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的语体渗透和交融现象分析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027589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报告文学的语体渗透和交融现象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报告文学的语体渗透和交融现象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报告文学的语体渗透和交融现象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报告文学的语体渗透和交融现象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报告文学的语体渗透和交融现象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报告文学的语体渗透和交融现象分析摘要语体一经形成,就会固定下来,成为一种稳定长效的功能域。但它同其它语言现象一样,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出现了许多以不同语体功能域中语文体式和功能手段的交融作为实现手段的新兴文体,诸如报告文学、新闻特写等等。本文拟从语体角度以报告文学为例来分析语体的渗透和交融现象。 关键词报告文学语体渗透交融 “语体是运用民族共同语的功能变体,是适应不同交际领域的需要所形成的语言运用特点的体系。 ”语体是在语言运用中产生的,它一经形成,就会固定下来,规范人们的语言运用,成为一种稳定长效的功能域。但语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同其它语言现象一样,也是一个历史

2、范畴。在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中,由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思维的日趋复杂精密,各种语言表达体系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言语交际日益发展的需要。诸如语体中的新闻语体,为了满足大众传播的目的,以不同语体功能域中语文体式和功能手段的交融作为实现手段,形成了许多新兴文体,像报告文学、新闻特写等等。下面就从语体角度以报告文学为例来分析语体的渗透和交融现象。 一、语体渗透和交融的可能性和条件 现代汉语的语体系统是由不同的语体类型构成的。一般说来,语体内部通过语言要素和非语言要素的组合构成系统。语言要素中从词语、句子到句群组合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使它和其它语体区别开来。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语体系统一般是封闭的,但是

3、语体系统的某些要素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历史的进程中,有些过时的要素逐渐消失,有些新生的要素不断充实进来。任何语体都是不断地吸收其它语2体的某些特有的表达手段而得到充实、丰富和发展的。语体系统的存在,靠的就是封闭性;语体系统要发展,又必须借助于渗透性。这就为语体系统的渗透和交融提供了可能和条件。 在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中,由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思维的日趋复杂精密,各种语言表达体系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言语交际日益发展的需要。诸如语体中的新闻语体,为了满足大众传播的目的,以不同语体功能域中语文体式和功能手段的交融作为实现手段,形成了许多新兴文体,像报告文学、新闻特写等等。新闻语体的这种与时俱进

4、的交融功能既反映了语体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又体现了语体体系内部构建的客观规律。 二、报告文学的语体的渗透和交融现象分析 (一)报告文学的本质特征。 “报告文学是新闻与文学联姻的产儿,是处于新闻与文学之间的一种边缘体裁,高尔基称他为介乎于调查报告与短篇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 ”顾名思义,报告文学是报告与文学的“杂交体”,它既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又区别于其它的文学样式。报告文学由新闻与文学结缘的性质决定了它同时具有新闻性、文学性和政论性。 1、新闻性。世界著名报告文学评论家巴克在基希及其报告文学一文中说过:“报告文学的物质基础,就是报纸,它的存在是为了要给读者以新闻。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报告文学的新

5、闻特性,即报告文学的题材和内容要具有新闻价值。具体体现在及时性和真实性上。 新闻讲究时效,要求作者以最快的速度把生活中新近发生的事情及时地传达给读者。 报告文学作为文学的轻骑兵和侦察兵,要求对于生活中发生的事变及时作出反响。如果贻误时机,时过境迁,作用和影响就会大大减弱。 32、文学性。报告文学由于它的新闻性区别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又由于它的文学性区别于一般的新闻通讯。茅盾说过:“报告的主要性质是将生活中发生的某一事件立即报道给读者大众。题材既然是发生的某一事件,所以报告有浓厚的新闻性;但它跟报章新闻不同,因为它必须充分的形象化。必须将事件发生的环境和人物活生生地描写着,读者便就同亲身经验,而且

6、从这具体的生活图画中明白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茅盾的精辟论述讲明了报告文学新闻性与文学的形象性互为依存、高度统一的特质。 3、政论性。报告文学的主要任务是“如实地报道”,但作为文学又不能不倾注于作者的感情。报告文学家已不满足于“从旁议论”,要走进事件与人物之中,以“当事人”的身份,跟读者侃侃而谈。这一点又是消息、通讯等新闻样式所不具备的。作为有强烈政治责任感、对党和人民群众具有深厚感情的、严肃的作家,他总是站在时代的最前列,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热情地讴歌美好的新生事物,促使它迅速成长壮大,无情地鞭挞旧事物,以加速它的灭亡。报告文学的政论色彩,不仅体现在主题思想和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性上,

7、也体现在作家对议论的运用上。 4、交融性。报告文学从一诞生开始就表明了新闻和文学双重特色的文体特征,所以有人认定它就是有新闻性的文学体裁。报告文学用文学的形式真实地记录时代风云的变幻,描绘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历史事件,刻画社会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是当代的一面镜子,是时代的艺术。 报告文学全面借用了文学中小说、散文、戏剧等体式的艺术手段,以求对事件或人物进行多角度的立体透视。它既保持着新闻的本色和对社会广泛渗透的优势,又借助文学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来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精彩片段,感人至深,以至于“最可爱的人”与志愿军战士成为同义的称谓。 4(二)报告文学的语体的渗透和

8、交融。从报告文学的交融性中我们不难看出,语体的渗透和交融是客观现实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语体本身发展的要求和动力。 1、语体的渗透。语体渗透是指在一种语体的言语作品中渗入了其它语体的某些语体成分,但并未改变原语体的本质特色的一种语体现象。语体的渗透是交际领域分化的结果,也是语体自身不断发展完善的结果。在现代开放型的社会中,各语体之间的渗透也日益普遍。比如在新闻领域,除新闻语体外,还有文艺语体、政论语体各大语体亲密无间的渗透。 2、语体的交融。语体交融是指两种语体双方的构成要素或成分彼此交融的一种语体现象。它和语体渗透的区别是:语体渗透是指一种语体中包含着另一种语体的某些成分,仍以一种基本语体为主

9、,渗透进其它语体的成分,但这并未改变原基本语体的本质,渗透后仍然归属原语体,并没有形成新的语体;语体的交融就不同了,它是指语体间互相渗透的成分较多,而且融合得十分紧密,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语体。 不言而喻,报告文学作品非同凡响的艺术感染力和社会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文学手段的鼎力相助,也是语体的渗透和交融的积极结果。 (三)报告文学的跨语体功能域交融特征。报告文学是新闻语体与文艺语体等亲密接触发展出的跨语体功能域交融后产生的新兴文体。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近代社会生活发展的产物,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更是新闻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因为新闻要达到大众传播的目的,除了要符合事实的真实性,以理服人,还

10、要以形象打动人。于是,为了追求信息传播的形象性、有效性,新闻便求助于文艺语体,吸收大量的文学创作要素,采用文学表现手法来写作,使新闻报道的语言不仅仅有客观理性的叙述文字,还增加了生动形象、清新明快、富有感染力的描绘文字。另外,报告文学还大胆借用政论语体的各种元素,使作品的分析更为深刻,说理更5为透彻。所以说, “报告文学是新闻、文学、评论的杂交,是一种文艺性的真实报道。3” 由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语体的渗透和交融的过程也是各语体之间互为补充、不断完善自身的发展变化的过程。它们的出现正说明了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事物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彼此之间互相影响、互相融合,所以语体之间的渗透和交融现象正是语体得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必然。 参考文献 1袁晖,李熙宗.汉语语体概论.商务印书馆,2005.3 2张德明.报告文学的艺术.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3 3.茅盾.关于“报告文学”.中流,1937;(11) 4.李良荣著.新闻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