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例剥脱性皮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067378 上传时间:2018-05-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例剥脱性皮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1例剥脱性皮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1例剥脱性皮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1例剥脱性皮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1例剥脱性皮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例剥脱性皮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1 例剥脱性皮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摘要】 目的 探索并积累治疗剥脱性皮炎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 21 例剥脱性皮炎的患者,实施严格的保护性隔离,预防感染,正确的心理疏导,加强皮肤、黏膜的护理及合理饮食指导和健康宣教。结果 21 例患者治疗后,6 例痊愈出院,占28.57%;11 例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占 52.38%;1 例转院治疗,占 4.76%;3 例因其原发病自动放弃治疗出院占 14.29%。 结论 对剥脱性皮炎患者实行严格的保护性隔离,加强皮肤、黏膜的护理,正确的心理疏导及合理饮食指导,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皮炎剥脱性 护理剥脱性皮炎为严重型药物性皮炎,起病急

2、,常伴有寒战、高热,患者全身皮肤脱屑呈鳞片状或落叶状,手足部则呈手套或袜套状剥脱,炎性显著,重症患者可因全身衰竭或继发感染而死亡1。我科于 2003 年 1 月2008 年 12 月共收治 21 例患者,现将护理配合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21 例患者中,男 13 例,女 8 例,年龄 2087 岁,平均 53.6 岁,住院时间319 天,平均 13.8 天。本组 5 例患者过敏源明确,16 例继发于药物过敏(具体药物不详)。本组患者入院时 20 例表现为不同程度全身广泛性皮肤潮红、肿胀、水疱、糜烂,尤以颈部、胸腹部为重。另外例因疱疹外敷中草药致皮肤过敏,表现为颈部、双上肢、上半身躯干的皮肤潮红

3、、肿胀、水疱、糜烂、大片皮肤剥脱、糜烂面有黄色分泌物。其中 12 例患者不同程度口腔黏膜糜烂,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水肿。221 例患者均有不规则发热,体温 37.538.9。其中 4 例有原发病糖尿病,1 例新发现糖尿病,4 例有原发病慢性肾功能衰竭,3 例有原发病痛风性肾病,2 例有原发病银屑病,2 例有原发病肝功能损害,1 例伴有心功能不全等,5 例合并有 3 种以上原发病。所有患者均及时去除病因及停用一切可疑药物。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并抗过敏治疗,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时补充营养成分,精心的皮肤护理及合理饮食指导。21 例患者治疗后痊愈 6 例,占 28.57%,好转 11

4、例,占 52.38%,转院治疗 1 例,占 4.76%,因其原发病复杂而自动放弃治疗 3 例,占14.29%。2 护理2.1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 因患者不规则发热,需及时监测生命体征,高热时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予药物降温。密切观察患者皮肤颜色,有无新发皮损、皮肤红肿,皮肤剥脱有无减轻,渗液有无减少,口腔黏膜糜烂表面有无好转,眼结膜充血、水肿有无消退,分泌物有无减少。了解原发病史,观察原发病的症状有无好转或加重,并详细做好病情记录,为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本组有 11 例患者入院第 7 天眼睑水肿、结膜充血、皮肤肿胀开始消退,糜烂表面日渐收敛缩小。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长时间、大量使用

5、糖皮质激素患者,要注意观察副反应,是否有腹痛或黑便等。2.2 心理护理 剥脱性皮炎病人起病急,病情较重,经常反复,病程较长,且皮肤瘙痒症状明显,影响患者的情绪、睡眠和日常生活。况且由于患者对本病知识了解不多,一旦住院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心理。本组 5 例患者因治疗时间长,一活动皮肤剥脱疼痛,不敢活动,再加上治疗费用大,因此对生活、治疗都失去信心,表现为情绪低落,拒绝治疗。针对这些心理状态,我们耐心、反复与病人沟通,3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鼓励病人倾诉内心的感受,减轻病人心理负担,安定病人情绪,操作时动作宜轻柔、准确,生活护理更应细心周到,尊重病人,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并介绍本科以往的治疗经验

6、及成功病例,向患者说明疾病的过程,使其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水平,端正对待疾病的态度。逐渐取得患者的信任, 从而消除患者顾虑,配合治疗和护理。2.3 建立良好静脉通道 建立静脉通路,保证患者用药。由于病人都有大面积表皮脱落,静脉穿刺及固定都非常困难,为了避免反复穿刺加重皮损及增加病人痛苦,采用浅静脉留置针的方法,静脉输液时尽量不使用止血带,不用胶布固定或胶布固定应避开皮损,用绷带作环形固定。2.4 预防及控制感染 感染是剥脱性皮炎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出现,患者很可能出现败血症,全身衰竭而死亡。2.4.1 严格执行保护性隔离 因患者全身广泛皮疹、水疱、皮肤脱落、渗出较多,人体的天然保护屏障已被破坏,

7、这时加强消毒隔离、防止继发感染是最关键。因此最重要的是做好保护性隔离:病人尽可能安置在单间,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换气,温湿度适宜(温度 2224,湿度 50%60%)。适中的温湿度有利于皮肤干燥,减少渗出。限制探视人数,限制有任何感染的人探视。病室空气消毒,每天 2 次,每次 30min,每日用 500 mg/L 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桌面,1000 mg/L 含氯消毒液拖地 2 次,每周做空气监测。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要严格无菌。专人护理,固定医疗用品,减少进出病房次数,既能保证病人充足的休息,又有利于防止交叉感染。被褥和棉垫、衣服均应高压灭菌,并为纯棉制品,质地柔软,及时更换渗湿的床

8、单和纱布垫。勤修剪指甲并修平,防抓伤皮肤。42.4.2 皮肤护理2.4.2.1 皮损的护理 剥脱性皮炎的皮损护理是至关重要的治疗手段,能有效地保证治愈和预防感染的发生2。病人采用暴露疗法,由于全身大部分皮肤脱落,表皮显露对冷空气较敏感,在进行护理换药操作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坏死上皮及时清除,无菌剪刀剪去翘起上皮,糜烂面用 0.05%洗必泰液清洗创面,然后用生理盐水清洗,再外涂聚维酮碘软膏,每天 2 次。糜烂面感染用 3%双氧水液清洗创面,再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然后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湿敷或 3%硼酸溶液湿敷。及时清理脱落的痂皮及脱屑,保持床单干燥、整洁柔软,每天更换 2 次,污染时随时更换

9、。定时翻身,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发生褥疮,在身体受压部位垫消毒棉垫或海绵垫。本组中有 5 例患者因为疼痛不敢活动,致臀部及尾骶部经常受压,大部分皮肤剥脱溃破,有大量渗液渗血,每 12h 协助患者变换体位 1 次,溃破处渗液逐渐减少,使臀部及尾骶部皮肤保持干燥,控制皮损发展,促进皮肤恢复。2.4.2.2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每天用温凉开水清洗皮肤 1 次,皮疹无溃破可交替涂炉甘石洗剂及皮炎平软膏,病人如有明显皮肤发痒,应避免搔抓皮肤,予采取有效止痒措施。适当服用抗组织胺药物,镇静脱敏,外擦无刺激的止痒剂,如炉甘石洗剂等,以免影响饮食及睡眠。潮湿的皱裂部位予扑 5%硼酸粉保持干燥。清理创面时尽量保护

10、水疱,勿使其破裂,大疱未破者,在无菌操作下抽疱液。用已消毒的支被架支起被子,以减少被褥与皮肤创面的摩擦,进行全身暴露干燥疗法,四肢置于适当伸张位,利于通风。2.5 黏膜护理52.5.1 眼部护理 本组患者有 12 例眼结膜充血、水肿、分泌物较多,每日用生理盐水轻轻擦拭洗净,教育患者不要用手揉眼睛,并用地塞米松磷酸眼药水及泰利必妥眼药水交替滴眼,每日 2 次,睡前涂四环素眼膏。 2.5.2 口腔护理 12 例口腔黏膜糜烂,进食较困难,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口腔及创面,每天 2 次,再用朵贝氏液漱口,每日 34 次,口唇予涂碘甘油,操作时动作轻柔,避免损伤黏膜出血或加重疼痛。2.5.3 外阴部护理 本

11、组 2 例因外阴部皮肤大块糜烂、剥脱,为减少尿液的刺激,防止感染,我们采用了留置尿管,每日用 0.02%呋喃西林 500ml 冲洗膀胱,并用 3%的硼酸溶液清洗湿敷外阴,再在外阴部涂擦红霉素眼膏,每天 2 次。保持患处清洁,卧床休息,减少活动。2.6 饮食护理 急性期的病人,口腔黏膜糜烂较重,加上大面积皮肤剥脱,渗出,散发大量热量及丢失大量蛋白质,造成低蛋白血症。饮食主要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肪的流食为主,宜少食多餐,忌辛辣刺激热烫的食物,根据病情选择易吞咽、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开始予纯牛奶、豆浆、蔬菜汁、果汁、无渣鸡汤,根据病情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软食,鼓励多饮水,以促进毒物排泄,防

12、止因较多渗出而引起的失水现象。通过饮食护理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必要时给予静脉滴注氨基酸、人血白蛋白或输血浆,加速治愈。2.7 健康指导 对治疗好转出院病人,指导其定时定量服药,并在家做好皮肤护理,预防皮肤感染,巩固治疗,不适随诊。在痊愈初期,要避免使用肥皂和热水擦洗,也要防止直接暴露于阳光下,保持皮肤清洁,宜用温水洗浴,勤换内衣裤。避免用力摩擦皮肤和黏膜,以防损伤皮肤。要坚持服药,防止自行停用激素类药物6引起反弹,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用药后出现皮肤瘙痒、红斑等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指导患者出院后切记不可再接触过敏药物,在门诊病历写下致敏药物名称,交与患者或家属保管。嘱患者在今后就医时应带病历并

13、告知医生,不要再使用导致本次重症药疹的致敏药物,对结构类似或同一类药物也要慎重。3 讨论剥脱性皮炎是某种药物进入人体后,引起全身皮肤和黏膜发生弥漫性潮红、肿胀、发热、脱屑等一种最严重的药物皮炎。重者可伴发支气管肺炎、肝肾功能不正常、皮肤感染,甚至败血症。本组患者经过有计划制定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3,并在常规清洗创面基础上加用聚维酮碘软膏、聚维酮碘属碘伏类消毒剂,其中的1-乙烯基-2-吡咯烷酮均聚物为表面活性剂,有助于溶液对物体的润湿和穿透,从而加强碘的杀菌作用,能有效减少渗液,促进创面修复,促进肉芽组织生长4,有利于药疹创面愈合,缩短了疗程,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病死率。本组患者在院时未发现败血症

14、、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但 3 例因其原发病复杂而自动放弃治疗,1例转院治疗。对该病的预防宣教、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十分重要,直接影响其疗效及预后,如本组 1 例患者因服用多种药物出现皮肤瘙痒、红斑仍继续用药 3 天,致重度剥脱性皮炎,另外 1 例患者曾服用甲硝唑过敏,仍再次使用,致剥脱性皮炎。严格执行保护性隔离,预防感染是护理剥脱性皮炎的关键,而恰如其分的饮食指导和正确的心理护理,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参考文献】1 陈洪泽.皮肤性病学M.4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60-65. 2 彭雅.重症多形红斑患儿护理体会J.中国皮肤病性病杂志,2002,16(1):750.3 胡泽芳,陈瑾,李惠.重症药疹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2):1762-1763.4 蒋瑛霞.188 例糖尿病足溃疡的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2):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