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声学与和声风格的辩证关系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150799 上传时间:2018-05-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和声学与和声风格的辩证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和声学与和声风格的辩证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和声学与和声风格的辩证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和声学与和声风格的辩证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和声学与和声风格的辩证关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论和声学与和声风格的辩证关系【摘要】“和声学”和“和声风格分析”是两门相似却不同的学科,相似是因为两者皆以和声技能为基础,不通则因为两者学习的着重点不同。音乐学习者一般先学“和声学”,再学“和声风格分析”,学习方向也由“和声学”的技术研究转向“和声风格”中的“风格”研究。文章即通过“和声学”与“和声风格”的分析,得出二者的辩证关系:和声学是和声风格的技术基础,和声风格是和声学的理论延伸。【关键词】和声学;和声风格;辩证关系一、和声学“和声学”对于了解和学习音乐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字眼儿。从学习音乐的那一刻,可以说我们就和“和声学”发生了或多或少的联系。初学音乐时,我们并没有专门学习“和

2、声学”这一门学科,因为对于初学者来说它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没有接触到“和声学”这一学科的内容,比如:基础乐理中的音程、和弦、调式等;钢琴中谱中柱式和分解和弦、和弦进行等;声乐中的合唱与伴奏等等。只是我们没有把“和声学”这个词单独提出来而已。然而,当我们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后,突然学习“和声学”这一门学科,猛然有种陌生感和距离感。其实不然,它只是作为了“一门学科”提出来而已。如果我们把和声学的知识放在我们的声乐、钢琴、伴奏等表演性、技巧性学科中来,它并不陌生和苦涩,而是服务于这些技能的。对于这些“所谓的纯技能”而言,可以说它是一门重要理论性学科。然而,说它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只是相对而

3、言,当我们深入到“和声学”这一学科中,发现简单的“理论”二字概括不了整门学科的,它不仅仅是读读背背的事儿,它还需要方法、技能。比如:举一个“为旋律配和声”简单的例子,每个人配出来的结2果在和声进行允许的情况下都是正确的,但是从钢琴上视奏一遍,每一个结果在听觉上给人的感觉却有所不同。所以,针对学科本身而言,它又是一门技术性学科。说了这么多,那么什么是“和声学”呢?“和声学”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认为,和声学是研究一切和声及其相关内容的一门学科。狭义上主要指功能和声,即在多声部音乐中,研究和弦的纵向和横向关系的学科。狭义上的和声学也是我们认为的一般意义上的和声学,其中“和声风格分析”中的“

4、和声(学)”就是狭义上的和声学。二、和声风格当“和声”与“风格”放在一起时, “风格”即成了和声研究的目的。 “风格”属于美学范畴,一般认为,风格是指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带有综合性的总体特点。在理解“和声风格”之前,我们先举一个大家皆知的文学上的例子:宋朝苏轼写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以气吞山河的气势,被尊为豪放派的代表;宋朝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柳永写的雨霖铃,被尊为婉约派的代表。豪放的苏词与婉约的柳词的不同特色,这特色就是风格。因此可以说,和声风格就是作曲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和声特点和鲜明的个性。小到作曲家的和声风格,大到各个时代的和声风格等都是有所不同的。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和声风格的差异呢

5、?创作风格的形成有着客观和主观的因素。从客观方面来说,风格的差异要受到时代风尚、时代精神的影响,要受到民族传统、欣赏者要求的影响,也要受到外来作品的影响等等;从主观方面来说,作曲家的和声技术、性格特点、生活经历、知识修养等,都是形成风格的重要因素。3三、两者的辩证关系通过以上对“和声学”和“和声风格”的分析,在此笔者认为:和声学是和声风格的技术基础,和声风格是和声学的理论延伸。为什么说“和声学”是“和声风格”的技术基础呢?我们知道影响“和声风格”的因素很多,而在众多的因素中,和声材料、和声技法就成了诸多因素中的主要因素,并且起到了关键作用。例如,从古典时期以三和弦为主的和声语汇,发展到后期浪漫

6、派却多以九和弦为主的和声语汇,和弦的选用给色彩的变化起到了关键作用。再如,在浪漫派作品中所多见的半音线条的横向进行,不但影响了和弦纵向结构的稳定,最终有可能影响到和声的功能联系的变化等。所以让一个没有接触过和声学的人去分析和声风格恐怕是不可能的。那么如何理解“和声风格”是“和声学”的理论延伸呢?首先,我们看一下“和声风格”四个字,简单的“和声”加上了“风格”二字,意义就不同了, “和声”(狭义上)只是一种技术手段,而“和声风格”所涉及的面却广泛多了。因为进行和声风格分析时,要注意它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客观方面,一要研究作曲家生活的时代背景,所以它和“历史学(音乐史学)”有关,比如:分析十九

7、世纪下半叶、二十世纪初的民族乐派以及后期浪漫派作曲家的作品时,分析者一定要注意尽量排除原有习惯性功能性思维在主观上造成的思维定势,排除某些理论“框框”的误导,一切从作品的实际出发,分析作品和声语汇及手法的内在联系;二要研究作曲家生活的地域背景,所以和“地理学”有关,比如:不同地域形成的不同音乐风格;三要研究作品创作时代的美学思潮以及当时人们(欣赏者或接受者)的接受情况,所以和“美学”以及“接受美学”有关,比如:十九世4纪上半叶,浪漫主义美学思潮盛行等等客观因素。主观方面,一更要研究作曲家本身性格、修养和兴趣特点,所以和“人文学”有关,比如:我国古人早就说过:“文如其人”,十八世纪法国学者布封也

8、说“风格即人”就是这个意思;二要研究作曲家运用和声技法、和声材料,所以与“和声学”有关等等主观因素。所以,经过以上多角度的辨析,可知“和声风格”的研究内容要宽泛得多,可以说它是一门交叉学科。所以,和声风格分析要求我们分析和声风格时,要努力树立整体的、联系的(各个相关学科)、运动的观点,克服局限于个别的、孤立的(仅从音乐或和声学方面)、静止的看问题的观点。【参考文献】1 张寅, 吴春艳. “和声”词义的历史辨析J. 兵团教育学学报, 2008,(3).2 苏斯波索宾, 等著. 和声学教程M. 陈敏, 译. 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7.3 孙维权. 和声风格分析导论和声分析如何引入现代科学观念和方法J. 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