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级干部培训毕业考试复习材料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889709 上传时间:2018-05-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级干部培训毕业考试复习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科级干部培训毕业考试复习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科级干部培训毕业考试复习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科级干部培训毕业考试复习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科级干部培训毕业考试复习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级干部培训毕业考试复习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级干部培训毕业考试复习材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律能力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律能力一、突发事件一、突发事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 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二、突发事件分类分级突发事件分类分级 四类:自然灾害。 事故灾难。 公共卫生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 四级(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 : 级(特别重大) (红色) 级(重大) (橙色) 级(较大) (黄色) 级(一般) (蓝色) 三、简述我国的应急管理体制三、简述我国的应急管理体制 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规定了

2、我国特色的应急管理体制是“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 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统一领导:国务院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最高行政机关;在地方,地方各级政府是本行政区突发 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 分类管理:就是分类负责,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型确定管理规则,明确分级标准,开展预防与应急 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 分级负责:根据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和级别的不同,确立应对工作由不同层级的人民政府负责。 一般来说,一般和较大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分别由发生地县级和设区的市 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重大的和特别重大的自然灾害、事故灾

3、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由发生地的省 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其中影响全国、跨省或者超出省级政府处置能力的特别重大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 公共卫生事件由国务院统一领导。社会安全事件由于其特殊性,原则上是由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处置, 但必要时上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处置。 属地管理为主:一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原则上由地方负责,即由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 人民政府负责,其中又主要是由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负责。二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国务院各有关部门 对特定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的,就应当由国务院有关部门管理为主。 四、案例:北京四、案例:北京 2012 年大暴雨事件启示年大暴雨事件启示 气象预警

4、有所欠缺 政府有组织的救援行为迟缓 应急场所没有开放 公共交通没有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大型活动没有取消 总结北京暴雨应急的教训,就必须全面加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建设,主要是提高政府应对 突发事件的领导能力(包括科学地超前预测能力、良好的信息沟通能力、准确分析判断和快速决策能力、善 于发动群众的能力以及有效的处理能力等) ,政府机关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能力(包括快速反应能力、依法 应对能力、建立和完善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社会动员能力、建立和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等)以及建立基层单 位和组织的安全管理制度,增强自救互救能力。全面提高这些能力关键是要培养和提高善于学习的能力。只 有在学习和实践中努力提高应

5、急管理的综合能力,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干部的职位要求。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思想观 念深刻变化;再加上国际上政治、经济、军事、安全等因素相互交织,地缘、宗教和文化冲突与政治经济矛盾相互 作用,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增加。 要大力增强应对风险和突发事件能力的培训,做好应对风险和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 作准备,坚持防患于未然。 五、突发事件应对的基本机理五、突发事件应对的基本机理 机理一:政府:从“平时行政”到“应急行政” ,突发事件一旦降临,政府只能应声而出。 机理二:突发事件必然赋予政府

6、紧急权力。【分析】紧急权力的特性:(1)权力优先; (2)程序特殊; (3)公众配合。 六、简述应对突发事件时采取比例原则六、简述应对突发事件时采取比例原则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十一条: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采取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应当与突发事件可能造 成的社会危害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适应;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的,应当选择有利于最大程度地保护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的措施。2比例原则要求:手段必要:选择最小侵害手段;手段与目的:相称。 七、论述领导干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律能力七、论述领导干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律能力 提高领导干部应急法律能力的首要问题,是社会管理状态的合法转移,即从平时管理状态

7、转换为应急管理状 态,再从应急管理状态恢复到平时管理状态。一方面保证国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应对危机,另一方面要确保 正常管理状态的恢复。 提高领导干部应急法律能力的基本问题,是政府应急措施的合法性。在专门应急措施和普遍应急措施分类的 基础上,依靠单项法规定适用于特定危机情形的专门应急措施,在突发事件应对法中规定可以普遍适用 的应急措施;规范应急行政裁量权的规则。 1、 树立依法应对理念树立依法应对理念 突发事件应对法主要着眼于应对突发危机行政措施的有效性和合法性。现在有关规定的应急措施较多地 考虑有效性,存在合法性保障机制不充分的问题。 突发事件应对法就是着眼于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 法律能力,

8、使政府能在法律的框架下处理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应对法与其他单项应急法的关系 2003年5月 在抗击非典的关键时刻,公布和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将应对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纳入法制化轨道。 2006年1月 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 2006年2月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成立。 2007年8月 30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自2007年11月1日实施。 据统计,截至到2011年我国已经制定涉及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35件、行政法规37件、部门规章 55件,有关文件111件。 防洪法 、 防震减灾法 、 传染病防治法 、 核电厂核设施应急救援条例 、 公共卫生事

9、件应 急条例等 2、 树立应急行政理念树立应急行政理念 以人为本 时间第一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七条:突发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 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并立即向上一级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 如何贯彻行政应急性原则? 启动:存在紧急危险;主体:政府法定机关;决策:遵循比例原则。 3、 树立最低限度人权保障理念树立最低限度人权保障理念 人权的基本内容: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尊严权、获助权、公正权、思想和宗教信仰自由权 等。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9年4月13日发表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 ,承诺保障汶川大 地震灾后重建中的人权,为尊重遇难者,

10、承诺对地震中遇难和失踪者登记造册并予以公布。 中国民政部救灾司司长邹铭2010年4月18日在北京说,本次青海玉树地震的救援安置和物资提 供都注意了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 邹铭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介绍说,在粮食等生活用品调运的时候,民政部门就注 意到了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比如这次下达的中央救灾储备粮,为照顾到当地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 据他所知80是面粉,20是大米。青海民政部门调集的一些物资,里面也有一些少数民族特殊需 要的物资。此外,结古镇和周边地区,一共有14个受灾群众的安置点,安置在这里的受灾群众都可 以自由地从事他们所信仰的宗教活动。 4、 树立处置措施合理理念树立处

11、置措施合理理念 暨在应对突发事件时采取比例原则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十一条: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采取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应当与突发 事件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适应;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的,应当选择有利于最大程度地 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的措施。 比例原则要求: 手段必要:选择最小侵害手段;手段与目的:相称。 5、 树立信息公开和信息真实理念树立信息公开和信息真实理念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十条 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出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决定、命令,应当及 时公布。 初次报告要求“接报即报”。信息报告责任单位无特殊原因,应在获得突发事件发生的信息后立即 报告市应急办,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

12、,并说明具体原因。3 报告内容包括: (1)报告单位;(2)报告人姓名;(3)信息来源;(4)接报时间;(5)突发公共事 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和简要情况。 获知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值班人员和其他人员,可不经本部门领导同意直接向市应急办报告。 阶段报告要求“及时续报”。信息报告责任单位要对突发事件基本情况、应急响应情况、事件发展 趋势和建议等及时报告市应急办。阶段报告实行“时报”制度,必要时随时续报。对性质严重、情况复杂、当 天不能处置完毕的实行“日报”制度,必要时随时续报。 在突发事件处置结束后日内,要进行总结报告。信息报告责任单位向市应急办报送正式文件, 并附全部附件。主要内容包括: ()

13、突发公共事件情况。包括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性质、涉及的人员、 财产和事件分类、分级等情况。 ()应急报告情况。包括接报时间、初次报告时间和阶段报告等情况。 ()应急处置情况。包括预案启动的时间、数量、名称等情况,开展应急处置的领导、部 门、人员和设备、接报和到场时间、领导的指示、采取的主要措施等情况,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 况,事态影响的范围、控制和发展情况。 ()善后处理情况。包括死者抚恤、伤者救治、受灾人员安置等情况,受损财物的赔偿补 偿、恢复重建等情况,相关责任单位、责任人的处置、处理和相应的措施等情况。 6、 树立积极责任理念树立积极责任理念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六十三条 地

14、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违反本法 规定,不履行法定职责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据情 节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按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突发事件,或者未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导致发生 次生、衍生事件的; (二)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或者通报、报送、公布虚假信息,造 成后果的; (三)未按规定及时发布突发事件警报、采取预警期的措施,导致损害发生的; (四)未按规定及时采取措施处置突发事件或者处置不当,造成后果的; (五)不服从上级人民政府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

15、的; (六)未及时组织开展生产自救、恢复重建等善后工作的; (七)截留、挪用、私分或者变相私分应急救援资金、物资的;(八)不及时归还征用的单位和个人的财产,或者对被征用财产的单位和个人不按规定给 予补偿的。 责任有魔力理论。 “责任政府”: 政策失当政治责任; 违法失职法律责任; 公众安全道义责任。 行政责任追究的类型(1)责任追究实行“客观事实责任制”。 公务员法第82条规定:“领导成员因工作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对重 大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的,应当引咎辞职。” (2)责任追究实行“副职负责制”。 【问题】责任追究实行“副职负责制”有道理吗? 【分析】责任追究实行谁主管谁负责

16、。哪个环节出问题就追究哪个环节责任人的责任。 (3)责任追究实行“连带责任制”。 【问题】责任追究实行连带责任有道理吗? 【分析】连带责任制理由是:自己管理的地区和部属出了问题,领导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八、领导干部处置突发事件的步骤及技能八、领导干部处置突发事件的步骤及技能 步步 骤骤具备的知识以及相应的技能具备的知识以及相应的技能41、迅速隔离险境、迅速隔离险境 做好公众、财产的隔离做好公众、财产的隔离 推行强制性的决策,突出一个推行强制性的决策,突出一个“快快”字字2、全力救治生命、全力救治生命 征用车辆运送受伤者征用车辆运送受伤者 为挽救生命,占有必需的药品或食物为挽救生命,占有必需的药品或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