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沈从文乡土小说的艺术价值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803337 上传时间:2018-05-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沈从文乡土小说的艺术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试论沈从文乡土小说的艺术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试论沈从文乡土小说的艺术价值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试论沈从文乡土小说的艺术价值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试论沈从文乡土小说的艺术价值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论沈从文乡土小说的艺术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沈从文乡土小说的艺术价值(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沈从文乡土小说的艺术价值内容摘要:沈从文一生创作丰厚,他的乡土小说创造了特异的湘西世界,洋溢着田园牧歌 气息,促进了抒情小说的散文化、诗化,显示了独特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牧歌气息 乡土小说 湘西世界 艺术价值一、沈从文的创作历程 沈从文 1902 年出生于湖南凤凰县,原名沈岳焕,汉族,但有部分苗族血统。14 岁时,他投 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 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 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 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 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一生创作的作品约有 80 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

2、书较多的一个。沈从文的创作呈现出 明显的阶段性。19241927 年是沈从文的试笔和模仿阶段,他受周作人、废名等影响,多 写些怀乡忆旧之作,寄托对乡土的愁思,其文化意蕴浅显凌乱。19281931 年,沈从文主 要在上海,他一扫往昔作品中的感伤情调,纪实倾向,转而凸现湘西世界蛮荒自然状态和 原始初民的神性、强力、元气以及旺盛的情欲,让读者领略湘西世界的奇幻和浪漫,原始 初民的自在与强健。他的地方意识开始觉醒并得到强化。1931 年秋,沈从文离开上海,赴 青岛,在青岛大学任教。佛家思想就是这一时期大规模地有机地融人他的作品,对生命的 原生态进行了归纳。这种归化作用在他 1933 年秋到北平后仍持续

3、着,但佛家思想逐渐淡出, 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上升到主导地位。在佛家思想使野性的湘西受到初步的文明教化后, 儒家思想把伦理情感,民族前途的思考,自强不息的精神,道家把诗性人格推到了沈从文 视野中。 边城作为这种变化的产物和集中体现,显示出沈从文正走出在地域对比中表现 湘西地方优势的格局,唱出了中国的颂歌。二、沈从文乡土小说的艺术价值 1、洋溢的牧歌气息,巩固、发展和深化了中国乡土抒情模式 曾看过有关沈从文的评论,说是他的边城有一种牧歌情调。 “牧歌”到底指什么?大约 是几亩农舍半户人家的悠闲,是碧海蓝天一抹微云的情致,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陶然,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欢喜。总觉得牧歌

4、可以和散文算作一类,优美的氛围, 闲散的笔致,细微的感动,正好和大起大伏的戏剧相对。牧歌自身就是一曲舒缓悠扬的咏 叹调,也许引不起万分的激动,但亦使人低徊不已。牧歌(pastoral)本是一个取自西方的 文学术语,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多用它和情调、气息等一类词汇搭配,对那些以理想化笔 墨处理乡土题材的作品中能够界定其本质因素的抒情倾向和品格,作印象性的描述。我们 可以从题材等多个角度去描述这种倾向和品格,如把“牧歌风”或“牧歌情调”与优美和 谐的自然景物,单纯简朴的生活,恬静平和的气氛等联系起来。但牧歌又不限于文学作品 的某个特定方面,它综合了文体、风格、氛围、结构、题材等多种艺术成分,具有整体

5、性、 弥漫性的特点。在这个意义上,沈从文的边城被冠以“牧歌”的机会特别多。如刘西 渭的边城舆八骏图一文中说:“边城是一部 idyllic 杰作。 ”汪伟的读 边城提到边城有“牧歌风”和“牧歌情调” , 边城整个调子颇类牧歌。夏志 清赞赏沈从文的边城是“可以称为牧歌型的” ,有“田园气息”的代表作品。杨义说: “沈从文小说的牧歌情调不仅如废名之具有陶渊明式的闲适冲淡,而且具有屈原九歌 式的凄艳幽渺,是真正的返朴归真。 ”牧歌是一个有悠久传统的文学品种,牧歌的写实,是在与复杂、败坏的城市生活对比中表现淳 朴、自然的乡村生活。在西方,牧歌(Pastoral)是一个有悠久传统的文学品种。远在古希 腊时

6、代,诗人们用它表现牧羊人在村野和自然中的纯朴生活。牧歌作为文类,它的高峰期 在文艺复兴时期,浪漫主义文学中也能见到它的身影。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兴起后,牧歌没 有因为缺乏记实性而走向衰落,它在崇尚经验和写实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而且走出西方文 学的范围,广泛渗透到后发国家的文学中。牧歌在发展过程中,它的涵义也极大地丰富了。 现代学者已不再只限于从文学类型的层面上理解它,燕卜逊在牧歌的若干形式一书中 认为, “歌并非由传统特征和惯例构成,它是一种特殊的结构关系,这种关系超越形式的限 制,并得以存在下去” , “如今,牧歌仍然具有体裁名称的功能,然而它同时获得一种引申 意义,这种意义与批评家探寻文学的神话

7、和原型的努力直接有关” 。牧歌的实质,是在与复 杂、败坏的城市生活对比中,表现淳朴、自然的乡村生活。学者们普遍认为,尽管许多牧 歌的描述与城市和乡村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但这种二元对立的模式,极大满足了人类回 归自然,回归乡土,回归单纯朴质生活的永恒愿望。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写过一篇有名的桃花源记,文章提到的世外桃源,就在沅水下游,与沈 从文的家乡一水相连.一千五百年后,沈从文在他的边城里,又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桃花源, 这儿的风景和人物更加令人心醉! 沈从文先生的边城用牧歌式的素材谱写了这一美好 人生形式的“田园交响乐”,以它独特的节奏和音乐激励着一切善良的人们对美和爱的渴求。 边城等作品的牧歌属性

8、,为落后国家回应被动现代化,提供了经典的样式和意绪。 边城是沈从文最有影响的小说代表作。小说通过湘西边地纯情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 写出了一曲充满爱和美的人生颂歌:青年男女的情爱,祖孙父子的亲爱,人们相互之间的 友爱,以及湘西边地风俗风景的迷人可爱在这些爱的展示中体现了作者理想美的执着 追求,他以这种具有原始野性的纯真朴实的人情美、人性美,表达了对文明都市尔虞我诈 和充满铜钱臭味的人生形态的否定与反抗,表达了对重义轻财、重情轻利的完美人性的向 往与追求。尽管这种理想化的人性和人生与现实社会有着相当的距离,但对它们的追寻无 疑是对黑暗的现实的间接抗争,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在读过之后,从中体验了两种

9、美的意境,一种是自然环境的美,一种是人性的美.翠翠这个天 真美丽的姑娘,就是山水的精灵吧!从她那水晶一般的大眼睛里,可以看透她那纯洁如水的 心灵。她是无言的大自然滋养出来的,没有沾染一丝一毫尘世的污浊。一切出自天性,无 论是爱,是天真,还是勤劳,自重老船夫的身上,也洋溢着边地人民淳朴,豪爽的人 性之美。大老、二老、船总顺顺,也都显示出各自的人性之美来。总之,这里没有一个坏 人。而这些美的人物,又都活动在这样一个美丽而原始的,未受现代“文明”污染的世外桃 源里,对沈从文来说,这一切都是他遥远的美好回忆,是可以用来对抗和回避喧嚣的都市生活 烦扰的精神“自然保护区” 。作品之所以有牧歌田园诗的风格,

10、是由于作者注重意境,善于 “造境”,重在表现风格和人情,使优美与平庸交织,淳朴与健康并存,把自然景物,社会生活场 景的描绘尽量融入简朴的生活情致之中,人和自然合一,或者自然环境成了人物的外化 边城的确处处充溢着牧歌气息。象牧歌的历史所揭示的那样,构筑乐园的冲动在这部 小说中也十分强烈。乐园被安置在历史和地理上催生楚辞 ,并享有桃花源盛誉的湘西。 乐园的内在品质更是丰满而独特。沈从文声称,他要在边城中表现“优美,健康,自 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他的乐园构想,建立在人性善的基础之上,投射到人物性 格、人际关系,茶峒社会与习俗、甚至自然环境等各个层面。情形正如批评家刘西渭所说: “这些可爱

11、的人物,各自有一个厚道然而简单的灵魂,生息在田野晨阳的空气。他们心口 相应,行为思想一致。他们是壮实的,冲动的,然而有的是向上的情感,挣扎而且克服了 私欲的情感。对于生活没有过分的奢望,他们的心力全用在别人身上:成人之美。 ” 边城中牧歌气息的感染,也使它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牧歌不是孤立的个案。歌与田园小说有天然的亲缘关系,故其抒情特质在田园小说中表现最为突出,我们可以在废名的作 品中清楚地印证这一点。当我们把目光转向中国现代文学史,也能在何其芳、李广田、林 庚、芦焚、汪曾祺等作家的作品中看到牧歌这条线索。牧歌代表着对乡土和家园的守望; 由于中国作为后发国家的特性,在优秀的作家那里,这种乡土抒情

12、形式也蕴涵了对民族身 份的追寻,对民族形象的诗性想象。萌芽于五四时期的乡土抒情之作,作为寻求民族文化 认同的一个组成部分,20 年代周作人的一部分散文,废名的小说,表达了作家对地方传统、 文化和习俗的眷恋与依赖。进入 30 年代,新一代京派作家如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芦 焚、林庚等,更以流派的规模,对传统和乡土作诗意诠释。五四主流文学中的乡土与城市 之间形成的张力在京派作家笔下获得新的阐释和意义,并且得到升华;此外,在“乡愁” 的发酵, “古都”的回眸, “原始人性”的塑造,及“古典意象”的挖掘等表现新的民族形 象的多角度尝试。可以说,1934 年初沈从文的颠峰之作边城发表前后,一个整合、提

13、 升新的中国形象的文学外部环境已然成形。 2、促进了抒情小说的散文化、诗化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 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 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 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对现代文学的贡献在于他创造了诗意的抒情小说文体,他把诗和散文引进小说之中,打 破了三者的界限从而大大扩大了小说的表现领域和审美功能. 沈从文短篇小说的主要艺术特色集中在他对文体的创造上。他创造了三种基本文化形态: 描述湘西与都市

14、下层人物日常生活与命运的写实故事。如丈夫 、 牛 、 菜园等运用 的温情的现实主义。根据民间、宗教故事创作的浪漫传奇。如媚金.豹子.与那羊 、 神巫 之爱 、 月下小景等运用的是浪漫主义的手法;嘲讽、抨击现代都市“上等人”所谓 “文明”的讽刺小说,运用的是批判现实主义。 其次,沈从文追求文体结构的千变万化互不雷同。他所持的是逆向型思维方式,不拘常格, 求异思变。文体的自觉使作家获得了文本结构与文本解放的极大自由。结构自然、流畅和 千姿百态;表现在文体上则使他的小说打破各种文体间的界限,产生了明显的边缘性:有 些运用散文笔致,似抒情散文,有的带有童话色彩,似民间故事。 用牧歌来评价沈从文的文字,

15、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称赞他小说中的诗学特性。在西方,牧歌 作为一种单独的文学品种,有着悠久的历史。古希腊的诗人们常用它表现牧羊人在乡村和 自然中的纯朴生活,歌咏朴素的爱情和死亡。而古罗马大诗人维吉尔更是以一部牧歌 为后世的牧歌文学定了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他的诗中,牧歌被注入了政治寓言的成 分,他以希腊的阿卡迪亚为原型,用文字创造了一个理想化的乐土,预言了一个黄金时代 的到来。与之相似的是沈从文的边城也是以湘西为原型,虚构了一个远离城市的纯朴 角落,歌咏了美的风景,美的人,美的心灵。然而边城并没有以高调预见未来,而是 始终氤氲着一层淡淡的忧伤和惆怅,因而整个文本都弥漫着一种诗意。 沈从文善写景,

16、 “水面浮起一层淡淡的白雾” , “月光如银子” , “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湘西的景致真是被他写尽了。看着这些美丽的文字,我们的想象不自觉的被引向美丽 的湘西。如此,我们的心中便存了一块理想的净土。民风的淳朴、人情的优美也会在我们 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说,牧歌的作用有一部分就在于唤醒人类心底最美好的情感, 也就是回归自然。杨义说沈从文“小说的牧歌情调不仅如废名之具有陶渊明式的闲适冲淡, 而且具有屈原九歌时的凄艳幽渺” ,很是“返璞归真” 。 总之,沈从文作品中融诗、散文、游记与抒情幻想成一体的特色,影响了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抒情小说的深化和发展。3、创造了特异的湘西世界 沈从文小说的主要贡献是他创造了一个特异的“湘西世界” 。他以湘西人,乡下人的视角,来 赞美湘西的山水美景,人的淳朴和风俗的古雅。并以这样一个世界来观照,批判,否定他所生 活的,他认为是丑恶的都市社会。因此,沈从文的小说同三十年代主流文学以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