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078881 上传时间:2018-05-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围手术期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围手术期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围手术期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围手术期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围手术期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 理【摘要】膝关节是结构复杂的关节,对运动功能要求较高,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后要求达到负重、伸屈、外展及旋转稳定性好。2000 年 1 月-2010 年 6 月,我院采用由北京威联德骨科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旋转平台表面膝关节假体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8 例,术后通过科学康复护理及对患者康复指导,临床疗效满意,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现将护理及康复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人工关节置换术康复护理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 8 例病人,其中男 5 例,女 3 例,年龄 45-72 岁,平均年龄 58.5 岁,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 7 例,股骨髁粉碎性骨折合并

2、骨关节炎 1 例,所有的患者屈膝70,其中 3 例患者屈膝40。 2 围手术期护理 术前病人的心理支持:多数病人担心术后效果不佳,屈膝达不到理想的目标,且因卧位手术时间长,怕手术承受不了。针对病人的忧虑情况,当病人到达手术室后,护士应进一步给予心理支持、安慰,介绍手术室的先进设备、麻醉的安全性,使病人减轻心理压力,主动配合手术。 3 术后康复治疗 3.1 术后第 1-3 天,由于手术创伤和术中一定量的失血,因此术后第一天的病人较虚弱,伤口疼痛比较明显,麻醉造成的胃肠道功能未完全恢复,不能进食,同时关节内的积血仍需要通过保留的引流管引流出。因此,此期训练以恢复肌肉力量和2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为目的,

3、防止血栓形成。暂不活动膝关节。 足、踝至膝关节以上用弹力绷带轻微加压包扎,冰袋冷敷以减少出血,消除肿胀,足跟垫高,使膝关节处于伸直位,在膝关节处使用沙袋加压,对患肢做由足至大腿的按摩,每 2 小时按摩 10 分钟,屈伸踝关节,每隔 1 小时 5-10 次,每个动作持续3 秒左右,手术后立即开始直到完全康复,转动踝关节每天 3-4 次,每次重复 5 遍。膝关节伸直练习,患膝充分伸直做压床动作,此时股四头肌收缩,膝关节展平,髌骨可轻微上下移动,每 2 小时练习 30 次,每次持续 10-15 秒。股四头肌收缩可促进肢体静脉及淋巴的回流,减少肌肉间粘连,消除肿胀1,术后当日即可开始。 3.2术后第

4、4-7 天,患者已经可以正常进食,体力逐渐恢复,伤口疼痛减轻,关节内积血已经引出,引流管已经拔除,患肢肿胀逐渐消除,可在床上坐起,被动练习,使用 CPM 开始活动度在 30-40,2 次/日,每次 30-60 分钟,逐日增加活动角度,视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锻炼 2-3 周,争取达到或超过 902。主动练习,仰卧在床上屈伸膝关节,重复数次直至疲劳,侧身,患肢在上,做无重力屈伸膝关节的动作,每隔 2 小时 5-10 次。 3.3 术后 2 周停用 CPM,患者在陪护人员指导下扶助行器练习平路行走,膝关节主要为伸屈活动,应定期测量活动的范围,进行康复指导。并可让患者扶床进行蹲起练习,以自身躯体重量下

5、压,被动屈曲膝关节至患者可以忍受的程度,每日循序渐进。 3.4 在此康复过程中,可配合理疗、热敷、超声等物理疗法,起到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4 讨论 通过对我院 8 例全膝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护理治疗,我们认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导对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极为重要,尤其是对于年老患者及术3前并发伸膝装置粘连的患者。被动活动和主动活动膝关节并配合理疗、CPM 的使用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水肿,有利于创口愈合,促进膝关节周围肌腱、韧带的修复,减少关节粘连、僵硬的发生,恢复膝关节伸屈功能协助患者康复。术前、术后对病人的心理支持以及正确的康复指导能够大大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增加患者的依从性,使康复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参考文献 1慕德伟,陈静,尹绮.膝关节僵硬的术后功能锻炼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1995,15(7):24. 2张晶,梁英林.膝关节人工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30-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