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解释复习大纲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913590 上传时间:2018-05-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井解释复习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测井解释复习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测井解释复习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测井解释复习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测井解释复习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井解释复习大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测井资料数据处理系统结构及常用外设 输入:测井曲线数字化到计算机;磁带;磁盘;光盘;表格;井场或异地由卫星、微波传 送; 预处理:单位转换、深度对齐、环境校正、斜井效正、标准化。 服务性程序:交会图、直方图、各种统计分析、函数运算。 资料处理:单井及多井解释,参数的求取。显示成果、 输出:中间成果、最终成果以图形、图像、表格的形式从屏幕、各种绘图仪、打字机上输 出或以一定的形式归档,用磁带、磁盘、光盘保存。LA716 文件由一个标题块和若干个数据块组成,其中一个数据块包含若干个逻辑记录,一 个逻辑记录为一条测井曲线某一深度段的数据。测井综合解释(绘解室或综合室) ;测井资料计算机处理、操作(计

2、算室) ;解释软 件的研制(软件室、攻关队) 。什么是测井解释,测井解释的研究内容,我国测井解释现状和面临的难题?同一井各测井曲线之间深度的一致性也往往难以实现,各测井曲线幅度也不可避免地要受 到许多非地层的测量因素的影响。测井资料的预处理主要包括:模拟曲线的数字化、测井 曲线的深度校正、平滑等。滤波在测井中的作用表现在: 对原始测井曲线,滤波输出 结果更接近实际值。对放射性测井,可消除系统统计起伏误差。 对各种分析程序计算 的结果,滤波来园滑结果。在地层对比中,采用较大的窗长,突出整体趋势。测井值f(原始地层真值、环境、仪器性能、测量条件);环境:井径、泥浆性能、侵入、温 度、压力、仪器的状

3、态(如偏心、居中);测量条件:如测速、刻度双侧向测井视电阻率曲线校正侵入校正(计算机)首先赋初值 RT=RLLD,RXO=RMLL,求出 RT/RXO 和 JS依据求出的 RT/RXO 和 JS,利用下表可求出 Di。依据求出的 RT/RXO 和 Di,求出 JD。然 后求出 RT 和 RXO。交会图图版是用来表示给定岩性的两种测井参数关系的解释图版。它们都是根据纯岩石的 测井响应关系建立的理论图版.目前主要有:中子-密度交会图版、中子-声波交会图版 fmab)1 (频率交会图就是在 x-y 平面坐标上,统计绘图井段上各个采样点的 A、B 两条曲线的数值, 落在每个单位网格中的采样点数目(即频

4、率数)的一种直观的数字图形Z 值图是在频率交会图基础上引入第三条曲线 Z 作成的数据图形。Z 值图的数字表示同一 井段的频率图上、每个单位网格中相应采样点的第三条线 Z 的平均级别。储集层具备两个条件:1)具有储存油气的孔隙、 孔洞和裂缝等空间场所;2)孔隙、孔洞和裂缝 之间必须相互连通,在一定压差下能够形成油 气流动的通道。 地质上常按成因和岩性把储集层划分为三类:碎屑岩储 集层、碳酸盐岩储集层与其他岩类储集层。 常见的碎屑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云母和粘土及重矿物。 物 性:孔隙度和渗透率 含油性:含油气饱和度(或束缚水饱和度) 、储集层的厚度。 绝对渗透率:岩石中只有一种流体时测量的渗透率。其

5、大小只与岩石孔隙结构有关,而与流 体性质无关。测井解释中通常所说的渗透率即绝对渗透率。常用 K 表示。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流体同时通过岩石时,对其中某一流体测得的渗透率,称为岩石对流 体的有效渗透率或相渗透率。相对渗透率:岩石的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之比值称为相对 渗透率。 残余油饱和度 Sor:不能进一步被水冲洗掉的油为残余油,其饱和度称为残余油饱和度。 即残余在孔隙中的油的饱和度. 剩余油饱和度:开发一段时间后,剩下的油的饱和度. 储集层的厚度:顶底界面的厚度即为储集层的厚度。有效厚度:总厚度扣除不合标准的夹 层 剩下的厚度。 储集层的划分 先找砂岩,然后排除致密砂岩 相对于泥岩基线,SP

6、 曲线有幅度差:RmfRw 负幅度差 RmfRw)低侵:Rxo 明显低于 Rt,称低侵或减阻侵入。一般在油气层出现 无侵选择测井系列的主要原则是 1 能有效地鉴别井剖面地层的岩性,估算地层的主要矿物成分 含量与泥质含量,清楚地划分出渗透性储集层。2 能较为精确地计算储集层的主要地质参 数,如孔隙度、含水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和渗透率等。3 能可靠地区分油层、气层和水 层、准确地确定含油(气)饱和度,可动油(气)量和残余油(气)量、油气层有效厚度以及计算 油气地质储量。4 尽可能的减少和克服井眼泥浆侵入围岩的环境因素的影响,至少能通过 适当的校正来有效的减少和消除这些和地层性质无关的环境因素的影响

7、,获得较为真实的 反映岩层及空隙流体性质的质量较好的测井资料 5 具有研究解决地质构造沉积相等地质问 题和油田开发及有关的工程问题的能力 6 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一般,自然电位测井和自然伽马曲线用于指示岩性、识别储集层以及计算储集层的泥质含 量通常非常有效,其中自然电位测井主要用于淡水泥浆砂泥岩剖面;自然伽马测井则主要 用于碳酸盐岩剖面、膏盐剖面以及盐水泥浆砂泥岩剖面上。高渗透油气层侵入剖面随时间变化:泥饼形成以前 以泥浆滤液的径向渗滤为主,电阻率 径向特征曲线与低侵剖面很相似。但因正处于径向渗滤的过程中,冲洗带和过渡带的径向 厚度将逐渐扩大,直到泥饼形成为止。最厚的泥饼形成时 由于油气的相对渗

8、透率大于地 层水,在滤液径向渗滤的过程中,油气会被排挤得更快些,以致会在未侵入带之前形成一 个地层水饱和度相对较高的环形空间,即出现一个低阻环带。同时,泥饼的形成就使泥浆 侵入速度迅速降低,泥浆滤液由径向渗滤转为纵向渗滤。后者主要是由于油、气与水的密 度不同产生的重力分异作用所引起的。在纵向渗滤中,滤液将向下移动,可动油气将向上 代替它们,这就可能出现一个电阻率比 Rxo 和 Rt 都要高的高阻环带。纵向渗滤期间 泥 饼厚度达到最大时,由于泥饼渗透性很差,滤液的径向渗滤很小,而纵向渗滤将占优势。 侵入带中的滤液和低阻环带中的地层水都要向下移动,可动油气将去代替它们,以致低阻 环带将逐渐消失,冲

9、洗带范围将缩小,而高阻环带将向冲洗带方向扩大,直到最后达到平 衡。固井以后 由于油气水的重力分异作用,井眼周围所有可以移动的地层水和滤液将继 续向下往油水接触面分散,可动油气则向上代替它们,并逐渐恢复到泥浆侵入前的状态。 这时的水并不是原始的地层水,而是它与滤液的混合物。直观显示气层的方法:中子密度测井重叠法 利用了中子测井天然气层的“挖掘效应” 和气层的低密度特征。响应特征:低中子孔隙度、低密度 天然气层的密度测井值低于地 层完全含水时的地层密度,天然气层中子测井值比它完全含水时偏低,天然气层的纵波时 差可能高于其完全含水时的纵波时差。W -S 模型中利用 Co Ct 完成对 Rt 的推导

10、以及 m n 的确定 双水模型中 Co Ct 的确定碳酸盐岩储集层的测井响应:孔隙型储集层 在曲线形状方面表现为圆滑的“”字形, 如电阻率呈“”字形降低,这与裂缝发育段的尖刺状电阻率起伏形成强烈的反差;在测井值方面表现为二高两低,即时差、中子孔隙度增高,电阻率和岩石体积密度降低。 裂 缝型储集层 高角度裂缝(倾角在 75 以上的裂缝) ,深、浅双侧向呈正差异,即 Rd/Rs 大于 1。 对于低角度裂缝(倾角在 75 以下的裂缝) ,深浅双侧向呈现负差异,使 Rd/Rs 小于 1,在 裂缝倾角为 45 时比值最小。当裂缝倾角较小时,裂缝的双侧向测井响应为负差异( Rd Rs) 一般,当仪器通过裂

11、缝带时,声 波幅度下降。声波能量的衰减主要是裂缝的倾斜引起的。 孔洞型储集层 在 FMI 成 像图上观察到溶蚀孔洞,一般呈不规则暗色斑点状分布。孔洞型储层成像测井响应特征为:小 的溶孔,溶洞在井壁地层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图像上表现为“豹斑”状不规则黑色星点分布。井诱导缝测井识别 常规资料:深、浅双侧向值降低且正差异加大,三孔隙度(中子、声 波、密度)变化不大。 高角度裂缝测井识别 常规资料:深、浅双侧向电阻率差异较 大,三孔隙度曲线(补偿声波、补偿中子、补偿密度)指示孔隙度略有增大。 倾斜裂缝测 井识别 常规资料:深、浅双侧向为正差异,其值降低, 补偿声波测井值增大,密度值 降低,反映泥质含量的自然伽玛测井曲线为低值。低角度裂缝测井识别 常规资料:深、 浅电阻率值降低,补偿声波、补偿中子值增大,反映泥质含量自然伽玛为低值。 三空隙模型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