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原著答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802570 上传时间:2018-05-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原著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马克思主义原著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马克思主义原著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马克思主义原著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马克思主义原著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原著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原著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谈谈异化概念与理论。 答案要点:“异化”在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中是一个极 为重要的概念,异化的基本含义是指人的创造物与人相脱离、相 独立,反过来奴役人、支配人。 哲学上的异化是指主体发展到了 一定阶段,分裂出自己的对立面,变成外在的异己的力量。黑格 尔用以说明主体与客体的分裂、对立,并提出人的异化。马克思 认为,异化是人的生产及其产品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 其产生的主要根源是私有制,最终根源是社会分工固定化。在生 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制度下,劳动不是普通的劳动,而变 成异化劳动,人丧失能动性,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 甚至畸形发展,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达到最严重的程度。

2、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简称为异化理论,他的异化劳动的出 发点是“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 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异化劳动理论包括 四个基本规定: 第一,工人同他们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 劳动产品应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和确证,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 下,劳动产品却同劳动者相对立: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就越 贫穷,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劳动的现实 化表现为非现实化,劳动产品反过来成了统治工人的力量。工人 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受他的产品 即资本的统治。也就是说, “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 是对

3、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 。马克思这一论述可以看作是对异 化劳动的基本概括。 第二,工人同他的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异化不仅表现在劳 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产行为和劳动过程中。马克思认为,劳 动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一种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的聪明 才智和肉体力量都体现在劳动产品上;通过这种活动,人的智慧 和体力都获得了发展,同时劳动者还在劳动实践中感到一种创造 的幸福和愉悦,劳动是人的本质,是人的内在需要的实现。但是, 在异化劳动中,劳动的性质则完全改变:“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 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 是自由地发挥自己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 遭摧

4、残。 ” “劳动的异己性完全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它强 制一停止,人们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 ”这就是说,在在 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从人的内在需要变成了外在的、不属于他 的本质的东西;劳动不是人的需要,而是一种满足资本家追逐利 润的目的手段;是一种被迫强制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不属 于劳动者自己,而属于别人,甚至在劳动过程中连他本人也不属 于他自己,而属于别人。这种异化劳动的直接结果就是“工人的 劳动活动是不依赖于他、不属于他、转过来反对他自身的活动” , 也就是工人丧失了自己的人性(自我异化) 。2第三,工人同他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 自由自觉的活动。这里说的“自

5、由” ,是指人对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是指人能“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的能力;而“自觉” 则是指摆脱了本能冲动和肉体需要的状态以后,能在理性支配下 自愿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状态。然而异化劳动则使人的自由自觉 的特性丧失,变成了像动物一样的生存。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 体、以及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他的精神的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 人相异化。马克思在这里借用费尔巴哈的术语并加以改造,认为 人是“类存在物” ,并指出,人的劳动实践根本上不同于动物的本 能活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劳动 的异化,人的自由活动、自 觉活动的类本质就被贬低为维持自己肉体生存的手段,人的生活降 低到动物的水平,从而使人丧失

6、了自己的类本质 。 第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马克思认为:“人同自己的 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的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 就是人同人相异化。 ”这就是说,产品、劳动及人的本性的异化, 必然导致人与人的异化,马克思实质上把阶级对抗的存在看作是 人同人相异化,他把这种阶级分化叫做人与人相异化。马克思认 为,劳动产品和劳动过程的异化,必然给另一个人带来享受和欢 乐,这个跟劳动格格不入的、统治工人的异己力量,就是资本家 阶级。在这里,马克思已认识到:生产中的物质关系实质上是人 与人的关系,形式上表现为物的异化、劳动的异化,归根到底是 人同人相异化,异化劳动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

7、以上四个的异化之间有着必然的逻辑关系:第一个异化是直 接的经济事实,第二个异化是前一个异化的深入,第三、四个异 化是前两个异化的结果。 马克思还分析了异化劳动与私有制的关系,他认为异化劳动 同私有制有内在的联系:从起源上看,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产生 的根源;从既成状态上看,二者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在国民经济 学那里,私有财产是(占有他人)外化劳动的根据和原因,而马克 思认为私有财产首先是他人异化劳动的结果。 “私有财产一方面是 外化劳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劳动借以外化的手段,是这一外 化的实现。 ”劳动异化的性质是由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 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 “工资是异化劳动的直接结果,而

8、异化劳动 是私有财产的直接原因。 ” 2、论社会主义的本质。答案要点: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指社会主义制度特有的根本 属性,是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以往一切社会制度的主要标志。科 学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既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 针、政策的基本依据,也是我们正确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依据。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邓小平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人对社会主义的3科学认识为基础,总结建国几十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丰富的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在科学社会主义 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念,并作了完整的论 述。1980 年,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概

9、念, 1986 年 9 月 ,邓小平在回答美国记者关于“致富光荣的口号同 社会主义的关系”时说:“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 二是共同致富。 ”这两大原则是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雏形。1992 年初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了完整的 表述和科学的概括,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 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 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又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 段和目的。这一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原则, 同时又赋予了社会主义以新的含义和时

10、代内容,它的基本内涵包 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这 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强调解放和 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 伟大的创造,也是他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个具有更高概括性范畴 的重要原因。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 裕。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 个方面阐述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这两个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建设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的统一,建设社会主义的手段

11、和价值的统一。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各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缺一不 可,构成一个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解放生产力是发展社会主义 生产力的前提,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 的根本任务,没有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将失去物质基础;消 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就是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 经济制度,这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最根本的经济特征;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 制度最根本的体现。 3.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在理论上,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把对 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第二,在实践上,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12、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 义开辟了广阔道路。43、论马克思主义是立场、观点与方法的统一。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 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具有内在的统一 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就是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的高度统一。 (1)立场(价值目标):通过无产阶级的解放实现全人类解 放,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永恒主题。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共产主 义的学说,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开创性之所在。马克思主义的一切 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 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从其阶级属性上讲,是无产 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

13、关于无产阶级 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2)根本观点: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辩 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 社会意识;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基本矛盾是历 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从 文明的内在分裂来理解)等观点是其根本观点。 (3)根本方法:实事求是和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根本方法。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的哲学基础,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 创 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 辩证法思 维方法、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14、、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理论 联系实践的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等诸多方法 都是其具体方法。可以 说,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源于它的方法论。 坚定维护和发展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对资 本主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批判态度、坚定不移地为实现社 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这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立 场、观点和方法之所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 主义理论的具体体现,三者统一于社会实践,实践是三者统一的 基础和中介,而三者也正是在实践中、在同一切旧的理论的斗争 中,达到了高度统一:立场是观点和方法的 可靠基础,观点和方法 是立场的生动体现,只有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从整体上 把

15、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 4、如何理解马克思在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的“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答案要点:“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 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这是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起点,异化劳动是以人的本质的抽象的预 设为基础,人的自由自觉活动被规定为人的本质,这种本质是人5的根本特点,它不是在历史中生成的,而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被 历史活动所异化。克服这种异化并使人的本质得到直接的呈现, 就是共产主义的运动过程。 马克思的这一论断说明“自由自觉的活动” (劳动或实践) 是人的类本质,它包含了两个方面的规定性:即“有

16、意识的性质” 和“自由的性质”。“有意识的性质”就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它 是人之为人的最本质的特征,是人的生命活动具有的特殊方式, 动物的生命活动处于一种无意识的状态,是盲目的,因而也是片 面的和简单重复的;而人则是在有意识地、有目的地积极改造自 然过程中维持自己的生存。人的生命活动的“自由性质”是人的 生命活动的有意识性的自然延伸 ,人的生命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 的、自觉地,并且不断地调整他的生活,因而这种生命活动是自由 的;动物是在消极地、本能地和被动地适应自然的过程中维持自 己生存的,与动物的本能活动不同,人的生命活动不是消极地顺 应自然,而是运用自己的创造性活动积极地利用自然界为自己服 务,这种创造性的活动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自由性、自觉性 和自主性。 “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作为人的类特性,是主体的自由, 是在自由自觉地、能动地积极改造自然过程中维持自己的生存。 不仅把人与动物从根本上区别开来,展示了人的本质力量。它是 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的自我实现的必然前提之一,是“真正的人 的劳动” 。“有意识的活动”把人同动物区别开来,使人的发展 成为可能,而“自由的活动”为人的持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