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法在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应用体会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071527 上传时间:2018-05-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法在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应用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下法在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应用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下法在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应用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法在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应用体会(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下法在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应用体会【关键词】 下法;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中医药疗法19992002 年,笔者采用下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 44 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44 例患者中,男 33 例,女 11 例;年龄 1172 岁,平均 38 岁;少尿时间最长 6 d,最短 1 d,平均 2 d。其中妊娠 8 个月 1 例,并发高血容量综合征、急性肺水肿 2 例,腔道出血 2 例,麻痹性肠梗阻 1 例,、期重叠 3 例,高脂血症 5 例。44 例中血尿素氮全都升高。2 治疗方法药用生大黄 30100 g,番泻叶 2050 g。服法:热开水泡服。剂量视病情、年龄、体质差异而定

2、。日泡服次数以首日大便量 2 500 mL 左右,次日大便量 2 000 mL,第3 日大便量 1 200 mL 来决定。疗程 13 d。泻下同时用自拟增液排毒汤,日煎服 2次。药物组成:麦冬、天冬、玄参、车前子、板蓝根各 12 g,生地黄、泽泻、丹参各 15 g,紫苏叶 10 g。若热毒炽盛,加石膏、知母等清热滋阴之品;若热毒陷于心包可酌情选服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以清热解毒、开窍止痉;若元气大伤,真阴耗损,可加人参、阿胶等大补元气、滋阴养血之品。3 结果44 例患者持续用下法 3 d 者 4 例,用 2 d 者 24 例,用 1 d 者 16 例。结果:血中尿素2氮降至正常 28 例,

3、下降 10 例,总有效率 86%;血钾降至正常 4 例,有效率 80%;高血容量综合征、急性肺水肿均得到纠正,肠梗阻得以缓解。除死亡 2 例,恶化自动出院 1 例,余痊愈出院。4 典型病例患者,男,36 岁。因畏寒发热,头痛腰痛 6 d 伴少尿 2 d,于 1999 年 11 月 24 日入院。入院前 24 h 尿量 300 mL,今见恶心欲吐,腰痛较剧,大便褐色量少。体查:T 38 ,BP 98/75 mm Hg,酒醉面容,球结膜充血水肿,咽腭部、两腋可见散在性出血点,心肺(),肾区叩击痛明显,舌红,苔黄厚干燥,脉沉有力。血常规:血红蛋白 10.8 g/L,白细胞 14109/L,血小板 8

4、.0109/L,中性 0.8,淋巴 0.1,异性淋巴细胞 0.1,血尿素氮19.8 mmol/L,肌酐 410 mmo1/L,血钾 6.8 mmoI/L。尿常规;尿蛋白(),细胞(),颗粒管型 03,出血热抗体 1320(阳性)。诊断: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重型)。西医给予护肾、止血、利尿、疏通微循环等对症处理,观察 12 h,尿量仅 170 mL,血尿素氮升至 24 mmol/L,肌酐 850 mmol/L,血压增至 110/90 mm Hg,呃逆频繁,大便未解。中医辨证属热结中焦、瘀血内阻,治宜清热去瘀,急下存阴。予生大黄 60 g、番泻叶 40 g 热开水泡服,日 4 次;同时以增液排毒

5、汤加陈皮 10 g、法半夏 6 g,日煎服 2 次。药后共排黑褐色大便 7 次,计量约 2 600 mL,尿量 405 mL。次日用生大黄40 g、番泻叶 30 g,日泡服 3 次,排淡褐色大便 4 次,计量约 1 620 mL,尿量 1 470 mL。第 3 日增液排毒汤加太子参 20 g、生大黄(后下)20 g,日服 2 次,排淡黄色大便2 次,计量 700 mL,尿量增至 3 000 mL。复查血尿素氮为 6.4 mmo1/L,肌酐 145 mmol/L,血压 98/75 mm Hg,病情大减,缓进入多尿期。继用六味地黄汤合生脉饮 4剂,调理脾胃,于 12 月 18 日痊愈出院。 5 讨

6、论流行性出血热属中医“瘟疫”范畴,来势凶猛,传变迅速,预后险恶。初起邪毒在气分,诊3治稍之失颇,即顺传入里或逆传血分,迫血妄行,外发为疹,内溢为瘀,极易与胃肠秽浊之气搏结成实,而致气机闭塞,瘀血内阻,甚则热毒陷于心包或真阴耗尽。因此,当务之要是急下存阴,泄热排毒,即是“救得一分津液,留得一分生机”。用大剂量大黄能“下瘀血,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亦和五脏”。番泻叶助大黄荡涤之能,而增液排毒汤既生津利尿,又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两者合用可抑制肾小管萎缩和纤维组织增生,促进废用肾单位逆转1,合自拟增液排毒汤,使邪毒随便而泄,瘀阻得解,气机得畅,病情随之而解。现代医学认为,流行性出血

7、热是全身性、广泛性血小管损害,尤以肾实质损害为重。少尿期用药物强迫“利尿”有时反而加重肾的损害2。中医下法与西药(甘露醇、硫酸镁)导泻均可减少高血容量综合征,防止肺水肿、脑水肿,降低血钾3。中医下法还能调节胃肠功能,促进消化道废物及毒素排泄,促进和改善局部微循环,帮助炎症吸收,并能调整肠壁毛细血管通透性,调整水电解质平衡4。但在使用下法时,宜酌情追补液量,防止下之过头或不足;腔道严重出血者慎用,以免加重出血。吴有可有“瘟病下不厌早”之说,故治疗本病下法宜早不宜晚,早则能缩短病程,防热毒蔓延,为恐攻伐太过,损伤脾胃,后期应兼顾脾胃。根据治未病原则,抓住本病发热期的辨证施治,阻断病势发展,勿使其逆转。【参考文献】1 张翔华,张学海.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 52 例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4647.2 黄孟权,万筱明.从救治流行性出血热成败实例中吸取经验和教训J.中级医刊,1985,(4):3739.43 浙江医科大学.传染病学流行性出血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0.230.4 张珍玉.下法的临床运用与体会J.中医杂志,1990,(5):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