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763121 上传时间:2018-05-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郯城三中个人备课第 周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课题 出师表(第一课时) 主备人课时 年 月 日分管领导验收结果教学目标 解题、背景、作者、表指导阅读、分段分析理解、段,理解字句,指导朗读背诵,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了解诸葛亮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的进步主张,初步领会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学习 他的爱国精神重点、难点 阅读、分段教 学 过 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 “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 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 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 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 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 人所钦仰。

2、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 鬼神泣壮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 杰作。(板书课题)二、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最好能背诵) ,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使 学生产生激情。指导学生朗读(片断),要 求富有感情。三、检查预习: 要求一生简介“表”的有关常回忆自己知道的诸葛亮, 结合隆中对一课所学习过 的诸葛亮。齐读课文,注意停顿,语 气,特殊词语的读音。 注意体会老师的读法,并 画出生字词。识一人简述本文的写作背景一人简介诸葛亮四、指导划分层次结构 引导学生围绕“出师”二字来分段 (问题),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供参 考:第一,在国家危急的形势 下,作 者出师前向

3、后主提出哪几条治国建议? 第二,作者采用什么方式向刘禅陈述 他出师的理由的?第三,在说明出师 的理由之后,作为臣下,是否还要请 求皇上批准他出师并表达这次出师的 决心?五、理解分析第、自然段学生结合注释自译课文 、段(问题、),教师补充 以下词语:疲弊:指国家贫穷衰弱 秋:关 键时刻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盖: 原来提问四人各对译课文、 段,学生进行评价更正,教师肯定小 结思考问题:() 为什么说当时是“危急存 亡之秋”? ()作者指出当时蜀国的形势 如何?内外大臣如何表现?内外大臣 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大臣如此,做 国君的应如何做?作者提出的两条建 议是什么?(问题)教师抽个别中下生提问,

4、再请中 下生补充,不行再请中上生小结板书:开张圣听(广开言路)赏 罚严明学生根据教师的 提示独立思考,拟出初步 答案同组交流,取长 补短(段意不要求统一)抽样提问,师生 共评(同时板书)第一部分() 指明危机,提出建议第二部分() 追忆往事,陈述理由第三部分() 分清责任,表明决心积极进行评价,记录老师 的讲解。指导分析“以”的连接用法()教师复习“以”的介词用法 “用、把、拿、凭”等。()分析“以”连词的用法学生思考这两段中的“以”哪些表 达目的,哪些表达结果。教师提问,学生不同意见可补充板书:以:表目的(用来) 以光先帝遗德,以昭陛下平明 之理表结果(以致)以塞忠谏 之路也指导背诵:老师总结:引导学生学生诸 葛亮的爱国精神。六、布置作业:熟练习背诵段,准备 默写预习翻译段积极回答,不同意见可以 补充。()要求学生理清 每一段内的意义层次,顺 着因果和作者思路默想、 记忆、背诵。如:形势危急 大臣表现两条建议()学生试着自己 背()抽优生背()全班齐背小结 结合隆中对一课的学习,学生很快上手,对于课文的整体感知效果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