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大炮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024424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的大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闻的大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闻的大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闻的大炮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闻的大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的大炮(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新闻的大炮新闻实践中有种频频出彩的重型武器围绕主题,紧扣焦点,汇集尽可能丰富的信息,运用多种表现形式,深入挖掘事件的内涵、背景和方方面面,高密集度、强渗透力地集中报道姑命名为“新闻的大炮”。 一、大炮三型 从新闻界实践和社会发展看,以下三种大炮正在并将继续走红。 大事重做型 重大新闻出现,投入精兵良将“大事重做”,集中时间、集中版面形成气势与规模。在抗洪、入世、申奥、神舟升空以及科索沃、阿富汗、伊拉克、雅典奥运会我们总能感受到呼啸而来的大炮声! 举个典型案例, 天津日报1999 年“国庆 50 周年庆典”,一共 30 个版。1 版以五栏80 行高的位置发江泽民主席走上天安门的照片,显示第三代

2、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跨世纪;2 版发江主席讲话,定报眉“时代强音”;3 版发人民的欢欣和拥戴,报眉叫“欢腾时刻”;4 版发七常委和江主席阅兵,报眉叫“继往开来”;5 至 8 版突出天津,叫“海河欢歌”;9 版报道三代伟人升旗,叫“庄严时刻”;10 至 12 版为群众游行盛大场面,叫“金水河畔”;13 至 16 版报道各大兵种,报眉叫“钢铁长城”;17 至 20 版报道我们的武器装备,报眉叫“世纪之剑”;21 至 24 版报道天安门和全国各地,叫“普天同庆”;25 至 28 版报道国际反响,叫“五洲同庆”;29 至 30 版报道建国以来 12 次大阅兵,叫“精彩回放”。 详细重述这个获得中国新闻

3、奖一等奖,并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永久珍藏的版面构成,2是因为它包含了新闻的大炮不仅大事重做,而且包括以下各型大炮的基本弹药成份。 一是新闻与历史互渗。1997 年香港回归, 广州日报出了 97 个版的回归特刊,同城有报纸不服气,贬之为“全是旧闻,没有新闻”。其实,贬者是酸葡萄心理,97 个版,哪里可能全做新闻?新闻大炮的选材特征,正在于让新闻与旧闻互渗,立足当前、回溯历史,对过去新的理解同时也是对未来新的展望,这种回顾与展望的双重视角,有助于看清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把握事态的基本走向。 二是全景与贴近兼融。没有全景就没有媒体的创新背景不同,新闻的意义就不同;没有贴近就没有受众的关注。像新闻大炮这种

4、创新性极强的报道,你不能只问读者想看什么,读者的思路很容易想“给我多点或少点”,而他所要的更多,往往正是媒体已经给他的;读者绝少想到报纸怎样开辟前人没有走过的新路。而高屋建瓴的全景布局和重点取舍,正是与其他媒体拉开差距的基本手段,明显体现出本报的独家创新。兼融,则要把从全局看的新闻与受众切身感受的新闻有机结合,尽可能把重大主题转化为离受众最近、最熟悉的事件。 北京青年报庆祝中国申奥成功,连续 5 天推出近 70 个版的申奥特刊,同时随机应变扩大战果,策划了两组贴近性极强的报道:“寻找申奥大片中的普通人”和“申奥功臣访谈录”。 三是理性与感性交织。新闻与历史是从媒体选材角度看;全景与贴近兼顾媒体

5、与受众;感性与理性则是从受众角度看。尽管新闻的大炮偏于理性,尤其是其中经常包括评论、资料、新闻链接、表格数据、专家访谈、记者点评等等,让理性色彩更浓,但千万不能忽略感性,因为受众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体。感性特别体现在标题和图片,它们最先吸引眼球和掀动情感。1999 年 5 月,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3南方都市报推出的“泪水、怒火”特刊,头版是五个特大黑字:“最强烈抗议!”下边一幅图片,一个怒火万丈的青年,左手高举,右手拿喇叭,在美国领事馆前示威。几十米以外都可以看清,难怪被不少人选作游行标语牌! 专题策划型 大事重做以“事”以中心,专题策划以“题”为中心,同是大炮,但有偏重客体与偏重主体的基

6、本区别。但是,主体绝不等于媒介随心所欲的主观, “专题”由媒介确定,但“问题”,特别是那些重大“问题”,从来都是由时代提出。直言之,是时代“命题”,媒介从特定角度自选“题目”来“作文”。 自主创新成为“十一五”时期的主要任务,广东省召开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工作会议。2005 年 11 月, 南方日报推出 60 个版的“创新广东”特刊。第 1 叠务虚,116版探讨创新广东的战略意义、现实状况、未来图景、机制突破、核心技术突破、知识产权战略、人才战略、创新环境等等。后三叠务实,推介广东的“创新之星”,树典型,提供学习样板。第 2 叠推介技术创新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第 3 叠推介营销和管理创新的房

7、地产企业;第 4 叠推介创新型城市、专业镇、产业园区。这样虚实结合,对广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决策进行全方位深入解读。 以上两种大炮,新闻人从直觉上更重视大事重做,其实,它有更多的局限。首先,大事不可能经常发生;其次,大事与媒体定位的相关性、重做与媒体能力的可行性,都是限制因素。而专题策划更灵活,你在时代问题中根据媒体定位选择题目,量力而行确定规模即可。因而,它也有更多的细类。以上“创新广东”特刊是“政策解读型”。常见的还有:2004 年 12 月, 重庆日报连续 16 天,每天一个整版,推出20044科学发展观引领重庆前进的年终报道。那是“成就盘点型”。2004 年湖北日报“改善湖北投资环

8、境”系列报道,批评涉及县一级政府:一起典型的赖账案,然后开辟专栏“投资环境大家谈”,历时一个多月,那是“舆论监督型”。好多都市类报纸动辄几十个版的“五一黄金提案”、 “国庆消费地图”,那是“生活服务型”如此等等。 日本报界就很重视专题策划,他们有“年度新闻策划”。据朝日新闻社原总编中马清福先生介绍:之所以叫“新闻策划”,是因为报纸关于某事件和某现象的态度和想法多集中在这一栏目中。从元旦或 3 号开始的年度计划格外重要,很多报社每年年末都会确定第二年的主题,以便推出下一年的专栏。以朝日新闻为例,1959年从元旦开始连续报道 18 期“发给幽默的邀请”;从元月 3 日起连续报道 14 期“消费者才

9、是上帝”。1960 年从元月 4 日始连续 18 期“为了明天的政治”。1962 年从元旦开始连续 51 期的“创造日本” 这“年度新闻策划”,也就是刘明华先生详细介绍过的“计划性连载”之一,刘先生对它的特点、价值、采访与写作要求有很好的分析,我不再重复。只举出一个实例,看看这种日本大炮的规模。2003 年, 读卖新闻一共推出 20 个计划性连载,篇幅最大的是生活时尚版的“幸福调色板”专题。又细化为 6 个分主题,一是“徘徊在婚姻门槛外”,12 期,报道不愿或无法结婚的各种男女;二是“我们结婚”,12 期,寻找理想伴侣的种种努力;三是“虽说结了婚”,13 期,婚后家庭问题如何面对;四是“瑞典的

10、恋人们”,6 期,介绍瑞典男女的婚恋观及状况;五是 15 期的“解体家庭”,报道离婚原因及方式;六是 12 期“一同前行”,报道夫妻如何共渡难关。我甚至想,不管电视、网络有多牛,它无论如何都斗不过、甚至受不了这种联珠大炮的轰击!莫非,新闻的大炮更是报纸的“必杀技”?! 兵种合成型 5前面两种大炮严格限制在“报道”领域,合成型大炮的特殊在于,它是报道与“活动”的配合,于是成了兵种合成,也就是多兵种联合作战。合成的实质是强调有机整体,让多兵种互相配合,成倍提高战斗力。新闻合成战术有“三大柱石”:活动、聚焦与炮击,大炮只是多兵种之一。 2002 年,为迎接广东省第九次党代会的召开, 南方日报策划了持

11、续 50 天的“十大新闻大家评”活动,先动员读者推荐省第八次党代会以来发生在广东的重大新闻,然后报社与专家共同确定 15 件候选新闻,再由读者投票选出十大新闻,最后动用 40 个版的篇幅来解读。这里明显是三个阶段环环相扣:组织活动造起声势,聚焦投票集中注意,40 重炮掀起高潮。当然,三大柱石不一定都是时间的,也有空间的或时空混合的。2005 年, 深圳商报与罗湖区政府、深圳市贸工局、深圳市旅游局联合主办“消费在罗湖”大型主题活动。又特别策划了在东门广场举行“罗湖商业文化系列市民论坛”,为配合第一场论坛,报纸做了 8 个版的特别报道:“东门记忆”,系统回顾东门的商业、文化、民俗。很多读者将其收藏

12、。这里不仍是活动、聚焦与炮击?这合成型大炮也真打出了威力,其他地区也向报社发出邀请,希望为它们制作类似特刊。 二、一炮走红的秘密 新闻的大炮越来越受到青睐,是因为一炮走红的概率很高,现在要问为什么? 首先,它瞄准读者的异常依赖。传播学家梅尔文德弗勒曾提出“媒介异常依赖论”,说社会重大变化,情况不明,受众急于从媒介了解情况,这时他就异乎寻常地依赖媒介;哪个媒介能及时充分提供信息他就依赖谁,不惜背弃自己多年使用媒介的6老习惯。这个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大事重做”为何成为新闻人的共识。 京华时报2001 年 5 月创刊,当年 7 月,中国申奥成功。它一口气轰出 80 个“奥运金版”!有人评论它把奥运会翻

13、了个底朝天,做成了“奥运百科”。这 80 个版或许有些粗糙,有些失调,但那大而全的份量就足以成为重型武器反过来,你要做把小而精的铅笔刀,哪怕磨得再快,也起不了多大作用!据说好多北京人就因为这“金版”才开始关注京华时报!是啊,你瞄准异常依赖轰响大炮,给读者烙下“风景这边独好”记忆痕迹,就有助于新报纸打开局面,老报纸强化品牌。 其次,它是差异化的重要手段。媒体的同质化经常被诟病,但它有深刻的社会原因,中马清福所论似乎最能命中红心,他说大众社会,人们生活越来越相似,首先出现了生活的同质化。这带来信息的同质化,如果没有同质的信息,大家都能交谈的话题,很多人就会不安。相应的,报纸也逐渐同质化,假如 A

14、报没有 B 报的消息,两报读者聊天,订 A 报的人就会不满、不安,也想换成 B 报。他至少说清了定位于同一市场的报纸,趋于同质化是如何的不可避免。但是,悖论在于,安于同质化就会使媒体失去存在的理由,它又总要追求差异化。因而申江服务导报要求“一月一策划,周年大策划”。趋于同质化,报纸会显得“平”,缺少个性和冲击力;必须时不时在平原上矗起奇峰,哪怕没有“大事”可以重做,也要靠“专题”策划轰响新闻的大炮,有节奏掀起报道高潮,把报纸品牌不断“烙”进读者记忆之中。 最后,它是锻炼队伍的有效方式。新闻的大炮不可能炮炮走红,只能追求提高走红的概率,这要靠采编队伍苦练内功。 江南都市报副总编辑彭平说他们“每年

15、都要打几场标志性的新闻大战”,他解析其运作思路:一是建立反应迅速的临战机制;二是策划先行;三是调动多兵种作战;四是做大,形成规模和气势。这涉及到报社7运作的方方面面。因而他说,每一次这样的大战,都是出水平、出人才的好机会。年轻人学到经验,老记者添了身价,每一场大战打完,都有人才脱颖而出。不时锻炼队伍,才能越打越会打,这一炮没有走红,但使下一炮走红的概率更大一些。 注 释: 张建星:新闻的创意时代新闻操作 92 条札记,43 页,文汇出版社,2004 中马清福:报业的活路,2728 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刘明华:西方新闻采访与写作,175196 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尹良富:日本报业集团研究,123125 页,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 梅尔文德弗勒等:大众传播学诸论,353354 页,新华出版社,1990 同注 2,1314 页 彭平:视新闻大战如烹小鲜,载王晖主编疾风独领江南都市报打造强势媒体之路,7580 页,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