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56例临床观察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138437 上传时间:2018-05-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56例临床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56例临床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56例临床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56例临床观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缓慢型心律失 常 56 例临床观察【关键词】 麻黄附子细辛汤;心律失常缓慢型心律失常(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以窦性心动过缓为主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易诊难治,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2002-032006-09,笔者运用张仲景之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 56 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56 例,均为我院内科住院及门诊患者。男 30 例,女 26 例;年龄 4383 岁,平均 61.0 岁;病程 1 个月5 年,平均 2 年;基础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6 例,原发性心肌病 8 例,心肌炎 18 例,甲状腺功能减退 4 例。1

2、.2 诊断标准 缓慢型心律失常依据心电图并参考动态心电图确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依据内科学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标准1。治疗前心率均在50 次/min 以下,其中 40 次/min 以下 3 例。临床表现:心悸,胸闷,气短,或无心悸而见头晕,健忘,乏力,动则加重,甚则晕厥,舌淡,脉沉细而迟。1.3 治疗方法 治宜温阳益气复脉。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药物组成:炙麻黄7 g,制附子(先煎)9 g,细辛 310 g,人参 15 g,黄芪 20 g,麦门冬 10 g,五味子10 g,桂枝 10 g,丹参 15 g。每日 1 剂,水煎分 2 次服。连服 30 日为 1 个疗程。加减:头晕加天麻 10

3、g、石菖蒲 10 g;胸闷加瓜蒌 10 g、薤白 10 g 。同时嘱患者避免屏气、按压眼球及按压颈动脉窦等使迷走神经兴奋的动作。对于晕厥频繁发作患2者给予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静脉滴注对症处理。1.4 疗效标准(自拟) 显效:症状消失,平均窦性心律60 次/min,心电图恢复正常,随访 1 年,病情稳定;好转:自觉症状减轻,平均窦性心律较治疗前增加20%,心电图改善;无效:症状无减轻,心电图无改变。2 结果本组 56 例,显效 24 例,好转 28 例,无效 4 例。有效率 92.9%。 3 典型病例王某,男,46 岁。2002-03-24 初诊。患者 2 年前感冒后出现胸闷,心悸,头晕,乏力

4、,心率 38 次/min。拟诊“心肌炎”多次住院治疗效果欠佳。近 1 个月来,患者心悸、胸闷、乏力加重。刻诊:胸闷,心悸,气短,头晕,面色苍白,神疲肢倦,舌质淡,苔薄白略腻,脉沉细而迟。心电图示:平均心率 38 次/min,窦性心动过缓伴心律不齐,心肌供血不足。阿托品试验阳性。西医诊断:心肌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医诊断:心悸。证属心肾阳虚,心阳不运,胸阴不散,心血失养。治宜温阳复脉,宣痹通阳。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瓜蒌 10 g、薤白 10 g。日 1 剂,分 2 次服。连服 30 日。平均心率 58 次/min。心电图明显改善,患者精神好转,无明显不适,续服 2 个月后停药,随访 1 年病情稳

5、定。4 体会缓慢型心律失常临床以心率缓慢为特点,主要表现为心悸、头晕、肢倦神疲、畏寒、乏力、舌淡、脉沉细而迟。属中医学心悸、怔仲、眩晕、胸痹等范畴。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心有推动血液循脉运行的作用。这一功能的实现有赖于心阳之推动作用,肾为全身阳气之根,故临床常表现为心肾阳虚的证候。本证病位在心,病3本在肾,属虚寒证。治宜温阳益气复脉。予张仲景治少阴证之麻黄附子细辛汤。方中人参、黄芪、附子益气壮阳;细辛、麻黄、桂枝温阳通脉;麦门冬、五味子一则尊张景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之训,以滋阴敛阳,二则制阳药之燥;丹参活血养心。诸药相合,共奏温阳复脉之功,运用于临床,效果较好,使部分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症状改善,心率提高,免于安装永久性起搏器,是一种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陈灏珠.内科学M.4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56-1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