到出苗共需积温约为 100(播深 3厘米时需 100 ,播深 4厘米时需 110 ), 不同品种的主茎每长一片叶,约需 70,可按平均 75 计算,一般在越冬前小麦壮苗的标准之一是主茎应有 需积温约为550。以叶片过多为旺苗,过少则分蘖不足。 据此我们研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有气象数据记录以来逐年 9月 25日至 12月 31日北京地区的气温变化 ( 图 1) , 可见 , 从 20世纪 50年代到现在小麦播种至越冬的积温总体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 2001, 比 19711980年的平均积温 增加了 100 。 比 19611970年的平均积温 增加了 。 图1 北京地区不同年份小麦冬前积温变化5605806006206406606807007207401951961971981991001积 温()进入 21世纪小麦越冬前积温比 20世纪 60年代、 70年代同期增加 100度左右。 这 100 相当于小麦最适播期 6天左右的积温,可使小麦主茎生长 还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