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综地理练习题(五)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950870 上传时间:2018-05-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8.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文综地理练习题(五)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三文综地理练习题(五)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三文综地理练习题(五)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三文综地理练习题(五)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文综地理练习题(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文综地理练习题(五)(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文综地理部分文综地理部分读我国四座城市气温年较差和年降水量坐标图,读图完成 12 题。1一般年份,影响这四座城市所在区域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或灾害分别是 Aa 热量,b 光照,c 伏旱,d 洪涝 Ba 水分,b 春旱,c 伏旱,d 洪涝 Ca 热量,b 春旱,c 伏旱,d 台风 Da 水分,b 盐碱,c 光照,d 台风 2依据四地所处的温度带判断,其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分别是 Aa 棉花,b 冬小麦,c 油菜,d 甘蔗 Ba 甜菜,b 春小麦,c 水稻,d 水稻 Ca 亚麻,b 棉花,c 油菜,d 甘蔗 Da 春小麦,b 冬小麦,c 橡胶,d 水稻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图,读图完成 35 题。3图示区

2、域棉花种植区主要分布在A山区 B城市周边地区C塔里木河下游 D盆地中部 4图示区域城乡聚落规划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是A丰富的水源 B便捷的交通 C适宜的气候 D平坦的地形 5乌鲁木齐的某地理要素等值线由里向外逐渐减小,该等值线最不可能代表的是A降水量 B土地租金 C气温分布 D人口自然增长率下图是国家主席胡锦涛先后对喀麦隆、利比里亚、苏丹、赞比亚、纳米比亚、南非、莫桑比克、塞舌尔 8 个国 家访问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 68 题。26八个国家中,沙漠面积广布的两个国家是A喀麦隆、苏丹 B赞比亚、南非 C苏丹、纳米比亚 D纳米比亚、南非7图中 M 为一月份 20等温线分布状况,虚线等温线弯曲符合实际情

3、况的是1234LLLL、AL1、L3 BL1、L4 CL2、L3 DL2、L4 8关于图 3 岛屿叙述正确的是A年降水量自北向南减少 B回归线附近为热带沙漠气候C岛屿东侧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下垫面状况对该岛气候影响很大下图中图甲为晨昏线与北半球纬线圈相切点 P 的纬度年变化示意图,图乙为太阳直射点 Q 位置周年变化图,读 图完成 911 题。图甲 图乙9、图中代表一个回归年中 P 点五个的纬度位置,图乙中 ae 代表一个回归年中 Q 点的五个纬度位置,下 列关于 PQ 两点位置相关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P 点位于时,Q 可能在 a 处 BP 点位于时,Q 可能在 b 处 CP 点位于时,

4、Q 一定在 c 处DP 点位于时,Q 一定在 d 处 10、下列关于 P 点的纬度变化与现象的选项中,正确的是 AP 点从到时,上海的昼长逐日变长 BP 点从到时,上海的昼长逐日变短 CP 点位于时,上海白昼最长 DP 点位于时,上海昼夜平分 11、下列关于 Q 点的纬度变化与现象的选项中,错误的是 AQ 点从 a 到 c 时,新加坡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 BQ 点从 b 到 d 时,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CQ 点位于 c 时,从大西洋驶入地中海的货轮顺风顺水 DQ 点位于 e 时,北印度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336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各题。(36

5、 分) 材料一:材料一:我国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400800800材料二:材料二:材料一中 C 方框区域放大图(1)A 地年降水量范围在 之间;材料一所示区域年降水量地区分布特点是 。(6 分) (2)材料一虚线圆内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其西部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 ,东部的生态环境问题 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10 分) (3)近年来,材料一 B 处因地制宜种植葡萄,简述其发展该特色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8 分)(4)材料二为所示地区产业转移示意图,分析该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6 分)(5)材料二图示沿海地区是我国重化工基地,分析其有利区位条件。(6 分)文文科科综综合合试试题题 地地理理

6、参参考考答答案案1.2.3.4.5.6.7.8.9.10.11.CCBADCBDBDA436(36 分) (1)(共 6 分) 400-800 毫米(2 分) 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2 分),由南向北增多(2 分) (2)(共 10 分) 西部:荒漠化(2 分), 东部:地表起伏大(2 分) 降水多而集中(2 分) 土质疏松(2 分) 植被破坏严重(2 分) (3)(共 8 分) 光热充足(2 分) 靠近河流,灌溉便利(2 分) 昼夜温差大(2 分) 土壤疏松肥沃(2 分) (4)(共 6 分) 从大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或从城市向乡村转移;或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2 分); 移出的主要是占地面积广、污染大的企业(2 分); 多靠近交通发达的沿海、铁路沿线附近(2 分)。 (5)(共 6 分) 有丰富的原料,如海盐、煤、石油(2 分); 海陆交通便利(2 分); 市场广大、技术力量雄厚、劳动力丰富(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