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刑事犯罪被害人精神赔偿的救助权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889096 上传时间:2018-05-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刑事犯罪被害人精神赔偿的救助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议刑事犯罪被害人精神赔偿的救助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议刑事犯罪被害人精神赔偿的救助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议刑事犯罪被害人精神赔偿的救助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议刑事犯罪被害人精神赔偿的救助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议刑事犯罪被害人精神赔偿的救助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刑事犯罪被害人精神赔偿的救助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议刑事案件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最高人民法院根据刑法及刑事诉讼法做出司法解释,表明刑事案件被害人只具有财产损失赔偿的权利,不具有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权。据此,刑事犯罪被害人在刑事附带民事、单独民事诉讼活动中,均丧失了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权。笔者认为,刑事案件被害人是否具有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应结合刑法、刑事诉讼法的立法本意、司法解释的效力、法律冲突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一、刑事案件被害人精神赔偿具有不确定性引起轩然大波的,是最高人民法院 2002 年给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一个批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法释200217 号):“根据刑法

2、第三十六条和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以及我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对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失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在该刑事案件审结以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许多人认为,最高法的司法解释违背了法律规定,为无权解释,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刑事案件被害人应具有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即:“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明确标明了最高人民法院的态度:刑事案件被害人没有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权。最高人民法院是否有权进行司法解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3、委员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1981 年 6 月 10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第二条授权, “凡属于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解释”。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最高人民法院具有司法解释的权利,但司法解释有权力限制,即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不得超越审判工作、司法解释的范围仅属于法律、法令的具体应用。考究最高法司法解释的效力,一是看解释的事项是否属于审判工作,二是看解释内容是否超越了法律、法令具体应用这一范围的规定。 “法释200217 号”不仅拒绝了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而且载明在单独的民事诉讼活动中,刑事案件被

4、害人不具有精神损害赔偿请求的救济权利。笔者认为,对该司法解释应分两部分来分析,即一是看在刑事附带民事中法院不予受理的合法性,二是看单独民事诉讼中法院不予受理的合法性。首先,刑事附首先,刑事附带带民事民事诉讼诉讼中不受理精神中不受理精神损损害害赔偿赔偿的司法解的司法解释释应应是合法有效的。是合法有效的。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规定,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该条字面意思的理解,刑事案件被害人物资损失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原因,精神损害的民事诉讼未列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范围。根据该规定,最高人民法院进一步做出司法解释,限定在刑事附带

5、民事诉讼中,法院仅受理经济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属于审判活动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没有超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应是合法有效的。其次,限制刑事案件被害人不得其次,限制刑事案件被害人不得单单独提起精神独提起精神损损害害赔偿赔偿的民的民事事诉讼应为诉讼应为无效解无效解释释。 。刑法第三十六条规定, “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该条明确,刑事案件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必然获得赔偿。那么,刑事案件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是否可以获得赔偿?刑法第三十六条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因对该条进行解释,是立法本意的解释,不在审判工作中,也不是

6、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法第三十六条的司法解释,表明只有经济损失才可以获得赔偿,排除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的提起权利,超越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应为无效。对刑事案件被害人是否具有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关键在于对刑法第三十六条的立法解释。根据刑法第三十六的规定,刑事案件被害人经济损失必然可以获得赔偿,精神损害的赔偿未予以规定。关于被害人精神损失赔偿请求权利的实现,如果刑法认为犯罪行为对被害人造成的精神损害程度已经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刑罚的适用本身就是对被害人的精神慰藉,故不需要重复评价、再进行精神损害的赔偿,则刑事案件被害人仅就经济损失有权提起赔偿;如果刑法第三十六的的立法本意

7、只是强调经济损失获得赔偿的必然性,精神损失赔偿的非必然性,则刑事案件被害人具有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权,是否可以获得赔偿,则通过司法程序由法院裁定。二、关于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一些思考从中国立法实践来看,在建国初期,中国否认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合理性,直到 1986 年民法通则颁布实施,才正式确立了新中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可以这么说,直到现在,新中国关于精神损害赔偿从立法到实践仍在不断的摸索和完善之中。基于建国初期否定精神损害赔偿的角度考量,刑法第三十六条、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没有将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列为刑事案件被害人的法定权利,有立法者认为在刑事犯罪领域不适用精神损害赔偿的考虑。即立法本意可能是排

8、斥刑事领域精神损害赔偿的。但是,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权,是公民的一种申诉权利,能否获得赔偿、获得赔偿数额的多少,最终还须由法院根据案件事实、通过审判程序予以裁定。因此,作为一项请求权,不应在提起阶段直接予以否定,较适合的做法是,同意刑事案件被害人具有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权,该项权利的实现不能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提起,而应由被害人单独提起民事诉讼。基于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否定刑事案件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刑事案件被害人获得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必须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217 号”是否为有权解释予以审查。因邱文龙拐卖孩子,甘家父母与甘林相隔十七年才重逢,对邱文龙拐卖孩子的行为

9、提起了精神损害赔偿,法院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单独的民事诉讼中,均予以了驳回。甘家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了上诉,要求给予精神损害赔偿,该案件正在审理中。中央电视台于 2011 年 7 月 31 日播出该案例谁来赔偿我的精神损害,引发了法律届的讨论。笔者认为,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媒体介入个案,实际上已经带有倾向性观点,本质上是媒体绑架司法、影响法院独立审判案件。该案与当年许霆案有相同之处。关于刑事案件被害人是否具有精神损害赔偿的讨论,还须引起我们另一个思考:中国的审判制度如何才能够更加透明公正?附:有关规定1、中、中华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六条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六条: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

10、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2、中、中华华人民共和国刑事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诉讼法第七十七条:法第七十七条: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带民事民事诉讼诉讼范范围问题围问题的的规规定定(2000 年12 月 4 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 1148 次会议通过,法释200047号) 第一条: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

11、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损害害赔偿赔偿民事民事诉讼问题诉讼问题的批复的批复(2002 年 7 月 11 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 1230 次会议通过,法释200217 号):根据刑法第三十六条和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以及我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对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失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在该刑事案件审结以

12、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权精神精神损损害害赔偿责赔偿责任若干任若干问题问题的的解解释释(二一年二月二十六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一一六一次会议通过):第六条当事人在侵权诉讼中没有提出赔偿精神损害的诉讼请求,诉讼终结后又基于同一侵权事实另行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务委委员员会关于加会关于加强强法律解法律解释释工作的决工作的决议议(1981 年 6 月 10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二、凡属于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解释。7、中、中华华人民共和国侵人民共和国侵权责权责任法任法(2009 年 12 月 26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8、中、中华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00 年 3 月 15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第八条,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九)诉讼和仲裁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