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年中国电影电视艺术研究发展报告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024893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2010年中国电影电视艺术研究发展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09-2010年中国电影电视艺术研究发展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09-2010年中国电影电视艺术研究发展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09-2010年中国电影电视艺术研究发展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09-2010年中国电影电视艺术研究发展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2010年中国电影电视艺术研究发展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2010年中国电影电视艺术研究发展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09-2010 年中国电影电视艺术研究发 展报告关键词: 中国 电影 电视艺术 研究进展 年度报告摘要:20092010 年,在中国经济全球崛起的语境中,主流文化与中国主流大片的议题日益受到重视,中国电影理论研究注重体系化与实证化。电视艺术研究在聚焦谍战剧、家庭伦理剧等电视剧创作的同时,对泛娱乐化的生态环境的反思以及纪录片、动画片的研讨也日趋深入。上编:电影学研究综述一、中国电影史研究与以往中国电影史研究侧重宏观的影史描述不同,2009-2010年的中国电影史研究更加注重微观的史料解析与专史研究。在影史研究上形成了一种区域性、层次性、多角度、多类型的电影史解读方式。范志忠国产现代战争片的

2、叙事内涵与美学嬗变(当代电影2009 年 10 期)认为,国产现代战争片从“十七年”着重于国家意识形态的教化与传播,演变为新时期以来对人性的呼唤与现代意识的探索。随着中国电影的市场化转型,国产战争片叙事进入多元化时代,既诞生了弘扬主旋律的史诗巨片,也催发了颇具后现代色彩的喜剧战争片。越来越多的国产战争片正走出历史的悲情,致力于建构更富于人性化的影像世界。陈晓光、车琳的新中国电影 60 年:社会阶层变迁与银幕主流形象流变(当代电影2010 年 1 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 60 年来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塑造问题。储双月新中国 60 年电影中的“家庭空间”的呈现(当代电影2010 第 3 期)、郭亮亮、段

3、鸣2鸣形象的焦虑中国电影语境中民族情绪的一种缘起(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 年 3 期)针对早期好莱坞电影中对华人形象普遍丑化的情况,分析中国早期电影语境中民族情绪的某种缘起。在专著方面,杨艳、徐成兵的民国时期官营电影发展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以第一手的历史资料为依据,全面梳理了民国时期官营电影的历史发展脉络,系统论述了民国时期官营电影的相关理论和创作实践。袁庆丰的黑白胶片的文化时态:1922-1936 年中国早期电影现存文本解读(上海三联书店, 2009)选取了 1922-1936 年底公映而现存的 36 部中国影片,将其分类为旧市民电影、左翼电影、新市民电影、政府主旋律电影、国

4、防电影和新浪潮电影来进行文本分析,开拓出被遮蔽的社会形态与话语空间。屠明非的电影技术艺术互动史:影像真实感探索历程(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以技术手段为视角,别开生面地勾勒出影像百年的另一行足迹。彭骄雪的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简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分析了民国时期的教育电影作为特定时期的一种特殊电影现象,丰富了民国电影的历史图景。刘小磊的中国早期沪外地区电影业的形成(1896-1949)(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采用中国电影地方制研究视角,以“电影在中国的传入”作为论述的基本切入点,将研究触角伸向除上海这一中国早期电影产业中心之外的其他地区,系统且全面的阐述了中国早期地方电影制作

5、业、放映业、教育业以及传播业的产生和形成。周承认、李以庄的早期香港电影史(1897-1945)(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以“编年+专题”的研究方式,重新梳理了香港电影诞生和发展的历史,并附有这一时期的“香港电影大事记”。此外,如汤祯兆的香港电影的骨与血(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以过去港产片与现实对照的启悟,建构出香港电影与香港文化彼此呼应的阅读趣味。魏君子的香港电影演艺(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内容3很多来自香港影人的口述亲历,以故事的方式讲述香港电影的发展史。二、中国当代电影研究2010 年,中国 GDP 总量跃居全球第二,在经济崛起的语境中,主流文化与中国主流大片的这一议题也日益被关

6、注。蓝爱国、马薇薇的文化传承与文化消费电影产业的文化道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针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历史与现实所呈现出来的产业文化格局,以文化理论为研究框架展出了富有针对性的分析与阐述。 当代电影于 2009 年第 2 期推出“国家形象与中国电影”专题,通过倪震的我们将为世界银幕生产什么?再论中国电影和国家形象,饶曙光的国家形象与电影文化自觉、王一川的国家硬形象、软形象及其交融状态兼谈中国电影的影像政治修辞、尹鸿和石惠敏的中国电影与国家“软形象”等系列文章来探讨如何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如何通过银幕来塑造和树立中国形象。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于 2009 年、2010 年分别推出

7、的2009 中国电影艺术报告、 2010 年中国电影艺术报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2010)以2008 年、2009 年中国电影艺术为研究对象,从年度总述、年度专题、导演艺术、剧作艺术、摄影艺术、声音艺术、港台地区华语电影创作、创作争鸣、海外反响等方面对中国电影进行评述。 2009 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 2010 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2010)分产业发展总报告、专题研究报告和市场调查报告三部分介绍每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态势。靳凯元论文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的产业化道路(1999-2009)将中影集团从 1999 年到 2009 年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初创阶段

8、、股份制改革阶段和全产业发展阶段,力图揭示其产业化的主4要特征。此外,张卫在民族题材电影的边缘化与中心化(当代电影2010 年 4 期)一文中,探讨了民族电影边缘化的原因及其如何有效的实现其中心化的策略。黄式宪在以文化的主体创新推进中国电影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电影艺术2010 年 5期)指出,电影之强盛,根本要点取决于文化的创造力,为实现电影产业强国的历史性跨越,我们需要具有世界的眼光。张颐武、赵宁宇,陈旭光等作者从喜剧电影历史、文本等角度分析了中国喜剧电影的叙事、文本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北京电影学院报2010 年 4 期)。张会军的风格创造:张艺谋电影风格论(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对第

9、五代领军人物张艺谋的电影做了独到的解读和分析。值得一提的是,于纪的区县电影市场田野调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是一本来自基层的电影产业现状报告,对区县电影公司现状、区县影院生存现状进行了调查。田义贵的历史形态与文化表征:川渝方言影视剧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以川渝方言影视剧为研究对象,论析了蕴含于川渝文化影视剧中的本土文化特征。三、电影理论研究电影理论研究方面的基本理论建设,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贾磊磊的什么是好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认为好电影的达成是一个从电影的被表述层面到表示层面、从电影的艺术风格向电影的美学意境逐级提升的完整过程。黎萌的分析传统下的电影研究(

10、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在对历史的追溯中,围绕电影叙事的因果结构、观众对电影虚构的情感反应、摄影影像的认知等基本问题,全面展示了分析传统下的电影哲学、认知主义电影理论的相关成就,向国内学5界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赵斌的电影语言修辞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按照“文本研究”、 “修辞研究”和“精神分析的叙事修辞”的顺序,尝试将“小规模”的镜头修辞推进到“大规模”的叙事修辞,在精神分析式的文化批评与第二符号学之间勾勒出一条隐含的理论脉络。沈小风的20 世纪 90 年代电影批评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对 20 世纪 80 年代末、90 年代初以来发表的大量的电影批评和论著进行研

11、究,分析了 90 年代中国电影批评的话语形态特点。游飞、蔡卫的电影艺术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通过电影学术理论与电影艺术创作、电影历史脉络与电影作者个性、电影艺术表达与社会文化背景的结合,全面地阐述世界电影艺术观念。冯欣的电影观念的生成(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从“理念”、 “表象”、 “作者”、 “文本”这四个方面考察了不同观念背景对“电影”观念所形成的不同理解。陈晓云主编的电影理论基础(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围绕着“电影是什么”这一电影理论的基本命题,梳理电影理论的历史发展和基本观点。王志敏的电影批评(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是教学经验与理论研究的总结,对电影创作、理论研究

12、、电影教学均有较强指导意义。胡克的中国电影理论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当代电影2010 年 6 期)讨论中国电影理论的历史经验与未来发展趋势,梳理了中国电影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和主要理论模式,以及未来电影理论发展的可能性。葛玉清的动画电影叙事艺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从动画电影艺术的内部角度纵观其故事的构成问题,力求呈现一个相对全面的、客观的动画电影叙述研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电影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编著的中国电影理论评论六十年(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收录了“电影理论评论六十年”研讨会上的经典6论文。这些论文从电影理论、电影美学、文化研究、电影批评、理论与评论、电影史研究、表导演理论

13、、产业研究等方面梳理了新中国成立 60 年来走过的历程,充满了对历史的再思考,以及对未来中国电影学理论建构的展望。在电影教育研究方面,张会军、薛文波、陈浥主编的探索与实践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立足电影教育艺术,探讨电影艺术人才培养的规律、特点、方法、本质,通过电影艺术人才的选拨机制、创新人才培养的结构教育、教学的把握等相关问题的探讨,对电影教育进行深入的思考。王志敏、陆嘉宁主编的中国影视教育现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通过“中国影视专业本科教育数据汇总”, “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与影视教育数据”, “中国影视教育专家学者访谈”和“中国影视教育专业设置及课程安排的

14、若干问题”四个方面,描述了中国高等教育格局中影视教育的基本状况。四、翻译与介绍在电影译著方面,对于叙事分析和类型研究的介绍是 2009 年电影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块。范茜秋的电影化叙事(王旭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通过超过 500 幅电影抓图和 76 个剧本摘录,分析了 100 个电影工业界顶级编剧和导演所使用的非语言技巧,阐述了如何利用电影媒体来优化故事。波德维尔德电影诗学(张锦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针对电影出于其电影的目的如何引导并改造文化和跨文化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全面理解的方法。大卫波德维尔的好莱坞的叙事方法(白可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通过对好莱坞电影制作

15、者用影像来讲述故事的主要方式的回顾,考察那些被赋予惊人生命力的叙事技巧。克莉丝汀汤普森的好莱坞怎样讲故事新好莱坞叙事技巧探索7(李燕、李慧译,新星出版社,2009)通过对新好莱坞时代获得票房和评论双赢的成功之作的叙事分析与展示,深入研究了好莱坞的叙事艺术,并对好莱坞电影的未来进行了展望。奥蒙的现代电影美学(崔君衍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以传统电影范畴为主,涉及符号学、叙事学和精神分析等电影研究新学科,以及电影理论探讨和争论的美学问题。在大师研究和介绍方面,诺曼卡根的库布里克的电影(郝娟娣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收录了库布里克电影发行时的评论与反应,把电影的理解放到历史中去考察。埃娃

16、马齐耶斯卡、劳拉拉斯卡洛里的梦与日记南尼莫瑞蒂的电影(穆青、聂阳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分析和检视了意大利中生代代表性导演南尼莫瑞蒂的电影作品和这些作品在当代欧洲电影中的地位。田中真澄的小津安二郎周游(周以亮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把目光聚集于常人眼中隐而不见的材料细节,品味小津电影的复杂况味。在电影史方面,马克卡曾斯的电影的故事(杨松锋译,新星出版社,2009)被看成是一部“既让人信得过又挑战陈规的电影史书籍”。让-卢普布盖的好莱坞欧洲电影人之梦(严敏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叙述了“好莱坞古典主义”时期的“好莱坞和欧洲人”对好莱坞电影美学的贡献。雷米富尼耶朗佐尼的法国电影从诞生到现在(王之光译,商务印书馆,2009)梳理了法国电影诞生至今的发展历程。彼得拉森的电影音乐(聂新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