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传统电视媒体如何面对网络电视的冲击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151654 上传时间:2018-05-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析传统电视媒体如何面对网络电视的冲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探析传统电视媒体如何面对网络电视的冲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探析传统电视媒体如何面对网络电视的冲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探析传统电视媒体如何面对网络电视的冲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析传统电视媒体如何面对网络电视的冲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析传统电视媒体如何面对网络电视的冲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探析传统电视媒体如何面对网络电视的 冲击论文关键词:冲击 非线性播出 强强联合 论文摘要:网络电视势力在这两场媒体大战中迅速崛起。网络电视狭义上就是通过网络这一载体,传播电视内容,在这种意义上,网络只是传播的载体,不是生产的主体。而从广义上说就是通过网络实现电视功能,这里网络既是传播的载体,也是生产的主体。如何反利用网络,这方面的确值得我们思考。 2008 年无疑是媒体最为忙碌的一年。开春,一场雪灾让这个春天开始得有点意外,初夏,突如其来的汶川地震让整个中华大地为之震动,初秋,奥运的举行举国沸腾。在不同场合的媒体大战中,电视作为主流媒体,充分体现了他们的地位和作用,在报道灾情上发挥了举足轻重

2、的作用,尤其是电视媒体。但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网络电视势力在这两场媒体大战中迅速崛起。 一 并且让我们看看以下这幅网络截图 这些都是一个比较著名的网络电视上,近日的栏目安排。咋一看,已经颇有一个综合电视台的规模了,甚至在栏目的设置上还非常有时效性,甚至有了地震回顾的专栏。 实际上,在去年年初的雪灾中,这个网站甚至已经开始了直播。在衡阳和广州两个火车站设立了直播点,虽然只是单调的用一个小 dv24 小时卡住火车站的大景,但是对于很多想知道最新情况的人来说,这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另外一个数据也要同时摆出来:2007 年中国网民人数已达到 2,1 亿,网络视频用户达 1,7 亿之多,视频内容已成为

3、网络文化消费的强劲主力。 2现在,可以说,网络可以化身为电视、广播、报纸与传统媒体分庭抗礼。本文将从一个电视媒体工作者的角度对传统电视媒体如何应对网络电视的冲击作一些探讨。 网络电视的现状及其冲击 所谓知己知彼,要应对网络电视,自然要想了解一下我们的敌人有多强大。 网络电视,顾名思义,就是网络+电视,有点强强联合的意思。在我看来,网络电视狭义上就是通过网络这一载体,传播电视内容,在这种意义上,网络只是传播的载体,不是生产的主体。而从广义上说就是通过网络实现电视功能,这里网络既是传播的载体,也是生产的主体。 在网络电视发展的初期,大部份网络电视属于狭义上的,他们的功能都是通过软件来实现的。比如说

4、 ppstream 网络蚂蚁等等,直到最近出现的 qq 直播,都是通过安装一个软件,从而可以在线上欣赏到不同地方的电视台的节目,就像电视调合一样简单。现在我们看到的网络电视都是以此为主。 网络电视的优势: 非线性播出。 这个非常好理解,网络电视就像是一个大硬盘,它可以将很多节目放在里面,你喜欢哪个看哪个,不需要守候在电视机旁,按时收看。 选择空间更大 受各地方有线电视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电视台大家都能看到,尤其是境外媒3体,但通过网络电视,你可以轻而易举的看到。比如说今年年初,韩国花样男子电视剧正在热播,这里的影迷也可以通过网络收看,完全同步,甚至有网站可以做同步文字传译。当然,这不一定合乎法

5、律法规,不过,这确实可以实现。 收看方便。 老实说,会带着电视机到处走的人不多,但是带着电脑到处走的人却不少,而且在近年来 netbook(上网电脑)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价钱的不断下降,三四千块钱已经可以拥有一部性能不错的手提 netbook。再加上无线上网技术的不断普及,硬件上来说,网络电视的实现确实更加方便。 网络电视的劣势 受网速的限制,画面的清晰度不够。电视的分辨率是 720*576,而很多网络上的视频则是压缩过的 320*240。对于看惯电视的人来说,连主角的脸都看不清楚,实在有点难以忍耐。不过说实话,这个劣势,在大部分的网络用户看来,是不足以成为缺陷的,因为在电脑显示器上,只要缩小一下

6、播放的尺寸,就可以解决了。 播出内容缺少有力节目制作团体。网络的一大优点是“能借就借,别人的就是我们的” 它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随意的把电视节目放在网络上播放,可恰恰如此,节目的依托仍然是电视台,因此,如果将来或者说现在已经对电视节目的播放权进行一定得限制的话,那网络电视将会面临节目资源枯竭的危险。但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一些制作团体现在在进行了一些网络节目的制作,比如李嗷嗷嗷叫一个简单的新闻评述栏目,甚至没有镜头的切换。 4二、传统电视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 拥有强大的节目制作团队。这个不用多做解释,在经过这么年的媒体经营中,电视台积累了也不断在吸收着充足的制作力量。 传播稳定,画面清晰。 从无线电

7、视到通过有线电视再到数字电视的传播,电视的传播接受无疑是越来越稳定,而随着数字信号,甚至将来高清信号推广,以及电视技术的不断提高,画面质量也是越来越高。在香港的高清电视节目中,甚至已经能看到演员的毛孔粗细。这不得不说是电视史上的一大飞跃。 劣势: 线性播出,导致收视群流失。 这个非常好理解,无论重播还是首播,电视都是按照特定的时间来播放的,不可重复性局决定了错过了就错过了。 收看所需硬件支持比较复杂。 看电视首先要有电视机,机顶盒,还要固定的有线电视插头。别看这些都是很基本的东西,大概在五六年前,没人会觉得这很复杂,可现在,如果你只需要一部电脑就能看电视,你还会这样想吗?甚至在一些南方城市,有

8、的家庭干脆已经取消了有线电视,连电视都不看了。 传统电视媒体如何应对网络电视的冲击 1、联合。 根据电视受众分析,电视受众的规模呈缓慢缩小趋势,近 70的电视观众的受教育程度为初中以下学历。(数据来源:CSM 媒介研究)。据 CsM 有关统计表明,虽然 2005 年到 2007 年整体观众收视时长趋于平稳,但呈现出缓慢下降的势头,5特别是 15-24 岁青少年收视群体的收视规模正在缩小,无论是从日均收视量还是日均到达率来看都呈下降趋势。当然在 2008 年,情况有所好转,因为几件大事,让大家重新有了掌握遥控器的冲动,但 2009 年,2010 年是否能延续这个趋势呢,尤其是现在高端消费群的流失

9、非常严重,他们的流失意味着很多高端广告客户的流失,这对于电视媒体的经营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而且在日后针对受众群的节目调整当中,也只能把电视引向更窄的发展方向。在这种的情况下,强强联合的确更有优势。 播出的共享 现在的电视媒体往往存在这样的尴尬:既希望网络上能对自己的节目产生二次传播,但对于他们不问自取又感到愤怒。与其被动让网络随意运用电视节目资源,倒不如主动出击,与网络协商如何使用节目资源。比如播出的共享,把网络和电视的播出打包,从传播效应和广告效应来看都是不错的,在操作上也是可行的。现在存在的问题是目前国内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正在完善,网络已经习惯了“免费的午餐”,如果没有更大利益获取或者没有

10、更严厉的监管,他们与电视合作的机会不高。 2)是节目制作上的共同合作,达到互相宣传的效果。其实像现在一些稍微成熟的电视台都有自己的网站,上面也有节目视频的播放,不过点击率却不高,远远达不到二次传播的最佳效应。以 2009 年 3 月的广州电视台城市话题一期关于揭秘果汁内幕的专题片为例,在电视台的网站上问津不多,但放在一个视频门户网站上时,点击率仅两天就上升到过万。这说明电视节目生命力是存在的,如果从节目的制作开始,就引入网站的调查,网民的意见介入,那电视节目的制作就可以和网络相连系。曾经认真看过台湾和韩国的综艺类节目,他们在这方面结合得非常好,电视节目中不断运用到网民的数据,网络也不断对节目进

11、行宣传,开辟论坛,6做节目调查。这实际上就是拓宽收视群的一个有效做法,因为这样做,观众的参与感将大大提高。而反观我们大部分电视台的网站经营,确实属于比较敷衍的阶段,或者说,没有用经营的态度去看待,而是看做是电视的一个附属品。如何反利用网络,这方面的确值得我们思考。 2、打造电视节目精品。 电视最大的优势,是他们强大的制作力量。高清,高品质的电视节目仍然有巨大的收视群。比如国家地理杂志,比如一些著名的纪录片,这些如果在网络上实时收看,播出效果大打折扣,一部分高端受众依然会选择通过电视去收看这些节目。所以电视精品不单是不能放弃的土地,而且是应该好好开发的优质田。 3、强势新闻媒体的经营。 新闻是网

12、络中受限最为严格的一部分。因而作为传统的媒体,电视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新闻的发布有着强大的时效性、可视性以及权威性,第一手的新闻,第一手的画面,第一手的分析,这些是争夺网络受众的一个重要的法宝。比如汶川大地震期间,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频道全天候的地震新闻播送,掌握了绝对的收视率,而网络因为在公信力和权威性方面有所欠缺,因此在新闻发布上,劣势相当明显。 4、加强数字电视的推广、升级。 传统电视媒体,包括有线电视在内,在很多方面已经大大落后于网络,但是数字电视的产生给了电视一个机会去与之抗衡。点播,录制,甚至上网,这些功能在数字电视上有的已经实现了,有的即将实现。数字电视的诞生已经改变了传统电视的传播方式和收看方式,只要继续拓展网络方面的功能,对于年轻人来说,它的吸引力会越来越高。 综上所述,固然,现在传统电视面临诸多的困难与挑战,但机遇也摆在了面前,也给了电视媒体人重新审视媒体格局的机会,自省之后的前行,路会更加广阔。 7参考文献: 电视与权力张锦力著 揭秘中国电视王逢振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