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渗透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157070 上传时间:2018-05-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渗透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渗透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渗透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渗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渗透(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渗透摘要:本文在笔者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联系教学实际,从学科本身、教材编排、文本材料、课堂教学等四个方面着重论述了语文教学应当重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真正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命教育;渗透 近段时间,媒体中有不少关于中小学生自杀或者杀人的报道,往往只是一些在成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便足以让学生放弃自己如花似玉的生命或者剥夺他人同样美好的生命。面对这些现象,许多人往往从教育体制、思想教育、心理素质培养等因素去剖析,这自然有其道理。但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感觉到语文教学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包含着对人的生存状态

2、、生命意识、生存价值的思索、理解与尊重,完全可以因材施教,渗透生命教育。 一、语文学科本身包含了对人的生命的关注和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特点。可见,语文不只是简单的语言文字课,它具有人文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语文教学离开了“人”而崇尚“文”。杜威曾经说:传统学校的重心是在儿童之外,在教师、在教科书或是在其他你所高兴的任何地方,唯独不在儿童的天性之中。确实,在传统观念中,我们面对教育对象,仅仅是把他们作为缺少生命的知识容器,而不是当作活生生的人;在教育过程中,并没有从对象的生长和生成规律去设计

3、;教学也常常为社会习俗所左右,偏离教育对象的本体。 其实,人文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首要是生命意识。语文教学是一个丰富人文精神、完善个性生命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对生命意识的感性体悟和对生2命价值的理性思索,树立一种对生命的敬畏、无限热爱和珍惜的过程。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又是多元的。因此,教师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让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承载着人类文化方方面面的思想,当然也承载着对人的生命的关注;语文教学因为学科的特点语言文字的人性化

4、、生命意识的符号化,更是浸润着对人的生命的无限关注。无论是美丽的神话故事“女娲造人”,还是“太阳跃出地平线为旦,太阳照在树上为杲,太阳照在树中间为東(东)”之类的说文解字,都表明语文是重要的文化载体。 人固然可以一点一滴地学知识,但一点一滴的知识是缺少整体生命的。知识只有成为整体状态的时候,特别是对学生的个体有整体意义的时候,它才呈现出其“生命”。整体知识可以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激动人心的语文活动、美丽的诗文或者是隽永的故事,它们或是沿着伟人追寻的足迹,或是依据自然构筑的桥梁园林。或是关照生活需求的现实杂谈,从而对学生产生永不枯竭的强大感染力和吸引力。这样,在语文教学的世界里,两个生命学生的生命

5、体和知识的生命体在嬉戏激荡,构成了整体领悟的教学乐章。 所以说,语文的本质就是展示生命,展示每个独特的生命特质。语文教学是生命与生命的相互碰撞,是一个用生命阐释生命,用生命来补养生命,是完善一群有血有肉生命个体自我的历程。 二、了解教材编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目前使用的初中语文教材(以人教版为例)编排体现了语文课程观、语文素养观、语文教学观。语文课程观中既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又强调语文的人文性,表明语文3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或者说它不是一个“死”的工具,而是一个“活”的工具,这个工具的“活”,就在于它蕴涵着博大的文化历史内涵,凝聚着古往今来人类的丰富情感。在编排中强调了“体现时代特色和

6、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 ”语文素养包括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听说读写能力、探究学习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与情感素养(态度、价值观、文化品位、审美情操)这三个维度。语文教学观则在于:语文教学是师生平等对话的一个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简而言之,教材只是师生对话的话语文本。可见,教材的编排意图上就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再则,人教版语文教材大单元安排上大都围绕“人与自我”、 “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三大体系编排,贯穿整个体例的还是“人”,只要我们作为教学有心人,就不难发现处处有“人”的痕迹,常常有生命的话题。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

7、文侧重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回答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和挫折该怎么办;第二单元课文侧重对人生的理解和选择,有的阐述理想,有的阐述信念,有的论述人生价值;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则以成长为主题,从他人的成长道路上得到鼓舞、激励、鞭策和警示;还有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选文,或写普通人,或写伟人,他们的经历都显示了深厚丰富的人文内涵,从而揭示了人生意义。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则直接以“生命”为主题,选取四篇描写大自然和人类的生命现象、探究生命的规律和本质的散文,描写生命界的多种现象,表达珍爱生命的观念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体现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紧扣文本材料,挖掘文本的生命意识 在我们使用

8、的教材中,有许多名家关于生命话题的作品,如谈生命、 热爱生命、再塑生命、 人生、 生命 生命等,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感受4作品的生命情怀,领悟生命的可贵。 热爱生命中的主人公一个美国西部的淘金者,他在返回途中被朋友所抛弃,只好独自一人跋涉在渺无人烟的荒原上,不久他就陷入到弹尽粮绝的困境中,更不幸的是他的腿脚先后受伤只能踉踉跄跄地行走在布满沼泽、丘陵与溪流,随时有野兽出没的荒原上。在极度虚弱中,他发现有一匹狼循着他的血迹紧紧跟随着他,显然是要把他作为猎物。于是,这两个濒临死亡的“生物”在荒原上展开了一场互相猎取对方生命的生死搏斗,最终他咬死了狼,吞咽下狼的血,让生命重新放射出光彩。

9、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就可以在把握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基础上,认识“硬汉子”,解读这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生死搏斗中所体现出来的伟大与坚强。 冰心的谈生命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喻,揭示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以及生命中的痛苦和幸福的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则,表达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生命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这是作者积几十年的经验写成精警之句,表明了自己的人生观、人生态度以及对社会、对宇宙自然、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杏林子的生命 生命列举了一只飞蛾、一棵瓜苗

10、这些不起眼的小生命,说明这些小生命无论如何怎样卑微,都具有令人不可思议的生命力,从人的生命现象说起,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严肃思考:一是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二是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三是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 在相配套的自渎课本中,也有金克木的生命,鲁迅的生命的路、朱光潜的谈人生价值、严文井的永久的生命、达芬奇的生与死等许多生命相关的文5章。 四、重视课堂教学渗透,点燃学生的生命火花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可实现文道结合原则,根据课文内容、作者写作目的,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有机渗透。 再塑生命中的海伦凯勒,一位因病导致又聋又哑又瞎的小女孩,厄

11、运几乎毁了她,但她没有放弃自己,她不愿在别人同情的目光里过一辈子,于是她用行动向别人证明,即使是一个残疾人,依然可以做一个出色的人,她珍惜一分一秒的生命,用自己的笔写下了对生命的感悟,写下了失去光明后在黑暗中、在寂静中“看”到的最美丽的风景, “听”到的最美丽的声音。这就足以引起中学生的思考:无论在什么条件下,我们是否都能热爱生命? 登上地球之巅叙述了中国登山队员完成北路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文中的刘连满甘作人梯,帮助其他队员登上第二台阶;处于昏迷状态的刘连满冒着生命危险将氧气留给他人,并写下感人的短信。教学这篇文章时,可以进行师生互动,开展生命讨论,进行生命交流,探究文本中的生命意义。作业就

12、可以这样设计:以刘连满为例,联系现实生命,写一篇心得体会。 对生命的热爱,不仅仅是对自己生命的热爱,还包含着对地球上所有生灵的呵护和疼惜。我们平常看到天真无邪的孩子欣赏昆虫间的厮杀,欣赏蚯蚓踩成两截后的挣扎,欣赏受伤的蝴蝶无助的颤抖,将脚踏入校园草皮等等现象,笔者认为其人格构成还不够完美,因为真正懂得生命意义的人是珍惜生命的。 因此,在充满对生命尊重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教学主阵地,挖掘文本中的生命教育元素,让学生懂得生命至高无上的美的价值,特别是要悦纳自己、善待自己,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也尊重他人和其他形态的生命。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不管今后遇到怎样的人生挫折,他都不会轻易放弃生命,不管他

13、处于什么样的人6生阶段,他都能享受到属于自己的生命乐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Abstract: Based on the authors Chinese teaching practice over many years and combining teaching reality, this paper expounds that Chinese teaching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life education from subject itself, textbook arrangement, text materials and classroom teaching, hoping to mak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value and meaning of life and establish correct philosophy. Key words: Chinese teaching; life education; penetra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