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805018 上传时间:2018-05-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吉首市二中 郭世红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贯穿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全过程,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最有效的渠道仍须着眼于课堂教学。在语文课堂中各种情势的浏览教学仍然占主体位置。在目前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资源丰盛了,学习的场面热烈了,哪种“教师教得很辛劳,学生学得很辛苦”的高耗低效的状况正在发生变更。但是,不容疏忽的是,履行语文教改后,语文还是没有挣脱低效的困境,人们热衷于教法和学法的探讨,却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习的有效性、活动

2、的有效性和组织的有效性。许多表演课、公开课、规模课课堂热热闹闹,但极少让人怦然心动,究其原因就是课堂缺乏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快。有的教师为体现教学的多变,任学生海阔天空,结果游离了教材,脱离了语文,使得学生一节课下来,不知本节课学了些什么,不明确自己该掌握些什么,只感觉到有趣好玩。余文森教授认为:“教师在相对短的时光,让学生得到更多更深的知识和才能,获得了更加丰盛、积极的盛情体验。 ”让学生在认识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绪上,从不爱好到爱好,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让教师在课堂教得轻松自负,让学生课堂更加会学、善学、乐学,学得深刻。怎样使有效阅读富有实效、高效与长

3、效呢?一、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书思考老师应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理解重要的词句和一定内涵的词句;分辨感情色彩,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表达效果;积累词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基本表达方式。让学生真正地与文体对话,与文本交流。让学生学会读,让学生在读书中自感自悟。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 “读” ,历来就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语言学科最需要的是阅读,课堂上应该毫不吝啬地给予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中,深入地思考,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熏陶,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语言,沉淀文化,提高语文

4、素养。我在教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一文时,就让学生充分去读、去思考:文章字里行间,哪些地方、句子表现一位父亲的爱。父亲的不放心、父亲为儿买橘、父亲的叮咛、父亲的来信等,学生通过反复读,毫无遗漏地把所有表现父爱的句子和地方找出来,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了一次父爱。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问学问,不仅会学,还要会问。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前提下,使文本的价值通过合作学习、讨论研究让学生能够真切理解,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了解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

5、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方体。学生的真切的理解和闪光的发言,都会让人怦然,使人感动,更令人深思。如在背影一文中,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不让身强力壮、健步如飞的儿子去买橘,非得让行动不便的父亲去买?是不是父亲太溺爱儿子了?这样的孩子独立性会强吗?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有利吗?思生于疑,大胆质疑,勇敢探究,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强了,分析高度新了,阅读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三、练习巩固也是阅读的重要途径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还应采取措施加强训练,有效练习不是机械重复,它是科学方法指导下的充满智慧的练习,要符合学生的练习习惯和练习兴趣,要变单一的“教师出题学生做题教师评价”模式,让学生自己提要求,共同拟答案,集体来评价。我曾尝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势给阅读的文章编一套习题,有字词的音、形、义的考查,有文学常识的识记,有重点词句的理解,有整体内容的把握等等。虽然有些同学的练习中存在一些不足,但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兴趣,有不少同学的整套练习编写很合理。通过习题的编写,看到了同学们对所读文章的理解和把握,让班内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促使知识内化,提高阅读效率。现在中学生,课务重,压力大,要真正博览群书很困难,而语文阅读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所以阅读教学应成为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受幸福、表达自我、展示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