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婷颗粒对LPS诱导小鼠脾细胞产生IL-1β的影响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031988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妍婷颗粒对LPS诱导小鼠脾细胞产生IL-1β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妍婷颗粒对LPS诱导小鼠脾细胞产生IL-1β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妍婷颗粒对LPS诱导小鼠脾细胞产生IL-1β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妍婷颗粒对LPS诱导小鼠脾细胞产生IL-1β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妍婷颗粒对LPS诱导小鼠脾细胞产生IL-1β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妍婷颗粒对LPS诱导小鼠脾细胞产生IL-1β的影响(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妍婷颗粒对 LPS 诱导小鼠脾细胞产生 IL-1 的影响【摘要】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妍婷颗粒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脾细胞产生白介素-1(IL-1)的影响,初步探讨妍婷颗粒对慢性盆腔炎免疫调节的内在机制。方法对经 LPS 诱导的小鼠脾细胞给予不同浓度妍婷颗粒含药血清进行干预,用 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 IL-1 含量,用 RT-PCR 法检测细胞中 IL-1 mRNA 的表达。结果正常小鼠脾细胞合成和分泌少量 IL-1,经 LPS 诱导后 IL-1 分泌量明显升高(P0.01),IL-1 mRNA 表达增强。不同浓度妍婷颗粒干预呈剂量依赖方式降低 LPS 诱导的小鼠脾细胞 IL-1 的分泌

2、量与表达(P0.01)。结论妍婷颗粒具有抑制 LPS 刺激小鼠脾细胞产生 IL-1 的作用,据此推测妍婷颗粒抗炎、免疫调节作用机理可能与其抑制脂多糖介导的 IL-1 释放有关。 【关键词】 妍婷颗粒 脂多糖 小鼠脾细胞 白介素-1妍婷颗粒方为导师侯丽辉教授多年临床经验与中医理论相结合,总结出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经验方,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多年,且疗效显著。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有缠绵不愈、易于复发的特点,近年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对慢性盆腔炎的认识与研究日益广泛和深入。IL-1 具有广泛的免疫调节、致热、介导炎症等作用,是慢性盆腔炎发生发展的一种重要细胞因子。本研究观测妍婷颗粒对 LPS

3、 诱导小鼠脾细胞产生 IL-1 的影响,从分子免疫学角度探讨妍婷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机理和有效性。1 器材21.1 仪器与试剂超净工作台(苏州净化), 二氧化碳培养箱(SHELLAB), 台式高速离心机(BECKMAN), 电热鼓风干燥箱(天津泰斯特), AB204 型电子天平(Sartorius),磁力加热搅拌器 78-1(江苏金坛), 双蒸水馏器(MILLI-Q),752 型分光光度计(上海菁华科技仪器有限公司), PCR 仪(Eppendorf), 稳压稳流电泳仪(北京市六一仪器厂)。改良型 RPMI-1640 培养液(Hyclone),胎牛血清(杭州四季青),D-PBS(北京中山金桥)

4、, LPS (Sigma),Trizol(Lnvitrogen), 引物(Sangon), 氯仿(天津市天大化学试剂厂),异丙醇(天津市恒兴化学试剂制造有限公司),琼脂糖(Solarbio),PCR 所需试剂购自 Promega 及 TakaRa 公司,ELISA 试剂盒(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1.2 动物 68 周龄昆明雌性小鼠,体重 2025 g,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1.3 药物 妍婷颗粒方组成:丹参、赤芍、元胡、三棱、莪术、红藤、败酱草、皂刺、川楝子。药物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制剂室,制成中药颗粒剂,蒸馏水溶解,最后浓缩含生药浓度为 1.75 g/ml。2

5、 方法2.1 含药血清的制备取体重 2025 g 的正常昆明雌性小鼠,按人鼠体重比换算后,以妍婷颗粒方灌胃(20 ml/kg,约相当于成人用量的 7 倍),2 次/d ,连续 3 d,最后 1 次给药后 2 h,颈动脉取血,以 2 000 r/min 离心 5 min,分离血清,并于57灭活(30 min),20冻存备用1。2.2 小鼠脾细胞的分离培养小鼠颈椎脱位处死,置 75%乙醇中浸泡 35 min,3仰卧位,无菌取脾脏,用 D-PBS 液冲洗,置于平皿中,移入超净工作台,再以滤过的 D-PBS 快速、充分洗涤后,置于烧杯上的 200 目不锈钢网,将脾组织用眼科剪剪成小块,用注射器芯研磨脾

6、,至脾呈白色絮状,D-PBS 液冲洗过滤脾细胞,收集细胞悬液无菌离心管中,1 500 r/min 离心 10 min,使细胞沉淀,弃上清,再以 D-PBS 液洗涤细胞 2 次,RPMI-1640 培养液洗涤细胞 1 次(均以 1 500 r/min 离心 10 min)。以 RPMI-1640 培养液(含 10%胎牛血清,含有青霉素、链霉素各 100 u/ ml)悬浮细胞,0.4%台盼蓝染色显示活力,细胞存活数大于 90%,调整细胞密度,按1106/ml 密度接种细胞,置 37,5%CO2 培养箱中培养。培养 12 h 后加 LPS 及不同浓度妍婷颗粒进行干预(LPS 浓度为 10 gml2;

7、妍婷颗粒浓度分别为培养基的 5%,10%,20%1)。2.3 实验分组实验分组为正常组;LPS 处理组(10 gml);5%妍婷颗粒LPS处理组;10%妍婷颗粒LPS 处理组;20%妍婷颗粒LPS 处理组。2.4 实验检测给予 LPS 及妍婷颗粒干预 24 h3后收集上清及细胞。2.4.1 培养液上清中 IL-1 含量测定收集上清液20冰箱保存,按 ELISA 试剂盒说明进行检测。2.4.2 RT-PCR 法检测细胞中 IL-1 mRNA 的表达用 Trizol 提取细胞总 RNA,测总 RNA 纯度和含量,逆转录成 cDNA, IL-1 的上游引物为:5-AGG CTC CGA GAT GA

8、A CAA-3;下游引物为: 5-AAG GCA TTA GAA ACA GTC C-3, 产物长度为 464bp, PCR 总反应体为 25l。扩增条件为:95预变性 5 min,然后在90 30 s,52.5 30 s,72 30s 条件下循环 3035 次,最后 72延伸 10 min。PCR 产物以 15 g/L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自动凝胶成像分析仪下观察并保存4图像,IL-1 相对含量以“(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密度/GAPDH 表达密度)100%”表示4。2.5 统计学分析实验数据用s 表示,采用 SPSS11.0for windows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9、。 3 结果3.1 各组细胞上清液 IL-1 浓度变化 LPS 组分泌 IL-1 比正常组多,差异有显著性(P0.01 ) 。含妍婷颗粒组(5%妍婷颗粒10g/ ml LPS,10%妍婷颗粒10g/ ml LPS,20%妍婷颗粒10g/ ml LPS) IL-1 分泌量比 LPS 组低,差异显著性逐渐增强( P0.05,P0.05,P0.01)。见表 1。表 1 妍婷颗粒对 LPS 介导小鼠脾细胞分泌 IL-1 的影响(略)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 LPS 组比较,P0.05,P0.05,P0.013.2 RT-PCR 检测细胞中 IL-1mRNA 的表达正常组 IL-1mRNA 的表达较

10、弱,LPS 组 IL-1mRNA 的表达明显增强,含妍婷颗粒组 IL-1mRNA 的表达逐渐减弱。见图 1。图 1 妍婷颗粒对小鼠脾细胞 IL-1 mRNA 表达的影响(略)4 讨论慢性盆腔炎往往是多种病原体的混合感染,其中包括大肠杆菌、脆弱类杆菌、淋病奈氏菌、沙眼衣原体等多种革兰氏阴性菌(G-),脂多糖(LPS)是革兰氏阴性菌(G-)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因子5。LPS 也称细菌内毒素,是构成革兰氏阴性菌5(G-)细胞外壁的主要成分,可以从活体菌上缓慢释放,菌体破碎后大量释放到周围环境中6。LPS 是一种有效的免疫刺激剂,也是机体天然免疫系统识别的主要靶分子,它通过持续刺激机体细胞系统,可被宿主

11、脂多糖结构识别受体(如信号识别受体 TOIL 样受体 4,TLR4)识别,从而激活一系列信号转导通路,激发免疫应答,诱导细胞因子(如 IL-1、TNF- 等)的转录表达,产生炎症级联反应。实验已证明,LPS 可诱导单核细胞、巨噬细胞、B 细胞等多种细胞产生炎症反应7。本实验据此建立免疫炎症模型8,探讨中药妍婷颗粒免疫调节、抗炎治疗的机理和有效性。细胞因子是一种由细胞产生的,具有调节细胞功能的高活性、多功能的蛋白质多肽分子,其功能为调控细胞增殖、生长、分化和代谢活动9。白介素-1(IL-1)不仅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是体内调节免疫和炎症反应的中心介质,也作为神经递质和生长因子参与机体多个系统的

12、病理生理活动。近年对 IL-1 的研究日益深入,其在各系统中的作用与机制得到相应证实,为一些临床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有力依据。IL-1 主要由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产生,B 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在LPS 等刺激剂作用后,合成和分泌大量 IL-1(主要是 IL-1 为主)10。IL-1 被称为前炎症因子11,机体受到感染或创伤时,由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最早产生的细胞因子 IL-1,启动炎症级联反应,刺激体内多种细胞产生各种趋化因子(如补体片断 C5a,白细胞三烯 LTB4,中性阳离子蛋白),促进多种免疫分子(如 TNF-,黏附分子等)基因表达和中性粒细胞释放炎症蛋白、炎症介质(如组胺、缓激肽、前列腺

13、素),这些细胞因子在慢性盆腔炎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医学认为慢性盆腔炎的发生多由于经期、产后摄生不慎,感受湿、热、寒邪乘虚客于冲任、胞宫,邪正交争,气血运行不畅,搏结成瘀所致,血瘀气滞是本病6发病关键,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方面有副作用小、疗效高的优势。妍婷颗粒方为导师侯丽辉教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经验方。方中赤芍、丹参清热凉血,活血祛瘀,调经止痛;延胡索、三棱、莪术、川芎共奏活血散瘀,行气消积止痛之功;红藤、败酱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皂角刺托毒排脓,活血消肿。诸药合用,共同达到行气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抑制免疫炎症因子 IL-1 的释放。现代药理研究证明12,妍婷颗粒方组成药物具有抗菌、

14、抗炎、改善血液流变性、抑制结缔组织增生,使纤维溶解,抑制凝血,增强免疫的作用。本实验结果也表明,妍婷颗粒具有抑制免疫炎症因子 IL-1 合成和释放的功效,至于其调节免疫、抑制炎症反应的具体环节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 张玉环,陈保疆,王 萍,等.健脾补肾方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小鼠脾细胞周期影响J.天津中医药,2006,23(1):51.2 刘永平,管茶香,白洪波,等.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 LPS 诱导肺泡巨噬细胞分泌 MMP-9 的影响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7,23(2):211.3 杨明炜,陆付耳,李鸣真,等.热毒清对内毒素体内、外诱生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5、2000,6(8):19.4 宋晓宇,郑宁宁,孙 杰.RNA 干扰对小鼠脾淋巴细胞 TNF2A 表达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7,36(3):285.5 宋庆贺,于欣平,陈苏民,等.人 Lrp 蛋白在细胞中的定位及 LPS 对其表达的影响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6,22(7):542.76 杨 帆,杨秀荣.脂多糖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动力学分析J.分析化学研究报告,2007,35(5):677.7 李同丽,李 源,张革化.细菌脂多糖诱导离体鼻黏膜上皮细胞致炎后p38MAPK 的活性变化及意义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19(13):607.8 吴 丽,张玲玲,孙妩弋

16、,等.国产白介素-1 受体阻滞剂对胶原性关节炎大鼠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新药杂志, 2005,14(3):295.9 王晓梅,郑世江,李 静,等.溃结宁合剂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 IL-1 和 IL-4 的影响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17(5):18.10 刘立峰,刘玉和,沈维高,等.白细胞介素-1 的结构、来源、分布、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7(5):416.11 周 刚,刘利民,孙学科,等.白细胞介素-1 基因多态性与疾病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7,23(2):190.12 张恩虎.实用临床中药手册,第 1 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