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唐 贡 举 考 略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018382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 唐 贡 举 考 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南 唐 贡 举 考 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南 唐 贡 举 考 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南 唐 贡 举 考 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南 唐 贡 举 考 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 唐 贡 举 考 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 唐 贡 举 考 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南 唐 贡 举 考 略摘要南唐颇重科举,前后开考 19 次,而文献通考、 登科记考等早期研究贡举的典籍均未曾涉及。本文综合各种有关记载,落实了其中 12 次的开考年份,另有 4次开考年份作了大致推定,并推定了自公元 952 年到 975 年间可能停举的 7 年,还对其相关制度、知贡举、取士数、状元、考题、士风等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南唐贡举开考年份停举的年份状元 从现存资料来看,五代周边各国中,南唐的文化气氛最浓,也是最重科举的,正如香祖笔记卷五所云:“五代时中原丧乱,文献放阙,惟南唐文物甲于诸邦”。南唐的前身为吴,也颇看重士人与科举, “故北土士人闻风至者无虚日”。这种气氛的形成,跟

2、吴时渐掌实权,后来又受禅代吴的烈祖李昪的努力有直接的关系(见十国春秋卷一五)。 南唐自后晋天福二年(937 年)建国,至宋太祖开宝八年(975 年)灭亡,前后存续了39 年,见于载籍的开科次数尤多。其具体情形,是应加以研究的、整理的。现略呈翻检所得,以求教高明。 一首开贡举于升元末(942 年) 关于南唐贡举,李焘续长编卷十六,于宋太祖开宝八年二月载曰:“是月,江南知贡举、户部员外郎伍乔放进士张确等三十人。自保大十年开贡举,讫于是岁,凡十七榜,放进士及第者九十三人,九经一人”。所谓“江南”,即南唐;“保大十年”即后周广顺二年(952 年)。 宋史太祖纪、 十国春秋卷十六及续通鉴卷八等皆有内容基

3、本相同的记载。元陆友仁砚北杂志卷上亦云:“五代僭伪诸国,独江南文物为盛。然每岁科举,取人甚少,多用上书言事拜官,唯广顺二年始命江文蔚知贡举,2放进士庐陵王克正等三人而已”。这些记载相互印证,基本上是可靠的,但也不完全可靠。 “自保大十年开贡举”、 “唯广顺二年始命江文蔚知贡举”等语,均以保大十年,亦即后周广顺二年(952 年)为首开贡举之年,而事实上南唐贡举并非自保大十年始,此前亦有开贡举的记载。 十国春秋卷二六云:“李征古,袁州宜春人,升元末,举进士第”。升元(937942年)为南唐立国者李昪的年号。 “升元末”当指升元六年(942 年),因为七年二月李昪去世,三月即改元“保大”,升元末既有

4、进士举, “自保大十年开贡举”等语便不确切。 升元末之前有无贡举?有。但没有进士举。同书卷二八徐锴传提到:“升元中,议者以文人浮薄,多用经义、法律取士,锴耻之,杜门不求仕进”。就是说,升元共 6年,除末年有进士举外,其余 5 年虽亦开科取士,却只有经义、法律等科,以致长于文学的徐锴“耻之”而不肯就试求仕进。没有进士举的贡举,挡了部分士人的仕进之路,不能算完整的贡举,我们可以忽略不计。 同卷郭昭庆传又云:“郭昭庆,禾川人。父鹏,保大初进士,官至大理司直”。 马氏南唐书卷十四也有相同记载。很显然, “保大初”亦开过贡举。 “保大初”当指保大元年(943 年)。 为什么升元末、保大初均有进士举,而前

5、引记载却均认为南唐贡举自保大十年始呢?笔者以为:正因为仅此两次,升元年间大部分时间虽开贡举,而未开自唐以来文士趋骛的进士科;保大初考过一次后又经过了长时间的停顿;人们习惯于唐及五代中原 5 朝那种年年开考的作法,中断太久,便将先前的偶尔两次开科忽略不计了。 二自保大十年始可落实开考年分的 10 次 (1)保大十年(952 年)开考 1 次: 陆氏南唐书纪二载:“保大十年二月以翰林学士江文蔚知礼部贡举,放进士王克贞等三人及第。旋复停贡举。 ”十国春秋卷十六所载略同,前引砚北杂3志亦有相同内容(唯将状元写成王克正),此次开考属实。为什么考了一次又停呢?陆氏南唐书江文蔚传称:“升元建国以来,言事遇合

6、,即随材进用,不复设礼部贡举。至是始命文蔚以翰林学士知举,略用唐故事,放进士庐王克贞等三人及第。元宗问文蔚:卿知举取士,孰与北朝?文蔚日:北朝公荐、私谒参半,臣一以至公取才。 元宗嘉叹。中书舍人张纬,后唐应顺中;及第,大衔其言,执政又皆不由科第进,相与排沮,贡举遂复罢”可见, “旋复停贡举”是因为主持试事的江文蔚得罪了当权者。 (2)保大十二年(954 年)二月开考 1 次: 十国春秋卷十六有载曰:“十二年二月命吏部侍郎朱巩知贡举。 ”陆氏南唐书纪二也有这次考试的记载。由此可见,所谓停贡举,也只停了 1 年。因为自唐至宋太宗初年一般都是每年开考,有 1 年不考也算“停”。 (3)保大十三年(9

7、55 年)开考 1 次: “南唐:伍乔:保大十三年:状元”(嘉靖池州府志卷七)。 重修安徽通志卷一五四亦云:“五代:南唐:保大乙卯榜:伍乔,贵池人”“保大乙卯”即保大十三年。 十国春秋卷三一有伍乔传。 传曰:“使入金陵应进士举。及试画八卦赋、 霁后望钟山诗,故事,中选者主司必延之升堂置酒。时有宋贞观者,首就座。张洎(音 j 计笔者)续至,主司贤洎文,揖贞观南坐,引洎坐于西。酒数行,乔始上卷。主司叹为杰作,乃徙贞观处席北,洎处席南,而以乔居宾席。无何,复考榜出,乔得第一,洎、贞观次之。时称主司精衡鉴焉。元宗大爱乔文,命勒石,以为永式。仕至考功员外郎,卒。有集一卷,行世。 ” 这次主考是谁,未明指

8、,但这段记载也提供了如下信息:共录取 3 人;试题为画八卦赋和霁后望钟山诗;要经过复试确定名次;主司要请初选被录取者宴饮,且以文章质量高下排座次。 自保大十三年冬始,后周发兵大举进攻南唐。战争持续了两年多,至交泰元年(9584年)方以南唐臣服割让江北光、寿、庐、舒、蕲、黄等 14 州给后周;每年向后周进贡;去帝号,称国主;采用后周年号;李璟为避周信祖讳而改名景为结局(见陆氏南唐书纪二;五代史话第 6、63 页),估计保大十四、十五年及交泰元年不会开贡举。 (4)宋建隆三年(962 年),后主继位后的首次贡举: 十国春秋卷二五指出:“乔匡舜字亚元保大中,召为驾部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周侵淮南,

9、诸将无功,元宗议亲率六军死之。匡舜切谏,元宗怒,坐以沮国计,动人心,流于抚州后主嗣位,复起为司农少卿,历侍中、监修国史、给事中,兼献纳使。知贡举,放及第乐史辈五人,多见滞名场者,时称得人;而少年轻薄子嘲之,谓之陈橘皮榜。 ”陆氏南唐书传五乔匡舜传所载略同。 十国春秋卷一一五乐史传、 谈荟卷二亦皆云乐史举南唐进士第一。另, 十国春秋卷一一六载:“南唐给事中乔匡舜知举,进士及第者五人,即丘旭、乐史、王则、程渥(音 w 握笔者)、陈皋也。该举数升降,等甲无名。时以为乔之榜类陈橘皮,年高者居上。 ”这里将丘旭排于首位,乃因“等甲无名”,即无等第名次,而年高者居上。 马氏南唐书丘旭传云:本科考的是厚德载

10、物赋,并指出丘旭为第一人,大概是受了类似上则记载的影响,显然有误,1 科不可能有两个状元,状元应为乐史;联系该传中所载丘旭回答吕蒙正问话时所说:“江南献赋适为第一”等语,或是考赋那 1 场他确实得过第一,而总名次并非第一。宋取代后周之后,南唐又臣服于宋,用宋朝年号。元宗于宋建隆二年(961 年)六月去世,后主随即嗣位。依惯例,后主朝首次贡举当在本年(962 年)二月或三月。 (5)乾德元年(963 年)开考 1 次(见下): (6)乾德二年(964 年)三月开考 1 次: 陆氏南唐书纪三云:“乾德二年春三月命吏部侍郎、修国史韩熙载知贡举,5放进士王崇古等九人。国主命中书舍人徐铉复试舒雅等五人,

11、雅等不就。国主乃自命诗赋题,以中书官莅其事,五人皆见黜。 ”十国春秋卷十七有相同记载。同书卷二六冯延鲁传又云:“子僎(音 zn 尊笔者),韩熙载知贡举,放及第,复试被黜。 ”当为本科之事。同书三二则曰:“冯延鲁子僎举进士明年,僎成名未数日,中书奏主司取士不当,遂追榜御试,僎果复落。 ”可见,上年也曾开考,冯僎应试而未中。 安徽通志卷四五,说舒雅为南唐状元、 马氏南唐书卷二二舒雅传所云:“会熙载知举,以雅为第一,朝野无间者,以雅之才为当也”皆不确。 (7)开宝元年(968 年)开考 1 次: 郑文宝江南余载卷上云:“开宝初,举子齐愈及第,缀行至白门,忽于马上大笑不止,遂坠。驭者扶策,良久乃苏。盖

12、其喜成名如此。 ”所谓“开宝初”,当指开宝元年(968 年);“白门”乃南唐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市)的正南门,即宣阳门。很显然,齐愈为南唐该科进士,由于每次取人都很少,他才喜极失态。 (8)开宝五年(972 年)二月开考 1 次: “开宝五年春二月内史舍人张佖(音 b 必笔者)知礼部贡举,放进士杨遂等三人,清辉殿学士张洎言佖多遗才,国主命洎考复不中第者,于是又放王纶等五人。”(陆氏南唐书纪三)十国春秋卷十七所载基本相同,然“王纶”作“王伦”。同书卷一一五云:“南唐张佖知贡举,试天鸡弄和风赋。佖但以文选中选句为题,未尝详究也” (9)开宝六年(973 年)开考 1 次: 十国春秋卷三十张佖传曰:

13、“张佖,常州人。后主朝仕为考功员外郎,进中书舍人。开宝五年,贬损制度,改内史舍人。后主雅好文事,虽当末运,犹留意于科举,以佖有文,使知礼部贡举。揭榜之前夕,有程员者,梦人报己与王纶等五人及第,员惊喜,谒省门,遇杨遂、张观、曾凯,谓曰:榜在鸡行街,何忽忽至此?既寤,则6闻遂等三人中选。其夏,后主疑佖颇任私意,命张洎复试,遂再放王纶等五人。乃知洎虽矫佖之弊,然前定固如此。明年癸酉附榜,则鸡行之应也。 ”所谓“明年癸酉附榜”,显然指开宝六年(973 年),即癸酉年也开过贡举,且有“附榜”,程员于“附榜”中选。这段记载不仅提供了这些信息,且对开宝五年的考试情形作了补充:复试于夏天举行,首次所取的是杨遂

14、、张观、曾凯 3 人。 宋史卷二七六有张观传,也说他在江南登进士第,后来仕宋。 (10)开宝八年(975 年)二月,最后一次开贡举: 关于这次考试,前文已有引述,唯陆氏南唐书纪三所载略有不同,其云:“乙亥岁春二月壬戌,王师拔金陵长围既合,内外隔绝群臣皆知国亡在旦暮,而张洎犹谓北师已老,将自遁去,后主益甘其言,晏然自安,命户部员外郎伍乔于围城中放进孙确等三十八人及第。 ”此言状元为孙确,该科进士共 38 人,均与续长编等记载不符,当以续长编等为准。 三保大十年后仅能大致推定年份的 4 次 (1)卢郢约夺魁于乾德四年(966 年): 马氏南唐书卷二三载:“卢郢,金陵人也,好学有才艺而膂力过人,善吹

15、铁笛。乾德中,后主以韩德霸为京城烽火使,常督无赖辈旦暮巡警。诸科士人微犯禁,往往罹鞭扑。会德霸出,郢调笛不辍,使数卒捕郢。郢奋肱搏之,卒不能逼郢,遂去。后与黄梦锡等自国子学出行,遇德霸,不避其呵导,德霸驻骑诟曰:汝等乞索辈,殊不知宪制,敢无礼耶?因斥左右收郢等。郢等争投瓦石,击走其导从,殴德霸,伤目。德霸诣后主诉之。后主让曰:国子监,先帝教育贤才之地,孤亦赖此辈与之共治,汝斗监前,是必越分凌辱士人;既为戎帅,不能自捍,宜其见殴。 遂罢德霸职。郢由是横肆益甚。明年,春试王度如金玉赋,郢唱第为第一。 ”又云:“徐铉娶郢妹。7铉受后主旨撰文。数目不能就,因语郢。郢曰:愿试为之。 因弄百钧石毬以较力,少顷引酒一卮,复弄石如初。若是者数四。铉视之,曰:非吾徒也,其何能为?且试诘之。郢曰:既就矣。 命笔吏口授而书之。铉大惊。遂以郢文进。后主谓铉曰:语势酋劲,似非卿作。 铉以实对,郢由是知名。归皇朝,累迁南全守,颇著治绩,病卒。 ” 陆氏南唐书传十二、 十国春秋卷二八所载大抵相同。 四库全书本江南通志卷一一九亦云:“南唐:卢郢:江宁人,状元。 ”全唐诗外编第四编卷一五亦云卢郢“南唐后主时,试赋擢第一”,可见卢郢确为南唐状元。但具体夺魁于何年呢?上引记载中提到“乾德中”、 “明年,春试”,而乾德二年状元为王崇古,那么卢郢之夺魁可肯定不是在乾德元年与二年。乾德共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