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龋齿有哪些常见的问题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798111 上传时间:2018-05-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龋齿有哪些常见的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龋齿有哪些常见的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龋齿有哪些常见的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龋齿有哪些常见的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龋齿有哪些常见的问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龋齿有哪些常见的问题关于龋齿有哪些常见的问题龋齿的主要症状是:牙体硬组织色、形、质改变。龋病初期,病变部位牙齿透明度降低,呈白蟹色,无明显自觉症状。随着病程进展,色素沉着,局部转化为棕黄色或黑揭色,牙体组织开始软化疏松,最终形成实质性缺损,即龋洞此时患牙受到冷、热、酸、甜等刺激时,病人常感到疼痛不适;龋洞内嵌人食物后,也可引起疼痛,但以上刺激去除后症状均立即消失龋齿的治疗要点是:早期龋病,可通过药物、机械磨除或凭借牙齿自身再矿化能力抑制病程进展但一旦形成龋洞,牙齿自身无法修复,只能利用人工材料恢复其原有形态及功能,即进行牙体充填修复,具体方法根据龋洞深浅、症状轻重不同而有所不同,1、龋病是

2、怎么发生的呢?龋病,即老百姓常说的“虫牙”,认为由“虫”引起,这是错误的。龋病发生与细菌、食物、宿主和时间四大因素有关,其中细菌是引起龋病的必要条件。超过 200 种的细菌长期寄居在口腔,以变形链球菌为主的多种细菌以菌斑形式牢固地粘附在牙齿表面。食物参与菌斑形成并为其中的细菌生长提供能量,同时被细菌酵解而产生酸液腐蚀牙体硬组织,直至形成龋洞。龋病发生有个体差异,牙齿发育钙化好、排列整齐、唾液分泌正常和身体好、抵抗力强的人不容易患龋病,与之相反则容易患龋病。另外龋病的发生是一个慢性过程,从临床初期龋到明确的龋洞形成一般需要 1.5-2 年的时间,所以时间对龋病有特殊的意义所有这四个因素缺一不可,

3、共同作用导致龋病发生。2、菌斑与龋病有什么关系呢?菌斑内环境稳定,细菌产生的酸液不易被唾液稀释或清除,能长时间滞留于牙面破坏牙体。菌斑是龋病发生的必要因素,没有菌斑就不会发生龋病,消除菌斑可以减少龋病发生。要注意,菌斑去除后并不是一劳永逸,刚清洁过的牙面 12 小时后菌斑即可再次自动形成,这提示每日刷牙或其他日常口腔卫生工作不得低于 2 次。3、糖与龋病的关系如何呢?糖与龋病发生关系密切。糖参与菌斑形成,帮助细菌翻附在牙面上;作为细菌底物,糖被酵解后产生的酸液堆积在牙面,导致龋洞形成,这是糖致龋的主要机制。糖的致龋能力受到糖的种类、性状以及食糖量、频率等多种因素影响。蔗糖、葡萄糖致龋力强于麦芽

4、糖及乳械。日常食品如白糖、水果糖、红糖、点心、蛋糕富含蔗糖,应控制摄人最固态或半固态,尤其是梢细、有猫性的甜食如奶搪摄人后不易被清洁,滞留口腔时间长,细菌有充足的时间利用产酸,致龋力强;而糖类液体易被吞咽或被唾液稀释,如饮料,致龋力相对较弱另外,摄糖越多,患龋风险越大;而如果摄糖频率高,就能持续为致龋菌提供能量和底物,使菌斑内持续维持较高的酸度,增加患龋风险,因此,频繁吃糖较一次大量吃糖危害大。有人或许会问,我们平日里的主食如大米、小麦、玉米、燕麦、上喊、大豆等也富含大分子糖一一淀粉,是不是也不能吃了呢?绝对不是。糖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吃主食可以为身体提供能量,且淀粉致龋力较弱,易形成团块被

5、吞咽到消化道,不易致龋,因而对龋病并无很大影响。为了减少龋病发生,我们建议;要少吃甜食,尤其是蔗糖;不要频繁食用糖;不能含着糖睡觉;尽量选择糖代用品,如木糖醇。4、含氟牙膏为什么能防龋呢?氟防龋的原因尚有争议,但有几点是可以肯定的: 菌斑或唾液中如果存在氟化物,有利于修复早期龋病; 氟化物可干扰细菌酵解搪产酸; 较高浓度的氛化物具有杀菌作用, 若在牙发育期间摄入适量的氟化物,可增强牙釉质的抗酸能力。含氟牙膏是局部使用氟化物防龋的重要手段之一,安全有效。但要注意,如果机体长期摄人过量的氟可能引起慢性氟中毒,出现牙齿、骨骼以及神经系统等的损害。牙齿发育期间摄入过量的氟将引起牙釉质发育不全称为“氟牙

6、症”儿童使用牙膏时常会误吞一部分,因此,儿童使用含氟牙膏应在家长的监督与指导下使用,最好选择含氟量较低的专门的儿童牙膏,使用时牙膏量要少,约为普通量的 1 / 2 , 黄豆大小。在饮水中氟含量较高、有氟病流行的地区,7 岁以下儿夜不推荐使用含氟牙膏。5、不痛的龋病需要治疗吗?我们的建议是:发现龋病都应及时治疗,医生会根据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以免小洞不补,大洞吃苦。龋病发生后就不会停止,一旦细菌在牙齿表面打开一个突破口,就会迅速向牙齿深层位犯,波及牙髓、根尖组织或颌面部间隙引发更严重的感染,此时治疗相对困难,损伤也较大同时龋齿含有大徽的细菌及有害代谢产物,是一个潜在的病灶,机体抵抗力下降时,

7、这些有害物质可以通过血液或淋巴循环到达身体其他部位,引发心内膜炎、慢性肾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全身性疾病。此外,由于疼痛,患病的牙齿咀嚼力下降,影响正常的营养摄人对儿童来说,除上述同样的损害外,因为处于生长发育期,还有一此特殊的影响。未及时治疗的乳牙龋病波及根尖后,感染可能侵犯恒牙胚,影响恒牙的正常萌出;如果多数牙患龋,咀嚼力下降,导致幼儿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同时对颌骨生长的刺激作用减弱,影响骨骼正常发育。6、龋病如何预防?龋病预防要从 3 个方面着手: 控制菌斑生成; 提高机体抗龋能力; 限制糖摄人。(1)控制菌斑是关键,包括控制菌斑的量、滞留时间以及致龋菌的毒性。具体方法有机械法、生物学法、化学法以及免疫法 4 类。机械法指利用牙刷、牙线或牙间清洁器等保健用品,通过机械摩擦去除菌斑,具体方法参见口腔保健章竹。生物及化学法是利用具有抑菌或影响细菌附着的药物或化学物质,如抓己定(洗必泰)、茶多酚等,加人到牙膏、漱日荆或 rl 香糖内使用,起到防龋作用。免疫法是通过接种疫苗或特异性抗体来达到防龋目的,但日前还处于验证阶段。( 2 )使用氟化物提高牙齿抗龋能力尤其是氟防龋是晋及防龋的有效方法,其形式多样,主要有氟化公共饮水、含氟牙膏、含氟漱口剂等。( 3 )此外,限制糖摄入量,或使用糖特代品如山梨醇、木糖醉等,并改变摄糖方式,也有利于控制龋病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