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的冷笑话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159224 上传时间:2018-05-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见微知著的冷笑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见微知著的冷笑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见微知著的冷笑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见微知著的冷笑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见微知著的冷笑话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把创作喻为冰山,他说:“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雄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 ”所谓“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也就是说,作家有八分之七的思想感情蕴含在形象背后,见诸笔端的虽只有八分之一,读者却能强烈地感受到八分之一背后的力量。从孔乙己这一面看,小说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从民众这一面看,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反封建力作,作品通过刻划孔乙己这样一个备受科举制度愚弄、毒害和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

2、,有力地控诉了吃人的封建社会和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小说语言简练平实而感情内蕴,表面看来,全文似乎都是以一种戏谑的笔触来刻划孔乙己的形象,但实质上,作者强烈的情感蕴藏在字里行间,于平淡中包含愤怒,在轻逸中深蕴悲苦,使小说具有振聋发聩的批判力量。 在小说中,孔乙己是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度日,最后在笑声中死去,这个人物无论是穿着、神情还是言谈举止的确有许多可笑之处,作品本身就是“以喜剧手法表现悲剧的主题”,但看似无聊的逗乐和取笑,实则是沉重的痛苦和激愤,因此,必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把握其“悲剧的主题”,领悟作品强烈的战斗性和深刻的批判性。通过对外形的整体描写揭示孔乙己的特殊身份。 “孔乙己是站着

3、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这一外形的整体描写,集中而简练的概括了人物的特殊身份,预示了悲剧的必然性。 通过肖像描写揭示孔乙己的不幸遭遇。 “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活画出一个穷困不得志,又经常挨打的老书生的形象。断腿前后2肖像的对照,更显出他遭遇的悲惨。通过服饰的细节描写揭示了孔乙己懒惰而又死爱面子的特征。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又脏又破,长期不洗不补,既说明孔乙己很穷;只此一件长衫,又说明他很懒,连洗衣服都不肯动手。不肯脱下这么一件长衫,是唯恐失去他读书人的身份。作者通过一件破长衫的描写,把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思想性格和所

4、受的教育揭示的十分深刻。 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揭示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课文多次描写他满口“之乎者也”,反映他受封建教育毒害之深。孔乙己用“四书”“五经”中的所谓“圣言”为自己辩解,连偷书也说成“窃书不能算偷”。这些性格化的语言极能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 孔乙己是一个出身于下层社会的老童生,为应付科举考试,他皓首穷经,付之以毕生精力与时间,直到胡子花白,却还是“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反而养成了好喝懒做、轻视劳动的坏习气。 他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奉为人生信条,本来“身材很高大”,完全具备自食其力的谋生条件,却总不肯放下读书人的架子,处处自视高人一等,不愿劳动,于是变得

5、与乞丐无异。小说的开头,交代了“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本来,按照咸亨酒店的“规矩”,既然是穿长衫的,理应踱进屋里,慢慢地坐着喝酒,可他却没那资格,他只能跟短衣帮一样,在柜台外站着喝;而既然如此,他理应把那件又脏又破、 “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用以象征他身份的长衫脱下来,可他又不愿承认自己的没落,不屑与短衣帮为伍。多么可怜可悲,可气可笑!这种穷酸与迂腐的性格,若不是饱受封建文化教育的精神毒害,又如何能造就出来? 小说中写到孔乙己偷书被人揭发、讥笑时,他涨红了脸,额上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不但死不承认,还要冒充3君子,大言不惭,说

6、什么“君子固穷”,决不因穷困而改变操守;当人家故意跟他开玩笑,诘问他:“你当真认识字吗?”孔乙己便立刻“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读书人那种骄傲自负、目空一切的神态便立刻又流露出来。当人家继续问“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 ”没有了争辩的力气,话也说不清楚,别人讥笑他考不上秀才,实在比揭发他偷东西更令他难堪。孔乙己虽然沦落到靠偷窃度日的地步,但他对于封建文化教育的毒害,还是没有任何认识、没有任何觉悟,仍然不能忘情于科举,他把自己的考不上秀才当成平生最遗憾、最丢人的事,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7、”的思想,在这个已经是穷途末路的读书人身上打下了极其深刻的烙印。这种精神毒害、精神摧残已经到了使人麻木的地步。 小说还写到孔乙己教“我”“茴”字的四种写法时, “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这个细节,极传神地绘出了孔乙己的虚荣、懒惰和假斯文。旧社会有闲阶级无须用手劳动,往往留长指甲以示斯文和生活优裕,孔乙己自以为高人一等,虽然穷困潦倒,也不愿营生自养。这长指甲,正映照出了他思想上积重难返的沉疴。 在小说的结尾,孔乙己因为偷了丁举人的东西而被打断了腿。他最后一次在酒店前出现,是“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坐着用手走路。那场面之悲惨,令人目不忍睹。那个把孔乙己打断了腿的丁举人

8、,正是通过科举制度爬了上去的黑心狼,而孔乙己连秀才也考不上,再加上出身寒微,自然连一条狗也不如,只有任人宰割的份了。孔乙己被打成了这个样子,竟然没有谁同情他,他依然只是供人取笑逗乐的材料。掌柜的第一句话是:“你还欠十九个钱呢!”然后奚落他:“你又偷东西了”, “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周围的人发出的,也是一片讥笑声。冷酷的封建社会,吞噬了备受摧残凌辱的孔乙己;腐朽的科举制度,毒害了4套着沉重精神枷锁的孔乙己,把他变成了十足的废物,成为社会的“多余人”。孔乙己的悲剧,正是对封建社会、封建教育制度的最强烈、最沉重的控诉! 小说自始至终,都是把揭露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万恶的封建社会和封建教育制度,而喜剧的手法又强化了悲剧的深度,使作品具有深邃的思想意义和深刻的社会意义,笑过之余,应该深入体味其中的辛酸与苦涩,体会那种“含泪的笑”的意味,明了作者并不是把孔乙己作为一个小丑来嘲笑,而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从而更容易在感情上与作者接近,也对小说的主题有更深刻的领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