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006128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商商品品倾倾销销: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企业在控制国内市场的条件下,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商品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外国市场抛售倾销商品,打击竞争者以占领市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区域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普普遍遍优优惠惠制制:简称普惠制,是指发达国家承诺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待遇。国际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单独或共同出资,在其他国家的境内

2、创立新企业,或增加资本扩展原有企业,或收购现有企业,并且拥有有效管理控制权的投资行为。自愿出口配额制:自愿出口配额制:简称“自限制”。它是进口国的政府或一个工业同出口国的政府或相竞争的 工业安排的、对后者所出口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产品的数量加以限制的措施。贸易条件:贸易条件:贸易条件是用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指标,反映该国的对外贸易状况,一般以贸易条件指数表示,在双边贸易中尤其重要。简述公司内部贸易含义及二战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发展的原因简述公司内部贸易含义及二战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发展的原因绕过高成本的外部市场在公司内部进行交易 ,可以降低交易成本 .如果外部

3、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就没有必要采取公司内部贸易形式 ,因为公司内贸易并无任何优势可言 .但由于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 ,包括政府对贸易的干预和限制 ,市场信息交流的不完全 ,缺乏合理的资产和技术定价机制等等 ,都会导致市场联系的时滞 ,中间产品供应不稳定等一系列结果。 1)生产和资本的积聚和集中,“过剩”资本的形成,要求寻找市场;( 2)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也是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3)国际市场竞争推动跨国公司迅速发展;(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支持和鼓励跨国公司向外扩张;( 5)各种类型的国家倾向奉行开放政策,为跨国公司迅速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投资环境。简简述述跨跨国国企企业业的

4、的含含义义及及其其经经营营目目的的。跨国企业主要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企业,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垄断企业。联合国跨国公司委员会认为跨国公司应具备以下三要素:第一,跨国公司是指一个工商企业,组成这个企业的实体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内经营业务,而不论其采取何种法律形式经营,也不论其在哪一经济部门经营;第二,这种企业有一个中央决策体系,因而具有共同的政策,此等政策可能反映企业的全球战略目标;第三,这种企业的各个实体分享资源、信息以及分担责任。简简述述对对外外贸贸易易政政策策的的含含义义及及目目的的。对外贸易政策是各国在一定时期

5、内对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在于维护国家紧急安全,具体表现在:第一,保护本国的市场;第二,扩大本国产品和服务的出口市场;第三,保护本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第四,积累资本或资金;第五,维护本国对外的政治关系。简述外汇倾销的概念及其条件简述外汇倾销的概念及其条件外汇倾销是出口企业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争夺国外市场的一种特殊手段。当一国货币贬值后,出口商品以外国货币表示的价格降低,提高了该商品的竞争能力,从而扩大了出口。 具备以下两个条件才能实现外汇倾销扩大出口的作用: (1)货币对外贬值的程度大于国内物价上涨的程度。 (2)贸易伙伴国不同时实行同等程度的货币贬值

6、和采取其他报复性措施。简述 WTO 的基本原则(1)非歧视原则(2)市场开放原则 (3)公平贸易原则(4)权利与义务平衡的原则。简述当代国际分工的新特点和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主要因素。简述当代国际分工的新特点和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主要因素。国际分工新特点:1、发达国家之间的工业分工得到迅猛发展。发达国家是国际分工的主流,如果不加入就有被边缘化的危险。以前帝国主义靠殖民地,现在科技分工成为当代国际分工的主流。 2、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垂直型国际分工的主流地位已经让位于水平型的国际分工。所谓垂直型国际分工就是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分工体系。水平型国际分工就是工业品生产的专业化协作,而且是有层次的。 3、

7、 产业部门之间的国际分工日益转变为产业内部的国际分工,以产品为界限的国际分工逐步转变为以生产要素为界限的国际分工。也就是水平型国际分工分为三个层次。产业间分工:国际分工在不同产业间进行,如不同要素密集型产业间的分工。发达国家生产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生产资金劳动密集型产品。产业内分工:一是同类产品差异化分工,体现为档次和水平的不同。二是分工依据同一产业内部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来进行,如技术环节、生产环节、营销环节。比如研发在发达国家进行,生产在发展中国家进行,营销又回到发达国家。比如耐克鞋。产品内分工:分工按照同一产品的不同工序或零部件进行。比如生产一架飞机,各个部件由不同国家的生产部门

8、来承担。要形成产品的一条价值链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主要因素:(一一)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力的高低决定商品生产的成本。商品生产成本的高低决定了该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二二)科技革命科技革命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历史上的科学技术革命曾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物质生产领域的许多状况,促使社会产生了新的产品和新的产业部门,同时使劳动过程和生产工艺不断变革,从而使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发生变化。 (三三)自然条件自然条件任何社会的经济活动都是建立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之上的。 (四四)人口、人口、生产规模和市场情况生产规模和市场情况世界人口在各国分布是很不平衡的。有的国家人口众多密度很大,劳动力显得比较丰富

9、;有的国家人口密度低,因而劳动力显得比较稀缺。 (五五)跨国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发展战后跨国公司的大发展是推动当代国际分工的重要力量。 (六六)国家政策和国际政治经济国家政策和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秩序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上层建筑,如国家力量、经济政策、国际组织等又能给经济基础以反作用力,促进和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地区经济一体化使世界贸易从国家向集团贸易发展,请阐述地地区经济一体化使世界贸易从国家向集团贸易发展,请阐述地区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区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经济一体化是伴随经济生活国际化不断发展的。从它的低级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 乃至到真正意义的全面经济一体化, 是一个非常漫长的

10、过程。迄今为止的经济一体化, 只能是局部的或刚刚进人高级阶段的初期, 它的组织形式是地区性经济集团, 但比较完善且运转良好的只有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具体表现为各类区域经济集团的建立和发展, 这使国际贸易关系从国家和国家之间转向集团与集团之间的关系, 对国际贸易乃至整个世界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地区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内部经济贸易的影响对经济一体化集团内部成员国的影响地区经济一体化集团对地区经济集团内部成员国的影响是双重的, 一方面表现出贸易创造效果, 促进集团内部贸易的增长,另一方面表现为贸易转移效果, 会造成一定的损失.1.贸易创造.即在一体

11、化集团内部实行自由贸易后, 国内成本高的产品为伙伴国成本低的产品所代替, 原来由本国生产的, 现在从伙伴国进口, 新的贸易得到“ 创造” 。由于从伙伴国进口成本低的产品代替原来成本高的产品后, 该国就可以把原来的生产成本高的资源转向生产成本低的产品, 从而获得利益2.贸易转移。关税同盟对外实行统一关税率, 对第三国的歧视导致从外部进口减少, 转为从伙伴国进口, 这就产生了贸易转移。由原来的第三国进口成本较低的产品改为从伙伴国进口成本高的产品总之, 一体化地区经济集团作为经济一体化的载体, 对集团内部成员国的对外贸易影响是双重的但总体上促进了成员国之间贸易的增长和经济发展, 具体表现如下:(1)

12、集团内部贸易增长迅速由于集团内取消关税和进口限制, 对外筑起统一的关税壁垒, 为成员国提供的超越于非成员国和远比以前更为优越的贸易竞争条件。欧洲共同体在年 1958 一 1980 年的约20 年间, 成员国之间的相互出口从 68.6 亿美元增加到 3459 亿美元, 增长了 48.5 倍, 年平均增长率达 195, 而对共同体外的贸易则增长缓慢.到 1986 年, 欧洲共同体贸易总额已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 达 52.3%.经济一体化促进贸易增长, 不仅在于免除关税使集团内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增长, 而且还在于集团形成的共同市场创造了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条件, 使各成员国的资本交织, 互在他国生

13、产, 扩大了销售.(2)促进投资增加与生产扩大, 促进集团内部国际分工和和生产专业化以及国际技术合作的发展。一体化既使集团成员国的市场放大贸易增加, 又同时带动了成员国的投资和生产据统计, 从 1957 年 1981 年间, 欧洲共同体 10 个成员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 4.8%, 比同期美国的投资增长率(2.9%)高出两个百分点.另外, 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也为成员国之间相互投资创造了条件。同时, 集团外的非成员国为了绕过集团的壁垒, 就通过扩大资本翰出的办法直接投资办厂, 分享免税流通的好处。如欧洲共同体内美资企业在当地的销舍顿已经超过了美国对共同体国家的商品的出口倾旧本在共同体国家的

14、直接投资企业已达 400 家.一体化集团的建立有利于成员国之间科学技术上的协调和合作.在欧洲经济共同体机构推动和组织下, 成员国在许多国力难以胜任的重大科研项目, 如原子能利用、航天技术, 超高运转机、大型电子计算机等方面, 进行合作, 这些措施, 对于科技和生产发展以及劳动生产率提高, 能起推动作用.(3)加速了集团内部的资本集中和垄断, 加强了经济贸易集团的经济力首先, 由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取消或减少, 加剧了成员国间商品的直接竞争, 优胜劣汰, 大企业兼并中小企业成为必然, 第二, 大企业在竞争中力求扩大规模、增强实力, 趋向于结成或扩大一国的或跨国的垄断组织, 第三, 一体化组织的建

15、立, 便于和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的资本流动第四, 为抵制集团外资本的竞争, 成员国和共同体机构也鼓励成员国之间的企业合并或联合结果是, 西欧两个一体化经济集团的建立和发展, 联合起来的西欧地区经济力已大大加强如欧洲的经济共同体, 1958 年刚建立时, 六个成员国工业生产不到美国的一半, 黄金外汇储备只有美国的 55%, 出口贸易和美相近。到 1979 年时, 欧共体 9 个国家内生产总值已达到并超过奖国, 出口贸易板超过美国两倍以上, 黄金外汇储备则比美国大 5 倍多.二、地区经济一体化对非成员国及世界经济的影晌迄今为止, 以地区经济集团形式出现的一体化对非成员国和世界经济的形响是双重的.1.推

16、动世界资易进一步区城化、集团化一体化经济集团, 不管是欧洲经济共同体, 或是北美自由贸易区, 抑或欧洲自由资易联盟, 都具有对内开放、对外保护的倾向这样就会促使亚太、拉美、澳新、非洲各地区加快一体化。这样, 使世界经济形成了几大贸易集团鼎力支柱的格局。2.在国际资金、技术分配和市场分配方面使非成员国面临严峨挑战和压力, 并由此造成一些实际利益的报失一体化地区经济集团的建立就是为了对付外部的竞争, 对外其有排他性、歧视性, 这种排他性和歧视性在国际贸易关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集团内部由于消除贸易壁垒, 享受优班待遇, 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迅速增长, 而集团对外建立贸易壁垒, 使集团外的其他国家遭到歧视, 减少出口。如1958 年, 美国对共同体的出口额在共同体进口总额中的比重为 11%, 到 1982 年下降到 8.6%.同期, 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在共同体进口总额中的比重从 30.3%下降到 20.4%.同样,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也必然造成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在北美市场份额的减少.可见, 集团内贸易的增长是以对集团外贸易减少而换取的, 从而损害了集团外多数国家的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