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选复习之 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010900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选复习之  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公选复习之  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公选复习之  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公选复习之  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公选复习之  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选复习之 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选复习之 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政治第一篇马克思列宁主义第二章政治经济学1第二章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复习提示及命题预测复习提示及命题预测2004 年新大纲针对政治经济学的修改较小。主要是因为政治经济学理论性较强,新观 点、新论述不多见,且与党政领导的实际工作联系不大。目前各地党政领导公开选拔考试的出题,涉及政治经济学部分的题都比较少,且主要是 些选择题或判断题,几乎没出现过较大的题型。从考核内容来看,则主要集中在一些基本概 念和原理上,很少涉及晦涩深奥的论述。这也就是说,本部分的考题相对都比较简单,大致 都可归入容易题的范畴。针对以上命题特点,考生在复习本章内容时,只需大概通读一些相关内容,掌握住一些 基本概念和基

2、本原理,重点准备应付判断题和选择题。这也就是说,考生没必要在本章上花 太多的时间与精力,复习重点应放在其他章节上。知识点详述知识点详述第一节第一节 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力是指人们控制自然、改造自然、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生产关系是指人们 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构成的社会或经济关系。二者的辩证关系:(l)生产力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们的统一就叫生产方 式。政治第一篇马克思列宁主义第二章政治经济学2(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和状况;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变

3、革。然而生产关系一经产生就对生产力具有反 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当生产关系不 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甚至使生产力的发展遭到破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构成了二者之间的矛盾运动。(l)生产力是生产的内容,是活跃的,总是不停的向前发展,而生产关系作为生产的 形式,则是相对稳定的,二者之间总是存在着矛盾。(2)当一种适合生产力要求的新的生产关系刚建立的时候,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但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原来的生产关系就会成为生产力的障碍,最终会引起生 产关系的变革。这一矛盾运动可以概括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本适合不适合基本

4、适 合”这样一个过程,每一个循环过程都使社会发展到高一级的程度,表现出生产关系一定 要适合生产发展状况的趋势。二、经济制度及其类型二、经济制度及其类型生产关系的总和就是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的经济制度。在人类社会历史上共存在五种类型的经济制度,即原始社会经济制度、奴隶社会经济 制度、封建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第二节第二节 商品和货币商品和货币一、商品一、商品1商品的概念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价值是商品 的本质属性。2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商品是这两个因素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两者统一 存在

5、于每一个商品之中;另一方面,两者又是矛盾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对于生产者 和消费者来说意义是不同的。对生产者来说重要的是其价值;对消费者来说重要的是使用 价值。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实现。(1)使用价值:即物品对人的有用性或效用,也就是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 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不反映社会生产关系。(2)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是抽象掉了具体形式的劳动, 就是人类脑力和体力的生产性支出。价值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和交换劳动的经济 关系。(3)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和比例。价 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

6、,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3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商品具有二因素是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既是具体劳动又是抽象劳动。政治第一篇马克思列宁主义第二章政治经济学3具体劳动价值是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千差万别的具体劳动创造出千差万别 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生产 性支出。它是价值的惟一源泉。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关系:二者是矛盾统一体。统一指商品生产者在进行具体劳动 的同时,也就指出了抽象劳动,它们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矛盾指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 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关系,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 系的

7、。二、货币二、货币1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2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尺度的职能。(2)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交换中充当媒介作用的职能。(3)贮藏手段: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退出流通,有贮藏起来的职能。(4)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的职能。支付手段 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同赊购买卖联系在一起的。(5)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在国际市场上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职能。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 用的货币,就是世界货币。只有黄金、白银等有价值的货币商品,才能充

8、当世界货币。3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流通规律指一定时间内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货币的规律。为了满足商品流通的需 要,流通领域需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 因素:一是流通中的商品总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投入市场的商品数量和它们的价格 水平的乘积即商品价格总额,它和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成正比;三是同一货币的 流通速度,即一定时期内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次数,它和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的货币 量成反比。用公式表示就是: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商品中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三、价值规律三、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决定,商品按照 价值量

9、进行交换,即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因为在影响和制约商品经济的诸经济规律中,价值 规律支配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全过程,起着主导作用。第三节第三节 资本与剩余价值资本与剩余价值一、货币转化为资本一、货币转化为资本政治第一篇马克思列宁主义第二章政治经济学41货币和资本的区别商品交换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产生了货币,而货币正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在资本主 义社会中,一个人要成为资本家,首先手中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货币。但是,决不能由此引 申出货币就是资本。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孤立地、静止地看,是 看不出区别的。只有在它们的运动中,才能加以区别:(l)形式上的区别。当货

10、币只单纯是流通媒介时,它的流通公式是:商品一货币一商 品。用符号表示 W 一 G 一 W。在这个简单商品流通的公式中,起点和终点都是商品,媒介 物是货币;当货币作为资本使用投入流通时,它的流通公式是:货币一商品一货币。这个 公式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商品则充当了媒介物的作用。(2)本质区别。作为商品流通公式,是商品生产者先出卖自己的商品,换得货币,然 后再用货币换取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货币在这里只起着交换的媒介作用;交换的起点和终 点是两种不同的商品,这反映出整个流通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商品生产者要换取自己所需 要的使用价值。一旦目的达到,流通过程即告结束。资本的流通公式与此不同。这一公式 是资本

11、家先用货币购买商品,然后再用商品换取货币。交换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它表 明资本家把货币投入流通的目的就是要获取更多的货币,这个增殖额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 叫剩余价值。由此可见,货币正是在这种特殊运动中变成资本的。一般的货币只是充当商 品流通的媒介,而当作资本的货币能够带来剩余价值。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能否带来剩余 价值,资本就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和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内容劳动力是一切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但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却不是历来就有的。劳动 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否则就不可能出卖自己的 劳动力。劳动者必须丧失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来源。劳动力

12、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生产和再生产劳 动力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可以间接地由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来决定。 这些生活资料包括: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为延续劳动力养育子女 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为提高和发展劳动力所必需的教育和训练的耗费。在社会必要劳动 限度内,这三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总和决定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但是,应该指出,决定劳 动力商品价值所包含的生活资料的范围和内容,在各个国家和不同历史时期是不同的。因 此,劳动力的价值规定包含着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1资本的本质在现实生活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

13、定的物,如货币、机器、厂房、原料、商品等,但 这些物不能说它们在任何时候都是资本,只有当它们成为资本家榨取工人剩余劳动的手段 时,才成为资本。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生产关系。资本的主要特征有: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是一种运动;资本 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体现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范畴。2剩余价值的本质和来源政治第一篇马克思列宁主义第二章政治经济学5剩余价值的本质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 那部分价值,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实际分为两部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

14、 时间。与之相对应,劳动也分为两部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工人用于再生产劳动力价 值的时间叫必要劳动时间,在这个时间内耗费的劳动叫必要劳动。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叫 剩余劳动时间,在这个时间内耗费的劳动叫剩余劳动。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 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所以,剩余价值的源泉是工人的剩 余劳动。3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这两者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首先,无论哪种方法都延长了劳动时间,提高了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二者在本 质上是一致的。其次,绝对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产生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的起 点。第

15、三,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生产技术不变的条件下采用的,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则 是以生产技术变革为条件的。因此,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早期以手工劳动为主时 期的主要方法。随着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新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相对剩余价值 生产越来越成为加强剥削的主要方法。4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资本家为了进行生产,必须把资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购买生产资料,一部分购买劳 动力。由于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马克思把它们区分为不变资 本和可变资本,分别用。和 v 表示。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原有价 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价值量没有

16、发生变化,叫做不变资本;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 本,在生产过程中由劳动力的使用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使预付资本价值量发生了 变化叫做可变资本。马克思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 源。通过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而只是由可变 资本产生的。因此,工人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惟一源泉。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 供了科学依据。这种剥削程度用剩余价值率表示。三、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三、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1,工资的本质工人在市场上出卖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不能把劳动与劳动力混为一谈。劳动是 不能独立存在的,它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也没有价格。劳动力作为商品,同样具有价值 和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价值与劳动力的使用所创造的价值是两个不同的量,两者的差额就 是剩余价值。工资在现象上表现为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使得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具 有了隐蔽性。因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在本质上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 的价值或价格。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