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11.1 瀑布 教案 (一)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9169622 上传时间:2018-05-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11.1 瀑布 教案 (一)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11.1 瀑布 教案 (一)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11.1 瀑布 教案 (一)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11.1 瀑布 教案 (一)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11.1 瀑布 教案 (一)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11.1 瀑布 教案 (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11.1 瀑布 教案 (一)(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第三单元整合教学:整合教学: 古诗诵读:望庐山瀑布古诗诵读:望庐山瀑布+ +现代诗现代诗 1111 瀑布瀑布古诗诵读:望庐山瀑布古诗诵读:望庐山瀑布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学会庐、瀑,有韵律地、有感受地吟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在反复诵读中,想像诗句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李白大胆的想像;3、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中,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想像古诗描绘的画面,品读重要词语,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具准备:课件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流程:教学流程: 一、创境导入,初读感知。一、创境导入,初读感知。 1. (

2、P 出示瀑布的图片/录像)同学们,你们看到过这样的景色吗? 导语 A:谁能简单介绍一下瀑布?(瀑布就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水,从远处看好像白布一样,发出的声音很大,景色很美。)导语 B 这就是中国有名的庐山瀑布, (板书 庐庐山瀑瀑布) ,学习 庐 (注意广字头里面是)瀑: 读音 字形P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其中瀑布非常美丽,唐朝大诗人李白就写了一首诗 p望望庐山瀑布赞美它。李白看到了怎样的瀑布呢?咱们先听一听。 1、配乐范读 :( p 音乐)2、组织初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古诗。要求读正确,有节奏。 3、抽生读+齐读二、朗读感受画面、朗读感受画面1、交流: 李白看到了怎

3、样的瀑布?预设一:美丽2、P: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A、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整座山峰成了李白眼中的一个香炉 读半句B、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读半句整个瀑布则成了香炉上的白烟读半句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C、诗人站在哪里写瀑布?( 远处)怎么知道的?“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望庐山瀑布 。瀑布从高山陡峭的地方,水流倾泻下来,远看像一块白布垂挂山前。读后半句D 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谁来读?女生读,全班读。预设

4、二:预设二:瀑布水流得很快你从哪个词看出来?你从哪个词看出来? 1、P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A、是飞溅的流水,喷涌而出,读看瀑布的画面:从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B、说话: 好像好像好像三千尺,跟三千尺,跟“白发三千丈” , “危楼高百尺” ,与“三千尺”的用法相同。写出了瀑布的 2、这里还有动人的传说呢!大家看,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里还有动人的传说呢!大家看,疑是银河落九天。你知道银河么?(补充“银河,九天”传说: 传说天有九重,无限高远,天上还有一条大河,就叫银河,当初王母娘娘让牛郎和织女在银河两岸,遥遥不可相见)李白远看着庐山瀑布,恍然间,真怀疑是银

5、河从九天倾泻下来。读若真若幻,是人间还是天上?引人遐想读,多神奇壮美的瀑布啊!三、吟诵升华,谈感受。、吟诵升华,谈感受。 1、此时此刻,你们就站在庐山脚下,眼前就是这一帘瀑布,让我们一起吟诵这首诗吧!景色景色 1111、瀑布、瀑布描写瀑布景色描写瀑布景色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在阅读中认识生字: 叠、喻、衬;积累词语。2.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了解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体会这首诗由远及近的写作顺序,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比喻生动地描写景物的。4. 通过朗读感受瀑布景色的壮丽,使学生感受山河之美,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感受瀑布景色的壮丽,理解诗中的比喻句,了解作者是怎样运

6、用比喻生动地描写景物的。教学难点教学难点: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山河之美,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望庐山瀑布教学时间: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庐山瀑布在大诗人李白的诗里是这样的壮美,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现代诗歌瀑布 ,同样是瀑布,在作者眼中又是如何的?(板书课题:瀑布) ,齐读课题。二、 初读整体感知。初读整体感知。1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大家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读书情况: P 这些生字词都会读了吗?开列火车做小老师领读。叠:字形屏:音、形仰望:做动作理解。积累像这样表示看的词:眺望、俯视这首诗共有几个小节?分小节读+全文齐

7、读3交流:指名读第一小节,思考:这小节主要写的是什么?第一小节主要写了山后没见到瀑布,先听到了瀑布的声音。板书:山后 听见第二小节写山前看到瀑布全身的样子。板书:山前 看见第三小节写山脚下仰望瀑布的样子。 板书:山脚 仰望三、精读感悟,理解内容精读感悟,理解内容选择你喜欢的描写瀑布的一小节来读一读,告诉大家为什么?选择你喜欢的描写瀑布的一小节来读一读,告诉大家为什么?预设第预设第一节。瀑布的声音,一节。瀑布的声音,非凡气势非凡气势1P 谁喜欢读这小节评价: 2说说为什么?(1)“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真是未见其形 先闻其声。还没到瀑布跟前,就已经听到了它的声音,说明瀑布声音一定很(响

8、亮)(2) 我们离瀑布越来越近了,你们听(播放录音,让学生感受瀑布飞流直下的声音)js这是怎样的声音?(如:咚咚咚的鼓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水坝开闸放水的声音、山洪爆发的声音)EtP 出示诗句:抽生读叠叠的浪“涌” 指名说海浪的声音怎么样? (去过海边的都能说出海浪翻滚时声音很大,哗哗的。)板书:浪涌前浪未平,后浪又紧跟着涌上来,后浪推前浪。瀑布的声音就像浪涛翻滚时发出的巨响。(3)阵阵风吹过松林瀑布从上落下来冲击岩石,跌进潭里,发出的就是像松涛一样的吼声。(板书:风吹)3指导朗读(1) 教师范读。P 出示第一节停顿和重音提示: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

9、吹过松林。(2)学生练习读。全班齐读第一节。W 4、过渡:听着瀑布的声音,我们随着诗人转过山路瀑布就出现在了眼前。选择你喜欢的描写瀑布的一小节来读一读,告诉大家为什么?选择你喜欢的描写瀑布的一小节来读一读,告诉大家为什么?预设第二节:观察瀑布的色彩之美,惊叹瀑布的壮观预设第二节:观察瀑布的色彩之美,惊叹瀑布的壮观1抽生读: 指导朗读 师:瀑布是怎样出现在作者眼前的?突然这节诗中第二行连用了两个什么标点符号?这节诗中第二行连用了两个什么标点符号? 感叹号。说明什么? (生:说明作者突然看到瀑布非常激动、兴奋,被惊呆了!)初见瀑布,它实在太美了,美得超出想象读2、美: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千丈青

10、山衬着一道白银” (直观演示理解。)绿色的高山衬着白色的瀑布,对比鲜明,使得瀑布显得更加壮丽。(板书:一道白银)(师提问或生质疑:为什么作者先说没法比喻,然后又把瀑布比作了白银呢?)仔细看看瀑布的样子和周围的山,一个“衬”字,非常巧妙。3、这苍翠的青山,再加上白银似的瀑布,色彩多么鲜明,真让我们有一种入诗入画的感觉!和同桌一起读读这小节,赞美赞美这般美丽的景象吧!指名读。一起读。4、 多美呀!此时的瀑布不禁让人想起那壮美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般景象没法比喻,令人惊叹! P P 第三第三节:节:感受瀑布的多姿多态。感受瀑布的多姿多态。师: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作者把瀑布写得真

11、美,“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作者还把瀑布比作一座珍珠的屏,真是太美了。) 1、跟着一步步的临近,我们来到了瀑布的脚下。这时,你看见了什么? “一座珍珠的屏一座珍珠的屏” 说说,你看见的这座“珍珠的屏“是什么样的?相机指导学生朗读。y“屏”是指比较讲究的装饰品,珍珠的屏说明瀑布飞泻而下时,串串乳白色的水珠被阳光一照,闪着光亮。(板书:珍珠的屏)整个看,就像一道珍珠做的屏风,真是雄伟、美丽读。2、 “如烟,如雾,如尘如烟,如雾,如尘”当有风吹过时,水花飞溅,这时就像烟一样飘飘悠悠,像雾一样朦朦胧胧,像尘一样四处飞散。 (板书:如烟如雾如尘)一阵风的到来,一瞬间把瀑布变得更加美

12、仑美奂,看着这幅图,读着这句话,你最想说什么?3、指导朗读:有感情朗读这小节。站在瀑布脚下,无数的小水滴轻轻溅落在脸上,望着升腾起的雾气,像是置身于仙境中,这么美的景象谁想用读来体现?个别读读这句话时,声音轻而缓慢,更能够体现出作者此时看得入迷的心情。4. 小结:瀑布飞流直下,气势磅礴,是那么的雄伟壮丽。而这随风飘洒的情景又显得迷迷朦朦,又是一种轻柔的美。四、比较研读,回归整体四、比较研读,回归整体1.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叶圣陶的瀑布 ,还联系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请同学们看看这两首写瀑布的诗,作者观察瀑布的顺序一样吗?先看叶圣陶的瀑布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瀑布的? 作者先写听到瀑布的

13、声音,然后写看到瀑布,最后写来到瀑布脚下从远到近。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诗人是在哪里观察瀑布的? 远处。2、 师:请同学们先看叶圣陶的瀑布 ,作者为了把瀑布写得形象生动,让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他大量地运用了什么? 比喻。 老师引读比喻句。瀑布发出的巨响远望瀑布近看瀑布当阵阵风吹来时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有比喻吗? “疑是银河落九天。 ”把瀑布比作天上的银河。 师:这不仅是比喻,还是夸张,瀑布哪有天上的银河那么大。但正是李白这一奇特的想象,使得这首诗气势雄伟。难怪人们称他为 诗仙。 师:让我读一次望庐山瀑布给你们听 请全体同学起立,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吟诵瀑布 。(五五)总结总结瀑布从高山上飞流直下,气势磅礴。大自然中有无穷的美,等待我们去领悟。同学们有机会能把我们今天听到的和看到的变为现实。拓展:比喻句练习。(六六)布置作业布置作业1完成学习任务单(七)板书设计:(七)板书设计: 山后 听见 浪涌、风吹 雄伟壮丽山前 远看 一道白银 山脚 仰望 珍珠的屏 如烟 如雾 如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