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施工与设计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907197 上传时间:2018-05-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接触网施工与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接触网施工与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接触网施工与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接触网施工与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接触网施工与设计丁天甲1、 开工报告:施工单位开工前十天报工程局或铁路局审批。开工前一式两份,审批后,批复一份,另存一份。 2、 工程概算的费用:建筑工程安装费 设备工具购置费 其他费 预备费 工程造价增加预留费 3、 机具分为:通用机械、专用机械、小型机具。 机具的使用原则是:少而精不能大而全。 4、 施工测量的目的: 接触网设计平面图与现场实际情况是不是一样。 初步判断基坑土质条件。 确定支柱位置。 确定隧道内悬挂点、定位点位置。 5、测量顺序(现场用):首先由主管技术人员根据设计图复诵跨距尺寸,拉尺人员则从测量起点根据跨距依次测 量,并在每一杆位处的钢轨腰部用白色油漆作出标记(P235

2、见测量标记图) 。 6、测量步骤:初测定测 7、基础开挖的原则: 准确判断土壤稳定性,采取合理的开挖形式及防塌措施。 严格遵守施工防护规定,确保人身及行车安全。 集中力量,快挖、快打、快立。 避开雨季施工,难以避开时,应随打随立。 8、土质:硬土类、碎石类、流砂、高水位土质、坚石、次坚石。 9、机械开挖法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标出坑中心钻机对位钻坑复核清理现场。 10、每钻 1 米深度时,应测量复核坑的垂直度,有问题时应及时矫正。 11、开挖过程中,可按设计允许跨距偏差+1m、-2m 调整,调整后跨距不得大于 65 米。 12、混凝土(人造石材)=水泥+砂+石子+水。水泥的标号表示的是水泥的 28

3、 天抗压强度。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 量和水泥用量的重量之比。钢筋和混凝土的收缩比差不多,密度也差不多,所以做配合使用。 13、基础螺栓孔距偏差不得大于 2mm。主角钢弯曲度不大于 1/750。 14、钢柱基础的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安装钢筋网安装模版固定螺栓浇筑基础制作试块基础养护基础 拆模制作基础帽结束。 注:每当注入的混凝土达到 300400mm 时,按照规定分层捣固。基础顶面倾斜度满足向支柱载荷方向有 5 的倾斜度。模版与混凝土接触面,刷废机油方便脱模。基础浇筑完毕后,如实填写基础隐蔽工程记录,清 理施工现场工机具,将弃土以及其他施工垃圾清运至指定地点。 15、每组软(硬)横跨支柱中心连线应

4、垂直于车站正线,偏差不应大于 3 16、钢筋混凝土支柱埋深的允许施工偏差为 100mm,实际埋深不应小于设计值。 17、接触网支柱侧面限界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施工偏差为:向铁路内侧为-60mm,向田野侧为+100mm。 18、吸流变压器支柱均应直立,两支柱中心连线应与线路中心线平行,施工偏差为向内侧-60mm,向田野 +100mm。两支柱应等高,两支柱实际埋深允许施工偏差为 100mm。 19、支柱安装整正的工艺流程:检查基础设施材料运输检查支柱外观质量支柱吊装支柱整正结束(填写 记录)基础检查的内容:跨距检查、侧面限界检查、螺栓外露程度与防腐质量检查、螺栓间距检查、基础接地端子预 埋质量检查

5、、基础顶面高程偏差检查、基础方位检查。 20、硬横梁吊装的工艺流程:施工准备硬横梁的组装硬横梁的安装结束。另:边段与支柱的螺栓从支柱外向内穿连接,边段与中段连接时螺栓从中段向边段外穿。 (2 个边段 1 个中段)21、拱度:f=(h1+h2)/2-H (两边段平均高度减中间高度) 22、接触线安装完毕后,要测:导高、拉出值。 (接触线的安装要在吊弦全部安装完成后进行)接触悬挂的调整分为:粗调、细调。 23、隧道吊柱吊装的工艺流程:施工准备预留滑道质量检查和数据测量吊柱外观质量检查吊柱的吊装吊柱 的整正测量检查填写记 录。注:吊装时滑轮不能安装在同一滑道内;梯子要固定在地上;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吊

6、柱的倾斜率和侧面限界测 量。 24、承力索架设的工艺流程:施工准备起锚承力索展放落锚结束。注:架线车编组顺序:恒张力架线车+轨道吊车+平板车(速度恒定) ;防线前放线距离数值清零;放线前检查线盘号与锚段号是否一致;25、电力线、通信线跨越接触网时,安全间距如下:110KV 以下不小于 3000mm,220KV 不小于 4000mm,330KV 不小于 5000mm。 26、接触网竣工验收步骤:滑行试验、竣工文件、交接开通与验收。 27、冷滑:接触网全面检查合格后,在接触网不受电的情况下,对接触网进行的动态试验检查。 冷滑试验的工艺流程:检测准备第一次冷滑检测根据检测报告整治第二次冷滑检测根据检测报告整治 结束。冷滑时受电弓与接触网压力:第一次 10N,20/h;第二次 70N,3040/h;第三次大于等于 70N,80/h。 冷滑时受电弓要临时接地,保证人员安全。 28、腕臂的三种固定方式:角钢式、绑扎式、对拉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