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作品改编看20世纪中国文学与现代传播之电影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151811 上传时间:2018-05-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文学作品改编看20世纪中国文学与现代传播之电影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从文学作品改编看20世纪中国文学与现代传播之电影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从文学作品改编看20世纪中国文学与现代传播之电影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从文学作品改编看20世纪中国文学与现代传播之电影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从文学作品改编看20世纪中国文学与现代传播之电影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文学作品改编看20世纪中国文学与现代传播之电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文学作品改编看20世纪中国文学与现代传播之电影(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从文学作品改编看 20 世纪中国文学与现 代传播之电影【内容提要】20 世纪中国文学十分幸运地发生、发展在一个现代传播飞速发展的时代。电影,是现代传播的一种形式。在过去的近百年的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中有许多的文学作品借助电影这一现代传播的形式得以广泛传播,经久不衰;电影也从 20 世纪中国文学的宝库中汲取了丰富的创作源泉。近百年来,它们互生互长,共同繁荣,结出了累累硕果。 【关键词】 20 世纪中国文学/现代传播/电影/改编/发展 20 世纪中国文学十分幸运地发生、发展在一个现代传播飞速发展的时代。这是此前任何一个时期的中国文学无法与其相提并论的。20 世纪中国文学借助现代传播得以飞速发展,现

2、代传播更是给 20 世纪中国文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 世纪中国文学与现代传播如此紧密的关系或许是任何一个文学家和传播人所没有预料到的。上个世纪 90 年代,20 世纪中国文学研究领域的部分专家学者就开始关注到了现代传播中的报刊、出版的研究,努力地发掘它与 20 世纪中国文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对 20 世纪中国文学的影响,取得了许多的研究成果,形成了 20 世纪中国文学研究领域一道亮丽的、引人瞩目的风景线。尽管如此, “把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联结起来,做综合研究,目前还处于尝试阶段,”。1(P103)现代传播以书刊、报章、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为主要形式和手段,建构起了一个强大的“媒体大国”。它对

3、整个 20 世纪中国文学带来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本2文试从文学作品改编的角度,对 20 世纪中国文学作品改编拍摄成电影的情况,做一大致的勾勒,旨在揭示现代传播中的电影与 20 世纪中国文学的关系和影响。这里并不包括 20 世纪中国电影文学在内,若将这一部分也纳入范围的话,那将不是一篇文章所能承载得了的。10-40 年代:一个电影起步并逐步走向成熟的文学时代20 世纪中国文学从 1917 年胡适发起的“文学革命”开始,就与现代传播结下了不解之缘。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第一声号角”的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就发表在当时创刊不久的新青年上。1918 年上半年, “文学革命”从初期的理论建设转向创作阶段,以鲁

4、迅先生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为代表的一批新文学作品也相继发表在新青年上。20 世纪中国文学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而在 20 世纪中国文学发生之际,中国的现代传播尚停留在书刊、报章、出版的阶段,电影也刚刚在中国拓荒起步不久。做为现代传播形式和手段之一的电影实际上在发明后的第二年(1896 年)就传入了中国。但中国人自己拍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却是在近十年后的 1905 年完成的,且是黑白片,无声片,又是根据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相关章节改编成京剧而后搬上电影银幕的。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 定军山开了先河,而且是把最古老的传统文化与最新的艺术样式结合到了一起。对于 20 世纪 10-40 年代这段时间里的中国

5、文学,有学者认为:那是:“一个以刊物为中心的文学时代。 ”2(P279280)但我更愿意说:那是一个电影刚刚起步并将逐步走向成熟的文学时代!原因有三:一、20 世纪中国文学的作家队伍中很早就有人先后触“电”,参与到现代传播之电影的活动中来,接触到了电影这一当时最新的传播艺术形式。他们有的涉略过电影理论,有的写过电影批评,有的进行过电影创作。如:张恨水、徐枕亚、包天笑、3侯曜、平江不肖生、欧阳予倩、洪深、田汉、鲁迅、郭沫若、夏衍、阿英(钱杏)、阳翰笙、郑伯奇、沈雁冰、陈白尘、翟秋白、周扬、宋之的、刘呐鸥、穆时英、张骏祥、曹禺、陈残云、吴祖光、张爱玲、黄谷柳、姚雪垠、端木蕻良等等。二、电影传入中国

6、后,催生了 20 世纪中国文学园地的另一支奇葩电影文学。电影文学是为拍摄电影创作的文学脚本。电影在最初传入中国的时候,并没有事先写好剧本,正如新文学大系、戏剧导言中所言:“那时的电影界也和文明戏一样,只用幕表而不用详细的脚本的。 ”它是从 20 世纪 20 年代开始萌芽的。现代传播之电影对 20 世纪中国文学的影响从这里可窥一斑。据有人统计:从 10-40 年代,“仅由上述现代文学作家编写的脚本拍摄成片的电影就有两百多部(还不包括他们为数不少的没有拍成电影的剧本,以及发表在报刊文学杂志上的作品)。 ”3(P20)三、最重要的当然是这期间由 20 世纪中国文学作品改编拍成的电影了。这是廿世纪中国

7、文学与现代传播之电影关系最为紧密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最早一代的电影人从 20 世纪 20 年代便开始大量移植文学作品进行改编的工作。 ”4(P129)由上述的中国现代作家编写的并拍成电影的两百多部电影中,就有近半数的电影是根据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据不完全统计:到 1949 年,根据 20 世纪中国文学作品改编拍成影片的电影近百部,其中大部分是在中国电影在 30 年代走向成熟期以后拍摄的。现代文学史上最早、最多与电影联系在一起的恐怕要数“鸳鸯蝴蝶派”的作家和他们的作品了, “鸳鸯蝴蝶派”在现代文学史上曾经名躁一时、影响极大、且形成一个“流派”,大概与之有密切的联系,而在其中又要数张

8、恨水的作品改编并拍成电影的最多、影响也最大、最广。如:“玉梨魂(徐枕玉,1924)、弃妇(根据候曜同名舞台剧改编,1924)、 小朋友(根据包天笑小说苦儿流浪记改编,1925)、 火烧经莲寺(根据平江不肖生江湖奇侠传改编,1928 年)、 落霞孤4鹜(张恨水,1932)、 啼笑姻缘(张恨水,1932 年)、 满江红(张恨水,1933 年)、 欢喜冤家(张恨水,1434 年)等。此外,还有根据曹禺同名话剧改编的影片雷雨(1938 年)、 日出(1938 年)、 森林恩仇记(原著原野,1941 年)、 京华旧梦(原著北京人,1944 年)。有根据茅盾同名小说改编的春蚕(1933 年),有根据巴金小

9、说改编的家(1941 年)、 春(1943 年)、 秋(1943 年),鲁迅的祝福(1948 年),等等。当然需要指出的是,49 年以前近 30 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电影由于技术上的多种因素,发展是颇缓慢的,虽然在这近 30 年中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的发展,但还只是停留在一个比较低的层面上。电影的发展实际上还有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它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直接影响到电影灯光、音响、美工、道具、布景、色彩、摄影设备、剪辑、以及电影胶片等等多个环节,甚至还有编、导、演方面的人员的文化、文学的素养的影响。当今天我们在观看那些“老影片”时便会感到画质不良:画面模糊;音质不良:声音不清等等。所有这些在当时的环境

10、中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它受到了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制约。5070 年代:一个电影从成熟走向停滞的文学时代如果说 1040 年代 20 世纪中国文学与中国电影一起走过了一个从拓荒起步走向成熟的历程,文学作品改编电影在 3040 年代有过一个小高潮,那么另外一个高潮的出现则是在建国后的“十七年”。新中国成立之初的 50 年代初期,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就显示出了勃勃的生机,尽管此时有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如“迎面风”吹来,但是由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却一部接着一部拍摄出来。有根据解放区时期的同名歌剧改编而成的白毛女、刘胡兰,根据孔厥、袁静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新儿女英雄传,根据老舍先生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我这一辈子,根据

11、萧也牧同名小说改编的我们夫妇之间,根据5老舍同名话剧改编的方珍珠等。这些电影有的歌赞了人民革命战争和人民英雄,有的揭示了过去的黑暗年代和人民的苦难;有的歌颂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主义新生活。对于刚刚从战争的岁月里走进和平幸福生活中的中国人民来说是何等的赏心悦目。对新中国文学的发展,这些电影在建国初期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是不可言喻的。它似乎在向人们昭示:这是一个以电影为中心的文学时代,前景是十分广阔、灿烂辉煌的!新中国的电影实际上在建国初期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之后一度受阻,发展减慢了些许。但在随后的 50 年代中期“双百”方针发表之后,以及 60 年代初党对文艺政策的调整之后又有了新的起色,尤其是文

12、学作品改编成电影在这一时期也有一个突破性的飞跃,形成了一个改编的高潮。这一时期改编成电影的主要是集中在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上。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在建国以后的文学创作中,大概只有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是一路绿灯,通行无阻,得到了最好的发展,这也就为中国电影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创作来源,使中国的电影得以长足的发展。当然这些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也通过电影这一现代传播的形式得以流传。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的大致有三类:一就是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尤其是革命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几乎没有不被改编拍成电影的。如吴强的红日、曲波的林海雪原、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冯志的敌后武工队、刘知侠

13、的铁道游击队、冯德英的苦菜花、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高云览的小城春秋、杨沫的青春之歌、欧阳山的三家巷、梁斌的红旗谱、雪克的战斗里的青春等等,中国革命各个历史时期的斗争生活几乎都通过电影这一现代传播的方式得到了一一的展现,甚至连建国初期刚发生不久的抗美援朝战争也得到了很好的反映,如:陆柱国的、巴金的6英雄儿女。二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名著改编。如:鲁迅的祝福、巴金的家、茅盾的林家铺子、柔石的二月等,这些现代文学史上的名家名著在建国以后改编成电影,自然赋予了一些新的理解和认识,但由于站在一个所谓的新的历史的高度进行演绎,尽管也强调了“忠实原著精神”的原则,但仍不免打上了“左”的思想的印迹,在改编、拍摄

14、这些作品时难免有“曲解”、 “误读”之嫌。三是现实题材的文学作品改编。这类题材的文学作品有:赵树理的三里湾、高缨的达吉和她的父亲、李准的李双双小传、王炼的枯木逢春、胡可的槐树庄、刘厚明的箭杆河边、马烽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老舍的龙须沟等。从以上三类文学作品的改编来看,革命历史题材的数量最多,也取得了更大的影响,取得了更高的成就,相比之下现实题材的文学作品改编的数量少,且影响和成就也不大。分析其中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十七年”中现实题材的文学作品本身就不多。况且现实题材的作品也难写。在 50-60 年代那个讲阶级斗争、政治斗争,“左”的思想愈演愈烈、知识分子文化人被排斥在工农兵队伍之外的年代里,

15、我们的文学家可谓是噤若寒蝉,战战惊惊,不敢轻易去触及“现实”这条敏感的神经,唯恐一不小心就要遭殃。在那个年代,即使创作出来的现实题材作品,也多是粉饰现实,一类的“应时之作”,经不起历史和时间的考验,从建国初期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肖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的批判,到 1957 年的全国规模的反右派斗争,再到对那些大胆干预生活、揭露生活中的阴暗面、突破“禁区”作品的批判,直到狂风暴雨般的“文革十年”,政治运动接踵而至,且都是拿文艺界开刀问斩而引发的。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现实题材的文学创作以及现实题材的作品改编受到极大的限制也就不难理解了。不过,我们从“十七年”中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的那一长串的名单上的确

16、可以感7受到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的辉煌,它的确构成过一个以电影为中心的文学时代。中国的老百姓在那个物质贫乏,没有更多的娱乐方式来满足精神需求的年代里,电影给他们带来了莫大的慰藉,他们通过电影这一现代传播方式了解了更多的中国现当代作家和他们的作品,且在他们的心中成为了“经典”难于抹去,对这些文学作品也好,电影作品也好,留下了一种挥之不去的“经典”情结,以至于今天有些人想重新“解构”、 “消解”这些“经典”的时候,在他们的心中迸发出了一种带有本能性的抗拒情绪。我想这大概就是现代传播显示出来的巨大力量吧?!近几年来,重拍当年这些“经典”的电影也好,电视也好,有几部算得上是成功之作呢?又有几部超越了当年的这些“经典”而受到欢迎和好评呢?80 年代以来:一个电影复苏、电视崛起的文学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