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论文运用多媒体--创设自主学习情境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392005 上传时间:2017-0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教论文运用多媒体--创设自主学习情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电教论文运用多媒体--创设自主学习情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电教论文运用多媒体--创设自主学习情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电教论文运用多媒体--创设自主学习情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电教论文运用多媒体--创设自主学习情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教论文运用多媒体--创设自主学习情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教论文运用多媒体--创设自主学习情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用多媒体 创设自主学习情境镇江市桃园中心小学 胡惠琴内容摘要多媒体资源的形象性、多样性、趣味性、直观性等特点,为我们提供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自主学习情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本文力求从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出发,结合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对运用多媒体创设直观情境、故事情境、质疑情境、想象情境等类型的自主学习情境,以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乐学平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进行研究与探索。关键词 多媒体 自主学习 情境 情境,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境地。具体可感知性就是情境的特质。心理学认为,情境是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

2、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具体环境。因此,可以说情境是引起人情感变化的具体的自然环境或具体的社会环境。学生学习的过程应该是积极、主动的理解知识的过程。只有自觉到自己学习的目标意义,才能使自己的学习处于主动和积极的状态;而只有学生真正处于主动和积极的状态,才能充分激发自己的学习潜能和聪明才智而确保目标的实现,确保学习主体积极主动地探索、选择信息、积极主动地建构、创造知识。教师从教学的需求出发,根据教学目标(主题)创设以形象为主体的,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可以激发和吸引学生去自主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多媒体进入了课堂,成为了新的教学资源环境。多媒体资源的形象性、多样性、趣味性、

3、直观性等特点,为我们提供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自主学习情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师根据教学需求,创设一些自主学习情境,让他们在一种新的学习环境中主动学习,从而优化语文教学,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创设直观情境,丰富感知,激发兴趣。感知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开端,没有正确的感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只会成为“竹篮打水一场空” 。所以要为学生创设直观、利于实现意义建构的学习情境。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容,而小学生限于生活经历和生活积累,感知发展水平不高,有些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认识相去甚远,难以正确感知。现代多媒体技术集投

4、影录音、录像、摄像、电脑多种功能以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像多种方式显示教学信息,多重剌激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受,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利于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如低年级教学中常有认识事物的识字教学,如果用电脑为学生提供实物图像,并且利用鼠标点击使相应部分闪动,会给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在讲读望庐山瀑布 (见苏教版第六册)一课时,我让学生观看录像:瀑布从山顶飞流而下,溅起的无数水花雨雾,经山风吹拂,化为阵阵烟云,随风飘入云际,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一派迷迷蒙蒙的紫色。随着镜头的变换,陡峭的山崖、白练似的瀑布、飞溅的水珠,庐山瀑布的全貌便呈现在学生的眼前

5、。至此学生对“紫烟、挂、飞”等词的意思有了感性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深探地体会到诗句虽短,但诗人却把瀑布的气势写到了极至!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用画面创设富有美感的诗境,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与感染力。对于儿童来说,他们更容易被形象所感染,也需要生动的形象帮他们理解。因此,利用画面再现诗歌描绘的情境,符合儿童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认知特点,使学生入境会意,引导学生的注意与兴趣,触景生情,诱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入到主动学习的状态。二、创设故事情境,激发热情 ,构建乐学平台。爱听故事是每个人儿童时期最大的爱好,因此如果在教学中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

6、目标,尽可能多地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故事内容,再利用多媒体手段,构建愉悦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则能使教学内容深深地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诱导学生把学习新知的压力变为探求新知的动力,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儿童主动探究的欲望,使他们由厌学、苦学变为喜学、乐学。如何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故事情境呢?笔者认为:首先故事应该根据教材内容选择现成的,从教学内容出发,结合思维发展规律和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创编,这样更具有实效性。其次再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集文本、图形、动画、视频图象、声音等为一体的综合功能,将故事内容展现给学生。创设故事情境利用的信息资源要丰富,

7、以调动学生视听觉等尽可能多的感官去理解和建构知识。实验心理学告诉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来自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并且多感官的刺激也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和迁移。教师创设故事情境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原有认知水平和学生无意识的心理特征,采用适当媒体创设能够引起学生整体的积极情绪反应,从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狼和小羊这一课时,我先用课件将学生带入故事情境,让学生边听故事,边看画面。接着关掉录音让学生一边看画面,一边绘声绘色地讲故事。然后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补编故事,并以课件辅助教学,展示相应的画面,如我边用电脑演示狼恶狠狠扑向小羊的动画边有意提问:“狼是不是把小羊吃掉了呢?”有位学生说:“狼

8、向前扑的时候,掉在前面的陷井里去了。 ”我随机演示出狼掉进陷井里的样子,同学们看了高兴得直拍巴掌,求异思维一下活跃起来了。有的说:“狼向前扑的时候,小羊一躲,狼一头撞在大石头上。 ”有的说:“柔弱的小羊从力气上斗不过狼,可是它凭自己的聪明智慧,从理智上斗倒了狼,躲过了这场劫难。 ” 最后请学生分角色表演故事。这种教学活动自始至终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达到了“入境始与亲”的目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能不乐于观赏和学习呢?三、创设质疑情境,启迪思维,培养思维品质。思维品质是思维能力强弱的标志,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发展智力的突破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思维活动

9、由问题的产生开始,到问题的解决结束,问题是思维的导火线,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应是由问题开始。创设质疑情境,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设障立疑,让学生处于“愤” 、 “悱”的状态,将其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自己的参与实践中会产生诸多复杂的心理体验,从而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特别是思维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利用录音、投影、录像、电脑等现代媒体创设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提出学习目标而非由教师强加,可以使学生处于主动学习,主动思维的状态,并不断为学生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最邻近发展区”诱发学生思考,探求知识,进而培养出良好的思

10、维品质。以庐山的云雾一课为例,在讲到“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这一特点的时候,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庐山云海”的录像,启发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作者将庐山的云雾比作“白色的绒帽” 、 “一条条玉带” 、 “茫茫的大海” 、 “巨大的天幕”?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录像画面,得出结论:原来是作者根据云雾不同的位置展开了想象。这时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根据画面展开创造性想象:庐山的云雾还有哪些姿态?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想象的空间被拓展,思维被点燃,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探究性思维有了深度,体现了思维的开放性和创新性,达到了一般课堂思维品质训练所无法企盼的效果,培养了学生们思维的独创性,提高了思维品质。(4)创设想象

11、情境,激发想象,培养创新能力。想象是一种高级的形象思维活动,是学习者在头脑中把新旧知识和科学概念进行加工和重新组合,建立新形象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想象情境,给学生的头脑“插上翅膀”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能使所学知识得以升华。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 “想象是创造的先导,是从模仿到创造的阶梯。 ”只有丰富学生的想象,学生的创造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想象力是创造性人才具有的思维品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形、图象、声音等各种教学信息交融在一起,又将影视艺术中时空跳跃、时间倒置、景别切换、蒙太奇等手法运用于课件中,有利于开拓思路,激发想象,使学生思维高度活跃,引发创新火花

12、。 比如学古诗,学生难于想象古时的情景和领悟诗歌的意境。传统教学只是教学生读读、背背、写写,难于体会诗人出神入化的“意境” 。计算机教学却为学生展开想象提供了大量的形象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心灵受到启迪,与课文进行心灵对话,和作者进行心灵沟通,引起共鸣。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一改传统单调枯燥的教学模式,使静止的语言文字“生动”起来,任意在大小、点面、里外、远近、虚实、快慢之间互相转化,变传统的“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为“真闻其声,真见其人” 。在课堂中执教者利用多媒体优势,就能很方便的为学生创设诗中一系列动态情景,缩短学生学习古诗的时空距离,突破学生领悟诗歌意境的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寻隐者不遇

13、一诗中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句,是童子回答来访者的话。为了让学生体会“云深”一词所描绘的意境,我首先利用电脑播放一段录像,向学生展现一段大山深处云雾缭绕的美丽景象,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假如你是寻访人,当你顺着小书童的手向大山方面望去时,你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情景?”学生纷纷回答:“我看到的是层峦迭嶂,云雾弥漫。 ”“我看到的是山高林密,路转峰回,云缠雾绕。 ”接着让学生自由作画。有的学生画了一座大山,山中有大团的云雾;有的画上小房子、青松、寻访者、小书童。学生越画兴趣越浓,再将学生的画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这样,学生富有个人情感色彩的表达,对古诗的独特感受有了发挥的空间,学生的禀赋、兴趣、情

14、感、思维等方面的潜在资质得到发现,学生心灵自由和精神世界的独特性得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同时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总之,创设自主学习情境,优化课堂教学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丰富多彩的自主学习情镜,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探究性,使学生在乐学中建构知识,培养能力,取得教与学的最优效果。参考文献: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北京,教育科技出版社,2笪佐领、朱曦创造教育概论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3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李克东新时期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5王铁军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与应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