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教材试题集第十一章 习题集( 应激)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898024 上传时间:2017-08-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病学教材试题集第十一章 习题集( 应激)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神病学教材试题集第十一章 习题集( 应激)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神病学教材试题集第十一章 习题集( 应激)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精神病学教材试题集第十一章 习题集( 应激)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精神病学教材试题集第十一章 习题集( 应激)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神病学教材试题集第十一章 习题集( 应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病学教材试题集第十一章 习题集( 应激)(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应激与相关疾病一、目的及要求1掌握心理应激状态下的主要表现。2掌握急性心因性反应、延迟性心因性反应及适应障碍的临床特点与处理原则。3了解应激、应激源的涵义,了解常见的应激源包括哪些,了解影响个体对心理、社会应激源认知与评估的因素。4了解应激过程的中介机制、Selye 的应激学说。5了解人类需要的分层和动机冲突受挫的常见表现形式。6要求学生懂得应激可以导致新的疾病或加重已有的疾病,因此,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要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抚慰,处处体现人文主义关怀。二、各节应了解和掌握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概述1掌握处于应激状态的个体的主要表现。2了解刺激与反应的关系3了解应激过程的中介机制(包括中枢神经

2、系统、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变化) ,了解应激与健康的关系(适度应激有益健康,应激过度则会致病) 。4了解 Selye 的应激学说(全身适应综合症的三个阶段) 。5了解常见的心理应激源;了解需要受挫、动机冲突与疾病的关系。6了解个体对应激源做出反应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第二节 应激相关障碍掌握急性心因性反应、延迟性心因性反应及适应障碍的主要临床特征。第三节 应激相关疾病的治疗掌握此类疾病治疗的基本原则。三、练习题【选择题】(一)A 型题1.有关刺激与反应以下哪一项最正确A.物理刺激产生物理反应 B.化学刺激产生化学反应C.语言刺激只引起心理反应 D.抽象刺激的作用强度大于物理刺激E.从最简单的单细

3、胞生物到最复杂的人类,都有接受刺激和作出反应的能力2.有关应激与应激源以下哪一项不对A.应激即指对应激源作出的反应B.应激源指导致个体出现应激的原因C.处于应激状态下的个体常有内环境的紊乱D.应激源有正性与负性之分E 心理健康的个体是因为他们较少碰到应激源3.以下哪项不是处于应激状态下的个体的表现A体内神经递质发生改变 B体内神经内分泌发生改变C可能导致脑功能损害 D可表现精神异常E常表现交感神经抑制而副交感神经兴奋4.有关动机与冲突以下哪项不对A. 动机就是唤起、推动与维持行为去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B. 动机的产生源于个体需要与主观愿望C. 动机的实现还要受到许多客观环境条件的限制D. 动

4、机的好坏是引起应激的根源E. 动机受挫,就有可能产生应激5 以下哪项一般不是心理应激状态下的情绪特征A.情绪不稳、易激惹 B.表情茫然 C.激情发作D.焦虑不安、慌张恐惧 E.情感淡漠6 以下哪一项不是急性心因性反应的特征A.可出现意识障碍 B.精神运动性兴奋与抑制C.内容常涉及心因与个人经历 D.病程一般不超过三个月E.精神症状的发生与应激事件有时间上的紧密联系7以下哪项不是延迟性心因性反应的特点A应激源往往具有异常惊恐或灾难性质 B. 症状常有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C. 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 D. 持续性的警觉性增高E. 发病常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半年内出现8以下哪项不是适应性障碍的特征A.应激源

5、常为日常生活中的应激性事件 B.适应能力不良的个体易患C.病程一般不超过一年 D.部分病人可以表现为品行障碍E. 症状以情绪障碍为主(二)B 型题A.应激源往往具有异常惊恐或灾难性质,常引起个体极度恐惧、害怕、无助之感。多数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半年内出现。大多数病人 1 年内恢复B.在可以辨认的日常生活中的应激性事件的影响下,由于易感个性,适应能力不良,个体对该应激源出现超出常态的反应性情绪障碍或适应不良行为,导致正常工作和人际交往受损C.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D.在强烈的精神刺激之后数分钟至数小时起病,大多历时短暂,可在几天至一周内恢复,预后良好E.

6、常在心因下诱发,临床症状多样化,有夸张做作和表演性,暗示性强1急性心因性反应2延迟性心因性反应3适应性障碍4癔症5人格障碍(三)X 型题1.一般将需要分为以下哪几个层次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社交与爱的需要D.获得社会公认与尊重、实现个人理想的需要 E.工作需要2.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表现以下哪些情况A.口干、便秘或腹泻、尿意频繁 B.性功能障碍或性欲减退C.慢性躯体疼痛 D.食欲减退,睡眠障碍E.心悸、心冲、胸闷3.心理应激状态可表现以下哪些情况A.警觉性增高,对刺激敏感 B.注意力分散而难于集中C.思维活动灵活多变 D.情绪与行为异常E.植物神经功能症状4.个体对心理应激源的认知与评

7、估受以下哪些因素的影响A.应激源的性质 B.应激源持续的时间 C.个体的生活经历D.个体的性格特征 E.个体的价值观【填空题】1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即:-;-;-;-;-。2动机冲突常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简述题】一、简述塞里(Selye)的应激学说答:加拿大学者 Hans Selye 认为,不论外界何种刺激,无论是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或心理社会的刺激作用于机体后,无论刺激性质如何,机体均会产生一种非特异性的“全身适应综合征” (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GAS) 。此时,机体主要有垂体肾上腺系统的变化,形成三个发展阶段:第

8、一阶段为警觉期,动员全身各系统的机能进行适应,此时,机体尚未产生适应性。第二阶段为抵抗期,机体动员全身的防御机制,抵抗的能力高于正常水平,是适应的最佳时期。如果刺激超强且持续存在,机体应激反应即进入第三期衰竭期,则可出现各种疾病。二、心理应激源的认知与评估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答:机体对外界的各种刺激,首先对其性质进行辨认,同时对他与机体的关系进行评估,据此作出相应的情绪与行为反应,有利的出现阳性情绪与趋向行为,有害的则出现阴性情绪与回避行为,趋利而避害是人和动物共同的生物行为准则。决定个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因素除刺激的性质(是否符合个体需要) 、强度、个体的身体功能状况外;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个体对

9、刺激的认知和理解,而这种认知则受个体的性格特征,价值观,知识条件,既往经历、社会支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个体常会根据自身需求、价值观、个性特征、认知与应付方式、既往生活经验、可利用的社会支持情况等去评估所遇事件与他的利害关系。此人的至爱,并非彼人所需,即同一事件对不同的个体会有不同的反应。三、心理应激状态的主要表现有哪些?答:适度刺激对维持人体心身健康是有利的,适度应激可提高人的注意、记忆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行为敏捷,有利于调动潜能,增强应付能力。而处于应激状态下的个体,常表现为以下某些症状。1意识状态 警觉性增高,对刺激敏感,普通声光刺激易致惊跳反应。2注意力 分散而难于集中,易出差错。3思

10、维活动 单一、刻板,缺乏灵活性,轻率做出决定,或思维杂乱,茫无头绪。4情感活动 情绪不稳、易激惹、易哭泣,或表情茫然,或激情发作、嚎啕大哭,或焦虑不安、慌张恐惧,亦可出现悲观抑郁或欣喜若狂。5行为动作 坐立不安、震颤、小动作多,或刻板、转换动作。6植物神经功能症状 食欲减退,睡眠障碍、口干,尿意频繁,性功能障碍或性欲减退,月经不调,头昏头痛,倦怠乏力,慢性躯体疼痛等。7烟、酒、镇静剂的用量增加。四、简述急性心因性反应(急性应激障碍)的临床特点答:急性心因性反应常在强烈的精神刺激之后数分钟至数小时起病,病人可表现为意识障碍,精神运动性兴奋与抑制等多种症状。有意识障碍者可见定向障碍,注意狭窄,言语

11、缺乏条理,有自发言语,动作杂乱、无目的性,对周围感知不真切,出现人格和现实解体,偶见冲动行为,事后部分遗忘。部分病人表现为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表现为激越,喊叫,过度乱动或情感爆发,话多,内容常涉及心因与个人经历;运动性抑制者表现为情感迟钝、麻木,行为退缩,少语少动,可达亚木僵或木僵状态。大部分病人表现为上述症状的混杂,创伤性经历常因想象、考虑、梦境、回闪(flashback) 、触景生情等多种途径引发个体反复重新体验,而个体则对能勾起痛苦回忆的刺激尽量回避。病人常伴有失眠、易激惹、注意集中困难,高度警觉和惊跳反应,运动不安等症状。如病人表现以妄想或严重情感障碍为主者则可诊断为急性应激

12、性精神病。本病病程短暂,可在几天至一周内恢复,通常在一个月内缓解,预后良好。五、简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的临床特征答:此病又叫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应激源往往具有异常惊恐或灾难性质,常引起个体极度恐惧、害怕、无助之感。一般认为女性较男性易患。临床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 表现为控制不住地回想受创伤的经历,反复出现创伤性内容的恶梦,反复发生错觉或幻觉或幻想形式的创伤性事件重演的生动体验(症状闪回“flash-back” ) ,当面临类似情境或目睹死者遗物、旧地重游、纪念日时,又产生“触景生情”式的精神痛苦。2持续

13、性的警觉性增高 表现为难于入睡或易惊醒,注意集中困难,激惹性增高,过分的心惊肉跳,坐立不安。遇到与创伤事件多少有些相似的场合或事件时,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如心跳加快,出汗,面色苍白等。3持续回避 表现为极力不去想有关创伤性经历的事,避免参加或去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场所。对周围环境的普通刺激反应迟钝,情感麻木,与人疏远,社会性退缩,兴趣爱好变窄,对未来缺乏思考和计划,对创伤经历中的重要情节遗忘等。4病程与预后 多数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半年内出现,大多在 1 年内恢复,少数病人持续多年不愈而成为持久的精神病态。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创伤事件的严重程度;暴露于这种精神创伤性情境的时间和密切程度;人格特

14、征;个人经历;社会支持;躯体心理素质等。六、简述适应性障碍的诊断要点答:适应性障碍的诊断要点包括:1有明显的生活事件(但这种事件不是灾难性的或异乎寻常的)为诱因,尤其是生活环境和社会地位的变化(如移民、出国、退休、入伍等) ,精神障碍始于事件后 3 个月内。2有理由推断生活事件和病人的人格特征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理由是事发前病人一直精神正常,大多数人都能顺利处理这类事件而无任何异常,有证据表明病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强。3以抑郁、焦虑、害怕等情绪障碍为主要表现,同时有适应不良行为和生理功能障碍,如退缩、不注意卫生、生活无规律,或表现睡眠不好、食欲不振等。4精神障碍妨碍了社会功能,且病情至少一个月,

15、最长一般不超过 6 个月。5需排除情感性精神障碍、神经症、应激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和品行障碍等。七、简述应激相关疾病的治疗原则答:治疗目的是运用各种方法消除症状,缩短疾病病程,减轻症状严重性,帮助病人选择处理应激的适当途径,减少由于疾病引起的损害。同时要采取多种措施,增强病人的应付技能,减少今后应激相关疾病的发生。处理原则包括:1心理治疗 基本原则是:首先要建立好充分信赖的医患关系,对疾病的性质进行适当的解释。然后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一种心理、行为治疗方法如危机干预、认知行为治疗、应付技能训练等,以强化病人的心理素质,消除症状。2药物对症治疗 如病人表现为失眠、心慌、烦躁不安等焦虑症状群者,可

16、试用抗焦虑药物地西泮、阿普唑伦、及某些抗抑郁药物如三环类的多塞平、阿咪替林,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的氟西汀(百优解) ,帕罗西汀(赛乐特)等。有严重抑郁情绪的病人应使用抗抑郁剂。对表现运动兴奋、吵闹、行为紊乱者可酌情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如氟哌啶醇、奋乃静等。药物对症处理对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缓解不适症状常常有效,但应注意药物治疗剂量不宜过大,疗程亦不必过长。3预防疾病的再次发生 措施包括减少生活过程中的应激源,提高人群的精神素质,开展生活技能训练以增强群体应付应激源的能力等。(四)论述题试述应激源致病的中介机制答: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反馈调节关系,互相作用,形成一个调节的反馈网络,共同维持机体的平衡。应激源则主要通过影响这几个系统而导致疾病的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