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历史新课程 构建历史新网络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159137 上传时间:2018-05-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焦历史新课程 构建历史新网络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聚焦历史新课程 构建历史新网络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聚焦历史新课程 构建历史新网络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聚焦历史新课程 构建历史新网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焦历史新课程 构建历史新网络(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聚焦历史新课程 构建历史新网络摘要:本文推出构建历史知识新网络的五种途径:根据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根据古今联想,根据中外联想,根据历史纵向联系,根据历史横向联系。 关键词:历史;新课程;历史网络 近几年浙江等省高中历史新课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对参加高考一本的学生来说,使用的新教材比旧教材还要增加两本,即必修(人民版)加选修(人教版)共七册,体系庞大、知识浩瀚、时间性强、内容纷繁复杂,很多学生抱怨历史知识信息量实在太大难以记住,历史知识点过于琐碎难以联系。究其原因是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对历史知识的系统性掌握,往往采取简单的机械式记忆方式,致使所学内容或遗忘,或破碎,或肤浅,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历史

2、的兴趣和效率。 所以,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网络(所谓历史知识新网络的构建是指将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有机地贯穿在一起,加以系统化整理而构建的知识板块或专题)就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构建历史知识新网络呢? 一、根据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构建历史知识新网络 浙江等省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十分注重人类文明的演进,其内容体系的编排上与过去相比有重大的变动。必修部分三册课本完全按照人类文明的演进角度编排,分为政治史(政治文明)、经济史(物质文明)、文化史(精神文明)三方面。据此,我们可以根据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构建历史知识新网络。 如政治文明一般从政治制度、政治现象、政治思想、政治人物等方

3、面来整理,其中政治制度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它包含古代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近代中国的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制、现代中国的三大政治制度、古代西方的民主政2治、近代西方的代议制等。 物质文明一般从经济形态的演进、经济模式的变革、经济制度的演变、经济思想的发展、经济政策和经济格局的变化、人类生活的变迁特别是衣食住行等方面整理,其中经济思想的发展包含中国传统的重农抑商及黄宗羲的工商皆本思想和西方的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等。精神文明一般从科技、思想、文艺、宗教等方面整理,其中科技包含中国的四大发明、世界近现代三次科技革命等。 在此要特别注意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文明

4、的类型及其比较,特别是中外比较;注意与当今社会相关的文明成果;注意从文明演进高度宏观看待历史,从生产力标准评价历史。例如,圈地运动、殖民扩张、贩卖黑奴等事件,除看到其不足的一面,我们也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看到其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进步性。 二、根据古今联想,构建历史知识新网络 鉴古察今,学史明理。学习浙江等省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可以根据古今联想构建历史知识新网络。 例如,复习中国古代经济这一专题,首先引导学生联想归纳各朝经济发展原因、统治者采取的经济政策或措施以及历代经济发展的表现与结果,然后探究规律,启示学生得出如下结论:经济的兴衰决定着国家的强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稳定的政局是经济发

5、展的保障(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稳定则兴,动乱则衰;经济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各族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由今溯古,强调重点。 再如,当前重视法制建设,就要加强对古代中国法律、近代中国宪法、现代中国法律体系等史实的联想复习。又如,1997 年 7 月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由3此引导学生追溯联想“香港问题”的由来:1841 年英军武力占领香港岛、1842 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 年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1898 年强租“新界”、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日军占领香港(日本战败后仍归英)、80 年代签署中英联合声明,洗刷民族耻辱。这样对香港问题就一目了然。 三、

6、根据中外联想,构建历史知识新网络 中外历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复习中要将中外历史融为一体,复习中国历史时联想到世界史,学习世界历史时联想到中国史。以时间为轴线,把中外历史现象及其内在联系展现在历史发展屏幕上,通过对比分析,求同找异,强化记忆,加深认识。 浙江等省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十分注重中外历史的联系,我们可以根据中外历史知识的联系,重新构建历史知识的网络框架,这在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有明显的反映。 如 2010 年浙江文综高考有一道题目为“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比较”,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是两千多年前东西方思想界的文化巨人,两人许多地方可以联系在一起:几乎处于同一时代的奴隶社会阶段,,都

7、创办过学校(孔子创办私学,亚里士多德创办克里昂学园),都主张中庸之道,强调“恰到好处”,反对两极;但是两人主张也有很大区别,在治学教育思想方面,孔子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启发式教学、当仁不让于师等,而亚里士多德主张教学方法别具一格(逍遥学派)、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是伦理观的一个方面,核心是一种美德,孔子的“中庸之道”是出于礼法,核心是仁,强调的是“度”即“过犹不及”。 再如,学习“欧洲的启蒙运动”,可以联系“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认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学习“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可以联系中国的4“洋务运动”和“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学习

8、1861 年的历史事件可以联系中国历史上的“辛酉政变”、垂帘听政、总理衙门、洋务运动以及世界历史上的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德国和意大利统一战争等。通过中外联想,既可以拓宽知识面,使历史知识达到融会贯通,又可以加速和巩固历史知识的掌握,使中外历史形成有机的结合,构建出一幅历史知识新网络。 四、根据历史纵向联系,构建历史知识新网络 历史的纵向联系是历史基本线索、是知识网络体系中的“经线”。历史是不断发展的,其发展性可使历史知识穿珠成链,构成不同的链条。抓住基本的线索,不仅能贯通历史的来龙去脉,更能揭示历史的发展变化规律。虽然浙江等省高中历史新教材必修课本叙述的是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但是

9、无论是政治史还是经济史文化史从纵向联系来看又可分为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三部分;每部分又有自身的结构。 如中国古代史部分按历史的发展进程可分为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六个时期。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现代化进程,包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其中资本主义现代化探索时期(1840-1949)可分三个阶段:起步阶段(19 世纪中期)、整体发展阶段(1895-1919)、转折发展阶段(1919-1949),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时期(1949 至今)可分两个阶段:曲折探索阶段(1949-1978)、腾飞时期(1978 年至今)。 再如,世界近代史部分,按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可分为:资本

10、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工业资本主义时期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近代时期现代化可以生产力为推动力分为现代化的准备时期(14、15 世纪)、现代化的开始5时期(16-18 世纪)、现代化的发展时期(18 世纪 60 年代-19 世纪 60、70 年代)、现代化的成熟时期(19 世纪 70 年代-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这样通过历史的纵向联系,构建了历史的知识新网络。 五、根据历史横向联系,构建历史知识新网络 历史具有多样性、综合性的特点,在空间上涉及世界各地,在内容上涵盖政治、经济、民族、军事、文化、外交等,而这些方面又

11、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这就使历史知识本身具有一种横向的网络结构。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历史网络体系中的“纬线”,阶段特征揭示历史不同时期的共性和个性,在对历史的认识中,起着统领全局、加强横向内在联系、知识结构化的作用。 浙江等省高中历史新教材非常突出历史知识的横向联系。如中国古代部分的历史知识虽然分散在必修三册课本和选修的四册课本(“历史人物”“战争与和平”“中外改革”“文化遗产”)中,但是每个时期的历史内容从横向来看又可以归纳为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外交等方面。 例如,明清时期历史基本特征: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经济上封建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缓慢发展,

12、文化上承古萌新、思想专制加强、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传统科技趋于停滞、西学东渐,民族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外交上政策由开放转向闭关,侵略与反侵略斗争的出现。通过抓阶段特征的横向联系掌握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国别的文明特征,构建历史知识新网络。 总之,浙江省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学习需要进行体系整理、中外结合、古今联想、纵横串联,形成一个立体的知识网络。这样学生的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应考能力将会大大增强。 6Abstract:Thispaperanalyzestalksaboutfiveapproachestoconstructinganewnetworkofhist oryknowledge. Keywords:history;newcurriculum;historynetwor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