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2000吨蛋白质合成纤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9212422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87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12000吨蛋白质合成纤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年产12000吨蛋白质合成纤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年产12000吨蛋白质合成纤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年产12000吨蛋白质合成纤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年产12000吨蛋白质合成纤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产12000吨蛋白质合成纤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12000吨蛋白质合成纤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课件(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年产产12000吨蛋白吨蛋白质质合成合成纤维纤维建建设项设项目目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 1 -年产年产 1200012000 吨蛋白质合成纤维建设项目吨蛋白质合成纤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年年产产12000吨蛋白吨蛋白质质合成合成纤维纤维建建设项设项目目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 2 -一、总一、总 论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1 项目名称:年产 12000 吨蛋白质合成纤维建设项目1.1.2 项目承办单位:河南省南阳市康舒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1.1.3 项目建设地址:河南省淅川县城区生态工业园区创业中心1.1.4 项目承办单位概况南阳市康舒新材

2、料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5 年 8 月 31 日,在南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注册资本:人民币 100 万元,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为蛋白质合成纤维的生产、销售及技术开发项目建设选址在河南省淅川县城区生态工业园区创业中心.经营目标:康舒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应对蛋白质合成纤维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利用具有国内自主产权和国际领先水平的蛋白质合成纤维纺织原液专利技术,投资建设年产 4.8 万吨蛋白质合成纤维项目,用 35 年时间把南阳市康舒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蛋白质合成纤维开发生产基地之一。届时每年可为市场提供绿色、高档、新型纺织材料 4.8 万吨,年实现销售收入33.

3、6 亿元,上缴税金 9.29 亿元,企业获净利润 11.85 亿元,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汇报。本项目为一期工程,总投资 3.56 亿元,年产量1.2 万吨。公司有一支以总经理为首的讲究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年年产产12000吨蛋白吨蛋白质质合成合成纤维纤维建建设项设项目目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 3 -团结拼搏的创业团队,有一批富有创新精神的技术开发、项目建设、经营管理人才。拥有与专利技术所有权人良好的合作关系。1.2 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和依据1.2.1南阳市康舒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关于年产 12000 吨蛋白质合成纤维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1.2.2淅川县中心城区建设总体规划(20002

4、010)。1.2.3淅川县生态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一期)。1.2.4 南阳市康舒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有关项目的基础数据和资料。1.2.5 南阳市康舒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委托南阳市工业设计院编制本项目可研报告的协议书。1.3 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1.3.1 项目提出的背景几千年来,中国人就把人们对最基本的物质需求概括为“衣、食、住、行”四大方面。我们常说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成功的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开始向小康社会迈进。这里“温饱”就是穿衣、吃饭。可见穿衣问题在人类基本物质需求中的重要地位。但是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完全依靠棉、麻、毛、丝等天然纤维已不能满足人们穿衣

5、需求。在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由于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人们研究开发出了化学合成纤维和再生纤维素纤维,如:粘胶、锦纶、涤纶、晴纶、氨纶等,并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以后就有了化学纤维膨胀的年代。许多服装、装饰用布、工业用布都替代了天然纤维。虽然化学合成纤维有许多优良性能,但确存在着年年产产12000吨蛋白吨蛋白质质合成合成纤维纤维建建设项设项目目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 4 -吸湿性差和透气性差,穿着不舒适等缺点,并且化学纤维的原料是石油、煤炭,是稀缺不可再生资源,在 100 年内全球将逐渐枯竭。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人对服装的追求趋向于自然化、舒适化、休闲化、多样化、美观化

6、,天然纤维已经开始倍受人们的青睐。天然纤维如棉、麻、毛、丝等普遍存在强度低、纤维不均匀、吸湿性过高、导湿性差等缺点,而且受到种植面积、养殖规模、劳动成本的制约,无法满足人们消费逐步提升的需求,棉花供需缺口不断加大,国内羊绒价格已达到每吨 90 万元左右,还得从国外进口。中国是丝绸大国,蚕丝年产量 6 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80%。但是,这个产量对 13 亿中国人来说,人均不到 50 克。人们渴望既有化学纤维的优点,又兼有天然纤维的品质的新型绿色纺织材料的问世。由宁陵生物工程研究所宋惠远、胡宗善二位专家结合国内有关专家,经过 11 年的潜心研究,成功研制开发的植物、动物、动植物蛋白质合成纤维,是以

7、各种植物油加工过程中的废渣饼粕,各种动物的废毛、废皮屑、废牛奶酷、昆虫等为原料,提纯蛋白质,运用生物、化工、纺织新技术人工合成的一种全新的绿色纺织材料。此种新材料的性能不但具有化学纤维的强度高、防霉、防蛀、耐紫外线的品质,又兼有天然纤维的柔软、亲肤、吸湿、透气、无静电等优点,特别是导湿性指标是其它任何纤维无法比拟的,而且蛋白质合成纤维的原料来源于农业、畜牧、养殖业产品及毛纺与皮革业的废料,资源充足,可再生。1.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蛋白质合成纤维的开发生产既满足了市场对高级服装 纤年年产产12000吨蛋白吨蛋白质质合成合成纤维纤维建建设项设项目目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 5 -维

8、材料的需求,同时也使高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将使企业取得极大的经济效益。(2)蛋白质合成纤维的开发使附加值较低的农副产品转化成为高附加值的高档纺织材料,使原本为工业废弃物的下脚料等变废为宝,既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又增加了社会财富,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南阳市康舒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与专利技术所有权人合作,投资开发生产动植物蛋白质合成纤维,这是非常必要的,及时的。1.4 项目概况1.4.1 项目拟建场址项目场址拟选在生态环境条件相对较好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淅川县中心城区东南约 2 公里的生态工业园区内,该区域是淅川县的工业集中地、保税区,比较其它地区发展的优越条件更加优越。项目地东临

9、南淅公路,南靠城区鹳河路,北临园区工业路。项目占地 66.67 公顷(1000 亩),一期实用土地 200 亩。拟建场址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工业园区公用设施配套齐全,政府部门服务高效。1.4.2 项目建设规模和目标本项目一期工程投资 35600 万元,建设 8 条生产线,形成年产 12000 吨蛋白质合成纤维生产能力。然后再用 34 年时间使整个项目达到了 32 条生产线,把康舒蛋白纤维有限公司建成为全国最大的蛋白合成纤维开发生产基地。届时,每年可为国内外市场提供绿色高档新型纺织材料 48000 吨,年实现销售收入 33.6 亿元。年年产产12000吨蛋白吨蛋白质质合成合成纤维纤维建建设项设项

10、目目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 6 -1.4.3 主要建设条件南阳市康舒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有一个团结拼搏,熟悉蛋白纤维技术和市场的领导集体,有一支融资能力、组织能力和项目建设经验丰富的团队,为该项目建设成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条件。同时,南阳生态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供水、排水、供电、供热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场址距宁西铁路西峡车站和 312 高速公路只有 16 公里,交通运输条件便捷,生态园内投资建设政策优惠,政府职能部门服务高效,总之项目建设条件相对比较优越。1.4.4 投资估算及融资方案项目一期工程投资 35600 万元,建设 8 条生产线。其中:土建工程投资 6674 万元,设备投资 1

11、5138 万元,安装工程投资 1200 万元,其它费用 4184 万元,建设期利息 1324 万元,投入流动资金7080 万元。项目融资方案:企业股本金投入 920 万元。社会融资27600 万元。主要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申请当地商业银行流资贷款 7080 万元。1.4.5 工艺技术方案本项目工艺技术、设备方案是由专利发明人、相关专家教授、专用设备生产厂家经过十多年的研究试验、中试,又在郑州市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筹建一座年产 250 吨蛋白纤维的生产线,进行开发性生产,四年中开发生产了三大类六个产口,均通过了河南纺织检测中心及国家纺织检测中心的检验。并取得国家专利技术知识产权局对各项专利正式批准授

12、权。专利证书号:第 110446 号。该项技术属于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是世界纺织材料史年年产产12000吨蛋白吨蛋白质质合成合成纤维纤维建建设项设项目目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 7 -上的一次突破。1.4.6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项目建设期 1 年零 4 个月,生产经营期 11 年,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 7.2 亿元,年上缴税金 19436 万元,企业税后利润22199 万元。项目投资利润率 93.1%的,投资利税率 117.0%,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 74.7%,投资回收期 2.5 年(含建设期),财务净现值 10.19 亿元。借款偿还期 2.5 年(用税后利润偿还),盈亏平衡点生产负

13、荷为 21.4%(即 2568 吨)。项目经济效益良好,抗风险能力强。上述经济评价指标是在不考虑政府各项优惠政策的情况下的水平。1.4.7 因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国家大力支持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所以可享受到多项优惠政策。如:(1)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两免三减”所得税政策;(2)地方政府奖励政策:每年上缴地税 1000 万元以上时,政府奖励企业上缴额的 25%。(3)水资源费享受免收三年,减半三年。(4)项目建设中保证“六通”, “双回路”电源架到厂区围墙等。考虑政府以上优惠政策,对企业现金净流量影响如下:(1)项目整个经营期内(11 年)增加净现金流入量 50572 万元。平均每年增加 50

14、57.2 万元。尤其前两年更多。(2)可使企业借款偿还期由 2.5 年提前至 2.03 年。(3)可使项目投资回收期由 2.5 年缩短为 2.09 年。优惠政策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清偿能力,抗风险能力和更新改年年产产12000吨蛋白吨蛋白质质合成合成纤维纤维建建设项设项目目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 8 -造能力。1.5 结论(1)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世界纺材业发展的方向。产品技术含量高,拥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国际和国内市场前景都十分广阔。(2)项目工艺。设备技术成熟、可靠,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3)该项目原料主要是各种植物油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如豆粕、葵花籽粕、菜子粕

15、等及毛纺、皮革工业的下脚废料,还有黄粉虫等昆虫。这些原料来源于农、牧、养殖业,属于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性。(4)项目实施可使原来附加值低的农、牧、养殖业产品转化为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符合人们需求的纺织材料,使原来为工业废弃物的下脚料变废为宝,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实现了原材料的深度利用,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具有十分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5)该项目投资效益十分显著,投资利润率 93.1%,投资利税率 117.0%,财务内部收益率 74.7%,投资回收期 2.5 年,借款偿还期 2.5 年。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很强的抗风险能力和清偿

16、能力。总之,该项目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极佳的投资项目,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完全切实可行的。二、市场预测二、市场预测年年产产12000吨蛋白吨蛋白质质合成合成纤维纤维建建设项设项目目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 9 -2.1 国内外蛋白质纤维的生产供应情况2.1.1 国际市场。日本东洋纺织公司近年来又重新开发牛奶蛋白质纤维,已成功实现了酪素蛋白质纤维的工业化生产,年产量约 3000 吨。但其原材料只能用新西兰牛奶,产量小、价格高,长丝60 万元/吨,短纤维 30 万元/吨,尚不具备市场推广条件。2.1.2 国内市场。河南省遂平县建设一条生产线,年产蛋白质合成纤维约 800 吨。浙江省宁波建有两条生产线,年产约 2000 吨。河南省焦作市正在筹建两条生产线,生产能力也在 2000 吨左右。以上均为大豆蛋白质合成纤维,色泽为古铜色。国内这些企业的生产量都是试验性的,为了验证产品性能、质量和工艺设备,不具有市场意义,但是不可轻视。因为蛋白质合成纤维作为一个新产品,尚处在生命周期的导入期,其特点是:产品开始逐步被市场认同和接受,行业开始形成并初具规模。随着企业着力培育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