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中对小学生情感培养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827745 上传时间:2018-05-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作文教学中对小学生情感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作文教学中对小学生情感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作文教学中对小学生情感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作文教学中对小学生情感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作文教学中对小学生情感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作文教学中对小学生情感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作文教学中对小学生情感培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作文教学中对小学生情感培养父母的爱作文教学为例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调动和培养学生的丰富情感是作文教学之本。教师可以通过体验、对话和反思这三个环节去培养学生情感,使他们在写作中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情,使充满真情实感。关键词:作文教学 情感培养 体验 对话 反思1.引言我国的语文教学,就其学科属性来说,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同样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从工具性出发,作文教学应着眼与培养学生应有的写作能力;从人文性出发,作文教学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写出真情实感。而情感的培养运用到作文教学中,其本质在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想写

2、、乐写,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别人沟通交流,以培养学生丰富健康的情感,以实现人自身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情感培养是具有人文性的。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写作活动中的催化剂。一个没有写作热情,对客观事物毫无情感体验的人,是写不出什么好作文的。”由此看来,只有将情感渗透在写作的各个环节,才能使写作充满生机,使文章鲜活灵动。那么不断调动和培养学生的丰富情感,乃是作文教学之本,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标志之一。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调动和培养学生的丰富情感,将是课堂中的主要目标,这样唤起学生对景、对物、对人的深刻感悟,从而驱使他们主动投入到写作活动中去,让他们在入情、动情时,去尽情抒发自

3、己的感情。本文将尝试通过体验、对话和反思这三个环节来实现教学目标。下面以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父母的爱作文教学为例来进行阐述。2.通过体验,挖掘学生情感素材体验既指某种人文知识得以产生的“人文需要”或“人文危机”的体验,又指对与之相关的自身生活世界的一种精神感受。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体验生活、感悟人生对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能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体验人生的苦与甜,体验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能触发学生写作的情感,“情动而辞发”这样写下来的作文才能言之有物,有骨有肉,这样的写作是一种情感的宣泄、表达,更加加深学生对生活与人生的体验。这样体验写作再体验的

4、过程,学生还会害怕写作文吗?体验使写作成为一种良性循环。在作文教学中,如何为学生设计体验活动,有效地实施体验学习,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根据作文教学特点,认为应该要注意两个渠道去实施。2.1.设置情境,唤起学生的体验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自然的、直接的客观事物容易引起他们的情感体验。所以教师宜尽量去发挥有深刻感动力量的教材,无论它是一首诗、一幅画、一个故事,宜用一种有趣的、生动的自然方式去导入情感。父母的爱写作目标是唤起学生对父母的爱。在教学开始时,以一些温馨的家庭照片,伴着音乐,教师简单地描述照片的情景。这样的设计,以情为纽带,通过图画、音乐及教师的语言魅力感染学生的情绪,叩开记忆之门,搜索、回

5、忆爸爸妈妈爱自己的事。2.2.引导学生用“心”去体验在学生的作文中,经常出现“套文”、“抄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挖掘作文素材,引导他们冷静地思考。教师切不可忽视学生自我的感悟和冷静的思考,不可只顾自己发表、命令“我们应该这样写”之类的无效指导,应激发学生的内趋力,引导学生自己用心去体验和感悟。“过心”比“过身”更为重要。父母的爱每天都萦绕在学生的身边,只要用心去发现,必能感悟到。于是伴着温暖的音乐,老师让学生闭上眼睛,去回想父母对自己做过的事,有哪些让自己感动的。在这短短的两分钟时间内,教师不说话,让学生静静地回到父母的身边,一幕幕成长的记忆跃上课堂。这时“无声胜有声”,“润物细无声”。3.在

6、对话中,升华情感对话是检验学生是否体验到情感的方法。对话有助于学生的沟通和人性的互融。通过语言文字交流,检验自己的思想,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塑造情感结构。 对话在作文教学中主要有两种形式:师生对话,生生对话。3.1.生生对话作文教学应以说促写,注重学生的说,注重安排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全班分享。生生对话是作文课堂的主要组成部分。因为,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讲,由于心理年龄较为接近,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也比较接近,因此,对事物或现象的认识或理解更容易产生共鸣或共识。从个体经验的角度讲,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成人和儿童对世界的看法也有很大的出入。儿童愿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对事物的认识、感受和体验

7、,而这种感受和体验有时是教师无法体验和理解的。学生在无压力之下说出自己的感受,在伙伴之间说,不仅减少心理压力,而且能容易产生共鸣,真实地谈论自己的看法。所以在设计父母的爱的课堂中,在学生感受到父母的点点滴滴的爱之后,先让学生选一件印象最深的事用一、两句话简单地和同桌说说。以这种简单说说的聊天方式,并没有过于拔高他们的情绪,而是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让他们自然地有感而发,这样也可以消除学生对习作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在简单说的基础上,向学生提更高的要求,以情促说,引导学生原原本本地将与父母之间发生的事说出来。3.2.师生对话教师以“敞开”、“接纳”和“倾听”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对话,能

8、产生一种民主的氛围,更加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经验比学生丰富得多,学生还是需要一个引导者带领走向知识的彼岸。这时师生对话在课堂是不容缺少的,教师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在学生在小组对话完后,在全班交流,如果学生在说与父母的事情多发生在生病时、下雨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上、学习上、困难上、快乐时等角度拓宽学生思路。在学生原原本本地将事情说给同伴听后,也请学生在全班分享,进行生生对话,在这过程中,教师从学生说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势利导,对学生提出两个层次:一是清楚;二是感人。一清楚,当发言的学生能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地说出来,引导其他的学生体会这样说一件事,一步一步说出来,让人听了

9、觉得很清楚。如果发言的学生不能把这件事原原本本说出来时,引导其他学生向这位同学问问听得不明白的地方,在生生互动交际中让发言的学生说清楚。二感人,当发言的学生已经能清楚地说一件事时,以师生平等对话的形式,教师站在一个倾听者的角度,在询问中让发言学生自己发掘这件事的细微感人之处。然后师生、生生对话交谈听后的感受,。如果发言的学生在说一件事时,已经把一些细微感人之处表达出来,那可以直接引导师生、生生对话谈听后的感受,在顺势指出细微之处并板书。师生对话中,教师的引导语要注意。教师必须了解儿童文化,关注儿童的精神世界,熟悉儿童对话用语模式,用适当的引导语真正进入儿童心灵的空间,这样的对话才会促进儿童认知

10、和情感的协调发展。课堂对话时教师和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教学过程成为引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并基于个体经验建构起自己的独特情感,它以师生双方心理世界的开放为特征,以互动为方式,语言交融,心灵交流,师生双方均以对话中获得情感的升华。4.反思,内化情感“反思”在教学中越来越重要。它首次出现在英国哲学家洛克的著作中,他将“心灵内部活动的知觉”,成为“反思”。而杜威在名著我们怎样思维中认为,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积极的、坚持不懈的考虑。”从“反思”的定义上来看似乎很深奥,似乎不适合学生去使用,但是小学生的道德情感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更需要反思

11、,只有通过反思才能使情感在理性感性上达到协调。反思是实现情感内化的必由之路。然而小学生的认识水平有限,必须有正确的引导来进行反思。要注意:4.1.教师要为他们提供“先行组织者”,用直接形象的媒介为反思创造条件。 父母的爱中,在学生完全领悟到父母的爱后,并不能到此为止,应该让他们自己考虑自己可以为父母做什么,这时空洞的说教并不能见效,利用一段公益广告“洗脚” 来让学生进行反思,这是一段孩子回报父母爱,将爱心传递下去的广告,感人的画面触动着学生。4.2.及时交流,抒发情感一段反思后,要及时抒发情感才能使学生的情感达到高峰。设计用一首游子吟表达学生共同的心声,学生带着复杂的情感去诵读,不仅能在诗的海

12、洋中翱翔,更重要是他们的情感在无形中上升到的顶点。“情动而辞发”,写作变得不再痛苦了,这样的作文变成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方式了。5.结论通过体验、对话、反思这三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归根到底是一种用外界的事物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使其情感外化,向别人交流,再内化为自己真正情感的方法。这一过程对于学生情感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首先这注重学生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发展。其次这是帮助学生走出害怕写作文的困境,让写作成为与外界交流的手段,而不是交给教师的作业。虽然在实施时,每一堂课的内容不一样,可能细节很多不适合,但对情感培养中这三个环节是必须有的,灵活掌握它们,将其运用到作文教学中,其魅力无穷,同样也要运用到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学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也是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努力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