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实教育目的述评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793629 上传时间:2018-05-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现实教育目的述评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国现实教育目的述评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国现实教育目的述评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现实教育目的述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现实教育目的述评(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我国现实教育目的述评摘要:教育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思维方式的变换。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通过学校开展的各种现实活动,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主体性的人。现实活动具体指学校组织的各种实践及交往。现实活动中的主体是具有一定权利的人。 关键词:教育目的;现实活动;主体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目的是我们判断学生发展水平和学校办学质量的依据,设计科学合理的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在我国几十年的教育实践中,改革主题一个个轮番转换,效果却不理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的教育目的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一、培养什么样

2、的人的问题在教育史上,教育家对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做出了多种回答。柏拉图提出教育应培养哲学家;昆体良认为教育要训练出雄辩家;洛克主张教育应造就举止优雅、精明能干的绅士;卢梭指出教育要培养资产阶级所需要的自然人。杜威强调培养会做的“经验人” 。这些都是教育家对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的回答。在我国,1957 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针对当时青年学生政治觉悟淡薄、歧视劳动的两种倾向,提出了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在教育目的上,注重培养受教育者个性素质的主体性品质,使受教育者正确认识外界、认识自身、认识自身与外界的关系,明确自己的历史地位和人

3、生意义,形成实现历史责任和人生理想的价值目标和实践能力,成为既立足现实又超越现实社会的活动的主体。在这个意义上,教育成为一种培养社会历史主体的活动。 ”在这段论述中,主体被具体化为历史、认识、自身发展三种活动的主体,而不是以前所强调的抽象主体,这为研究教育目的凿开了一条路。 陈佑清同志在从认识主体到实践主体一文中又把活动主体上升为实践主体,认为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中的教育目的不应是停留在培养认识主体上,而应是培养实践主体。实践主体具有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和改造主观世界的主体两种形态。从我2国教育现实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教育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认识和改造人类精神文化的精神活动的主体,而且要将学生培养

4、成为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的实物活动的主体与交往活动的主体;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而且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改造主观世界的主体。总之,教育要把学生作为全面的实践主体来培养。 二、在教育方法论方面在方法论上,我们在研究教育目的时要把握时代精神,反对闭门造车。要分清终极追求与现实需要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把历史使命感与现实紧迫感有机结合起来,既要胸襟开阔,又要脚踏实地。不要从假想的学生理想生活出发,要从学生现实的存在方式出发,从学校的现实可能性着手,在实证研究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平衡时代要求、教育方针和学生发展特点等等要素,提出科学合理的教育目的。我们应该力戒教育目的研究中的繁琐和空洞,防止

5、好大喜功的思维定势,反对面面俱到,面面俱高的,理想而浪漫的教育目的,反对将无以复加的主体性作为教育目的的完人目的论,因为这些教育目的会让教师无所适从,使学生不堪重负。 无论是从实际出发,还是从理论人手,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通过中小学教育不可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完善而崇高的、历史活动或者精神活动的主体,也不可能将他们培养成为成熟的、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主体。教育至多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发展水平和品行素养的、具有初步主体性的个体。 教育将自己的责任无限地扩大,实际上兑不了现。卸下重负,我们可以轻装上阵,做我们能够做或者擅长做的事情,突出学校教育的本职责任。能够在学校教育中落实的教育目标,就将其纳入学

6、校教育的范围;无法落实的目标,即使再好,也不要勉为其难,舍弃才是明智之举。 三、教育目的与现实相结合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通过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主体性的人。 这里所讲的现实活动既不是与学校教育无关的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也不是遥远未来的社会实践,而是学校教师当下组织开展的一系列自主活动。只有把握了现实,才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未来的人是多面的,有适应也有超越,有共性也有个性,有受动性也有主动性。学校开展的现实的自主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素质。当然,学校还有计划地组织了一些旨在发展学生客体性或受动性品质的教育工作。在3我国所有大学和部分中学里对新生的军训就属于这种教育。除了军事常识与技能的教育以外,还有绝对不同于现代教育的项目。在那些活动中,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服从命令,行动听指挥,在炽热的太阳底下严格地训练,培养他们严格的纪律、坚强的意志与团队精神。总的来说,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对象的主体是学生,所以教育要以学生学到知识,德、智、体得到全面发展为本。参考文献:1.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年版 2.叶澜著主编;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