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花楸的生药学研究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031700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山花楸的生药学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天山花楸的生药学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天山花楸的生药学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山花楸的生药学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山花楸的生药学研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天山花楸的生药学研究【摘要】 目的研究和利用蔷薇科天山花楸。方法采用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定方法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结果描述、绘制了天山花楸性状、显微特征,建立其理化鉴别方法。结论 为制定天山花楸质量标准和利用该生药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天山花楸; 生药学鉴定 天山花楸为蔷薇科花楸属植物,多年生小乔木或灌木,主产于新疆,于 1980载入新疆药品标准1,为维吾尔和哈萨克族民间常用药物。研究显示,天山花楸枝叶、果实兼有止咳、平喘、强心等多种药理功效,并且毒性很低2。目前,花楸属药用植物的资源开发利用仍处于初步阶段,有关天山花楸生药学以及化学成分的基础研究少有报道。1 器材样品采自石河子南

2、山东大塘,经李鹏副教授鉴定为 Sorbus tianschaneca Rupr.3;岛津 UV 2401 紫外分光光度计;对照品苦杏仁苷、芦丁、槲皮素、绿原酸购于南京青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2 性状鉴定2.1 叶奇数羽状复叶,小叶 68 对,卵状披针形,长 36 cm,宽 11.8 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叶缘锯齿状,近基部全缘,两面无毛,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略浅。质脆,味微苦。见图 1。2.2 果实类球形,直径 0.81.2 cm,果柄长 0.92 cm。表面皱缩,红色,多数2顶端残留花萼。体轻,果皮质柔韧。种子 10 枚,扁平,质脆,子叶 2 枚。味酸、苦。见图 2。3 显微鉴别3.1 叶

3、粉末黄绿色。常见草酸钙簇晶,棱角较钝,直径 812 m。非腺毛多见,单细胞,一种甚长,有褶皱,多断裂;一种细胞腔明显,长约 60240 m。气孔不定式,部分副卫细胞及表皮细胞壁呈现连珠状加厚。螺纹导管多见,直径 1020 m。表皮细胞多角形,栅状组织细胞顶面观类球形,内含淡黄色或黄棕色分泌物。见图 3。图 1 天山花楸叶(略)图 2 天山花楸果实(略)3.2 果实粉末砖红色。石细胞易见,常多个聚集,多角形或椭圆形,直径60100 m,纹孔和孔沟明显。非腺毛单细胞,一种细长,多断裂;一种腔明显,长约 40180 m。导管主为螺纹导管。厚壁细胞长方形,壁不均匀加厚。草酸钙簇晶棱角尖锐,直径 512

4、 m。分泌道长管道状,内含淡黄色分泌物。纤维长梭形,两端尖锐,外壁微波状,孔沟稀少,直径 1630 m。种皮栅状细胞成片,长条形,侧壁上部增厚,中下部较薄。种皮支持细胞不规则或三角形,胞腔明显。外果皮细胞多角形,有些壁呈连珠状增厚内含油滴。见图 4。图 3 天山花楸叶粉末特征(略)图 4 天山花楸果实粉末特征(略)34 理化鉴别4.1 盐酸-镁粉反应取叶和果实粗粉,分别用乙醇温浸,滤液中加入少许镁粉及数滴浓盐酸,两溶液均显红色。4.2 苦味酸钠试约反应取叶或果实粗粉,用水润温加热,试纸均变成砖红色。 4.3 薄层层析称取叶与果实粗粉各 2 g,加 20 ml 乙醇,超声 15 min,过滤,滤

5、液与相应对照品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 板上,作以下薄层层析。4. 3.1 以取绿原酸、金丝桃苷、芦丁为对照品,醋酸乙酯丙酮甲酸水(53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 2%三氯化铝乙醇溶液,加热显色,置于紫外灯(254 nm)下观察,样品与对照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见图 5。4.3.2 以槲皮素为对照品,甲醇甲酸(101)为展开剂展开,喷以 2%三氯化铝乙醇溶液,加热显色,样品与照品相应位置上显黄绿色斑点4。见图 6。4.3.3 以苦杏仁苷作为对照品,氯仿醋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05放置 12 h 后,萃取后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磷钼酸硫酸溶液,加热显色,样品与对照

6、品相应位置上显蓝色斑点5。见图 7。1.金丝桃苷 2.绿原酸 3.芦丁 4.果实提取液 5.叶提取液图 5 金丝桃苷,绿原酸,芦丁对照薄层色谱(略)图 6 槲皮素对照薄层色谱(略)4图 7 苦杏仁苷对照薄层色谱(略)4.4 紫外光谱取天山花楸叶与果实的粗粉各 1 g,加乙醇 20 ml,室温浸泡 2 h后,过滤,稀释,在 200400 nm 处进行紫外光谱扫描。结果显示,叶在 216 nm,325 nm 处有最大吸收,果实在 220 nm 处有最大吸收,见图 8。1.叶提取液 2.果实提取液图 8 天山花楸紫外图谱(略)5 讨论通过对天山花楸的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别,其性状、显微特征明显,理化鉴

7、别表明其含多种黄酮类成分及氰苷类化合物,以上均具有生药学鉴定意义。为天山花楸质量标准的制定及资源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参考文献】1 新疆自治区卫生厅.新疆自治区药品标准S.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4.2 于 明,李 铣.花楸属植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4,6(5):364.3 陈 坚,王 岩,艾买提江,等.天山花楸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初报)J.中国中医学杂志,2001,7(增刊):45.4 刘 艺,翁幼武,张 琦.HPLC 法测定天山花揪枝叶中槲皮素含量J.广西医学,2005,27(6):839.55 开丽曼达吾提,哈及尼沙吾甫尔.天山花楸中苦杏仁苷的分离鉴定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3,26(6):6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