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003469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政治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政治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政治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政治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一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一、一、 本框课程内容标准分析本框课程内容标准分析内容目标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生活与哲学模块关于本框题的内容目标是:“剖析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中的实例,领会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提示与建议 例如生产工具的演变,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等。针对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阐发可持续发展的哲学依据。对内容目标的分析 根据三维目标的教学要求,可以对课程标准作如下充实性解读:1知识目标识记发展的实质,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含义,理解发展的普遍性,说明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又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

2、,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事物的发展方向、发展的道路和发展的形式,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运用科学发展观观察、分析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起发展的意识和观点,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增强学生对社会发展的信心,树立为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使学生认同并自觉坚持科学发展观。新课改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与联系实际的实践性,因此在把握课标时,我新课改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与联系实际的实践性,因此在把握课标时,我们要紧抓们要紧抓“剖析剖析” “领会领会” “学会学会”这三个动词,来理解的发展的观点,学会用这三个动词,来理解的发展的

3、观点,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通过同学们熟悉的概念,例如生产工具的演变,生活水平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通过同学们熟悉的概念,例如生产工具的演变,生活水平的变化。在这里突出强调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符合历史和现实的需要,体的变化。在这里突出强调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符合历史和现实的需要,体现课标的与时俱进性。现课标的与时俱进性。二、二、 本框的内容、逻辑结构和地位与作用本框的内容、逻辑结构和地位与作用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也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发展的观点是唯物法的又一个总特征。所以这一课是在本单元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其结构可以归纳为下面一个示意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世界是永恒发展

4、 1、自然界是发展的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哲学原理) (方法论)发展的普遍性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发展的实质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2.本课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地看待发展的实质,如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而本课所属的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核心问题是坚持唯物辩证法。本单元探讨发展的实质,告诉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发展和理解发展的实质。这一内容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对这些内容的认识和回答决定着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因此,本单元在整本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单元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主要是从发展的概念和普遍性入手,通过引领学生正确认识自然界是发展的,从

5、而认识到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发展的,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真理来实现。如何做到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科学发展观,是这一单元的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求学生首先要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入手。本框阐释了发展的实质,为本单元的其他内容起到了基础性的铺垫作用。三、三、 本框内容相关的社会生活热点本框内容相关的社会生活热点创新是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契合点,尤其如今中国的发展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加入了 WTO,并且改革开放也有三十余年,创新的成果我们都已经见证。创新的哲学原理有一个就是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我觉得在这里,在教材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这一概念穿插进去,一来可以增强

6、学生们的兴趣,学生总是对新奇的东西感兴趣,同时也让 90 后的孩子感受祖国发展变化的魅力。1. 探究材料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 2011 年 9 月 29 日 21 时 16 分 3 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飞行器全长 10.4 米,最大直径 3.35 米,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按照计划,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将在两年内依次与天宫一号完成无人或有人交会对接任务,并建立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2011 年 10月 10 日,天宫一号腾讯微博发出第一张自拍照,11 月 3 日凌晨顺利实现与神州八号飞船首次对接。201

7、1 年 11 月 13 日,天宫一号与神八第二次交会对接四、四、 本框重难点分析、判断和解释本框重难点分析、判断和解释本框题涉及的知识点主要包括:识记发展的实质,理解发展的普遍性。其中发展的实质是本框题的核心概念。1. 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普遍性,其逻辑顺序是: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发展的。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再到人的认识都是永恒发展的,都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漫长的不断发展的过程。2. 发展的实质发展是个比较复杂的范畴。广义的发展,是指运动、变化的一切过程,既包括上升的运动,也包括下降的运动;狭义的发展,特指事物由低级向

8、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前进和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现依据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理论,对本框的重难点进行分析。发展观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之一。唯物辩证法确信事物都是发展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依据当时的科学材料,详细的研究了自然界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马克思用毕生精力研究生资本主义社会和人类历史,发现了人类社会历史和自然历史过程一样,也是不断发展的。人民对物质生活的需要,不断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这促使人

9、们来改革生产关系,进而改变整个社会制度,改变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全部上层建筑,人类社会历史就是一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发展是人类生存的现实世界的主导趋势。人类是发展的,生命是发展的,地球是发展的,太阳系是发展的,整个宇宙也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全部思想,都贯穿着这样的发展观,渗透着这样的发展精神。3. 本框题的理论探源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同时又是“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 。 (列宁全集第二卷第 442 页) 。古希腊哲学中,赫拉克利特用“一切皆流” “一切皆变”的命题,表述了发展变化的思想,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区分了发展变化的四种类型:本质的变化、性质的变化、数

10、量上的变化、空间的变化。列子天瑞中说“有化不化不化者能化化化物者不化”在古代这些关于事物是否发展的简介,都带有朴素的自发性质。在近代 G.W.F 黑格尔第一次把自然的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写成为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并试图揭示这种发展的内在联系,从而系统地阐述了辩证法的发展观。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关于发展的合理思想,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辩证法的发展观。“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的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的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它本身是这个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 ” (马克思恩格斯选

11、集第四卷第 217 页)五、五、 本框内容的呈现方式与活动栏目的评价本框内容的呈现方式与活动栏目的评价1、课堂探究:(1)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它说明了什么? (2)你认为人类的体质还会发展吗?这个探究活动虽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其却太多老套了,每年的课本上这个探究活动虽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其却太多老套了,每年的课本上都是这样的例子,对于没有学过生物学或历史学的学生来说,这个例子是没法都是这样的例子,对于没有学过生物学或历史学的学生来说,这个例子是没法理解的。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其第二个问题可以改为,理解的。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其第二个问题可以改为, “你能举出一些有关的

12、例你能举出一些有关的例子子”或者或者“你认为我们今天的人类有没有可能继续发展下去你认为我们今天的人类有没有可能继续发展下去”这样的问题,既这样的问题,既能引导学生进行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同时也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能引导学生进行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同时也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专家点评通过专家点评,解释构成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我觉得这边可以用名人名通过专家点评,解释构成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我觉得这边可以用名人名言来说明构成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这样以来就可以培养学生自己主动思考,言来说明构成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这样以来就可以培养学生自己主动思考,符合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的课堂,同样是得到一个知识,不要以

13、灌输的方式,符合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的课堂,同样是得到一个知识,不要以灌输的方式,而是让自己的探究来了解。而是让自己的探究来了解。相关链接这里的例子,举得是青藏高原和长江的形成,来说明自然界的发展,课本这里的例子,举得是青藏高原和长江的形成,来说明自然界的发展,课本的左侧还展示一幅长江的部分图。编者的意愿可能是想通过这两个大家都熟悉的左侧还展示一幅长江的部分图。编者的意愿可能是想通过这两个大家都熟悉事物来说明世界的发展,但是且不说课文中只列举了长江的原貌图,这幅图是事物来说明世界的发展,但是且不说课文中只列举了长江的原貌图,这幅图是看不出是不是有变化可言,而且对于有些地方的小孩压根儿就没有见过青

14、藏高看不出是不是有变化可言,而且对于有些地方的小孩压根儿就没有见过青藏高原,要他们怎么理解呢?原,要他们怎么理解呢?2、课堂探究:(1)回顾 20 世纪中国的历史,你能否体会到中国社会的巨大发展?(2)20 世纪人类社会的巨大发展对你有什么启示?教材列举了三幅图,一幅是八国联军占领大沽口;一幅是中华人民共和教材列举了三幅图,一幅是八国联军占领大沽口;一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一幅是改革开放,中国的巨变。这三幅图是来说明人类社会是发展国的成立;一幅是改革开放,中国的巨变。这三幅图是来说明人类社会是发展的,根据发展变化,说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问题问的是是的,根据发展变化,说明人类

15、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问题问的是是否能够体会到,山区的孩子是肯定体会不到最后上海的夜景的那份感觉的,他否能够体会到,山区的孩子是肯定体会不到最后上海的夜景的那份感觉的,他们唯一的盼头是,什么时候,他们的教室能够好一点,他们的衣服能够好一点。们唯一的盼头是,什么时候,他们的教室能够好一点,他们的衣服能够好一点。可以说,新的教材也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准备捕捉社会各个角落的社会的可以说,新的教材也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准备捕捉社会各个角落的社会的发展的状况,这里可以把问题改成发展的状况,这里可以把问题改成“从图片中,可以看出中国在不断的变化发从图片中,可以看出中国在不断的变化发展展”然后从

16、各自所在地的特殊的情况,让学生们说说感受,从而得出一个人类然后从各自所在地的特殊的情况,让学生们说说感受,从而得出一个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这个结论。社会是不断发展的这个结论。3、课堂探究:(1)“整个宇宙都要服从”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的神话为什么被打破?它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2)人们对自然科学的认识是这样,对某一具体事物的认识也是如此,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教材中举的例子是牛顿力学的发展,这个是能说明人的认识能不断发展的,教材中举的例子是牛顿力学的发展,这个是能说明人的认识能不断发展的,但是要是在文科班将这个例子还好,要是放在理科班,那我们不排除会有人从但是要是在文科班将这个例子还好,要是放在理科班,那我们不排除会有人从力学的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